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高频处理器具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高频处理器具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藤井秀基, 铃木启太
  • 公开日
    2012年5月9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11月18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1月18日
  • 申请人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文档编号
    A61B18/14GK102448397SQ2010800229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频处理器具,包括操作线,其具有包含处理电极的处理部;第1管,其由绝缘材料形成,并贯穿有用于使上述处理部能够突出和退回的上述操作线;以及第2管,其在顶端具有被动电极,并以覆盖上述被动电极的内周面的方式贯穿有上述第1管;在上述第1管和上述被动电极中形成有能够互相配合的卡定部和被卡定部, 通过使上述卡定部和上述被卡定部配合,限制上述第1管的顶端部相对于上述被动电极向上述第1管的基端侧相对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处理器具,其中,上述卡定部和上述被卡定部中的一者利用热成形形成于上述第1管的顶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处理器具,其中,上述卡定部和上述被卡定部中的一者在上述第1管的顶端部压入形成有形状保持构件,该形状保持构件用于保持上述卡定部的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处理器具,其中,上述第2管包括具有挠性的管主体、及由金属线材构成并设置于上述管主体的内腔中的编织层,上述编织层和上述被动电极进行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处理器具,其中,上述处理电极是具有息肉切除圈套器环的息肉切除圈套器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处理器具,其中,上述处理电极是两腿钳子,该两腿钳子具有以顶端分开的方式配置的一对把持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处理器具,其中, 上述处理电极是针状刀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频处理器具,详细地讲涉及一种包括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双极(偶极子)型的高频处理器具本申请对于2010年1月1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0-008003号要求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4B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1的结构的图高频处理器具1是贯穿于内窥镜的钳子通道而使用的双极型的处理器具该高频处理器具1包括长尺寸的插入部,其具有挠性;处理部,其以能够自插入部的顶端突出和退回的方式贯穿于插入部中;以及操作部,其连接于插入部的基端,并在处理部的操作中使用在图1中,主要表示了处理部10和插入部20的顶端部,省略了插入部20的其他部分、操作部等插入部的其他部分、操作部等可以适当地选择采用包含高频处理器具的公知的各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的结构如图1所示,处理部10包括具有息肉切除圈套器环IlA的息肉切除圈套器线11 息肉切除圈套器线11如后所述那样被通入高频电流而发挥处理电极的功能息肉切除圈套器线11的基端连接于操作线12的顶端操作线12穿过插入部20内而与操作部连接 因而,通过操作设置于操作部的滑块等操作机构,能够使处理部10相对于插入部20进退 (插入部20的轴线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使处理部10自插入部20突出和退回插入部20包括外管(第2管)21,其用于形成最外层;被动电极22,其安装于外管21的顶端;以及内管(第1管)23,其贯穿于外管21外管21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构成,并具有挠性被动电极22由导电性的材料构成,并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贯穿孔22A, 通过压入、粘接等而安装于外管21的顶端在位于外管21内的被动电极21的基端部22B 处连接有用于向被动电极22供给高频电流的通电线M内管23与外管21同样地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构成,并具有挠性但是,内管23 不需要由与外管21相同的材料形成内管23贯穿外管21及被动电极22的贯穿孔22A,顶端部23A自贯穿孔22A突出利用这种结构,使被动电极22的贯穿孔22A的内周面被内管 23覆盖因此,能够确保贯穿于内管23的操作线12及处理部10与被动电极22及通电线 24之间的绝缘,防止两者之间的短路在自被动电极22突出的内管23的顶端部23A处形成有利用热成形而扩径的大径部(卡定部)25大径部25的外径大于被动电极22的贯穿孔22A的内径操作线12和通电线M分别与高频电源2连接,在高频处理器具1中形成有包含操作线12、处理部10、被动电极22以及通电线M的高频电流的电路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高频处理器具1的使用时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手术人员向患者的体腔内插入内窥镜(未图示)的插入部,一边观察体腔内、一边使插入部的顶端前进至息肉等处理对象的组织(对象组织)附近接着,手术人员将高频处理器具1的插入部20插入内窥镜的钳子口中,使插入部 20的顶端自内窥镜的插入部顶端突出在插入时,优选的是,操作高频处理器具1的操作部,而将处理部10容纳在插入部20内另外,也可以在将内窥镜插入体腔内之前使高频处理器具1贯穿于内窥镜接着,手术人员操作操作部而使处理部10自插入部20的顶端突出,将息肉切除圈套器线11的息肉切除圈套器环IlA绕挂在对象组织上若手术人员使息肉切除圈套器线11后退,则如图2所示,由息肉切除圈套器环IlA紧缚的对象组织T与被动电极22接触, 息肉切除圈套器线11和被动电极22经由对象组织T电连接在该状态下,若自高频电源 2供给高频电流,则对象组织T被通电而被烧灼在息肉切除圈套器线11后退时,有时由于对象组织T被朝向插入部20的顶端拉近等,产生使内管23相对于被动电极22后退(向内管23的基端侧相对移动)的力但是, 通过使设置在内管23的顶端上的大径部25与被动电极22的顶端面(被卡定部)22C配合, 而使内管23不会被拉入到贯穿孔22A内,使上述相对移动受到限制其结果,贯穿孔22A 的内表面没有被内管23覆盖而是暴露,因此,内管23不会与处理部10、操作线12接触,能够可靠地防止短路在结束烧灼对象组织T之后,手术人员自内窥镜拔去高频处理器具1而且,手术人员在根据需要贯穿把持钳子等其他处理器具而回收烧灼后的组织等之后,拔去内窥镜而完成一连串的处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1,在用于确保被动电极22与处理部10、操作线 12 (以下称作“处理部10等”)之间的绝缘的内管23中形成有能够与被动电极22的顶端面22C配合的大径部25因此,能够较好地抑制内管23的顶端部23A被拉入到外管21内而导致被动电极22的贯穿孔22A的内周面暴出结果,能够可靠地防止被动电极22和处理部10等之间的短路,从而能够较好地进行处理另外,大径部25能够通过利用热成形使内管23的顶端部23A变形而容易地形成 因此,仅对贯穿于被动电极22中的内管23的顶端部实施热处理,就能够容易地实现该构造,从而能够做成能够简便且高效地制造的高频处理器具而且,不需要利用粘接剂等将内管23固定于贯穿孔22A的内壁因此,制造工序变得简单,并且也不需要粘接剂等,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制造高频处理器具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热成形内管23的顶端部23A、截面为圆形(包括大致圆形)的大径部25形成为卡定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卡定部的至少一部分与被卡定部配合,就能够限制内管23的相对移动,因此,卡定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形状因而,只要是如图3A、图;3B表示的变形例那样,顶端部23A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以能够与被动电极22的顶端面22C配合的程度向径向外侧突出即可即,作为卡定部整体的形状,可以是卡定部26A这样的椭圆形或者长圆形、卡定部26B这样的三角形等任意的形状另外,为了易于看图,图3A及图;3B省略表示了贯穿于内管23的操作线12和处理部10另外,如图4A及图4B表示的变形例那样,也可以利用热成形来折回顶端部23A而形成大径部25A,将其作为卡定部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A所示,也可以增大被动电极22的贯穿孔22A的顶端侧的直径来形成容纳部沈,将大径部25A容纳在容纳部沈内或者,如图4B所示,也可以不对被动电极22实施加工,而使大径部25A向被动电极22的顶端侧突出,从而能够使折回的内管23的顶端面2 与被动电极22的顶端面22C配合接着,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31和第 1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1在卡定部的结构方面不同另外,在之后的说明中,对与已叙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图5是以局部剖表示高频处理器具31的顶端部的图如图5所示,在内管23的顶端部23A处,压入外径大于内管23的内径的环状的扩径构件(形状保持构件)32,由此形成大径部33扩径构件32的材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需要具有能够将大径部33的形状保持为能够与被动电极22的顶端面22C配合的程度的刚性具体地讲,能够较好地采用陶瓷等绝缘性材料、各种不锈钢等的金属材料由于即使扩径构件32和息肉切除圈套器线11接触也不会发生短路,因此,由金属等导体材料形成扩径构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内管23的壁厚较薄等的情况下,有可能在扩径构件32和被动电极22之间发生短路因而,在由导体材料形成扩径构件32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内管23的壁厚设定为能够充分防止短路的程度在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31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1同样, 可以由内管23可靠地覆盖被动电极22的内周面来较好地防止短路另外,由于在大径部33中安装有具有预定的刚性的扩径构件32,因此,能够利用压入等简便且高效地形成大径部33,并且能够稳定地保持大径部33的形状其结果,即使作用欲使内管23相对于被动电极22后退的较大的力,也能够可靠地限制内管23的相对移动而确保绝缘接着,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41和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在插入部的结构方面不同图6是以局部剖表示高频处理器具41的顶端部的图如图6所示,高频处理器具 41替代插入部20而具有插入部50插入部50包括外管51和内管23外管51包括具有绝缘性的外侧的管主体52、及配置于管主体52的内腔的筒状的编织层53该编织层53具有由多个金属线材编织而成的公知的结构内管23以覆盖筒状的编织层53的内周面的方式贯穿编织层53的一部分自管主体52的顶端突出而暴露在暴露的编织层53上电连接有电极构件54,由此,在插入部50的顶端形成有被动电极55电极构件55的配置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既可以通过在暴露的编织层53 上推装钎焊合金来固定电极构件阳,也可以利用钎焊等将圆筒状的导电性构件固定于暴露的编织层53编织层53延伸至插入部50的基端,用于构成编织层53的金属线材的一部分与高频电源2 (未图示)连接S卩,编织层53作为用于连接被动电极55和高频电源2之间的通电线而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41中,由于大径部25和被动电极5的顶端面55A 相配合,因此,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相同,能够由内管23可靠地覆盖被动电极阳的内周面而较好地防止短路另外,由于借助由金属线材编织而成的编织层53进行通电,因此,即使在由于体腔内的曲折等而对插入部50作用有弯曲负荷等的情况下,被动电极55和高频电源2之间的电连接也难以阻断,能够可靠地对处理部10通电在制造本实施方式的插入部50时,能够较好地采用包括筒状的编织层和由树脂等构成的覆盖层的公知的编织管特别是,只要是在编织层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具有覆盖层的编织管,在自顶端去除预定长度的外侧覆盖层而使编织层暴露之后,就能够通过形成被动电极并利用热成形等使顶端部扩径,而容易地形成插入部50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高频处理器具的制作方法以往,公知有用于向处理部通入高频电流并利用其电能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切开等各种处理的高频处理器具。作为高频处理器具,主要公知有单极(单极子)型和双极型,该单极型包括设置于处理部的处理电极(第1电极)和配置在患者的体外的被动电极(第2 电极),该双极型在处理器具的顶端配置有被动电极。在双极型的高频处理器具中,由于处理电极和被动电极靠近,因此,与单极型相比较容易发生由处理电极和被动电极之间的接触引起的短路(short)。若发生短路,则不能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理,因此,在双极型的高频处理器具中,特别在处理时,重要的是确保处理电极和被动电极之间的绝缘。作为该确保处理电极和被动电极之间的绝缘的构造的一例,例如能够列举专利文献1所述的双极型高频处理器具。关于该双极型高频处理器具,将绝缘管贯穿于在顶端安装有被动电极的外管中,并在该绝缘管中贯穿有在顶端设有处理电极的驱动线。绝缘管以覆盖被动电极的内周面的方式粘接固定,并在处理电极和被动电极之间存在绝缘管,从而确保两者之间的绝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M135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双极型高频处理器具的构造中,需要粘接剂的涂布、干燥这样的工序。这会妨碍双极型高频处理器具的制造效率提高、制造成本降低。另外,有时会出现因重复通电处理而导致粘接剂发生热改性、绝缘管相对于被动电极的粘接脱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出现由于处理部的向外管内的拉入动作等导致绝缘管向手边侧移动、被动电极的内周面暴露的问题。其结果,不能充分地防止被动电极和处理电极之间的短路。而且,在被动电极和绝缘管之间的粘接不充分的情况下,也有可能由双极型高频处理器具在体内的曲折等导致外管和绝缘管之间的长度产生表观上的差异,其结果,有时也出现粘接脱离而绝缘管同样地向手边侧移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也与上述情况同样地存在不能充分地防止被动电极和处理电极之间的短路这样的问题。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且高效地制造、 并且能够可靠地防止处理电极和被动电极之间的短路的高频处理器具。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本发明的高频处理器具包括操作线,其具有包含处理电极的处理部;第1管,其由绝缘材料形成,并贯穿有用于使上述处理部能够突出和退回的上述操作线;以及第2管,其在顶端具有被动电极,并以覆盖上述被动电极的内周面的方式贯穿有上述第1管;在上述第1管和上述被动电极中形成有能够互相配合的卡定部和被卡定部, 通过使上述卡定部和上述被卡定部配合,限制上述第1管的顶端部相对于上述被动电极向上述第1管的基端侧相对移动。在上述高频处理器具中,也可以是,上述卡定部和上述被卡定部中的一者利用热成形形成于上述第1管的顶端部。在上述高频处理器具中,也可以是,上述卡定部和上述被卡定部中的一者在上述第1管的顶端部压入形成有形状保持构件,该形状保持构件用于保持上述卡定部的形状。在上述高频处理器具中,也可以是,上述第2管包括具有挠性的管主体、及由金属线材构成并设置于上述管主体的内腔的编织层,上述编织层和上述被动电极进行电连接。在上述高频处理器具中,也可以是,上述处理电极是具有息肉切除圈套器环的息肉切除圈套器线。在上述高频处理器具中,也可以是,上述处理电极是两腿钳子,该两腿钳子具有以顶端分开的方式配置的一对把持部。 在上述高频处理器具中,也可以是,上述处理电极是针状刀。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高频处理器具,能够简便且高效地制造,并且能够可靠地防止处理电极和被动电极之间的短路。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该高频处理器具的使用时的动作的图。图3A是表示该高频处理器具的变形例的图。图;3B是表示该高频处理器具的变形例的图。图4A是以局部剖表示该高频处理器具的变形例中的顶端部的图。图4B是以局部剖表示该高频处理器具的变形例中的顶端部的图。图5是以局部剖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的顶端部的图。图6是以局部剖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高频处理器具的顶端部的图。图7是以局部剖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高频处理器具的顶端部的图。图8是以局部剖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高频处理器具的顶端部的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高频处理器具的图。图IOA是以局部剖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高频处理器具的顶端部的图。图IOB是以局部剖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高频处理器具的顶端部的图。图IOC是以局部剖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高频处理器具的顶端部的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高频处理器具的处理部和操作线的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编织层并不需要一定形成为筒状,只要将高频电源和被动电极连接起来,就也可以配置于管主体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替换及其他改变。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卡定部和被卡定部在插入部的顶端配合的例子,但卡定部和被卡定部之间的配合位置并不限定于此。若列举一例,如图7表示的变形例那样,也可以在自内管23的顶端离开预定的长度(例如10毫米左右)的基端侧形成作为卡定部的凸缘60,使该凸缘60与作为被卡定部的槽61配合,该槽61以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被动电极22的贯穿孔22A的内周面。另外,此时,如图8表示的变形例那样,也可以通过在内管23处设置槽62,在贯穿孔22A的内表面设置突出部63,来对换凹凸关系而形成卡定部和被卡定部。在这种情况下,被动电极22和内管23之间的装配变得困难一些。因此,若在轴线方向上分割被动电极22,以由分割的构件夹住内管23的方式进行装配而形成被动电极22,则会使装配作业变得容易,故为优选。另外,如图9表示的变形例那样,也可以在内管23的顶端形成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切口,利用热成形等将被该切口分割成多个的顶端部23A的外周面固定成向径向外侧弯折的状态,从而形成卡定部64。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处理部由具有用作处理电极的息肉切除圈套器环的息肉切除圈套器线构成的例子,但处理部的形状不限于此。即,可以应用双极型的高频处理器具中的各种处理部形状。例如,也可以设置具有图IOA表示那样的针状刀71作为处理电极的处理部IOA0另外,也可以设置具有图IOB表示那样的钩状刀72作为处理电极的处理部10B。而且,如图IOC所示,也可以设置具有两腿钳子73作为处理电极的处理部 10C,该两腿钳子73具有以顶端分开方式配置的一对把持部73A、73B。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处理部和操作线由不同构件形成而连接的例子,但如图11所示,也可以由同一根线形成作为处理部的息肉切除圈套器线81和操作线 82。同样,在本发明的高频处理器具具有包含图IOA 图IOC表示的各种处理部在内的其他处理部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同一个构件形成该处理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操作线。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各结构可以通过适当组合来适用。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的高频处理器具,能够简便且高效地制造,并且能够可靠地防止处理电极和被动电极之间的短路。附图标记说明1、31、41高频处理器具;10、10A、10B、10C 处理部(处理电极);11、81息肉切除圈套器线(处理电极);12、82操作线;21、51外管(第2管);22、55被动电极;22C、55A顶端面(被卡定部);23内管(第1管);25、25A、33大径部(卡定部);26A、26B卡定部;32 扩径构件(形状保持构件);52管主体;53编织层;71针状刀(处理电极);72钩状刀(处理电极);73两腿钳子(处理电极);73A、7!3B把持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处理器具。该高频处理器具(1)包括操作线(12),其具有包含处理电极的处理部(10);第1管(23),其由绝缘材料形成,并贯穿有用于使上述处理部(10)能够突出和退回的上述操作线(12);以及第2管(21),其在顶端具有被动电极(22),并以覆盖上述被动电极(23)的内周面的方式贯穿有上述第1管(23);在上述第1管(23)和上述被动电极(22)中形成有能够互相配合的卡定部(25)和被卡定部(22C),通过使上述卡定部(25)和上述被卡定部(22C)配合,限制上述第1管(23)的顶端部相对于上述被动电极(22)向上述第1管(23)的基端侧相对移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