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水稻水培育秧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水稻水培育秧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丁艳锋, 刘正辉, 李刚华, 李玉祥, 王强盛, 王绍华, 赵云, 雷武生
  • 公开日
    2012年10月3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28日
  • 申请人
    南京农业大学
  • 文档编号
    A01G31/02GK202456016SQ2011205558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稻水培育秧装置,它包括育秧槽(I)、支架(9)和用来保证育秧期间秧苗对肥水需求的水循环系统(10),其特征是所述的育秧槽(I)安装在支架(9)上,水循环系统(10)安装在育秧槽(I)的下部,育秧槽(I)的一端设有进水口(7),另一端设有出水口(8),所述的进水口(7)和出水口(8)均与水循环系统(10)对应的出水端和回水端相连,在育秧槽(I)中靠近进水口(7)的一端设有用来缓解育秧时水循环系统对种子冲力的梳子状插板(2),在育秧槽(I)中靠近出水口的一端安装有保持水位的挡水板(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稻水培育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循环系统(10)包括水泵(5)和营养池(4),水泵(5)的进水口与营养池(4)相连通,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水循环管(6)与育秧槽(I)中的进水口(7)相连通,所述的营养池(4)位于育秧槽(I)上的出水口⑶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稻水培育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梳子状插板(2)上设定有等距、等闻的条状进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稻水培育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育秧槽(I)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结构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生产装置,尤其是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水稻水培育秧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水稻水培育秧装置,它包括育秧槽(1)、支架(9)和用来保证育秧期间秧苗对肥水需求的水循环系统(10),其特征是所述的育秧槽(1)安装在支架(9)上,水循环系统(10)安装在育秧槽(1)的下部,育秧槽(1)的一端设有进水口(7),另一端设有出水口(8),所述的进水口(7)和出水口(8)均与水循环系统(10)对应的出水端和回水端相连,在育秧槽(1)中靠近进水口(7)的一端设有用来缓解育秧时水循环系统对种子冲力的梳子状插板(2),在育秧槽(1)中靠近出水口的一端安装有保持水位的挡水板(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所育秧苗适合于机械化扦插。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水稻水培育秧装置的制作方法目前,我国目前推广应用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是以塑盘或双膜培育规格秧苗,通过步进式或者乘坐式插秧机将秧苗移栽至大田。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上,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无论塑盘育秧还是双膜育秧,每亩大田都需要随秧苗的搬运从秧田运出大约250kg泥土 (不包括水分),不仅导致劳动强度大,还导致运输的成本加大,降低了效率;二是无论是步进式或者乘坐式插秧机,机上一次装载秧苗数量有限,这就需要每隔一定时间 停机装苗,一方面降低了插秧机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得装秧人员疲于奔命,容易出现苗机脱节的问题,使得每台机械必须配备3-4人,每台插秧机的实际工作效率大为降低,人工大为增加。这些不足限制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快速发展。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水稻育苗设备所育的苗需要携带泥土,导致机械插秧运苗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重量轻、运输方便,育秧周期短的水稻水培育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种水稻水培育秧装置,它包括育秧槽I、支架9和用来保证育秧期间秧苗对肥水需求的水循环系统10,其特征是所述的育秧槽I安装在支架9上,水循环系统10安装在育秧槽I的下部,育秧槽I的一端设有进水口 7,另一端设有出水口 8,所述的进水口 7和出水口 8均与水循环系统10对应的出水端和回水端相连,在育秧槽I中靠近进水口 7的一端设有用来缓解育秧时水循环系统对种子冲力的梳子状插板2,在育秧槽I中靠近出水口的一端安装有保持水位的挡水板3。所述的水循环系统10包括水泵5和营养池4,水泵5的进水口与营养池4相连通,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水循环管6与育秧槽I中的进水口 7相连通,所述的营养池4位于育秧槽I上的出水口 8的下方。所述的梳子状插板上2上设定有等距、等高的条状进水孔。所述的育秧槽I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水培,将发芽的种子播种在育秧槽中,在两周时间内可以培育出长度长,重量轻、便于运输的适合机械化插秧的秧苗,避免了原有育秧方式中秧苗带土量大、搬运困难、机械化插秧时插秧机携带秧苗量少得问题,大大的提高了机械化插秧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稻水培育秧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稻水培育秧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梳子状插板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 一种水稻水培育秧装置,它包括育秧槽I、支架9和用来保证育秧期间秧苗对肥水需求的水循环系统10,所述的育秧槽I安装在支架9上,支架9的数量可根据育秧槽I的长度决定,一般来说间隔l_2m应设置一个支架9,水循环系统10安装在育秧槽I的下部,如图I所示。育秧槽I是一个长3. 5m,宽0. 3m的槽形装置,其四边的高度为0. 05m,也就是说育秧槽I相当于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槽(如图2所示),育秧槽I的一端设有进水口 7,另一端设有出水口 8,所述的进水口 7和出水口 8均与水循环系统10对应的出水端和回水端相连,在育秧槽I中靠近进水口 7的一端设有用来缓解育秧时水循环系统对种子冲力的梳子状插板2(如图3所示),梳子状插板上2上设定有等距、等高的条状进水孔,在育秧槽I中靠近出水口的一端安装有保持水位的挡水板3,挡水板3的高度约为0. 005m左右。水循环系统10包括水泵5和营养池4,水泵5的进水口与营养池4相连通,水泵5的出水口通过水循环管6与育秧槽I中的进水口 7相连通,所述的营养池4位于育秧槽I上的出水口 8的下方,如图I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使育秧在水培槽(即育秧槽I)中进行,可以育成长度为3m,宽度为0. 28m的适合机械化扦插的秧苗。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