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浮游生物连续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游生物的连续培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针对浮游藻类、浮游细菌等微生物的连续培养。浮游生物在实验室内的培养方式包括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和限制性培养。其中半连续培养对装置无特殊要求,只要满足实验需求,定期的按照某种比率更换营养液即可; 而连续培养则要求营养液浓度恒定。在连续培养过程中,做到营养盐浓度恒定,对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解决这个难题主要的办法就是通过计算浮游生物的生长率,根据生长率估算单位时间内浮游生物消耗的营养盐的数量,然后依据估算结果,由人工或有电脑软件控制定期添加营养液,以补偿消耗的营养液。但是这样的培养方式本质上就是不连续培养,只不过是以较低的营养液更换率,较多补给次数,尽可能的满足营养恒定的培养要求。但是这种培养方式很难准确的估算单位时间内营养盐的消耗量,其原因主要是 (1)在此培养方式过程中,不仅原有的浮游生物在消耗营养液,而且新增值的浮游生物也在消耗营养液;(2)浮游生物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生命活性和新陈代谢也不一样,消耗的营养盐速率也不尽相同。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浮游生物连续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浮游生物连续培养装置的膜组件的示意图。其中,1、外玻璃管;2、内玻璃管;3、隔板;4、底座;5、进水口 ;6、出水口 ;7、溢水口 ;8、取样口 ;9、进液通道;10、出液通道;儿、阀门;12、膜组件;121、主体;122、网状底面; 123、开口 ;13、网状盖片;14、滤膜;15、密封圈;16、进水室;17、出水室;18、生长室;19、排水口。4121内部并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密封圈15、网状盖片13和滤膜14。所述网状盖片13的直径和主体121的内径相同,网状盖片13上的每一网格的面积约为lcm2。所述橡胶密封圈 15为环状结构,外径和主体121的内径大小相同,厚度满足密封要求。滤膜14的孔径大小依据浮游生物的大小决定。本实用新型采用连通器和水位差的原理使装置内的营养液流动。使用时,利用微型水泵将营养盐溶液从营养盐溶液集装箱(未图示)提升至进水室16,由于进水口 5高于出水口 6,因此两者之间存在水位差,根据连通器原理,营养液通过内玻璃管2的进液通道 9进入浮游生物的生长室18,然后由出液通道10进入出水室17,最后营养液经外玻璃管1 的出水口 6自然流出。更换膜组件12中的滤膜14时,要先将排水口 19的阀门打开,将进水室16和出水室17的营养液排出,由于进液通道9和出液通道10设有膜组件12,因此浮游生物生长室18的营养液不会出现快速的倒流现象,然后迅速关闭进液通道9和出液通道 10的阀门11,将膜组件12取下后更换滤膜14 ;更换滤膜14后,打开进液通道9和出液通道10的阀门11,关闭排水口 19,利用微型水泵将营养液再次提升至进水室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游生物连续培养装置利用回流技术防止营养液浪费,微型水泵如果过多的将营养液泵入进水室16,为防止营养液溢出,在装置的外玻璃管1上设置一个溢水口 7,过多的营养液可以通过溢水口 7回流营养液集装箱(未图示)。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游生物连续培养装置100具有以下优点1)、该装置内的营养盐浓度保持恒定,无需人工或仪器定期添加,避免了因营养盐浓度的变化对浮游生物生长的影响。2)、该装置内营养盐溶液流动的动力是依靠进水口 5和出水口 6的水位差。该装置内营养盐溶液缓慢流动,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避免了人工定期搅拌。3)、膜组件12内的过滤膜14可根据培养的浮游生物大小更换,适合培养大小不同的浮游生物,且定期更换,也可防止水生生物着附滤膜14导致水体流动不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之内。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浮游生物连续培养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
专利相关信息
-
徐东泌徐东泌姜凯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