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的制作方法氨纶丝属于聚氨酯系纤维,是一种高弹性纤维,氨纶纤维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 的伸长性,缓缓拉伸,其伸度最大可达到450 600%之间,除去力松弛后又可迅速恢复原 状。目前常用的氨纶包芯纱,均以氨纶长丝为内芯,外包纱纤维层;其生产方法为将短纤维粗纱从后罗拉喂入牵伸区,氨纶长丝从前罗拉处喂入,与牵伸后的短纤维粗纱须条合并,加捻而成氨纶包芯纱。外包的短纤维粗纱可用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氨纶包芯纱具有良好的伸长性和回縮性,同时具有外包短纤维良好的服用性能和表面特征。"粒子纱"又称"结子纱",是纱疵名称的一种,在细纱机上可以利用"粒子纱装置"生产粒子纱,其纺纱原理是使细纱机中皮棍水平位移,活套在中皮辊上皮圈与套在中罗拉下皮圈产生搓捻,上、下皮圈上有一特殊装置,搓捻使须条产生"粒子",粒子大小由中皮辊水平位移量来控制。"竹节纱"也是纱疵名称的一种,在细纱机上可以利用改变细纱机罗拉速度的方式 生产竹节纱,其纺纱原理是由竹节发生装置瞬间改变细纱机输入或输出罗拉的速度,即增 大喂入量或减少输出量,使牵伸装置的牵伸倍数变小,从而产生竹节。竹节的粗度,由罗拉 的速度变化量来控制;竹节的长度,根据变化速度的运行时间控制;两竹节之间的长度,在 竹节控制装置上设置确定。 上述三种纱的缺点是风格单一,不能兼有多种优点,通常只能用于普通的纺织面 料,无法用于高档的纺织面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格独特多样、同时具有上述三种 纱的优点、并能用于高档纺织面料的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包括氨 纶丝,在氨纶丝的外面包覆有纱纤维层,在纱纤维层上间隔设置有凸起的竹节段,在纱纤维 层和竹节段上还间隔设置有粒子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同时具有氨纶包芯纱、 粒子纱和竹节纱的优点,S卩(l)具有良好的伸长性和回縮性;(2)具有布面点状和段状立 体感强,风格特别,个性化强,可以在许多高档纺织品中广泛使用。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的生产工艺示意 图1至图2中1、氨纶丝筒,2、喂入罗拉,4、导丝轮,5、纱锭,6、后罗拉,7、中罗拉, 8、前罗拉,9、导纱钩,10、管纱,11、粒子发生器,51、氨纶丝,52、纱纤维层,53、竹节段,54、粒子段。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l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包括氨纶丝51,在氨纶丝51的 外面包覆有纱纤维层52,在纱纤维层52上间隔设置有凸起的竹节段53,在纱纤维层52和 竹节段53上还间隔设置有粒子段54。所述的竹节段53可以是等径竹节、变径竹节、变支竹 节或节中竹节;所述的粒子54可以是等径粒子、变径粒子或异径粒子等。
如图2所示,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的生产方式简述如下将绕在纱锭5上的 粗纱喂入细纱机同一牵伸区,进行牵伸,先经过后罗拉6、中罗拉7,再由前罗拉8输出单纱 须条。在此过程中,竹节发生装置11会瞬间改变细纱机输入或输出罗拉的速度,即增大喂 入量或减少输出量,使牵伸装置的牵伸倍数变小,从而产生竹节。在此过程中,粒子发生装 置12会瞬间使细纱机中皮棍水平位移(中罗拉7的上方)、活套在中皮辊上皮圈与下皮圈 (套在中罗拉)产生搓捻,上、下皮圈上有一特殊装置,搓捻使须条产生"粒子",粒子大小由 中皮辊水平位移量来控制。与此同时,绕在氨纶丝筒1上的氨纶丝51经喂入罗拉2、导丝轮 4再由前罗拉8钳口喂入,通过前罗拉8后与单纱须条汇合,单纱须条在外侧,氨纶丝51在 中间,最终汇合在一起,经导纱钩9后得到管纱10 ;其纱线结构是氨纶丝51分布在纱线中 心,外包纤维在外围形成纱纤维层52。经上述生产工艺就可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氨纶包芯粒 子竹节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格独特多样、同时具有三种纱的优点、并能用于高档纺织面料的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包括氨纶丝,在氨纶丝的外面包覆有纱纤维层,在纱纤维层上间隔设置有凸起的竹节段,在纱纤维层和竹节段上还间隔设置有粒子段。本发明所述的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同时具有氨纶包芯纱、粒子纱和竹节纱的优点,即(1)具有良好的伸长性和回缩性;(2)具有布面点状和段状立体感强,风格特别,个性化强,可以在许多高档纺织品中广泛使用。
氨纶包芯粒子竹节纱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G.克拉夫特G.克拉夫特G.克拉夫特G.克拉夫特M.肖尔茨, T.埃尔萨泽张旭东岩田高明, 鉾馆俊之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岩田高明, 鉾馆俊之岩田高明, 鉾馆俊之李琴娟乐 方张品华徐伯俊C.伯特, E.里特泽尔
专利相关信息
-
张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