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者
    朱哲勇, 王范盛, 朱剑, 金衍健, 李铁军
  • 公开日
    2014年9月17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4月2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4月2日
  • 申请人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文档编号
    A22B3/00GK203827967SQ20142015438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I)的其中一侧中部设有头颈部定位装置,包括下端铰接、可在竖直面内转动的两个刀片定位座(7),两个刀片定位座(7)转动至最上端时相贴靠,刀片定位座(7)相贴靠的一侧分别设有中心线与刀片定位座(7 )转轴平行的定位槽(7c ),两侧的定位槽(7c )对称布置,刀片定位座(7 )内分别设有与各自定位槽(7c)相连通的刀片腔(7b),刀片腔(7b)中设有可在刀片腔(7b)内滑动的刀片(6),刀片(6)的外端固定有夹持块(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片(6)包括本体(6c)、位于本体(6c)内侧中部的内凹段(6b)以及凸出于内凹段(6b)—侧的刀刃(6a),刀刃(6a)与内凹段(6b)平滑过渡,两侧的刀片呈中心对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块(5)在刀片(6)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刀片(6)平行的导向杆(4),所述的刀片定位座(7)上设有与导向杆(4)配合的导向孔(7a),导向孔(7a)内设有作用于导向杆(4)的回位弹簧(1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槽(7c)内设有若干定位尖刺(8 ),定位尖刺(8 )的轴线沿其所在位置转动方向的切线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I)上表面设有圆形的凹陷(102),凹陷(102)的底面呈球形,所述底座(I)在凹陷(102)的底部设有通孔(10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I)上设有弹性固定带(2),弹性固定带(2)的一端与底座(I)的一侧固定,另一端设有固定杆(9),底座(I)上设有与固定杆(9 )相配合的定位钩体(1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刀片定位座(7)上端分别设有竖直的把手(3)
  •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甲鱼宰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甲鱼宰杀装置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其中一侧中部设有头颈部定位装置,包括下端铰接、可在竖直面内转动的两个刀片定位座,两个刀片定位座转动至最上端时相贴靠,刀片定位座相贴靠的一侧分别设有中心线与刀片定位座转轴平行的定位槽,两侧的定位槽对称布置,刀片定位座内分别设有与各自定位槽相连通的刀片腔,刀片腔中设有可在刀片腔内滑动的刀片,刀片的外端固定有夹持块。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实现快速宰杀、提高宰杀效率的甲鱼宰杀装置。
  • 专利说明
    一种甲鱼宰杀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制造方法 [0002]甲鱼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生物,经常被人们拿来直接食用或被制成药品。现有的甲鱼通常需要人工进行宰杀,但是由于甲鱼具有较厚的外壳,甲鱼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将头部缩回壳内,工作人员需要多次周旋才能顺利将甲鱼放血,给宰杀工作带来较大的不便,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宰杀甲鱼花费时间长、宰杀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实现快速宰杀、提高宰杀效率的甲鱼宰杀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其中一侧中部设有头颈部定位装置,包括下端铰接、可在竖直面内转动的两个刀片定位座,两个刀片定位座转动至最上端时相贴靠,刀片定位座相贴靠的一侧分别设有中心线与刀片定位座转轴平行的定位槽,两侧的定位槽对称布置,刀片定位座内分别设有与各自定位槽相连通的刀片腔,刀片腔中设有可在刀片腔内滑动的刀片,刀片的外端固定有夹持块。底座用于放置甲鱼,两个刀片定位座可以转动至最上端,通过定位槽对甲鱼头颈部进行定位,同时将两侧的刀片向内压动,即可完成对于甲鱼的宰杀,宰杀效率较高。 [0006]作为优选,所述刀片包括本体、位于本体内侧中部的内凹段以及凸出于内凹段一侧的刀刃,刀刃与内凹段平滑过渡,两侧的刀片呈中心对称布置。刀刃位于内凹段的一侧,刀片向内滑动时,刀刃用于割破甲鱼头颈部的血管,从而进行放血。内凹段不直接参与切害I],而是起到限位作用,当内凹段与甲鱼头颈部接触时,可以防止刀片进一步向内滑动,防止将头颈部切断,保证其完整性。
[0007]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块在刀片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刀片平行的导向杆,所述的刀片定位座上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孔,导向孔内设有作用于导向杆的回位弹簧。这样在宰杀完成之后,刀片向外侧回弹,便于进行下一次的宰杀。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槽内设有若干定位尖刺,定位尖刺的轴线沿其所在位置转动方向的切线布置。在对甲鱼头颈部进行定位时,定位槽内的定位尖刺可以刺入甲鱼颈部,防止甲鱼头部缩回到壳内。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设有圆形的凹陷,凹陷的底面呈球形,所述底座在凹陷的底部设有通孔。底座上设置凹陷可以去甲鱼背部相配合,防止甲鱼与底座发生滑动,提高宰杀成功率。
[0010]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弹性固定带,弹性固定带的一端与底座的一侧固定,另一端设有固定杆,底座上设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定位钩体。通过弹性固定带可以进一步提高定位可靠性。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刀片定位座上端分别设有竖直的把手。这样方便对刀片定位座进行转动,同时设置把手后使得手部远离甲鱼头部,提高宰杀时的安全性。
[0012]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快速完成甲鱼的放血宰杀,效率较高;
(2)能有效防止头颈部缩回壳内,宰杀成功率较高;(3)宰杀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部远离甲鱼头部,安全性较高。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刀片定位座的剖视图。
[0015]图中,底座1,通孔101,凹陷102,弹性固定带2,把手3,导向杆4,导向块4a,夹持块5,刀片6,刀刃6a,内凹段6b,本体6c,刀片定位座7,导向孔7a,刀片腔7b,定位槽7c,定位尖刺8,固定杆9,定位钩体10,沉头螺栓11,回位弹簧12。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7]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甲鱼宰杀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I的其中一侧中部设有头颈部定位装置,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刀片定位座7,刀片定位座7下端与底座I铰接,可在竖直面内转动,并可在转动至最上端时相贴靠。刀片定位座7上端分别设有竖直的把手3,把手3通过螺纹与刀片定位座7固定,通过把手3可以很方便地转动刀片定位座7。底座I上表面设有圆形的凹陷102,凹陷102的底面呈球形,以适应甲鱼的背部。底座I在凹陷102的底部设有通孔101,以避免残余的血水等在凹陷102处堆积。底座I上设有弹性固定带2,弹性固定带2的一端与底座I的一侧固定,另一端设有固定杆9,底座I上设有与固定杆9相配合的定位钩体10。
[0018]如图2所示,刀片定位座7相贴靠的一侧分别设有定位槽7c,定位槽7c成半圆形,两侧的定位槽7c对称布置,且定位槽7c中心线与刀片定位座7转轴平行。刀片定位座7内分别设有刀片腔7b,刀片腔7b与各自刀片定位座7上的定位槽7c相连通,刀片腔7b中设有可在刀片腔7b内滑动的刀片6,刀片6的外端固定有夹持块5。刀片6包括本体6c、内凹段6b和刀刃6a,其中,内凹段6b表面呈弧形,位于本体6c内侧中部,刀刃6a位于内凹段6b 一侧并且凸出于内凹段6b。刀刃6a与内凹段6b平滑过渡,两侧的刀片呈中心对称布置。夹持块5在刀片6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刀片6平行的导向杆4,刀片定位座7上设有与导向杆4配合的导向孔7a,导向孔7a内设有作用于导向杆4的回位弹簧12,导向孔7a的内端设有沉头螺栓11,用于定位回位弹簧12。导向杆4的端部设有尺寸略大于导向杆4的导向块4a,导向孔7a的外端设有与导向块4a相配合的缩口,从而防止导向杆4脱离导向孔7a。定位槽7c内设有若干定位尖刺8,定位尖刺8的轴线沿其所在位置转动方向的切线布置。
[001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甲鱼背部朝下,头部朝向刀片定位座7,放置在底座I上,背部位于凹陷102处,通过弹性固定带2将甲鱼和底座I进行定位,防止其与底座I脱离。当甲鱼背部朝下放置时,甲鱼由于其本能会伸出其头部试图进行翻身,头部伸出后正好落入到两个刀片定位座7之间,此时利用刀片定位座7上的把手3转动两侧的刀片定位座7,将甲鱼头颈部进行定位,其中位于定位槽7c内的定位尖刺8可以刺入甲鱼颈部,防止甲鱼头部缩回到壳内。定位完成之后,只需通过夹持块5将两侧的刀片6向内压动,刀刃6a切割甲鱼的头颈部进行放血,等放血完成之后即可将甲鱼取下,完成对于甲鱼的宰杀。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