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泡茶工艺及其专用泡茶装置的制作方法泡茶喝茶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泡茶一般是在泡茶壶里放入茶叶及开水,然后密封一段时间即可,也有的是加热,热水温度为100°c,通常认为热水温度越高,就越容易泡出茶叶的成分,泡出的茶就会越浓越好喝。这种全密封式泡茶过程及高温泡茶过程,并不容易泡出茶叶的成分,泡出的茶并不好喝。而泡茶设备如泡茶机,一般包括供水单元、泡茶单元、出茶水单元和控制单元,供水单元、泡茶单元、出茶水单元依序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供水单元、泡茶单元、出茶水单元电连接,管路上设置电磁阀以控制水流的通断,这种泡茶设备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593310的“自动泡茶机”,还有其它的如公开号为CN201375420的“多功能自动泡茶机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01284.2的发明专利一种“泡茶机”及申请号为201010225821.7,这些技术,都没有解决冲泡出的茶水口感好,能够有效泡出茶叶成分的技术问题。另外的中国专利如专利号为ZL200410041385.2,一种自动泡茶机,包括泡茶机本体、设置在所述的泡茶机本体上的支撑板、可分离地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冲茶杯、设置所述的冲茶杯内的过滤网,所述的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保温杯,所述的冲茶杯与保温杯之间通过水流通道相连通,在所述的水流通道内设置有水阀。及中国专利专利号为CN200780045857.3的泡茶器、及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85463的泡茶器,同样也没有解决冲泡出的茶水口感好,能够有效泡出茶叶成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泡出茶叶成分,冲泡出的茶水口感好的泡茶工艺及泡茶装置。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泡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I)提供泡茶用的热水;2)向所述泡茶用的热水中放入茶叶浸泡得热茶水,且加入氧气,其中放入茶叶浸泡时所述泡茶用的热水的温度低于100°C,在泡茶过程中所述热茶水保温于90°C 100°C。其中泡茶过程根据情况确定时间的长短,一般是在6 50分钟,最佳20 30分钟。所述加入氧气的方法是用机械方法使热茶水循环,在使热茶水循环的过程当中将空气中的氧气带入热茶水中。所述茶叶装入布袋或网篮内再放入所述泡茶用的热水中,然后向此泡有茶叶的热茶水中加入氧气,所述用机械方法使热茶水循环是将所述泡有茶叶的热茶水抽出,抽出的热茶水在空气中淋洒回布袋或网篮内,在淋洒时淋洒水流连续不断或者间断进行,且淋洒时水流为一股,或两股,或三股,或三股以上。所述加入氧气的方式更详细来说是采用喷淋的方式加入,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I)将所述泡茶用的热水通过喷淋设备喷淋入泡茶容器内,在泡茶容器上已经安装有装有茶叶的布袋或网篮,喷淋时间1.5 3分钟后切断热水,该步骤为拉茶;2)闭合泡茶容器的盖子,该步骤为煽茶;
3)打开泡茶容器的盖子,喷淋设备从泡茶容器内抽出热茶水进行喷淋;
4)由所述步骤2)闭合泡茶容器的盖子到所述步骤3)打开泡茶容器的盖子进行热茶水喷淋的操作至少重复一次。所述加入氧气的方式还可以通过供氧气装置直接向所述泡茶用的热水中加入空气或氧气。前述通过供氧气装置直接向所述泡茶用的热水中加入空气或氧气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用加热容器加热清水至沸腾且保温,或者是向加热容器加入热水且保温;
2)打开加热容器的盖子,将装有茶叶的布袋或网篮放入加热容器内,再合上盖子;
3)通过供氧气装置向加热容器中的热水间断供气或者是连续供气。一种专用于前述泡茶工艺的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装置包括机架及外壳、热水箱、茶袋和淋水装置,热水箱和淋水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茶袋固定在热水箱上且茶袋本体置于热水箱内,淋水 装置包括供水管和喷淋头,喷淋头的出水口外露于热水箱且置于空气当中,其中从喷淋头出水口出来的热水进入热水箱内。所述泡茶装置还包括电控箱、茶水箱和电源开关,在茶水箱上设有出水阀,热水箱包括热水箱盖、热水箱体、电热管和温控器,热水箱盖与一开盖装置连接,热水箱体通过热水管与水泵连接,水泵通过热水管分成两个支路分别与茶水箱和淋水装置连接,在进入茶水箱的支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在进入淋水装置的支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由电控箱控制工作状态,所述开盖装置包括连杆、扇形齿轮、中间齿轮、马达,连杆的一端与热水箱盖连接,另一端与扇形齿轮,扇形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中间齿轮由马达驱动,热水箱、水泵、电控箱、热水箱体均安装在机架的下部,茶水箱、喷淋头安装在机架的上部,喷淋头位于热水箱的正上方且喷淋头的出水口正对着热水箱体的箱盖口,在机架上安装有煮水、控制热水箱盖闭合与淋水装置工作状态的程序控制器,在机架的上部的正面设有电源开关、热水箱盖控制钮、程序控制钮、泵茶水至茶水箱的茶水箱控制钮,热水箱盖控制钮控制马达,茶水箱控制钮控制水泵。所述喷淋头包括固定板、上盖和下盖,在固定板上均布有水管段,上盖和下盖之间螺纹连接,上盖的内侧壁面上设有凸台面,上盖的顶部设有入水孔,下盖为一圆筒体,固定板置于上盖内侧壁面上的凸台面与下盖顶面之间且通过上盖和下盖固定,所述固定板上的水管段置于下盖内,所述固定板面与上盖的顶面之间设有间隔距离形成一水腔。另外一种泡茶装置是:包括机架及外壳、热水箱、装茶叶用的袋或网篮、供氧气装置和电控箱,装茶叶用的袋或网篮置于热水箱中,热水箱包括热水箱本体、盖子,在盖子上设有通气孔,在热水箱本体的腔体底部或顶部设有出水口,供氧气装置包括气泵,气泵通过气管向热水箱本体内供气,电控箱控制气泵的工作状态,所述热水箱本体的底部安装有电热板,电热板的工作状态由电控箱控制,所述装茶叶用的袋或网篮的下方设置均布有气孔的导流板,气泵通过气管与导流板下方的空间连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在制泡过程中,通过喷淋或喷气或其它方式将氧气加入热水中,使茶叶更充分氧化,传统泡茶是在茶壶里泡茶,期间盖住壶盖,冲泡过程当中没有加氧到水中,因此泡出的茶水并不浓,茶叶很大一部分是被浪费掉的,而本发明,由于使茶叶被充分氧化,故能够使茶质及茶叶有效成分充分溶入热水中,而且在制泡茶过程中,热水不能再沸腾,因为100°c的热水会使茶水变涩,严重影响茶水的口感,而在人们习惯当中,认为水温度越高就越容易泡出茶味,而不知100°c的热水会使茶水变涩,而本发明正是将水温控制在90°C 99°C,这样既满足容易泡出茶叶的茶味的温度,又不会使茶水变涩。由此可见,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能够制得茶水口感好而不涩,茶叶有效成分被充分泡出即能够泡出浓的茶水,同时也节省了茶叶,防止了资源的浪费。经过实践证明,茶水颜色越深,表明茶水越浓,有效泡出茶叶成分就越多。下面对几种泡茶方式,通过实验比较茶水颜色,观察出如下结果:在各放有40克红茶粉的可保温的容器里各倒入1000克98°C左右的热开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茶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提供泡茶用的热水;2)向所述泡茶用的热水中放入茶叶浸泡得热茶水,且加入氧气,其中放入茶叶浸泡时所述泡茶用的热水的温度低于100℃,在泡茶过程中所述热茶水保温于90℃~100℃。本发明还公开了通过喷淋的方式加入氧气和通过供气方式加入氧气的技术方案及与两种加氧方式相对应的泡茶装置。采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冲泡出的茶水口感好,而且能够有效泡出茶叶成分。
泡茶工艺及其专用泡茶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
专利相关信息
-
杉田守男佘志清徐东泌徐东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