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李书华
  • 公开日
    2012年7月11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月6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月6日
  • 申请人
    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01G3/02GK102550307SQ20121000279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其特征在干包括一刹车杆(5),所述刹车杆下端与制动装置联动,所述刹车杆下部设有刹车杆复位弹簧(16),所述刹车杆上端设有ー刹车帽 (51),所述刹车杆外面设有ー拉套G),所述拉套上平面中部设有ー突出的凸点Gl)顶接刹车帽下平面,所述刹车帽上方设有ー使修枝剪电路导通的微动开关(6),所述拉套左侧连接一拉索机构,所述拉索机构由设于修枝剪后手柄(19)上的开关扳机(14)控制,拉索机构将拉套左边的一端升起行程I,所述拉套下方设有转动支架机构,其上的转动支架由设于前手柄上的前把手(1)控制,转动支架将拉套的右端翘起行程II,拉套在行程I和行程II合并后得到一个有效行程III便克服刹车杆复位弹簧压力作用将刹车杆顶起触发微动开关使电路导通,同时由于刹车杆上升有效行程III使制动装置脱开刹车杆的控制,此时机器可以正常启动运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机构包括一根钢丝拉索(10),所述钢丝拉索后端通过小压板(15)连接开关扳机,开关扳机与后手柄间设有开关扳机复位弹簧(13),钢丝拉索前端连接半压板(8),半压板与拉套上平面左侧间设有拉索复位弹簧(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架机构包括一转动支架O),转动支架设有ー支撑杆01)支撑于拉套下平面上,转动支架和前把手通过插入式卡接结构0 连接,前板手压下后直接带动转动支架翘起,转动支架设有使转动支架复位的转动支架复位弹簧(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柄与机壳OO)为分离可旋转式结构,后手柄与机壳的分型面两侧能够相对旋转45°和 9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置电机组件(9),电机组件宽度相对小的两个侧平面垂直于机壳分型面放置,同时铝支架上的动 カ输出部分放置于电机组件的右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杆,拉套和转动支架之间都涂有润滑油脂,同时钢丝拉索两端的皮套端ロ部也涂有润滑油脂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架和拉套的材料选用PA6-GF30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拉索从电机组件下方穿过后从后手柄与机壳的旋转中心通过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设于一铝支架(17)下方,所述刹车杆下端穿过铝支架与制动装置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架为T 形结构,所述前把手为U形结构,所述插入式卡接结构02)包括转动支架两侧边上的插头及前把手开ロ两侧的插ロ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刹车的修枝剪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包括一刹车杆5,所述刹车杆下端与制动装置联动,所述刹车杆下部设有刹车杆复位弹簧16,所述刹车杆上端设有刹车帽51,所述刹车杆外面设有ー拉套4,所述拉套上平面中部设有ー突出的凸点41顶接刹车帽下平面,所述刹车帽上方设有ー使修枝剪电路导通的微动开关6,所述拉套左侧连接ー拉索机构,所述拉索机构由设于修枝剪后手柄19上的开关扳机14控制,拉索机构将拉套左边的一端升起行程I,所述拉套下方连接转动支架机构,转动支架机构由设于前手柄上的前把手1控制,转动支架机构将拉套的一端翘起行程II,拉套在行程I和行程II合并后得到一个有效行程III便克服刹车杆复位弹簧压力作用将刹车杆顶起触发微动开关使电路导通,同时由于刹车杆上升有效行程III使铝支架下方的制动装置脱开刹车杆的控制,此时机器可以正常启动运转所述拉索机构包括一根钢丝拉索10,所述钢丝拉索后端通过小压板15 连接开关扳机,开关扳机与后手柄间设有开关扳机复位弹簧13,钢丝拉索前端连接半压板 8,半压板与拉套上平面左侧间设有拉索复位弹簧7所述转动支架机构包括一转动支架2, 转动支架设有ー支撑杆21支撑于拉套下平面上,转动支架和前把手通过插入式卡接结构 22连接,前板手压下后直接带动转动支架翘起,转动支架设有使转动支架复位的转动支架复位弹簧3所述前把手为U形结构,所述转动支架为T形结构,所述插入式卡接结构22包括转动支架两侧边上的插头及前把手开ロ两侧的插ロ所述后手柄与机壳20为分离可旋转式结构,后手柄与机壳的分型面两侧能够相对旋转45°和90°所述机壳内设置电机组件9,电机组件宽度相对小的两个侧平面垂直于机壳分型面放置,同时铝支架上的动カ输出部分放置于电机组件的右側所述刹车杆,拉套和转动支架之间都涂有润滑油脂,同时钢丝拉索两端的皮套端ロ部也涂有润滑油脂所述转动支架和拉套的材料选用PA6-GF30所述钢丝拉索从电机组件下方穿过后从后手柄与机壳的旋转中心通过后手柄19上设有推扭11控制修枝剪的开关,推扭设有推扭复位弹簧12所述制动装置设于ー铝支架17下方,所述刹车杆下端穿过铝支架与制动装置连接本发明打破常规,将电机组件宽度较小的两个侧平面垂直于机壳分型面放置,同时将铝支架上的动カ输出部分放置于电机组件的右側,如此,机壳下半部分横向上的宽度在视觉上就会大大缩短,外形体积就可以大大縮小,内部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后手柄与机壳部分相分离,可以实现向分型面两侧相对旋转45°和90°,如此,前后握持位置可以人性化调节,操作更舒适;后手柄可以绕机売上的旋转轴朝两侧旋转,在两侧45°和90°以及分型面上的0°共五个档位上停留,两侧极限位置有限位筋挡住,使得后手柄不能绕机壳旋转轴任意旋转在刹车杆,拉套和转动支架之间都涂有润滑油脂,同时在钢丝拉索皮套两端ロ部也涂适量润滑油脂确保拉索在拉动和受カ回缩状态时伸縮自如,这样,前后刹车动作就能够快速自如地实现,同时能起到减小摩擦和阻力的作用,使得前把手和后开关扳机能轻松舒适地操作;同时转动支架和拉套选用耐磨性润滑性好,強度可靠且注塑尺寸变化小的材料(如PA6-GF30等),确保批量料件尺寸的一致性和刹车行程的一致性对开关扳机复位弹簧,拉索复位弹簧和刹车杆复位弹簧以及转动支架复位弹簧的线径和圈数进行了合理化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操作前把手和后开关扳机的舒适性和它们复位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也兼顾了刹车制动时间(小于1S)的灵敏性和一致性电机组件宽度较小的两个侧平面垂直于机壳分型面放置,同时将铝支架上的动カ 输出部分放置于电机组件的右側,使得机壳下半部分大大缩短,节省了机壳空间,结构更加紧凑,外形体积相对同类产品小很多(目前市场上很多机械刹车修枝剪大多是将ニ级减速传动后的动カ输出部分放在电机组件的左侧,那样机壳的内部结构排布横向尺寸很大,浪费了许多不必要的空间,整机外形很庞大);如图1和图2所示,为双按扭机械刹车结构完全释放状态后手柄19上的开关扳机14和前把手1在开关扳机复位弹簧13和转动支架复位弹簧3压カ作用下完全释放,钢丝拉索10从电机组件9下方穿过,在拉索复位弹簧7压カ作用下复位到自由状态,拉套左端同时也被拉索复位弹簧7压低下去,同时间接拉扯开关扳机14复位,同时转动支架2也没有被前把手1旋转驱动而翘起,拉套4处于松弛状态,自然没能将刹车杆5顶起触发微动开关6,刹车杆5下端仍然抵住铝支架17下方的制动装置(制动块,扭簧,输出大齿轮,偏心块和刀片组件18等),同时电路也不能导通,机器处于关机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为双按扭机械刹车结构完全实施,且机器正常运转状态开关板机14被拉起,钢丝拉索10同时也被间接拉扯,拉索复位弹簧7被压縮,拉套4左端也被间接拉起行程I,同时前把手1受カ旋转压下,并驱动转动支架2旋转翘起拉套右端得到行程 II,如此,拉套在这两个行程合并后得到一个有效行程III,便克服刹车杆复位弹簧16压カ 作用下靠它上部中间的凸点将刹车5顶起,触发微动开关使电路导通,同时铝支架17下方的制动装置脱开刹车杆5的控制,在通电情况下,此时机器可以正常启动运转当开关扳机 14或前把手1被释放或这两个按纽同时被释放,那么,拉套4自身便不能合成得到有效行程 III,如此,刹车杆5会在刹车杆复位弹簧16作用下被拉回初始状态抵住制动装置,同时微动开关6断开,机器停止运转;同理当开关扳机14或前把手1这两个按纽其中任意ー个按纽处于释放状态,那么刹车杆5都不能被拉起导通电路,且刹车装置也处于制动状态本发明阐述要点在于1.双按纽机械刹车动作是通过钢丝拉索和转动支架受カ 后将拉套(塑料件)左右端升起一定行程,并利用拉套上部中间的凸点顶压微动开关上的按纽,导通电路并释放制动装置,使机器正常运转;2.后手柄可以相对机壳两侧各旋转到 45°和90°限位,操作方便舒适;3. ニ级齿轮减速后动カ输出部分放置在电机右側,使机壳内部结构横向尺寸减小,减小内部空间浪费,使整体外形大大縮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以上三要点作出各种组合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的制作方法修枝剪是园林和绿化业普遍用来修剪树枝的工具。而机械刹车修枝剪由于刹车时间比电子刹车时间更短,且稳定可靠,所以用户操作更安全,同时机械刹车对电机损害更小,整机寿命就更长,颇受客户青睐。但目前市面上的机械刹车结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刹车失效;开关扳机操作费カ;内部结构排布不够紧凑造成外形体积很大,笨重;前后把手位置固定,不能人性化调整抓握位置和角度,长时间操作不舒适等。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结构合理,刹车稳定可靠,操作舒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刹车杆,所述刹车杆下端与制动装置联动,所述刹车杆下部设有刹车杆复位弹簧,所述刹车杆上端设有刹车帽,所述刹车杆外面设有ー拉套,所述拉套上平面中部设有一突出的凸点顶接刹车帽下平面,所述刹车帽上方设有ー使修枝剪电路导通的微动开关, 所述拉套左侧连接一拉索机构,所述拉索机构由设于修枝剪后手柄上的开关扳机控制,拉索机构将拉套左边的一端升起行程I,所述拉套下方连接转动支架机构,转动支架机构由设于前手柄上的前把手控制,转动支架机构将拉套的右端翘起行程II,拉套在行程I和行程 II合并后得到一个有效行程III便克服刹车杆复位弹簧压力作用将刹车杆顶起触发微动开关使电路导通,同时由于刹车杆上升有效行程III使制动装置脱开刹车杆的控制,此时机器可以正常启动运转。作为优选,所述拉索机构包括一根钢丝拉索,所述钢丝拉索后端通过小压板连接开关扳机,开关扳机与后手柄间设有开关扳机复位弹簧,钢丝拉索前端连接半压板,半压板与拉套上平面左侧间设有拉索复位弹簧。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支架机构包括一转动支架,转动支架设有ー支撑杆支撑于拉套下平面上,转动支架和前把手通过插入式卡接结构连接,前板手压下后直接带动转动支架翘起,转动支架设有使转动支架复位的转动支架复位弹簧。作为优选,所述后手柄与机壳为分离可旋转式结构,后手柄与机壳的分型面两侧能够相对旋转45°和90°。作为优选,所述机壳内设置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宽度相对小的两个侧平面垂直于机壳分型面放置,同时铝支架上的动カ输出部分放置于电机组件的右側。作为优选,所述刹车杆,拉套和转动支架之间都涂有润滑油脂,同时钢丝拉索两端的皮套端ロ部也涂有润滑油脂。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支架和拉套的材料选用PA6--GF30。作为优选,所述钢丝拉索从电机组件下方穿过后从后手柄与机壳的旋转中心通Xlo作为优选,所述制动装置设于ー铝支架下方,所述刹车杆下端穿过铝支架与制动装置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支架为T形结构,所述前把手为U形结构,所述插入式卡接结构包括转动支架两侧边上的插头及前把手开ロ两侧的插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后手柄旋转和钢丝拉索相结合,保证了后手柄上开关扳机刹车动作的可靠性拉动拉索将拉套左边的一端升起行程I,同时前把手刹车动作通过旋转转动支架将拉套的右端翘起行程II,将此两个行程合并得到有效行程III,将刹车杆顶起并脱离下方制动块卡槽,同时顶压住微动开关的按钮,导通电路,使机器正常运转。通过调整前后刹车动作各自的旋转角度和カ臂大小,我们可以控制行程I =行程III,如此,在前后两个刹车动作单独释放吋,所得到的刹车效果(主要是指刹车时间的灵敏度)是ー样的;当单独实施ー个刹车动作吋,不管是前把手带动转动支架翘起拉套右边一端还是后开关扳机拉动钢丝拉索拉起拉套左边一端,拉套上面的凸点都不能将刹车杆顶起,也就保证了用户必须两个手都要实施动作才能将机器启动,単一动作是启动不了的;而当用户要关机吋,只要其中任意ー个动作释放,机器上的刀片就能在小于IS的时间内停止往复运动, 这样就避免了用户单手操作时另ー只手触碰运动中的刀片的风险,确保用户操作的安全性。下面结合附图和
对本发明作进ー步描述图1为本发明上双按扭机械刹车结构完全释放状态时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发明上双按扭机械刹车结构完全释放状态时的结构原理图(安装于机壳内);图3为本发明上双按扭机械刹车结构完全实施且机器正常运转状态时的结构原理图;图4为本发明上双按扭机械刹车结构完全实施且机器正常运转状态时的结构原理图(安装于机壳内);图5为转动支架和前把手连接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枝剪机械刹车结构,包括一刹车杆,所述刹车杆下端与制动装置联动,所述刹车杆下部设有刹车杆复位弹簧,所述刹车杆上端设有刹车帽,所述刹车杆外面设有一拉套,所述拉套上平面中部设有一突出的凸点顶接刹车帽下平面,所述刹车帽上方设有一使修枝剪电路导通的微动开关,所述拉套左侧连接一拉索机构,所述拉索机构由设于修枝剪后手柄上的开关扳机控制,所述拉套下方连接转动支架机构,转动支架机构由设于前手柄上的前把手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后手柄旋转和钢丝拉索相结合,保证了后手柄上开关扳机刹车动作的可靠性避免了用户单手操作时另一只手触碰运动中的刀片的风险,确保用户操作的安全性。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