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针织机的制作方法对于针织机上的成圈而言除此以外其上紧固有成圈工具的杆条的摇摆运动是必 需的。该摇摆运动举例而言由机架中的耦合传动机构(Koppelgetrieben)产生并通过挺杆 传递到支承杠杆处,该支承杠杆又将该运动传递到成圈工具条处。挺杆在牵拉和按压方向 上受载且须相应地以铰接的方式(gelenkig)与该杠杆相连接。开头所提及类型的针织机举例而言可从文件DE 41 34 826 Cl中已知。为产生挺 杆与杠杆之间的铰链式连接,可将商业上通用的的滚针轴承置入到铰链孔眼中。在如从文件DE 100 02 706 CI中可已知的针织机中同样使用了滚动轴承,以便在 挺杆与杠杆之间产生铰链式连接。滚动轴承设计用于旋转运动且与其是否构造为针轴承或是以其它方式而构造无 关。但是,在针织机中,在挺杆与杠杆之间的铰链连接中并不产生完全的旋转。相反,仅产 生在相对较小的(例如约为10° )角度范围上的在交变方向上的转动。因此,轴承受到非 常大的交变载荷。1000m/S2以上的加速度完全是可能的。为了使轴承在这类使用范围中不 被损毁,其必须设计为无间隙的。这举例而言可如此地实现,即,将铰链轴承的外环压入到 铰链孔中,从而使得在静止状态中存在预紧。为了使外环内圆周的圆度不会由此受损,其必 须具有相对较大的壁厚。这导致轴承质量相对较大。在以每分钟数千转的速度工作的针织机中,较大的质量将导致许多问题。在工作 周期中须被加速的质量越大,用于加速所需的力也就越大。大的质量限制了工作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针织机中实现高的工作速度。该目的在开头所提及类型的针织机中如此来实现,即,使挺杆具有至少一个弯曲 接头(Biegegelenk)。这类弯曲接头可构造成带有相对较小的质量。因为支承杠杆与挺杆的相对转动相 对较小,所以弯曲接头可如此地设计,即,使得其即使经过大量的工作循环仍可经受连续存 在的载荷(anstehendenBelastimg)。由于杠杆与挺杆之间的相对较小的相对转动,利用弯 曲接头同样可传递必需的拉力且同样可传递必需的压力。弯曲元件优选地构造成与挺杆成一体(einstueckig)。即,在弯曲接头和挺杆之间 不需要额外的连接。相反,弯曲接头如此地形成,即,使得挺杆在其长度中的一段中具有这 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挺杆可弯曲。这可进一步使质量保持较小。弯曲接头优选地由纤维加强塑料(faserverstaerkten Kunststoff)制成。纤维加强塑料可在一定限度内被弯曲历经大量循环而不会因此出现材料疲劳或破裂。此外,与 金属相比,可选择带有相对小的质量的纤维加强塑料。弯曲接头优选地布置在挺杆的端部的区域中。即,挺杆可在其长度的大部分上构 造得完全如迄今为止一样的硬(steif)。那么,仅在端部段中,挺杆须在弯曲接头的区域中 为可变形的。通过这种方式,可轻易地传递所必需的拉力和压力。挺杆优选地通过抗扭的(momentenfeste)连接而与支承杠杆相连接。即,挺杆与 支承杠杆之间的相对运动仅可在弯曲接头的区域中进行。支承杠杆与挺杆之间的连接可构 造得相当坚固。挺杆优选地以夹持的方式(klemmend)紧固在支承杠杆处。夹持式的紧固使得挺 杆上的载荷保持得较小。在许多情况下在此甚至不需要将挺杆穿孔或以其它方式产生穿透 部。优选的是,挺杆和支承杠杆可在挺杆的纵向方向上相对彼此在不同的位置中被固 定。由此,挺杆相对于杠杆的调节是可能的。在此特别优选的是,挺杆和/或支承杠杆具有定位辅助装置。这类定位辅助装置 举例而言可由螺钉(Schraube)构成,利用该螺钉,挺杆可相对于支承杠杆而被牵拉或按压 到确定的位置中。下面借助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图1在侧视图中显示了经编机(Kettenwirkmaschine)示意图,图2显示了带有挺杆的支承杠杆的示意图,图3显示了修改过的(abgewandelt)挺杆的实施形式,而图4显示了挺杆的另一实施形式。构造为经编机1的针织机具有针床2,挺杆3、4、5和6从该针床2中突出,这些挺 杆通过布置在针床2中的耦合传动机构而来回运动,如由箭头7所表明的那样。挺杆3驱动支承杠杆9,该支承杠杆9绕固定轴线10摆动并使两个梳栉 (Legebarren) 11、12在经编机的工作区域13中来回摆动。以类似的方式,挺杆4驱动用于握持沉降片座(Stechkamm)的支承杠杆14,挺杆5 驱动用于织针(Wirknadeln)的支承杠杆15且挺杆6驱动用于织针的导针片(Schieber) 的支承杠杆16。图2显示了驱动带有织针18的织针杆(Wirknadelbarre) 17的支承杠杆16。支承 杠杆16可绕固定的轴线19摆动。因为织针18在成圈时须执行的升程相对较小,所以支承 杠杆16的摆动角也相对较小。其位于约为10°的数量级中。织针18的运动由凸轮20控制,挺杆6以滑轮21贴靠在该凸轮20处。为清楚起 见,可能存在的回位弹簧未示出。挺杆6由纤维加强塑料制成。其在其与支承杠杆16相邻的端部处具有弯曲接头 22。该弯曲接头22与挺杆6—体式地构造而成。弯曲接头22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如此地 形成,即,挺杆6在邻近支承杠杆16的端部处被削平(abgeflacht)且因此具有减小的厚 度。弯曲接头22与挺杆之间的厚度比(Dickenverhaeltnis)可处于4至10的范围中,尤其为5至7的范围中。挺杆6可在弯曲接头22的区域中具有(垂直于图纸平面的)加宽。挺杆6也可以混合的方式来构造。那么,举例而言,弯曲接头22可由利用玻璃纤 维进行加强的塑料制成,而挺杆6的其余部分则由利用碳纤维加强的塑料制成。也可将弯 曲接头22首先单独制造出且然后与挺杆6相组装,例如,铸造到一起(zusammengiessen)。同样可行的是,挺杆6具有两个弯曲接头。无论如何该弯曲接头22 (或该多个弯 曲接头22)优选地布置在挺杆6的端部的区域中。挺杆6通过抗扭的连接23而与支承杠杆16相连接。为此,挺杆22利用螺钉24 而在支承杠杆16处被夹紧。也就是,挺杆6在支承杠杆16处以夹持的方式被紧固。在此,螺钉24可被引导穿过挺杆6的长形的凹槽,从而,挺杆6可相对于支承杠杆 16在一定限度中被调节且可在不同的位置中被装配。图3显示了挺杆的一种修改过的实施形式,其中,相同的元件设有与附图1和2中 的相同的参考标号。螺钉24通过垫圈25而以夹持的方式作用到挺杆6的这样的区域26上,该区域26 位于弯曲接头22的邻近支承杠杆16的一侧上。该区域26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弯曲接头 22的延续部分,也就是说,其与弯曲接头22—样具有相同的厚度(在支承杠杆16的纵向方 向上)。然而在一些情况中,将弯曲接头22构造成与区域26相比带有更小的厚度是有利 的。螺钉24可如此地布置,S卩,使得其被引导穿过弯曲接头22中的孔或开口。同样可 将两个螺钉24侧面地布置在弯曲接头22旁边且然后利用压板将弯曲接头22对着支承杠 杆16夹紧而无需将弯曲接头22穿孔。弯曲接头22在根据图3的设计方案中比在根据图2的设计中(在挺杆16的纵向 方向上)稍长。弯曲接头22的精确的尺寸依赖于预期的载荷和挺杆6的安装条件。弯曲 接头22必须一方面能够允许为使支承杠杆16摆动所必需的变形。另一方面,其必须在挺 杆6的纵向方向上足够刚硬,以便将所需的压和拉力传递到支承杠杆上。而在使用纤维加 强塑料的情形下这是毫无困难地可实现的。图4显示了挺杆6的另一设计方案,其中,与图1至3中的同样的和功能相同的元 件设有相同的参考标号。所增加的是定位辅助装置27。挺杆6的区域26设有突出部28,其弯折成大致相 对于区域26成直角。在突出部28中拧入有作用到支承杠杆16的上侧面上的调节螺钉29。 借助于调节螺钉29,挺杆6可相对支承杠杆16非常精确地运动到预定的位置中。当到达该 位置时,则可将螺钉24拧紧,以便将挺杆6在支承杠杆16处夹紧。在弯曲接头22的区域中,加强纤维优选地定向成平行于挺杆6的纵向方向。在挺 杆6的其余区域中,加强纤维也可与该纵向方向呈角度。对于由弯曲所形成的持续应力,玻 璃纤维加强塑料(GFK)可出色地适用。弯曲接头22的区域中的纤维体积分量可与挺杆6 的其余部分中的几乎完全一样大。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机,具体而言,说明了一种带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支承杠杆(16)处的成圈工具条(17)的针织机,其中,至少一个支承杠杆(16)与挺杆(6)相连接。希望获得针织机的高的工作速度。为此作如下设置,即,挺杆(6)具有至少一个弯曲接头(22)。
针织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O·弗兰克O·弗兰克O·弗兰克O·弗兰克M·马蒂亚, N·贝洛米M·马蒂亚, N·贝洛米M·马蒂亚, N·贝洛米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M·马蒂亚, N·贝洛米M·马蒂亚, N·贝洛米井谷胜之汉斯·施塔勒克, 沃尔夫冈·鲍尔汉斯·施塔勒克, 沃尔夫冈·鲍尔中畑定, 上山裕之中畑定, 上山裕之
专利相关信息
-
中畑定, 上山裕之中畑定, 上山裕之中畑定, 上山裕之陈仁惠陈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