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及用其制作日用瓷的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及用其制作日用瓷的方法
  • 发明者
    林道藩
  • 公开日
    2014年8月20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6月13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6月13日
  • 申请人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C04B41/86GK103992140SQ20141026264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和重量配比份数石英14~28份,粘土 3~8份,烧滑石6~12份,方解石4~6份,骨粉6~15份,长石40~55份,氧化铁8~15份,烧氧化钛O~3份,娃酸铁0.05~0.15份2.一种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制作日用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所述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的原料及配比称取所需原料入磨,以总质量为基准,加入质量百分比为45-48%的水,研磨18-20小时,细度控制在250目筛筛余≤0.1%,添加0.1%羧甲基纤维素再研磨2小时,过200目筛; 步骤2添加硅酸铁0.05-0.15%混合均匀; 步骤3采用浸釉或喷釉 的工艺施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3-0.4mm,烘干后入窑烧成,烧成温度控制在1250°C -1260°C,保温5-10min,再以120_180°C /h的速率降温到900°C,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及用其制作日用瓷的方法
  •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该釉料包括如下组分和重量配比份数石英14~28份,粘土3~8份,烧滑石6~12份,方解石4~6份,骨粉6~15份,长石40~55份,氧化铁8~15份,烧氧化钛0~3份,硅酸铁0.05~0.15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制作日用瓷的方法,该方法制得的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日用瓷晶花大小适中,花形圆整,结晶分布均匀,晶花金黄,层次多变,立体感强,产品品质较稳定,且光泽度好,釉面平滑温润。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及用其制作日用瓷的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及用其制作日用瓷的方法[0002]天目釉即建窑烧制的黑盏在日本的叫法。建窑以今天福建省建阳为代表,窑址在建阳水吉镇,以产黑瓷而著称。唐代始创烧,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为极盛时期,至清代而终。我国的陶瓷艺术釉品种之中,“天目釉”源于宋代,最早指福建建窑和江西吉州窑的茶盏。其凡施黑釉的瓷器通称“天目”,如俗称的鹧鸪斑、玳瑁、油滴、铁绣花、曜变等。而其中的曜变天目釉则是我国历史上南宋时期最早发明的珍贵窑变结晶釉之一,传世珍品早已失传数百年。其烧制技术被称为“神技”,神技“神”在施一种釉色,一经烧制即呈现出色彩斑斓,变化莫测,特点各异的结晶体,是人意不可为的纯天然形成。这种瓷在我国瓷器发展历史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更高境界。[0003]曜变天目釉因配方特殊,烧制困难,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也都在潜心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现陶瓷色釉资深专家,发明家张玉春先生就在他著的《艺术釉》一书中对铁系结晶釉(即天目釉)进行理论探讨,并在实践中试烧出了晶型酷似珍品的天目碗。1981年,唐山陶瓷研究所结晶釉研究组开发的“铁红金圈结晶釉”瓷作品,被现著名古陶瓷专家叶宏明先生认定为具有“曜变”特征,经国家科委的专家鉴定,为国内首创艺术珍品。[0004]曜变天目釉及系列新品系铁系结晶,基于高温溶体的液相分离,氧化焰或还原焰一次烧成,通常含铅。且由于釉的组成和烧制工艺异常复杂,釉的流动性很大,烧成范围极窄,在不同的烧制情况下出现晶花的效果完全不同。曜变结晶铁的化合物在窑内高温熔融中,首先冲出粘稠的 釉层表面,又在局部聚集、发育、停滞、融合,这是人无法目测和摆布的变化,如果晶花不能正常发育和析出或产生扩散,或有些条件发生细微的变化,或烧制过程中难于掌控的火候,常常导致成品率低,且品质不稳定。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及用其制作日用瓷的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生产出一种红色带有较大结晶的天目釉。[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包括如下组分和重量配比份数:石英14~28份,粘土 3~8份,烧滑石6~12份,方解石4~6份,骨粉6~15份,长石40~55份,氧化铁8~15份,烧氧化钛O~3份,娃酸铁0.05~0.15份。[000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日用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上述重量配比份数取原料入磨,以总质量为基准,加入质量百分比为45-48%的水,研磨18-20小时,细度控制在250目筛筛余< 0.1%,添加0.1%羧甲基纤维素在研磨2小时,过200目筛;步骤2:添加硅酸铁0.05-0.15%混合均匀;
步骤3:采用浸釉或喷釉的工艺施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3-0.4mm厚度,烘干后入窑烧成,烧成温度控制在1250°C -1260°C,然后保温,保温时间要短,控制在5-10min,再以120-180°C /h的速率缓慢降温到900°C,便于晶花的形成和长大,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0008]烧氧化钛在该产品中,主要以二氧化钛产生作用,二氧化钛有助于玻璃体的分相,降低玻璃体粘度,促进析晶;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镁以石英形式引入,氧化钙有助于增加玻璃体对氧化铁的溶解度,降低釉的成熟温度和玻璃体粘度,有助于析晶;氧化铝的含量对釉的高温粘度有较大的影响,对结晶的形成和晶体生长起着重要作用;氧化镁它可促进镁铁尖晶石的生长,呈现和棕色釉面,并有利于晶体的形成。磷酸钙影响铁结晶釉的呈色,以骨粉形式引入,其含量达到8% -15%时,会出现鲜艳的红色晶花,加入10%_15%为适宜,因为配方中的五氧化二磷是使铁红釉结晶易液相分离的成分之一;当配方中氧化铁的含量低于8%时,釉面呈现棕色而不是红色,随着氧化铁含量的增加,釉面向红色过渡,并有金黄色晶花;硅酸铁的引入,起晶种的作用,利于晶花均匀分布,简化大小控制的工艺难度。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高无铅釉釉烧成品率,生产的产品不含铅,且品质稳定,质量明显好于有铅产
品;
2.晶花中有较多金色的亮析晶出现,极大满足了装饰的要求。

[0010]下面结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包括组分和重量配比份数为石英14份,粘土 3份,烧滑石10份,方解石6份,骨粉12份,长石45份,氧化铁12份,烧氧化钛I份,硅酸铁0.1份。
[0012]将上述原料入磨,以总质量为基准,加入质量百分比为45%的水,研磨18小时,细度控制在250目筛筛余0.1%,添加0.1%羧甲基纤维素在研磨2小时,过200目筛;添加娃酸铁0.1%混合均匀;采用浸釉或喷釉的工艺施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3_厚度,烘干后入窑烧成,烧成温度控制在1250°C,当接近最高烧成温度时,快速升温,保温时间控制在5min,再以120°C /h的速率降温到900°C,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0013]本实施例制备的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日用瓷产品,晶花花形大小适中,花形圆整,结晶分布均匀,晶花金黄,层次多变,立体感强,产品品质较稳定,且光泽度、亮度好,釉面平滑温润。
[0014]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包括组分和重量配比份数为石英14份,粘土 5份,烧滑石12份,方解石2份,骨粉11份,长石49份,氧化铁11份,烧氧化钛I份,硅酸铁0.1。
[0015]将上述原料入磨,以总质量为基准,加入质量百分比为48%的水,研磨20小时,细度控制在250目筛筛余0.05%,添加0.1%羧甲基纤维素在研磨2小时,过200目筛;添加娃酸铁0.1%混合均匀;采用浸釉或喷釉的工艺施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4mm厚度,烘干后入窑烧成,烧成温度控制在1260°C,当接近最高烧成温度时,快速升温,保温时间控制在lOmin,再以150°C /h的速率降温到900°C,便于晶花的形成和长大,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0016]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包括组分和重量配比份数为石英16份,粘土 7份,烧滑石12份,方解石3份,骨粉11份,长石49份,氧化铁11份,烧氧化钛I份,硅酸铁0.1份。
[0017]将上述原料入磨,以总质量为基准,加入质量百分比为47%的水,研磨19小时,细度控制在250目筛筛余0.08%,添加0.1%羧甲基纤维素在研磨2小时,过200目筛;添加硅酸铁0.1%混合均匀;采用浸釉或喷釉的工艺施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35mm厚度,烘干后入窑烧成,烧成温度控制在1255°C,当接近最高烧成温度时,快速升温,保温时间控制在8min,再以180°C /h的速率降温到900°C,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0018]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铜铁色曜变金圈天目釉,包括组分和重量配比份数为石英14份,粘土 4份,烧滑石12份,方解石5份,骨粉11份,长石49份,氧化铁11份,烧氧化钛0.08份,硅酸铁0.08份。
[0019]将上述原料入磨,以总质量为基准,加入质量百分比为45%的水,研磨18小时,细度控制在250目筛 筛余0.05%,添加0.1%羧甲基纤维素在研磨2小时,过200目筛;添加硅酸铁0.08%混合均匀;采用浸釉或喷釉的工艺施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4mm厚度,烘干后入窑烧成,烧成温度控制在1260°C,当接近最高烧成温度时,快速升温,保温时间控制在8min,再以160°C /h的速率降温到900°C,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