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血液收集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血液收集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瑞西·贝德
  • 公开日
    2012年7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9月7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9月9日
  • 申请人
    保利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B5/151GK102596033SQ20108004029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血液收集装置,其包括套管毂(10),其界定腔室08);入口套管(12),其界定轴且具有远末端和穿过其延伸的内腔,所述入口套管(1 安装到所述套管毂(10)以使得所述入口套管(1 的所述远末端在所述套管毂(10)的外部,且使得穿过所述入口套管 (12)的所述内腔与所述腔室08)连通;出口套管(14),其具有近末端和穿过其延伸的内腔,所述出口套管(14)安装到所述套管毂(10)以使得所述出口套管(14)的所述近末端在所述套管毂(10)的外部,且使得所述出口套管(14)的所述内腔与所述腔室08)连通;闭合衬套(34),其安装在所述出口套管(14)的安置于所述套管毂(10)外部的部分(32)上方;以及通风机构(38),其提供所述腔室08)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38)包括界定穿过其的流体通路0 的管状嵌件GO)和延伸穿过所述流体通路 (42)的薄膜(44),其中所述薄膜04)由空气可渗透且血液大体上不可渗透的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38)的所述管状嵌件GO)容纳于从所述套管毂(10)延伸的管状突出部(50)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突出部(50)在横向于、具体来说垂直于所述入口套管(1 的所述轴的方向上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血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突出部(50)与所述套管毂(10)、具体来说与所述套管毂(10)的承载所述入口套管(10)的第一部分(16)成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38)的所述管状嵌件GO)借助于压入配合固定于所述管状突出部(50)中6.根据权利要求2到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38)的所述管状嵌件GO)具有外轴环(52),所述外轴环(5 形成在管状嵌件GO)的外表面处,邻近于管状嵌件G0)的背对所述套管毂(10)的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环(5 的外径大体上等于所述管状突出部(50)的外径8.根据权利要求2到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状突出部(50)的邻近于所述套管毂(10)的所述腔室08)的区中,所述流体通路由内轴环(54)减小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毂(10)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6、18)形成,所述第一部分(16)承载所述入口套管(12),且所述第二部分(18)承载所述出口套管(14)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6)包括抓握部分O0)和管状部分(22),所述管状部分0 在所述套管轴的方向上从其向近端延伸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18)具有大体管状形状且借助于压入配合而部分地容纳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管状部分04)中12.根据权利要求9到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血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18)和所述第一部分(16)的至少所述管状部分0 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收集装置,其包括套管毂,其界定腔室;入口套管和出口套管,两者安装到套管毂且与腔室连通;闭合衬套,其安装在出口套管的安置于套管毂外部的一部分上方;以及通风机构,其提供腔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连通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血液收集装置包括套管毂10,其承载入口套管12和出口套管 14入口套管12和出口套管14经对准且界定针轴根据此实施例,入口套管12和出口套管14形成单独零件套管毂10由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8形成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8都由透明塑料材料例如通过注射模制而制成第一部分16包含用于容易握持血液收集装置的远端抓握部分20,和从其向近端延伸的管状部分22第二部分18包含管状部分M和从其向近端延伸的带螺纹部分26第二部分18 的管状部分M具有略微呈锥形的外表面,且借助于压入配合而容纳于第一部分16的管状部分22中带螺纹部分吏得可将血液收集管、袋、容器或类似物(未图示)附接到装置第一部分16和第二部分18的管状部分22、M共同界定套管毂10的闪回腔室28入口套管12在其远端具有尖端30,其适于插入到患者的供抽血的血管中入口套管12安装到套管毂10的第一部分16,使得其内腔与闪回腔室观连通出口套管14安装到套管毂10的第二部分18,使得出口套管14的内腔与闪回腔室观连通出口套管14具有从套管毂10的第二部分18延伸的近端部分32,其适于插入到用于从闪回腔室收集血液的血液收集管、袋、容器或类似物(未图示)出口套管14的近端部分32由橡胶衬套34覆盖出口套管14在其近端具有尖端36,用于在血液收集管、 袋、容器或类似物将连接到装置时刺穿橡胶衬套34血液收集装置进一步包括通风机构38,其提供闪回腔室观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连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血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上述种类的血液收集装置来收集患者的血液,其中患者能抽血的脉管常常相当小且/或不可见。如果入口套管的尖端未与血管内部连通,那么收集血液的程序可能不成功,患者还可能因下面脆弱的组织被穿透而另外受伤害。因此,在抽血程序中需要确定套管尖端准确地放置于血管中。因此,已知的静脉内血液收集装置包含当入口套管尖端与血管内部相连通时用于指示的机构,例如,套管毂有一个透明部分,可通过这个部分观察到血液存在。在套管毂中观察到血液称为“闪回”。然而,闪回检测对于许多此类血液收集装置来说不太令人满意,因为进入套管毂的透明部分的血液流受到套管毂中的空气反压力阻碍,因此闪回确认不可见或被延迟。此延迟可阻碍对套管尖端进入血管的精确时刻的确定,这可能造成插入针的护理工人错过脉管或将脉管穿孔且穿透进入脆弱的周围组织。因此,静脉内血液收集装置带有通风机构,其提供套管毂的闪回腔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连通。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收集装置,其允许装置使用的更高效性以及对患者实现较温和的治疗,制造起来容易而且便宜。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血液收集装置能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血液收集装置包括套管毂,其界定腔室;入口套管,其界定轴且具有远末端和穿过其延伸的内腔,所述入口套管安装到套管毂以使得入口套管的远末端在套管毂的外部,且使得穿过入口套管的内腔与腔室连通;出口套管,其具有近末端和穿过其延伸的内腔,所述出口套管安装到套管毂以使得出口套管的近末端在套管毂的外部,且使得出口套管的内腔与腔室连通;闭合衬套,其安装在出口套管的安置于套管毂外部的部分上方; 以及通风机构,其提供腔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连通,其中通风机构包括界定穿过其的流体通路的管状嵌件和延伸穿过流体通路的薄膜,其中所述薄膜由空气可渗透且血液大体上不可渗透的材料制成。本发明的血液收集装置特别是其通风机构的特定设计允许在入口套管进入血管后特别快速地发生血液闪回。这样能快速且可靠地进行静脉穿刺检测,且有助于确保入口套管首次便正确地放置于患者中。最后,可以对患者尤其温和的方式用本发明的装置收集血液。根据本发明,入口套管和出口套管可为两个单独零件或者其可由在闪回腔室的区中具备开口的单个套管一体式形成,所述开口让入口套管的内腔和出口套管的内腔都能与闪回腔室连通。此外,薄膜可经配置以使得在与血液接触后,薄膜保持空气可渗透或变为不仅血液不可渗透而且空气也不可渗透,在后一情况下,薄膜可称为自密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风机构的管状嵌件容纳于从套管毂延伸的管状突出部中。优选地,所述管状突出部在横向于、具体来说垂直于入口套管的轴的方向上延伸。如果管状突出部与套管毂、具体来说与套管毂的承载入口套管的第一部分成一体,那么装置制造起来尤其简单而且便宜。根据又一实施例,通风机构的管状嵌件借助于压入配合固定于管状突出部中。这使得装置组装起来尤其简单且具成本效益,因为通风机构可与套管毂分开来准备,这样只须将管状嵌件推入管状突出部中。为了防止管状嵌件被推入管状突出部中太远,通风机构的管状嵌件可具有形成于其外表面上邻近于背对套管毂的一端的轴环。另外,所述轴环实现密封功能,因为其有助于防止血液退出闪回腔室。优选地,所述轴环的外径大体上等于管状突出部的外径,因为这导致在组装状态中从轴环到管状突出部的平滑过渡。根据又一实施例,在管状突出部的邻近于套管毂的腔室的区中,所述流体通路由内轴环减小。此内轴环增加了密封功能,因为其也有助于防止血液退出闪回腔室。根据另一实施例,套管毂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成,第一部分承载入口套管且第二部分承载出口套管。优选地,第一部分包括抓握部分和在套管轴的方向上从其向近端延伸的管状部分。抓握部分使得装置的握持更容易,而从其延伸的管状部分可经设计以在血液进入闪回腔室时能清晰地查看。根据又一实施例,第二部分具有大体管状形状且借助于压入配合而部分地容纳于第一部分的管状部分中。因此,第二部分仅需要被推入第一部分中以用于组装装置,其有助于简单化且成本效益化地制造装置。优选地,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的至少管状部分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这简化了闪回检测且使得装置的制造甚至更具成本效益,因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通过注射模制制成,且不必实施用于闪回检测的额外窗口。在以下描述中和在附图中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血液收集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血液收集装置的横截面图;以及图3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血液收集装置的横截面图。ο通风机构38包括界定穿过其的流体通路42的管状嵌件40,和延伸穿过流体通路 42的薄膜44。薄膜44位于沿着管状嵌件40的内表面48延伸的肩部46上,且可例如通过胶粘、焊接等方式而附接到管状嵌件40。薄膜44由空气可渗透且血液大体上不可渗透的材料制成。薄膜44可经配置以使得在与血液接触时,薄膜44保持对空气可渗透,或变为不仅血液不可渗透而且空气也不可渗透。适合材料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塑料、热塑性塑料和聚乙烯。通风机构38的管状嵌件40容纳于管状突出部50中,管状突出部50与套管毂10 的第一部分16 —体形成。管状突出部50从套管毂10的第一部分16,更具体来说在其抓握部分20的近端区中垂直于针轴而延伸。通风机构38的管状嵌件40借助于压入配合固定于管状突出部50中。外轴环52 形成于管状嵌件40的外表面处,邻近于管状嵌件40的背对套管毂10的一端。轴环52的外径大体上等于管状突出部50的外径。在从管状突出部50到闪回腔室28的过渡区中,提供内轴环M。管状嵌件40的长度经选择以使得当管状嵌件40完全插入管状突出部50中时,外轴环52对接于管状突出部50的背对闪回腔室观的末端上,而管状嵌件40的面朝闪回腔室观的末端对接于内轴环54上。在使用时,当入口套管12插入到患者的血管中时,血液由于血压而进入入口套管 12,进而使空气从入口套管12的内腔移位到闪回腔室观中。替代于在闪回腔室观中压缩且进而积累反压力,经移位的空气可经由通风机构38的薄膜44从闪回腔室观逸出,使得入口套管12中的血液自由地流动到闪回腔室中,进而指示静脉穿刺成功。同时,薄膜44以及管状嵌件40在管状突出部50中的压入配合连同外轴环52和内轴环M —起防止血液经由通风机构38逸出闪回腔室28。 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血液收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其基本上与图1和图2所示的血液收集装置相同,区别是入口套管12和出口套管14未形成单独零件。而是,在图3 的血液收集装置中,入口套管12和出口套管14从具备开口 58的单个套管56 —体式形成, 所述开口 58不仅区别入口套管12与出口套管14,而且让入口套管12的内腔和出口套管 14的内腔都与闪回腔室观连通。开口 58 (例如,狭槽或穿孔)可位于闪回腔室观的区中
的任何地方。
参考标号列表
10套管毂
12入口套管
14出口套管
16第一部分
18第二部分
20抓握部分
22管状部分
24管状部分
26带螺纹部分
28闪回腔室
30尖端
32近端部分
34橡胶衬套
36尖端
38通风机构
40管状嵌件
42流体通路
44薄膜
46肩部
48内表面
50管状突出部
52外轴环
54内轴环
56单个套管
58开口


本申请案涉及一种血液收集装置,其包括套管毂(10),其界定腔室(28);入口套管(12),其界定轴且具有远末端和穿过其延伸的内腔,所述入口套管安装到所述套管毂以使得所述入口套管的所述远末端在所述套管毂的外部,且使得穿过所述入口套管的所述内腔与所述腔室连通;出口套管(14),其具有近末端和穿过其延伸的内腔,所述出口套管安装到所述套管毂以使得所述出口套管的所述近末端在所述套管毂的外部,且使得所述出口套管的所述内腔与所述腔室连通;闭合衬套(34),其安装在所述出口套管的安置于所述套管毂外部的部分上方;以及通风机构(38),其提供所述腔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连通。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