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环形射频消融电极的制作方法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前端头部分及后端头部分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A位置的断面示意图。请参见图I 图3,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包括手柄I和推拉杆2,关键是弹黃3后端与手柄I固接,电极丝5、后端头4和弹黃3如端固接,如端头6、电极丝5和多股内芯7前端固接,多股内芯7后端与推拉杆2固接,弹簧3环绕多股内芯7。手柄I和推拉杆2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聚氨脂类),推拉杆2置于手柄I内且可在手柄I内进行位移,手柄I尾端有外接电缆接ロ 12 ;手柄I的前端与ー弹簧3的后端固接,弹簧3的前端固接有一后端头4,后端头4为金属材料的中空管体,后端头4与弹黃3的如端焊接为一体,弹簧3内置有一多股内芯7,多股内芯7由一根直径较大的镍钛合金丝和多根直径较小的高导电细金属丝绞股而成(图6所示),或还可为单根以构成实芯结构,多股内芯7的后端与推拉杆2固接在一起,其前端从弹簧3前端的后端头4中伸出一段长度并与前端头6固接,通过推拉杆2可使多股内芯7在弹黃3和后端头4内移动,弹黃3表面包覆有绝缘层9 (图I所示),弹簧3可參与导电或不导电;前端头6为金属材料(图2所示),其有一内腔且端部呈半球形,温度传感器8置于该内腔中并用导热胶固化在前端头6内,将多股内芯7其中的两股细金属丝拆除以作为温度传感器8的引线11的通道,引线11与多股内芯7平行引出并与手柄I的外接电缆接12连接,电极丝5被预制为绕多股内芯7轴线旋转的螺旋环形,前端头6将电极丝5的一端及多股内芯7的前端的固接在一起,电极丝5的另ー 端则与后端头4固接,推拉杆2上设有指示电极丝5环形直径的直径刻度标记10。使用时,先向前推动推拉杆2,多股内芯7向前伸出,随着多股内芯7不断向前伸出,呈螺旋环形的电极丝5由于内芯4向前伸出的带动而使螺旋环形直径发生变化,直至电极丝5和多股内芯7呈同轴直线状态,通过手柄I的锁定装置锁定,再将其经支气管导管送入气道,到达需消融治疗部位后解除锁定,通过观察支气管镜并拉动推拉杆2使多股内芯7逐渐回退,随着多股内芯7不断回退而使电极丝5逐渐展开扩张呈环状,该环状的直径亦逐渐开始发生变化,环状直径的数值可通过推拉杆2的直径刻度标记10直观显示,直至呈环状的电极丝5接触气道壁形成环状消融圈并获得适宜的贴壁压力,通过手柄I将推拉杆2锁定;将射频仪与外接电缆接ロ 12连接,对电极丝5进行通电,射频仪传递超高频、低能、射频能量到气道壁,温度传感器8监控前端头6的温度变化,利用反馈维持目标温度持续若干时间,射频持续设定的时间后,电极复位并移动到下一治疗部位,操作复位过程反复进行,以保证治疗的连续性。
环形射频消融电极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曾吕明, 刘国栋林永峻F·加巴格纳提, S·罗希大卫·圭劳德赵燕平刘人杰薛素铎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徐军徐敖祺, 贺大功M·T·斯迪华特, D·E·弗兰西斯切利D·P·康纳斯D·P·康纳斯D·P·康纳斯
专利相关信息
-
D·P·康纳斯温中行, 赵志刚温中行, 赵志刚耿海堂辛卿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