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太阳能金属瓦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太阳能金属瓦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薛黎明, 陈鹏
  • 公开日
    2013年7月24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26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26日
  • 申请人
    北京桑纳斯太阳能电池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E04D13/18GK203085596SQ2012207271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太阳能金属瓦,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金属瓦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金属底层、氟化膜、太阳能板和钢化玻璃,各层之间设置密封粘合胶层进行粘接固定,来形成整体金属瓦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金属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粘合胶层为醋酸乙烯聚合物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金属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的接线盒设置在所述金属底层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金属瓦,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底层为U型结构,其两侧的左竖直侧边和右竖直侧边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安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金属瓦,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太阳能金属瓦排列组合形成屋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金属瓦通过两者相邻接边上的所述安装部形成相互连接的咬合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金属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左竖直侧边上的左挂装边、设置在所述右竖直侧边上的右挂装边,其中,左挂装边为所述左竖直侧边上边缘向外侧向下翻转而形成的半圆筒结构,右挂装边为所述右竖直侧边上边缘向外侧向下翻转而形成的半圆筒结构,并且所述右挂装边的竖截面直径大于所述左挂装边的竖截面直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金属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筒结构的开口部倾斜向下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金属瓦,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太阳能金属瓦排列组合形成屋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金属瓦通过两者相邻接边上的所述左挂装边、所述右挂装边相连接固定;所述右挂装边压扣到所述左挂装边上,将所述左挂装边整体包围在所述右挂装边的半圆筒结构内腔中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金属瓦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金属瓦,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金属底层、氟化膜、太阳能板和钢化玻璃,各层之间设置密封粘合胶层进行粘接固定,来形成整体金属瓦结构。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将太阳能组件和金属板材有机结合为一体,在安装屋面时同步完成了太阳能组件的安装,无其它附加部件,整个系统构成较普通太阳能电池组件简便快捷,外观美观。
  •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太阳能金属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金属瓦,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金属底层、氟化膜、太阳能板和钢化玻璃,各层之间设置密封粘合胶层进行粘接固定,来形成整体金属瓦结构进一步,所述密封粘合胶层为醋酸乙烯聚合物层进一步,所述太阳能板的接线盒设置在所述金属底层的底部进一步,所述金属底层为U型结构,其两侧的左竖直侧边和右竖直侧边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安装部进一步,若干个所述太阳能金属瓦排列组合形成屋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金属瓦通过两者相邻接边上的所述安装部形成相互连接的咬合结构进一步,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左竖直侧边上的左挂装边、设置在所述右竖直侧边上的右挂装边,其中,左挂装边为所述左竖直侧边上边缘向外侧向下翻转而形成的半圆筒结构,右挂装边为所述右竖直侧边上边缘向外侧向下翻转而形成的半圆筒结构,并且所述右挂装边的竖截面直径大于所述左挂装边的竖截面直径进一步,所述半圆筒结构的开口部倾斜向下进一步,若干个所述太阳能金属瓦排列组合形成屋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金属瓦通过两者相邻接边上的所述左挂装边、所述右挂装边相连接固定;所述右挂装边压扣到所述左挂装边上,将所述左挂装边整体包围在所述右挂装边的半圆筒结构内腔中,所述左挂装边与所述右挂装边形成所述咬合结构本实用新型安装简 便,将太阳能组件和金属板材有机结合为一体,在安装屋面时同步完成了太阳能组件的安装,无其它附加部件,整个系统构成较普通太阳能电池组件简便快捷,外观美观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金属瓦的制作方法我国是人口大国,土地资源的供需较为紧张,大型地面电站在建设时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为解决这一矛盾,“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利用建筑物的外立向阳面和屋顶建设太阳能发电系统。办公楼、住宅楼屋顶一般均有空调、通风设备等,设施情况各异,不利于太阳能系统展开,施工难度较大,能安装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容量较小,施工成本较高。而工业厂房屋顶平坦面积较大,适合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基于以上原因特开发本产品,在厂房建立时一次安装到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面结构示意图。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 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 “左” “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金属瓦,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金属底层1、氟化膜2、太阳能板3和钢化玻璃4,各层之间设置密封粘合胶层5进行粘接固定,来形成整体金属瓦结构。太阳能板3的接线盒6设置在金属底层I的底部。金属底层I为U型结构,其两侧的左竖直侧边7和右竖直侧边8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安装部。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左竖直侧边7上的左挂装边9、设置在右竖直侧边8上的右挂装边10,其中,左挂装边9为左竖直侧边上边缘向外侧向下翻转而形成的半圆筒结构,右挂装边10为右竖直侧边上边缘向外侧向下翻转而形成的半圆筒结构,并且右挂装边10的竖截面直径大于左挂装边9的竖截面直径。半圆筒结构的开口部倾斜向下。若干个太阳能金属瓦排列组合形成屋顶结构,相邻两个太阳能金属瓦通过两者相邻接边上的左挂装边9、右挂装边10相连接固定;右挂装边10压扣到左挂装边9上,将左挂装边9整体包围在右挂装边10的半圆筒结构内腔中。右挂装边10和左挂装边9扣合的结构形成两块太阳能金属瓦相连接的咬合结构,安装用的该咬合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咬合结构形式,左右竖直侧边可以根据建筑的特点单独进行设计,以适用于常见的大型厂房。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金属底层I可以是多种材质,如常见的铝锰板材、普通板材等。氟化膜颜色根据客户要求来选定,无色或有色均可。密封粘合胶层5可选用醋酸乙烯聚合物层EVA。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将太阳能组件和金属板材有机结合为一体,在安装屋面时同步完成了太阳能组件的安装,无其它附加部件,整个系统构成较普通太阳能电池组件简便快捷,外观美观。与后加的 光伏屋顶系统相比,减轻了整个系统重量,节省了支撑系统的耗材,没有二次施工对房体的破坏和人工费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