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叉式离缸和面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叉式离缸和面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闫树林
  • 公开日
    2012年6月6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9月20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9月20日
  • 申请人
    闫树林
  • 文档编号
    A21C1/02GK202262355SQ20112035345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叉式离缸和面机,包括拉钩(1)、轴O)、轴座(3)、导向轮0)、导向轮座(5)、销轴 A(6)、连杆(7)、滑板(8)、油缸A(9)、回位弹簧(10)、轴承A(ll)、齿轮轴(12)、大伞齿轮 (13)、大皮带轮(14)、变速箱壳(15)、轴承B(16)、转轴(17)、搅拌叉(18)、连接盘(19)、油缸B (20)、销轴B (21)、面板(22)、电机(23)、手柄(M)、机壳A (25)、机壳B ( )、面缸(27), 其特征在于机壳AQ5)内设置油缸A(9),油缸A(9) —端固定在机壳AQ5)上,油缸A(9)另一端与拉钩(1)连接,拉钩(1)的尾端设置回位弹簧(10),拉钩(1)穿过滑板(8)之间挂在机壳B 06)上的轴⑵上,轴⑵设置在轴座(3)上,滑板⑶通过销轴与连杆(7)连接, 连杆(7)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拉钩(1)的上端连接,拉钩(1)与滑板(8)之间还设置有弹簧,滑板(8)的下端通过销轴A (6)与导向轮座( 连接,滑板(8)在销轴A (6)处可前后滑动,导向轮座(5)通过销轴A(6)与导向轮⑷连接,变速箱壳(15)内设置大伞齿轮(13), 大伞齿轮(13)与齿轮轴(12)啮合,齿轮轴(12)设置在轴承A(Il)内,轴承A(Il)的外侧与大皮带轮(14)连接,大皮带轮(14)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电机设置在机壳 A (25)的内,大伞齿轮(13)与转轴(17)连接,转轴(17)设置在轴承B (16)内,转轴(17)下端设置两个搅拌叉(18),变速箱壳(1 上与连接盘(19)连接,连接盘(19)与油缸B 00) 上端连接,油MB OO)的下端设置在机壳AQO上,面板0 上设置两个销轴B (21),机壳 B (26)上还设置有面缸(27),机壳B 06)的一侧设置有手柄04)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和面机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叉式离缸和面机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式离缸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机壳A内设置油缸A,油缸A一端固定在机壳A上,油缸A另一端与拉钩连接,拉钩的尾端设置回位弹簧,拉钩穿过滑板之间挂在机壳B上的轴上,滑板通过销轴与连杆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拉钩的上端连接,拉钩与滑板之间还设置有弹簧,滑板的下端通过销轴A与导向轮座连接,导向轮座通过销轴A与导向轮连接,大伞齿轮与齿轮轴啮合,轴承A的外侧与大皮带轮连接,大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大伞齿轮与转轴连接,转轴设置在轴承B内,变速箱壳上与连接盘连接,连接盘与油缸B上端连接,机壳B上还设置有面缸,机壳B的一侧设置有手柄。本实用新型操作和使用方便,连接牢固,使用过程中不易松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叉式离缸和面机的制作方法现有技术中离缸和面机大都都是叉式或磁铁吸附式的,这两种结构的缺点是连接不牢固,容易松动,操作和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叉式离缸和面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拉钩、轴、轴座、导向轮、导向轮座、销轴A、连杆、滑板、油缸A、回位弹簧、轴承A、齿轮轴、大伞齿轮、大皮带轮、变速箱壳、轴承B、转轴、搅拌叉、连接盘、油缸B、销轴B、面板、电机、手柄、机壳A、机壳 B、面缸,其特征在于机壳A内设置油缸A,油缸A —端固定在机壳A上,油缸A另一端与拉钩连接,拉钩的尾端设置回位弹簧,拉钩穿过滑板之间挂在机壳B上的轴上,轴设置在轴座上,滑板通过销轴与连杆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拉钩的上端连接,拉钩与滑板之间还设置有弹簧,滑板的下端通过销轴A与导向轮座连接,滑板在销轴A处可前后滑动,导向轮座通过销轴A与导向轮连接,变速箱壳内设置大伞齿轮,大伞齿轮与齿轮轴啮合,齿轮轴设置在轴承A内,轴承A的外侧与大皮带轮连接,大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电机设置在机壳A的内,大伞齿轮与转轴连接,转轴设置在轴承B内,转轴下端设置两个搅拌叉,变速箱壳上与连接盘连接,连接盘与油缸B上端连接,油缸B的下端设置在机壳A上,面板上设置两个销轴B,机壳B上还设置有面缸,机壳B的一侧设置有手柄。工作原理及使用说明本实用新型搅拌叉部分通过电机带动大皮带轮转动,大皮带轮通过轴承A带动齿轮轴转动,齿轮轴转动带动大伞齿轮水平转动,大伞齿轮再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转轴下面的搅拌叉转动。液压系统控制两个油缸,其中油缸A推动拉杆前伸挂在机壳B内的轴上,滑板在销轴A处前后滑动起导向作用,拉杆与滑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起到拉紧作用,有张力,待完成工作需要把机壳A和机壳B分开时,由油缸A制动连杆抬起,利用回位弹簧的弹力把拉杆拉回原位。油缸B通过连接盘连接到变速箱壳内,使搅拌叉围绕齿轮轴做升降运动。使用时推动手柄把面缸推到面板处,操作控制面板使拉钩弹出挂在面缸下面的轴上,然后运行搅拌叉搅拌牢固不易松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作和使用方便,连接牢固,使用过程中不易松动。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0009]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搅拌叉结构示意图;图中拉钩1、轴2、轴座3、导向轮4、导向轮座5、销轴A6、连杆7、滑板8、油缸A9、 回位弹簧10、轴承All、齿轮轴12、大伞齿轮13、大皮带轮14、变速箱壳15、轴承B16、转轴 17、搅拌叉18、连接盘19、油缸B20、销轴B21、面板22、电机23、手柄M、机壳A25、机壳B26、 面缸27。参照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拉钩1、轴2、轴座3、导向轮4、导向轮座5、销轴A6、连杆7、滑板8、油缸A9、回位弹簧10、轴承All、齿轮轴12、大伞齿轮13、大皮带轮14、变速箱壳15、轴承B16、转轴17、搅拌叉18、连接盘19、油缸B20、销轴B21、面板22、电机23、手柄M、机壳A25、机壳B26、面缸 27,其特征在于机壳A25内设置油缸A9,油缸A9 —端固定在机壳A25上,油缸A9另一端与拉钩1连接,拉钩1的尾端设置回位弹簧(10),拉钩1穿过滑板8之间挂在机壳B^上的轴 2上,轴2设置在轴座3上,滑板8通过销轴与连杆7连接,连杆7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拉钩1的上端连接,拉钩1与滑板8之间还设置有弹簧,滑板8的下端通过销轴A6与导向轮座5连接,滑板8在销轴A6处可前后滑动,导向轮座5通过销轴A6与导向轮4连接,变速箱壳15内设置大伞齿轮13,大伞齿轮13与齿轮轴12啮合,齿轮轴12设置在轴承All内, 轴承All的外侧与大皮带轮14连接,大皮带轮14通过皮带与电机23连接,电机23设置在机壳A25的内,大伞齿轮13与转轴17连接,转轴17设置在轴承B16内,转轴17下端设置两个搅拌叉18,变速箱壳15上与连接盘19连接,连接盘19与油缸B20上端连接,油缸B20 的下端设置在机壳A25上,面板22上设置两个销轴B21,机壳B^上还设置有面缸27,机壳 B26的一侧设置有手柄对。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