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埋夹机针位的结构改良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埋夹机针位的结构改良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高展峰
  • 公开日
    2009年9月30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12月10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12月10日
  • 申请人
    浙江中森缝纫机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D05B73/00GK201317862SQ2008201995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埋夹机针位的结构改良,包括有针板、针杆、压脚、压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杆通过一针夹头固定有两根前后左右错开的缝针,所述的压脚杆通过一压脚支架连接一平板型且前部上翘的压脚,在压脚的平板上设置有两个前后左右错开的缝针通过孔,在压脚的下面设置有T型的针板,在针板上设置有与压脚上的缝针通过孔相对应的通孔,在通孔的前后左右间隔设置有送料齿通过的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槽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针板、压脚机构的技术领域,特指埋夹机 针位的结构改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针板、压脚机构的技术领域,特指埋夹机针位的结构改良,包括有针板、针杆、压脚、压脚杆,所述的针杆通过一针夹头固定有两根前后左右错开的缝针,所述的压脚杆通过一压脚支架连接一平板型且前部上翘的压脚,在压脚的平板上设置有两个前后左右错开的缝针通过孔,在压脚的下面设置有T型的针板,在针板上设置有与压脚上的缝针通过孔相对应的通孔,在通孔的前后左右间隔设置有送料齿通过的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槽,本实用新型可以很轻松的实现缝制转弯,解决了缝制帐篷等不能转弯这个困扰缝制行业已久的难题,适合在同类型的埋夹机上推广应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埋夹机针位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埋夹机在缝制帐篷、雨披等类似缝料时,由于目前所采用的压脚 都由两部分组成,其结构复杂,且宽度较大,接触面也相应较大,故布 料上承受压力的范围也比较大,在缝制布料时若想拉动布料转弯,则比 较困难,甚至有可能把布料拉裂等现象,使得生产效率不能有效地提 高,这是一个困扰着缝制行业己久的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任意拐弯缝制的结构 改良的埋夹机针位。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埋夹机针位的结构改良,包括有针板、 针杆、压脚、压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杆通过一针夹头固定有 两根前后左右错开的缝针,所述的压脚杆通过一压脚支架连接一平板 型且前部上翘的压脚,在压脚的平板上设置有两个前后左右错开的缝 针通过孔,在压脚的下面设置有T型的针板,在针板上设置有与压脚 上的缝针通过孔相对应的通孔,在通孔的前后左右间隔设置有送料齿 通过的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槽。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压脚且宽度变窄、长度縮短,使得易于转 弯缝制且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轻松,提高了工作效率;2、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缝制帐蓬等不易转弯这个困扰缝制行业已久的难题;3、 本实用新型适合在同类型的埋夹机上推广应用。

-
图1是埋夹机原用的针板、压脚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脚结构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针板结构示意图。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l一5:
埋夹机针位的结构改良,包括有针板30、杆杆、压脚20、压脚杆, 所述的针杆通过一针夹头41固定有两根前后左右错开的缝针42,所述 的压脚杆10通过一压脚支架22连接一平板型且前部上翘的压脚20, 在压脚的平板21上设置有两个前后左右错开的缝针42通过孔211,在 压脚20的下面设置有T型的针板30,在针板30上设置有与压脚20 上的缝针42通过孔相对应的通孔311,在通孔311的前后左右间隔设 置有送料齿通过的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槽31。
埋夹机原压脚包括前部分52、后部分51两部分,前部分52可抬 起,这种压脚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压力面大,在产品加工过程中有 一定的缺陷,如不易转弯,容易造成缝料拉破;本实用新型在保证 缝制条件的情况下,改用一体形的压脚20和与之配套的针板30互相配 合,改进后的压脚20与原压脚相比宽度变窄、长度縮短,易于转弯缝 制且结构紧凑,这样布料上承受的压力范围也就比较小,根据公式F二 w . s可知当接触面积S减少后,相应的拉力F也减少,所以此时拉动布 料转弯缝制,相应需要的力也相对减少,可以很轻松的实现缝制转弯,操作轻松、方便,解决了缝制帐蓬等不能转弯这个困扰缝制行业已久 的难题,适合在同类型的埋夹机上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 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专利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