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分体式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有创机械通气,是一些危重症的重要抢救手段。但是由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和机械通气后,细菌可经管路直接进入下呼吸道以及胃肠道返流和误吸,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增加了原发性疾病的治疗难度和医疗费用,并且严重威胁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使用的气管套管一般由气管和位于气管尾部的气囊组成,该气囊围绕着气管的尾部;气管的尾部在靠近气囊处的管壁设有冲洗口,气管的管壁内设有通道,通道的一端与冲洗口连通、另一端在气管的颈部与用于冲洗的管子连通。这种气管套管在使用时,患者声门下区域分泌物易积聚在导管气囊以上,使此区域形成“黏液湖”,导致大量细菌繁殖。虽然气管导管气囊通常认为可阻挡口咽部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但前述气管套管在使用过程中仍不断有分泌物流入下呼吸道。因此所述“黏液湖”为细菌储存库,也是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高发的原因之一。气管内壁覆盖有不定型基质物BF(细菌生物被膜,即细菌胞外多糖或呼吸道分泌物黏多糖)。但在所述的气管套管中,此种“黏液湖”,冲洗口很难将它们吸引出去,BF很难不能清除。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分体式气管导管,这种分体式气管导管,既方便冲洗,又可以清除“黏液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分体式气管导管,其结构特点是包括用软质内管、硬质外管、注气管道和冲洗管道;内管、外管为分体结构,内管插于外管内,内管的外径大小与外管的内径大小相匹配;注气管道在纵向方向上部分管段依附于内管的管壁,冲洗管道纵向方向上部分管段依附于外管的管壁;内管、外管的尾部呈弯状;内管的尾部设有气囊,该气囊环绕内管尾部的外壁;注气管道在内管尾部的一端与气囊连通;外管的颈部内径比尾部内径大,外管的尾部侧壁设有冲洗口,冲洗管道在外管尾部与冲洗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前述内管与气囊可为分体结构,气囊可粘贴在内管的尾部并且可以有一小部分位于外管尾部内。前述的注气管道可由依附于内管部分和离开内管的部分组成,注气管道依附于内管部分为设于内管的管壁内的通道,该通道在内管尾部端与气囊连通,在内管颈部端与注气管道离开内管的那部分管道连接。前述的注气管道可由依附于内管的部分和离开内管的部分组成,内管的外壁纵向方向上设有沟槽,注气管道依附于内管部分镶嵌于该沟槽内。前述外管的颈部可设有缺口,注气管道离开内管的部分从缺口穿过外管。
前述的外管的尾部可设有开口方向向外界的吸引口,一条吸引管道的部分管段在纵向方向上依附外管管壁,吸引管道在外管尾部的那一端与吸引口连通。
前述的冲洗口的开口方向与外管尾部的端面斜相交,吸引口位于冲洗口相对的另一侧、其开口方向与外管尾部的端面斜相交。
前述的外管外壁可套着由弹性塑料材料构成的包裹管,包裹管将冲洗管道、吸引管道紧包于外管外壁上。
前述冲洗管道、吸引管道依附于外管的那部分可分别由设于外管管壁的通道构成。
前述内管的外壁的壁面可为粗糙面;内管可由柔软材料构成,外管可由坚硬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内管插于外管内,外管、内管分体独立,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内管从外管内抽出,对内管进行清洗,清除BF。冲洗口、吸引口设在外管尾部端部处的,使冲洗口、吸引口紧挨内管气囊,可以彻底清除内管气囊的黏液湖。
2、本实用新型的外管的管壁设有两道沟槽,冲洗管道、吸引管道道镶嵌于所述的沟槽内,或者外管外壁套着由弹性塑料材料构成的包裹管,包裹管将冲洗管道、吸引管道紧包于外管外壁上,用此两种方法将冲洗管道、吸引管道固定于外管外壁,工艺简单,装配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内管的外壁的壁面为粗糙面,粗糙面可以减少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接触时的吸附力,便于内管在使用过程中从外管内拆出来。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外管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外管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内管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内管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外管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外管的截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内管的结构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具体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施例由内管1和外管2组成。
参照图4、图5,内管1外形为辣椒状,颈部大,尾部小,靠近尾部部分有弯度。内管1的外壁的壁面为粗糙面。内管1在管的尾部3的设有气囊4,气囊4通过粘贴处6、粘贴处9粘贴于内管1的外壁上,气囊4环绕着内管1的外壁。外管2的颈部设有缺口8。注气管道7在纵向方向上部分依附于内管1管壁,该注气管道7依附于内管1管壁的部分为设于管壁内的通道。注气管道7与气囊4连通。
参照图2、图3,外管2的颈部5内径比尾部内径大,外管2的尾部外管壁设有冲洗口10,冲洗10的开口方向与外管2尾部的端面所在的平面相斜。外管2设有依附管壁的冲洗管道11,该冲洗管道11依附于外管管壁的部分为设于管壁内的通道。冲洗管道11在外管2尾部的那一端与冲洗口10连通。外管2的尾部外管壁设有吸引口12,吸引口12的开口方向与外管尾部的端面所在的平面相斜,冲洗口10与吸引口12在所在的管的圆面上成180度角。部分依附于管壁的吸引管道13的依附于管壁的部分为设于外管2管壁内的通道。吸引管道13在外管2尾部的那一端与吸引口12连通。内管1插于外管2内,内管1的外径大小与外管2的内径大相匹配,内管1尾部的气囊4有一小部分位于外管2尾部内,气囊4靠近内管颈部的粘贴处6位于外管2的尾部内。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整条导管插于患者的气管内。内管的颈部通连接头接通呼吸机等,注气管道、冲洗管道、吸引管道分别连接上各自的使用接头。气囊通过注气管道充气,此时气囊的位于外管尾部内那部分就会与外管尾部内的内壁密封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冲洗管道、吸引管道清除气囊的黏液湖。还可以通过注气管道将气囊放气后,从外管中抽出内管,对内管的各个部分进行清洗。
具体实施例2参照图6、图7,本实施例的特点为内管1的外壁设有沟槽,注气管道7镶嵌于所述的沟槽内。前所述的外管2外壁套着由弹性塑料材料构成的包裹管14,包裹管14将冲洗管道11、吸引管道13紧包于外管2外壁上,从而使将冲洗管道11、吸引管道13的部分管段在纵向上依附于外管管壁。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具体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特点为外管2只设有一条冲洗管道11,没有吸引管道,该冲洗管道11为设于管壁内的通道。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分体式气管导管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于国东于国东D·B·布兰查德J.L.克拉克利龙·埃利亚M·贝利萨里奥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M·贝利萨里奥续飞, 李晓君续飞, 李晓君赵均莫滕·B·亚历山德森, 苏珊娜·E·本佐恩莫滕·B·亚历山德森, 苏珊娜·E·本佐恩
专利相关信息
-
周怀其周怀其周怀其周怀其周怀其周怀其周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