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泵送机械及料斗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泵送机械及料斗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肖俏伟, 潘飞, 许胜利
  • 公开日
    2013年7月17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17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17日
  • 申请人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E04G21/02GK203066481SQ20122069663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料斗,包括料斗体和料门(1),所述料斗体底部形成出料口 ;所述料门(I)与所述出料口配合,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个压紧装置(2);所述压紧装置(2)包括压紧块(21)和延伸方向与所述出料口的开口方向平行的油缸(22);所述油缸(22)—端安装在所述料斗体上,另一端与所述压紧块(21)固定;所述压紧块(21)形成与所述料门(I)的外表面对应的压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压紧装置(2),其中一个所述压紧装置(2)的压紧板与另一个所述压紧装置(2)的压紧板相对于所述出料口的中心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斗体还包括油缸安装座(5),所述油缸安装座(5)包括安装在所述料斗体的底板(4)上的固定板(51)以及从所述固定板(51)向远离所述底板(4)的方向延伸的导向板(52);所述油缸(22) —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51)的通孔中; 所述压紧块(21)还包括与所述压紧面垂直的导向面;所述导向板(52)的外侧与所述导向面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液压动力源和控制装置,所述液压动力源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油缸(2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动力源包括蓄能器(31),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换向阀(32);所述换向阀(32)的进油口与所述蓄能器(31)相通,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油缸(2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缸(22)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料斗体上,活塞杆的外端与所述压紧块(21)固定;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33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3 )中,自由进油口与所述换向阀(32)的一个工作油口相通,自由出油口与所述油缸(22)有杆腔相通,控制口与所述换向阀(32)的另一个工作油口相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缸(22)的活塞杆的外端安装在所述料斗体上,缸体与所述压紧块(21)固定;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33),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3)中,自由进油口与所述换向阀(32)的一个工作油口相通,自由出油口与所述油缸(22)无杆腔相通,控制口与所述换向阀(32)的另一个工作油口相通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缸(22)的活塞杆的外端安装在所述料斗体上,缸体与所述压紧块(21)固定; 所述液压动力源包括手动压油机构(34),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泄油开关(35)、第二单向阀(37)和第三单向阀(38);所述第二单向阀(37)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所述手动压油机构(34)的排油口和所述油缸(22)的无杆腔相通;所述第三单向阀(38)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液压源(36)和所述手动压油机构(34)的进油口相通;所述泄油开关(35)连通在所述油缸(22)的无杆腔与所述液压源(36)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22)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料斗体上,活塞杆的外端与所述压紧块(21)固定;所述液压动力源包括手动压油机构(34),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泄油开关(35)、第二单向阀(37)和第三单向阀(38);所述第二单向阀(37)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所述手动压油机构(34)的排油口和所述油缸(22)的有杆腔相通;所述第三单向阀(38)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液压源和所述手动压油机构(34)的进油口相通;所述泄油开关(35)连通在所述油缸(22)的有杆腔与所述液压源之间10.一种泵送机械,包括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装设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料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料斗,还涉及包括该料斗的泵送机械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泵送机械及料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料斗包括至少一个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包括压紧块和驱动压紧块向料门施加压力的油缸;压紧块包括向出料口中心方向延伸的压紧板,压紧板具有与料门的外表面对应的压紧面。由于压紧装置与料门没有连接关系,更换或维修其中一部分均不会影响另一部分的结构,使得料斗的使用和维护更方便;另一方面,压紧装置利用油缸的伸缩从垂直于料门的方向对料门施加压紧力,料门不会因为受到其他方向上的作用力而产生变形,能很好地保证料门对料斗的密封性能,并且料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外力小,料门开启和关闭容易。
  •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维护工作量小、可靠性较高的料斗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包括该料斗的泵送机械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斗,包括料斗体和料门,所述料斗体底部形成出料口 ;所述料门与所述出料口配合,还包括至少一个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块和延伸方向与所述出料口的开口方向平行的油缸;所述油缸一端安装在所述料斗体上,另一端与所述压紧块固定;所述压紧块具有与所述料门的外表面对应的压紧面进一步地,包括两个压紧装置,其中一个所述压紧装置的压紧板与另一个所述压紧装置的压紧板相对于所述出料口的中心对称进一步地,所述料斗体还包括油缸安装座,所述油缸安装座包括安装在所述料斗体的底板上的固定板以及从所述固定板向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的导向板;所述油缸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通孔中;所述压紧块还包括与所述压紧面垂直的导向面;所述导向板的外侧与所述导向面滑动配合进一步地,还包括液压动力源和控制装置,所述液压动力源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油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动力源包括蓄能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蓄能器相通,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所述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通进一步地,所述油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料斗体上,活塞杆的外端与所述压紧块固定;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中,自由进油口与所述换向阀的一个工作油口相通,自由出油口与所述油缸有杆腔相通,控制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相通进一步地,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的外端安装在所述料斗体上,缸体与所述压紧块固定;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中,自由进油口与所述换向阀的一个工作油口相通,自由出油口与所述油缸无杆腔相通,控制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相通进一步地,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的外端安装在所述料斗体上,缸体与所述压紧块固定;所述液压动力源包括手动压油机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泄油开关、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所述手动压油机构的排油口和所述油缸的无杆腔相通;所述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液压源和所述手动压油机构的进油口相通;所述泄油开关连通在所述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液压源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油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料斗体上,活塞杆的外端与所述压紧块固定;所述液压动力源包括手动压油机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泄油开关、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所述手动压油机构的排油口和所述油缸的有杆腔相通;所述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液压源和所述手动压油机构的进油口相通;所述泄油开关连通在所述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液压源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斗,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块和延伸方向与所述出料口的开口方向平行的油缸;所述油缸一端安装在所述料斗体上,另一端与所述压紧块固定;所述压紧块具有包括与所述料门的外表面对应的压紧面;这样,在料门与出料口相对时,可以通过使油缸收缩,对料门施加作用力,使料门与出料口紧密配合,保证料斗的密封该技术方案中,在料门或/和出料口磨损后,油缸伸缩范围可以自动调整料门向上移动的距离,进而可以保证料门与出料口之间的配合,减少对料门/和出料口的维护;同时,油缸施加最大作用力由液压系统的系统压力决定,这样可以方便对料门受力的调整,保证料门与出料口之间的配合及密封;进而该技术方案提供的料斗维护工作量较小、可靠性较高另外,与已知技术相比,由于料门和压紧装置之间可以相互分离,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更换或维修其中一部分均不会影响另一部分的结构,使得料斗的使用和维护更方便;另一方面,压紧装置利用油缸的伸缩从垂直于料门的方向对料门施加压紧力,料门不会因为受到其他方向上的作用力而产生变形,因此能够很好地保证料门对料斗的密封性能,并且料门在水平方向上受至IJ的外力小,料门开启和关闭也比较容易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泵送机械,该泵送机械的底架上装设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料斗该工程机械由于具有上述料斗而具有相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泵送机械及料斗的制作方法混凝土泵车、拖泵、车载泵等是具有泵送混凝土、灰渣等物料功能的泵送机械。这些泵送机械用于将物料输送到指定位置。泵送系统是该类泵送机械的重要部分,泵送系统一般包括泵送机构、料斗和分配阀。其中,料斗用于盛放待泵送的物料。料斗一般包括料斗体和料门;料斗的底部形成出料口 ;料门与出料口配合工作。在泵送作业工程中,料门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料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料门将出料口封闭,以避免料斗中的物料从料门中流出;在料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料斗中的物料可以从出料口中流出并到达分配阀。由于出料口和料门配合处直接接触物料,进而混凝土等物料残渣很容易附着在料门和/或出料口处,进而影响出料口和料门之间的配合,影响料斗的密封性能。另外,在每一个泵送循环过程中,至少需要开启和关闭料门一次,料门使用非常频繁;这样导致料门的磨损速度很快,进而非常容易导致料门与出料口之间的配合关系改变,这也会影响料斗的密封性能。为了保证料斗的密封,已知技术中,料斗体的出料口至少一侧通过适当的调节螺钉固定装配有卡板;卡板形成适当的卡口 ;料门通过一个铰接轴安装在料斗体的底板上;并使铰接轴的中心线可以与料斗体的底板垂直,并可以使铰接轴位于出料口的另一侧,进而可以使料门绕该铰接轴旋转;在料门旋转到一个预定的位置时,料门卡入卡口中,并出料口相对,将出料口封闭;此时,料门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通过调节螺钉可以调整料门与出料口的配合间隙,进而保证料斗的密封性能。在料门旋转到另一个预定的位置时,料门与出料口错开,使出料口敞开,此时,料门处于开启状态。该种料斗虽然结构简单,但由于料门与出料口磨损,需要频率通过调节螺钉调节调整料门与出料口之间的配合间隙;这就使得料斗的维护工作量很大。利用调节螺钉保证料门与出料口之间的配合,由于调节螺钉负载很大,再加上物料附着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料斗泄漏,使得料头的可靠性较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料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动力装置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液压动力装置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料门2—压紧装置3—液压动力装置4一底板5—油缸安装座21—压紧块22—油缸31—蓄能器32—换向阀33—第一液控单向阀34一手动压油机构36—液压源37第二单向阀38第三单向阀51—固定板52—导向板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在于:采用与料门没有直接连接关系的压紧装置从垂直于料门的方向对料门施加压紧力。一方面,由于料门和压紧装置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相对独立设置,更换或维修其中一部分均不会影响另一部分的结构,使得料斗的使用和维护更方便;另一方面,压紧装置利用油缸的伸缩从垂直于料门的方向对料门施加压紧力,料门不会因为受到其他方向上的作用力而产生变形,因此能很好地保证料门对料斗的密封性能,并且料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外力小,料门开启和关闭比较容易。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料斗。该料斗包括料斗体和料门1,料斗体底部形成出料口 ;料门I可以铰接在所述料斗体的底板4上,且与出料口配合;该料斗还包括至少一个压紧装置2 ;压紧装置2包括压紧块21和延伸方向与出料口的开口方向平行的油缸22 ;油缸22 —端可以安装在料斗体上,另一端可以与压紧块21固定;压紧块21包括向出料口中心方向延伸的压紧板,压紧板具有与料门I的外表面对应的压紧面。本实施例中,油缸2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料斗底板4垂直,缸体可以安装在料斗体上,活塞杆的外端与压紧块21固定,其有杆腔布置在远离料斗4的方向。[0037]压紧装置2的工作原理为:需要关闭料门I时,首先将料门I旋转至与出料口相对的位置,然后通过液压系统向油缸22的有杆腔供油,油缸22的活塞杆缩回并带动压紧块21朝向料门I方向运动,使压紧板上的压紧面与料门I接触,随着活塞杆进一步缩回,压紧板带动料门I向垂直于出料口的方向继续运动,使料门I压紧在底板4上,实现料门I与出料口的密封。需要松开料门I时,可以向油缸22的无杆腔供油,同时可以使有杆腔的液压油回流,油缸22的活塞杆伸出,使压紧块21能够朝向远离料门I的方向运动,直至压紧板上的压紧面远离料门I 一定的距离,即可以旋转料门1,打开出料口。可以理解,压紧块21不限于通过压紧板的方式形成压紧面,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形成压紧面。压紧装置2中的油缸22的一端不限于安装在料斗体的底部,该端也可以安装在料斗体的侧面或料斗体的其他合适位置。当然,料门I不限于通过铰接与出料口配合,也不限于安装在底板4上,在出料口设置有料斗的其他位置时,料门也可以通过已知的方式安装在料斗体的适当位置。优选的,在料门I的周边可以对称设置两个压紧装置2,并使其中一个压紧装置2的压紧板与另一个压紧装置2的压紧板相对于出料口的中心对称;这样可以使料门I受到的压力更均匀,料斗的密封性能更好。优选的,所述料斗体还可以包括油缸安装座5,该油缸安装座5可以包括安装在底板4上的固定板51以及从固定板边缘垂直向远离底板4方向延伸的导向板52,导向板52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底板4垂直;固定板51可以开有固定油缸22的通孔;压紧块21还可以包括与压紧面垂直并朝向油缸的导向面,导向板52的外侧可以与该导向面接触并形成滑动配合关系。这样,油缸安装座5的固定板51可以对油缸22起固定和限位作用,导向板52可以对压紧块21的运动进行导向。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料斗还可以包括液压动力油源和控制装置,液压动力油源可以通过控制装置与油缸22连通;这样,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对油缸动作的控制。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液压动力油源可以包括蓄能器31、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换向阀32,换向阀32可以为四通三位换向阀;换向阀32的进油口 P与蓄能器31相通,两个工作油口 B 口和A 口分别与油缸22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通。需要压紧料门I时,蓄能器31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32流向油缸22的有杆腔,油缸22无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32的回油口 T流进油箱,油缸22的活塞杆收缩并带动压紧块21朝向料门I的方向移动,直至压紧料门I。需要松开料门I时,切换换向阀32,蓄能器31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32流向油缸22的无杆腔,油缸22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流进油箱,油缸22的活塞杆伸出,使压紧块21朝向远离料门I的方向移动,直至松开料门I。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蓄能器31向油缸22供油,带动油缸22进行伸缩。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油泵向油缸22供油。采用蓄能器31供油有以下技术效果:一是,蓄能器31能提供大流量、高压力且压力比较稳定的压力油,可以快速地向油缸22供油,驱动油缸22活塞杆伸缩,从而快速地开启和关闭料门I ;二是,在油泵停机状态下,由于蓄能器31有蓄积的压力油,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正常工作,不会影响料门I的开启和关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33 ;即在换向阀32与油缸22有杆腔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一液控单向阀33,使第一液控单向阀33的自由进油口和自由出油口分别与换向阀32的工作油口与油缸22有杆腔相通,第一液控单向阀33的控制口与换向阀32的另一个工作油口相通。这样,在向有杆腔供油时,第一液控单向阀33正向导通,液压油可以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33向有杆腔供油;在有杆腔内液压油回油时,第一液控单向阀33在工作油口 A 口液压油压力作用下反向导通,使有杆腔的液压油可以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33回油;这样可以避免在液压系统失控时,油缸22伸长,可以在蓄能器31或其他液压动力源压力不足时,使油缸22保持对压紧块21的作用力,保证油缸22对料门I提供足够可靠的压紧力。在油缸22的活塞杆的外端安装在所述料斗体上,缸体与压紧块21固定时,在第一液控单向阀33中,可以使自由进油口与换向阀32的一个工作油口相通,自由出油口与所述油缸22无杆腔相通,控制口与所述换向阀32的另一个工作油口相通。第一液控单向阀33也可以具有相同的功能。另外,作为一种替代方式,可不采用液控单向阀,只需在蓄能器31与换向阀32的进油口 P之间设置普通的单向阀,也可起到避免液压油回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液压动力油源及控制装置的另一,如图4所示,液压动力源可以包括手动压油机构34,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泄油开关35、第二单向阀37和第三单向阀38。在油缸22的缸体安装在料斗体上,活塞杆的外端与压紧块21固定的情况下;第二单向阀37进油口和出油口可以分别与手动压油机构34的排油口和油缸22的无杆腔相通;第三单向阀38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可以分别与液压源36和手动压油机构34的进油口相通;泄油开关35可以连通在油缸22的无杆腔与液压源36之间。手动压油机构34采用一个与液压千斤顶相同原理的结构。具体为:当向手动压油机构34的活塞向一个方面移动时,第二单向阀37反向截止,手动压油机构34通过进油口及第三单向阀38从液压源36吸油;当向手动压油机构34的活塞向另一个方向移动时,第三单向阀38反向截止,手动压油机构34将从液压源36吸收的油压通过出油口和第三单向阀38向油缸22的有杆腔供油,使得油缸22的活塞杆收缩并带动压紧块21压紧料门I。由于分别在压油机构34与油缸22之间以及在压油机构34与液压源36之间设置了第二单向阀37及第三单向阀38,可以保证液压油只能从液压源36流向压油机构34,从压油机构34流向油缸22。油缸22有杆腔通向液压源36的回油管路上设置泄油开关35,当需要松开料门I时,打开泄油开关35,油缸22有杆腔的油流向液压源36,油缸22的有杆腔泄压,在物料、压紧块及活塞杆重力作用下,油缸22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并带动压紧块21朝向远离料门I的方向运动,从而松开料门I。当然,在油缸22的活塞杆的外端安装在料斗体上,缸体与压紧块21固定的情形下,液压动力源也可以包括手动压油机构34,控制装置也可以包括泄油开关35、第二单向阀37和第三单向阀38 ;并使第二单向阀37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手动压油机构34的排油口和油缸22的无杆腔相通;第三单向阀38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可以分别与液压源36和手动压油机构34的进油口相通;泄油开关35可以连通在油缸22的无杆腔与液压源36之间。同样能够实现压紧与松开料门I的目的。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泵送机械,该泵送机械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装设有上述任一种料斗。由于该泵送机械包括上述料斗,也具有相应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