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环保储水、节水工艺花坛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环保储水、节水工艺花坛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王伟
  • 公开日
    2003年12月31日
  • 申请日期
    2003年1月29日
  • 优先权日
    2003年1月29日
  • 申请人
    王伟
  • 文档编号
    A01G1/08GK2595147SQ03203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环保储水、节水工艺花坛包括外环墙、内环墙、分隔墙,其特征是内环墙置于花坛的中央位置,分隔墙设在内环墙与外环墙之间,并且将内环墙内与外环墙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区域,内环墙、外环墙、分隔墙的墙体内部均为中空的腔体,内环墙和外环墙内的腔体通过分隔墙内的腔体相互联通,在内环墙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其腔体相通的注水孔,在内环墙、外环墙、分隔墙的下底面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滴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坛,其特征是花坛的上表面为中间高周边低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坛,其特征是花坛为均匀的两半,两半花坛对接后构成一个整体的花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坛,其特征是在每个注水孔上安装有一个防沙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坛,其特征是在每个滴水孔中设有一个球形滴水器,滴水孔的下部设有一个V型防护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坛,其特征是花坛的下底面为中间凸的V字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坛,其特征是在花坛外环墙的墙体外侧设有与其腔体相通的雨水收集孔,在雨水收集孔内装有集水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坛,其特征是在花坛墙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发光体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储水、节水工艺花坛二背景技术目前,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其浇水储水用的树坑,多采用平面铸铁或复合材料实体北方城市的树坑多采用方砖垒成方型树坑,土壤直接暴露在外,其缺点是土壤表面水份蒸发、干燥,树木根部不能正常的吸收氧气和水同时,在刮风时增大了裸露表面土壤的沙尘化,既不环保又难以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在浇灌树木时,一部分水份被蒸发掉,同时大部分水份通过土壤快速渗到深处,难以达到水份直接应用于树木根部,造成水的大量的浪费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装在树坑里的能够储存水份,增大绿地面积,避免水份蒸发浪费,改善人文环境,使树木根部能更好地吸收氧份,外形美观的环保储水、节水工艺花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环墙、内环墙、分隔墙,其特征是内环墙置于花坛的中央位置,分隔墙设在内环墙与外环墙之间,并且将内环墙与外环墙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区域,内环墙、外环墙、分隔墙的墙体内部均为中空的腔体,内环墙内和外环墙内的腔体通过分隔墙内的腔体相互联通,在内环墙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其腔体相通的注水孔,在内环墙、外环墙、分隔墙的下底面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滴水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花坛墙体内的空腔可用于储存水份,并通过滴水孔将水渗入土壤中,增加了滴水浇灌的功能,避免了水份的蒸发浪费,达到了长时间保持土壤水份的目的2、本花坛装在树坑中,内环墙围成的空间内种树,由分隔墙分隔出的区域内种植花草,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树坑中土壤的裸露面,增大了绿地面积,改善了人文环境,美化了城市3、由于引入了滴灌功能,所以可使水份长时间地直接应用于树木花草的根部,使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氧份,保证了植物的健康生长4、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墙可制成多种工艺几何形状,增加了花坛的美观装饰效果四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储水、节水工艺花坛,包括外环墙、内环墙、分隔墙,其特征是内环墙置于花坛的中央位置,分隔墙设在内环墙与外环墙之间,并且将内环墙与外环墙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区域,内环墙、外环墙、分隔墙的墙体内部均为中空的腔体,内环墙和外环墙内的腔体通过分隔墙内的腔体相互联通,在内环墙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其腔体相通的注水孔,在内环墙、外环墙、分隔墙的下底面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滴水孔。其优点是能够储存水份,增大绿地面积,避免水份蒸发浪费,改善人文环境,使植物根部能更好地吸收氧分,且外形美观,适用于城市的绿化工程。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环保储水、节水工艺花坛的制作方法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对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平剖俯视图;图5为图1的平剖仰视图;图6为防沙网的正视图;图7为防沙网的侧视图;图8为滴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集水阀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进水孔板的正视图;图12为阀芯的正视图;图13为浮球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花坛的外形参考图;图15为花坛的外形参考图。五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由外环墙1、内环墙3、分隔墙2构成,内环墙3置于花坛的中央位置,分隔墙2设在内环墙3与外环墙1之间,并且将内环墙3与外环墙1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区域,内环墙3围成的最佳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外环墙1围成的最佳形状为方形或圆形,分隔墙2可制成多种形态的工艺几何形状,且以对称分布的几何形状为最佳,例如雪花状、花瓣状等。整个花坛的上表面应制成中间高周边低的形状,即从内环墙3、分隔墙2到外环墙1其上表面逐渐降低,如附图2所示,这样可以增加花坛整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参照附图4,内环墙3、外环墙1、分隔墙2的墙体内部均为中空的腔体8,内环墙3内和外环墙1内的腔体通过分隔墙2内的腔体相互联通,在内环墙3、外环墙1、分隔墙2的下底面上设有多个与腔体8相通的滴水孔9,在内环墙3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其腔体8相通的注水孔4(见附图1)。制作花坛的材料要求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防水等特性,例如水泥等无机盐材料。这里推荐使用的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基体、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参以聚苯硫醚(简称PPS)的复合材料来制作花坛。花坛的制作一般是采用模具制出墙体结构和花坛的下底面后将二者粘接在一起。为了在使用时方便安装和日后的维护,可将花坛均匀地制成两半(如附图1所示),两半花坛对接部位的墙体应制成凸凹相对的结构,且在相对的墙体中各嵌入一块磁铁7(如附图3所示),这样在花坛组装时,墙体的对接部位凸凹相接,磁铁7相互吸合,使得整个花坛浑然一体,树木种在内环墙3围成的空间中,而在分隔墙2分隔出的区域中种植各种花草。在浇水时,应将水浇在内环墙3围成的空间内,水便会由注水孔4进入到花坛的腔体8内储存起来,并通过滴水孔9缓慢地滴入土壤中。为了防止在浇水时泥沙大量地由注水孔4进入到腔体8中,在每个注水孔4上安装一个如图6、7所示的防沙网10;同样地,为了保证储水腔8中的水能够顺畅、缓慢地渗入到土壤中,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式是在每个滴水孔9中设有一个如附图8所示的球形滴水器11,在滴水器11的上半部分设有进水管12,下半部分设有排水管13,在每个滴水孔9的下部设有一个如附图9所示的V型防护罩14。有了上述措施就可以保证水顺利地进入到花坛的储水腔体8中,并顺畅地由滴水孔9渗入到土壤中。但是,长期使用后,仍会有一些泥沙进入到储水腔8中,影响花坛的正常使用,因此,花坛的下底面应制成如附图2所示的中间凸的V字型,这样泥沙便会集中堆积在内环墙3的腔体底部,只要定期取掉注水孔4上的防沙网10,通过注水孔4将泥沙清理出去即可。为了充分利用储水腔8的储水功能,达到节水的目的,在花坛外环墙1的墙体外侧设有与腔体8相通的雨水收集孔6,在雨水收集孔6内装有集水阀15,集水阀15可以是单向阀,即花坛外部的水可以通过集水阀15进入到花坛的腔体8中,而腔体8中的水则不会从集水阀15处流到外边。本实用新型推荐采用的阀为浮球阀,其阀体如附图10所示由防沙网16、外壳17、过滤网18、进水孔板19、阀芯20顺序组装而成,在阀芯20的转轴的末端安装浮球体21,浮球体21可以由多个浮球串接在一起,这主要是考虑到腔体8的内部空间较窄,浮球的体积不能做的太大,而又要保证浮球体21的浮力而设计。此阀的工作原理是当腔体8内的水减少时,浮球体21向下运动,带动阀芯20旋转,使阀芯20的十字档板与进水孔板19上的进水孔错开,从而使阀处于开通状态,花坛外面的水便可进入腔体8中反之,当腔体8中水位上升时,浮球体21上浮,同样会带动阀芯20旋转,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阀芯20的十字档板将进水孔板19上的进水孔完全挡住,阀体便处于关闭状态。一般地,花坛安装到树坑中后,其外环墙1的上表面与地面平齐,因此只要下雨,花坛便会通过雨水收集孔6自动收集雨水,达到更加节水的目的。为了增加花坛的装饰效果,可以在花坛墙体的上表面上设置发光体,其具体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在其上表面上直接涂刷一层蓄能发光涂料,该涂料经自然光、灯光或紫外线照射后,在黑暗中能发出较强光,让花坛的各种图形产生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另一种是在墙体上表面上设置多个灯泡5,灯泡5可采用彩色发光二级管,装在防水罩中嵌于花坛墙体中,也可以根据花坛墙体的形状制作一个整体的灯罩,灯泡5全部装于灯罩中,再将灯罩罩于花坛的墙体之上,这样只要给灯泡通电即可。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