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磷酸苯丙哌啉缓释滴丸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苯丙哌啉缓释滴丸及制备工艺,其目的是克服目前磷酸苯丙哌啉缓释片存在的上述不足,将其制成滴丸形式,使药品的制备工艺简化,在小式、中式、大量生产中产品的缓释度、均匀度、含量等稳定。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磷酸苯丙哌啉缓释滴丸,其中磷酸苯丙哌啉的重量百分比为10-35%,以硬脂酸、泊洛沙姆作基质,含量分别为20-43%和30-53%。基质中的硬脂酸可用十八醇替代,泊洛沙母可用聚乙二醇、聚氧乙烯(40)硬脂酸脂替代。其制备工艺是将基质加热熔化后,加入磷酸苯丙哌啉成混悬液,将混悬液置入保温箱带滴头的滴罐内,滴入冷凝液中,冷凝成球状,吸干后得成品。冷凝液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以二甲基硅油最佳。加热熔化温度为80-100℃;混悬液保温滴入冷凝液中的温度控制在80-110℃。上述磷酸苯丙哌啉缓释滴丸外径最好为3.4mm。本发明的优点是1、以硬脂酸构成疏水骨架,以泊洛沙姆构成亲水骨架,调节两者用量,可调节磷酸苯丙哌啉的释放度,达到缓释目的。2、工艺中省去了干燥过程,节省了时间,一般情况下,当天可以完成成品的生产。3、将药品制成滴丸形式,不经过片剂的复杂工艺,滴丸的工艺由药物与基质受热熔化成悬浮液,由滴头定量滴制,在冷凝液中收缩凝固成形,这都是固体与液体间的物态自然变化的规律,使药物与基质熔合成实体无间隙,与空气接触面小,不易氧化和挥发,而且操作过程中没有水分加入,对水不稳定的药物特别有利,所以产品的质量稳定。4、设备要求简单,易于操作,无粉尘,卫生条件及劳动保护好。
例1、以总重量1000克计,选取磷酸苯丙哌啉27%,硬脂酸33%、泊洛沙姆40%。将基质加热熔化后,加入磷酸苯丙哌啉成混悬液,放入保温箱,温度控制在90℃左右保温,然后用带滴头的滴罐将混悬液滴入二甲基硅油冷凝液中,使之冷凝成球状,取出、吸干后得成品。所得产品释放度合格,圆整度好。
例2,选取磷酸苯丙哌啉10%,硬脂酸37%、聚乙二醇53%,将基质加热熔化后,加入磷酸苯丙哌啉成混悬液,放入保温箱,温度控制在100℃左右保温,然后用带滴头的滴罐将混悬液滴入冷凝液液体石蜡中,使之冷凝成球状,取出、吸干后得成品。所得产品释放度合格,圆整度不好。
例3,选取磷酸苯丙哌啉27%,十八醇30、聚氧乙烯(40)硬脂酸脂43%,制备工艺与例1或例2相同。
例4,选取磷酸苯丙哌啉35%,十八醇20%,泊洛沙姆45%,制备工艺与例1相同。所得产品释放度合格,圆整度较好。
例5,选取磷酸苯丙哌啉27%,硬脂酸43%、聚乙二醇30%,制备工艺与例1相同。所得产品释放度合格,圆整度较好。
磷酸苯丙哌啉缓释滴丸及制备工艺,磷酸苯丙哌啉的重量百分比为10-35%,以硬脂酸、泊洛沙姆作基质,含量分别为20-43%和30-53%。基质中的硬脂酸可用十八醇替代,泊洛沙母可用聚乙二醇、聚氧乙烯(40)或硬脂酸脂替代。其制备工艺是将基质加热熔化后,加入磷酸苯丙哌啉成混悬液,将混悬液置入保温箱带滴头的滴罐内,滴入冷凝液中,冷凝成球状,吸干后得成品。冷凝液为二甲基硅油或液体石蜡,以二甲基硅油最佳。本发明克服了目前磷酸苯丙哌啉缓释片存在的上述不足,将其制成滴丸形式,使药品的制备工艺简化,使产品小式、中式、大量生产中产品的缓释度、均匀度、含量等稳定。
磷酸苯丙哌啉缓释滴丸及制备工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孔庆忠, 苏红清孔庆忠, 苏红清孔庆忠, 苏红清孔庆忠, 苏红清孔庆忠, 苏红清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李万清宁聪琴, 鲁文豪吴德玲赵全如, 陶月宝
专利相关信息
-
佘志清刘东锋, 杨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