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的制作方法由于机动车的增长速度过快,城市的交通拥堵程度进一步加剧。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对机动车采取了单双号限行、尾号限行大力发展公交系统等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但是由于机动车具有出行方便的优点,使得机动车的数量仍会不断增加。如此众多的机动车带来的不仅仅是道路行车难的问题,还有停车难的问题。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快速的解决,我们的生活质量必将会因为机动车过多的问题而下降,而由于停车难的问题必将导致城市的生活成本、时间成本、土地成本进一步上升,从而加大机动车拥有者的负担。为了改变前述这些由于机动车数量增加而需要建设大型车库带来的诸多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改进方案,比如:1、有升降机的立体车库,底部可以使汽车通行,同时又装备有独立升降机,可以把车从底部吊起放到上层的单元车库。首先由于这种车库有独立升降机的存在,占用了较大的面积;其次,一旦升降机出现故障,则整个车库的所有车辆将无法存取直接造成很多的麻烦和损失。再次,以目前现有的城市实际可用地的情况,已经不允许建设较多的大型停车场,这种车库占用面积较大,不实用。2、有升降箱和转盘的立体车库,在升降箱的底盘内装有转盘,在该转盘上和车库的每一泊车单元内分别装有两条平行的入库小车轨道和车库轨道,两者相互配套并可对接;在该入库小车上装有升降装置,在该升降装置上放置泊车板,在车库轨道的两旁各设有泊车板支撑座。由于每个车位都有轨道,而且泊车板必须每辆车配备一个,大大增加了泊车管理员的工作量,同时占地面积太大,不易实现。3、双泊位单元立体车库,包括车库建筑体、液压升降机构、上层泊车平台及止回限位器;车库建筑体的地板上开有液压缸地沟,液压升降机构包括液压升降器、升降机控制电路,液压升降器设置在液压缸地沟中,其顶端与上层泊车平台联接,所述控制电路上的控制面板设于车库内;止回限位器设置在车库建筑体侧壁上,当上层泊车平台上升到设定位置后,止回限位器可伸出,固定上层泊车平台。由于液压升降机需要开地沟,不易在大城市中实施。其次,此类车库的弊病是必须先取出下面停泊的车,再取出上面停泊的车,给车主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不容易在现实中得到应用。因此,尽管已经有了多种立体车库,但是仍未能够很好地解决新建大型车库成本高,城市道路停车难等诸多问题,因此不能够广泛的推广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它是一种可以将汽车立体存放的小型车库,它不仅占地面积小,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安置和移动,克服现有的道路交通停车困难,新建大型车库成本高且占用大量土地面积,不易实施的问题,而且车库的升降系统更加牢固,不仅结实耐用,更不会对车主的爱车造成损坏,并且可以缩回车库箱体内,大大减小了车库的占地面积,同时卷帘车门的应用还可以使爱车得到更完善的保护,杜绝了被外界破坏的隐患。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包括车库箱体I,上、下层车库11,位于上、下层车库11之间的隔板4,驱动装置控制系统2,移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3包括设置于车库11两侧水平滑轨上13的停车底板9,水平滑轨固定上箱体上;上下移动的运输装置32和将运输装置32固定在地面的固定装置33,下层车库12设置有一对导轨13,移动装置3设置于导轨13上;运输装置32包括至少三个焊接在一起的卡轨321和四条垂直设置的传动轴322,三条卡轨321依次固定连接为呈凹型的框架,卡轨321上具有卡槽3211,卡槽3211的下部设置滑轮3212,滑轮3212与卡槽3211的间隙用于容置停车底板9 ;传动轴322为升降系统的四个边,传动轴322的驱动装置设于停车底板9上,传动轴的两边端点设置主动齿轮3221与链轮34啮合,链轮34与传送链35啮合,卡轨321的各个端点与各自的传送链34固定连接,当传动轴322转动时,卡轨321随着传送链35的垂直运动而上下移动。所述的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其特征在于停车底板9由里板91和外板92组成,夕卜板92与里板91依序置于水平滑轨13上,外板92上有容置空间921用以放置滑块911,里板91后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滑块911设置于里板91内,滑块911内设有小凹坑,弹块9112置于小凹坑内,容置空间下侧设置有凹坑922供弹块9112置入。所述的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其停车底板的结构还可以是这样的,停车底板9由里板91和外板92组成,外板92和里板91依序置于水平滑轨13上,外板20上有容置空间921用以放置滑块911,滑块911设置于里板91内,滑块911内设有小凹坑,弹块9112置于小凹坑内,容置空间921底面设置有凹坑922供弹块9112置入,里板91上设置电动马达,电动马达的主动轴5通过传动系统带动传动齿轮55转动,传动齿轮55与水平滑轨13上设置的齿条8啮合。所述传动系统的结构是:主动轴5上设置主动齿轮51,主动齿轮51通过传动链6与从动轴上7的第一从动齿轮71相连,从动轴7上设置第二从动齿轮72与传动齿轮55啮八口 o进一步的,所述的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其移动装置里板、滑块、弹块、千斤顶等可移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该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或马达。所述的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其移动装置、里板91、滑块911,弹块9112和千斤顶与各自的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各个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控制系统电性联接。所述的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其于驱动装置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操作屏、电脑芯片以及驱动装置,其中电源、操作屏、电脑芯片和驱动装置依次电性相连。所述的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其上下层车库设有自动卷帘门。所述的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有操作屏幕,车主需要输入设定好的密码来开启自己车库的卷帘门并进行车辆的存取;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驱动装置控制系统,所述的驱动装置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操作屏、电脑芯片(记录并控制各个可移动装置的移动先后顺序和速度)、驱动装置,其中电源、操作屏、电脑芯片、和驱动装置依次电性相连。本发明的优点是:它不仅占地面积小,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安置和移动,克服现有的道路交通停车困难,新建大型车库成本高且占用大量土地面积,不易实施的问题,而且车库的升降系统更加牢固,不仅结实耐用,更不会对车主的爱车造成损坏,并且可以缩回车库箱体内,大大减小了车库的占地面积,同时卷帘车门的应用还可以使爱车得到更完善的保护,杜绝了被外界破坏的隐患。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车库移动装置位置示意图。图3是上层停车底板位置示意图。图3-1是车库箱体内部导轨位置示意图。图4是下层停车底板位置示意图。图5是停车底板俯视图。图6是车库操作屏的示意图。图7是运输装置示意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
图8-1是停车底板置于卡槽内的示意图。图8-2是图7中I部局部位置放大图。图8-3是运输装置中的卡槽和停车底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9-1至图9-3是车库停车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运输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图10-1是运输装置结构示意图二。图11-1是停车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2是外板移动时的传动关系示意图。图12-1 图12-8是上层车库停车步骤示意图。图13是下层车库停车步骤示意图。图示符号说明I 箱体10底板11上、下层车库13水平滑轨14上车板15固定座16卷帘门2驱动装置控制系统,3移动装置32运输装置33固定装置321卡轨322传动轴3211 卡槽3212 滑轮3221主动齿轮34链轮35传送链
4 隔板5主动轴51主动齿轮55传动齿轮6传送链7从动轴71第一从动齿轮72第二从动齿轮8 齿条9停车底板91里板911滑块9112弹块92外板921容置空间922凹坑
7、步骤7,移动装置3的千斤顶33收起,移动装置3移回车库箱体I内,成功完成一次存车过程。车主取车时,重复此操作,将停车板9上的汽车开出即可。如图13所示,下层车库的存取车操作与上层车库11存取车操作基本相同,仅仅少了一步移动装置3将外板92和汽车提升到上层车库11的过程。本发明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与现有的大型车库和小型车库不同。它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安置和移动,克服现有的道路交通停车困难,新建大型车库成本高且占用大量土地面积,不易实施的问题,而且车库的移动装置牢固,不仅结实耐用,也不会对车主的爱车造成损坏,并且可以缩回车库箱体I内,大大减小了车库的占地面积,同时卷帘门16的应用还可以使爱车得到更完善的保护,杜绝了被外界破坏的隐患。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包括车库箱体,上、下层车库,位于上、下层车库之间的隔板,驱动装置控制系统,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设置于车库两侧水平滑轨上,水平滑轨固定在箱体上;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三个焊接在一起的卡轨和四条垂直设置的传动轴,卡轨上具有卡槽,卡槽的下部设置滑轮;传动轴为升降系统的四个边,传动轴的驱动装置设于停车底板上,传动轴的两边端点设置主动齿轮与链轮啮合,链轮与传送链啮合,卡轨的各个端点与各自的传送链固定连接,当传动轴转动时,卡轨随着传送链的垂直运动而上下移动。本发明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安置和移动,车库的升降可以缩回车库箱体内,减小了车库的占地面积。
双层立体全自动车库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张明聚张明聚张明聚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张明聚张明聚张明聚卢育文, 卢聪伟洪团明洪团明
专利相关信息
-
洪团明洪团明洪团明江廷雪, 沈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