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者
    杨美琼, 杨立, 陈翰林, 杨柳, 黄恩炯, 方义亮, 宋良萍, 林玲, 许榕, 熊慧玲
  • 公开日
    2015年1月7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9月23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9月23日
  • 申请人
    福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 文档编号
    A01K67/033GK204070204SQ20142054831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室(I)、恒温蚊虫饲养室(2)、蚊笼和通廊(3),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蚊虫饲养室(2)与实验室(I)相连;实验室(I)经通廊(3)与蚊笼相连接,恒温蚊虫饲养室(2)内设有的饲养用的成蚊笼子采用塑料包裹的湿润海绵盖住以保持高湿;在蚊笼内设有典型建筑(21),所述典型建筑为长5.0m、宽4.0m、高2.2m的立体结构建筑物,其有12根长为20cm、宽为20cm的四方柱子,按每组3根排成4组,插入地下80cm,位于地上部分其长为210cm,四方柱子上用铁皮包扎,防蚂蚁和白蚁;采用木质支撑物架在每组3根四方柱子上,10根木质托梁用镀锌铁棒与木质支撑物固定,木质托梁上覆盖有19mm厚的胶木板,并用防老化的密封剂密封;所述典型建筑(21)的墙面为喷镀墙面(19),其窗帘采用聚乙烯窗帘(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蚊笼底层用水泥铺平,蚊笼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外层相隔14cm,外层蚊笼长18m、宽9m、高2.8m,屋脊高4.1m ;内层长17.5m、宽8.7m,内层的蚊笼高度和屋脊高度均与外层的蚊笼高度和屋脊高度相同;蚊笼内外两层入口都用0.25_孔径的网罩覆盖,所用网罩所用的铁丝直径0.09mm ;蚊笼门口边上开有与通廊(3)相通的垂直的门,并在通廊处采用细孔的聚酯纤维网帘遮挡住门以防止当门打开时蚊虫逃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蚊笼的入口处设有防水罩(11),在蚊笼上有防水布(15)罩住;在防水布(15)外罩有90%遮光布(12),所述的蚊笼外层的顶部和侧面由带有不锈钢纱网罩的铝框架构制成,在蚊笼外层上方120cm处安装有铝安全纱网(14),所述蚊笼的内层中设有气流通道,一聚酯纤维布圆筒(15)悬挂于蚊笼的内层的屋顶的横梁下,聚酯纤维布圆筒(15)与气流通道(17) —端联通,气流通道(17)另一端与空调装置连接,通过空调装置和气流通道及聚酯纤维布圆筒(15)控制蚊笼内的温湿度;所述带有不锈钢纱网罩的铝框架构(13)由铁门架构(22)支撑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蚊笼由A蚊笼(4)和B蚊笼(8 )并排组成,实验室(I)经通廊(3 )分别与A蚊笼(4)和B蚊笼(8)相连接;在々蚊笼(4)内设有典型A建筑(5);在8蚊笼(4)内设有典型B建筑(8)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铁门架构(22)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在停养蚊子后能对蚊笼进行消毒杀菌的紫外光杀菌灯(2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蚊笼内设有LED灯,外电源经声控开关一路连接LED灯、另一路连接紫外光杀菌灯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预防医学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室、恒温蚊虫饲养室、蚊笼和通廊,其特点为恒温蚊虫饲养室与实验室相连;实验室经通廊与蚊笼相连接,恒温蚊虫饲养室内设有的饲养用的成蚊笼子;在蚊笼内设有典型建筑,所述典型建筑为长5.0m、宽4.0m、高2.2m的立体结构建筑物,其有12根长为20cm、宽为20cm的四方柱子,四方柱子上用铁皮包扎;采用木质支撑物架在每组3根四方柱子上,10根木质托梁用镀锌铁棒与木质支撑物固定,木质托梁上覆盖有胶木板,并用防老化的密封剂密封;所述典型建筑的墙面为喷镀墙面,其窗帘采用聚乙烯窗帘;因此能用于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蚊虫。
  • 专利说明
    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评估蚊虫防控策略以及其他与蚊虫有关研究的新型装置。 [0002]蚊虫是“四害”之首,不仅可刺叮骚扰,而且是疟疾、日本乙型脑炎、丝虫病、登革热和黄热病等疾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因此,蚊虫的防治意义重大。目前,对蚊虫的防治主要采用综合治理方法,包含环境治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法规防治和遗传防治等。但一种好的蚊虫防治方法需要在现场确认效果后,才能得到推广,而当今国内尚无标准的评估蚊虫防控策略的实验场所,以满足在室内操作现场试验的需求,且有些防控措施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无法进行模拟试验和现场评估,极大影响蚊虫防控研究和实际运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模拟城区房屋和院落等蚊虫常见活动场所的环境,在室内进行不易在现场开展的试验,提供量化研究蚊虫行为和繁殖、生态学和生物学规律,研究蚊虫媒介效能和影响因子以及蚊虫防治方法的实验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室、恒温蚊虫饲养室、蚊笼和通廊,其特点为所述恒温蚊虫饲养室与实验室相连;实验室经通廊与蚊笼相连接,恒温蚊虫饲养室内设有的饲养用的成蚊笼子采用塑料包裹的湿润海绵盖住以保持高湿;在蚊笼内设有典型建筑,所述典型建筑为长5.0m、宽4.0m、高2.2m的立体结构建筑物,其有12根长为20cm、宽为20cm的四方柱子,按每组3根排成4组,插入地下80cm,位于地上部分其长为210cm,四方柱子上用铁皮包扎,防蚂蚁和白蚁;采用木质支撑物架在每组3根四方柱子上,10根木质托梁用镀锌铁棒与木质支撑物固定,木质托梁上覆盖有19mm厚的胶木板,并用防老化的密封剂密封;所述典型建筑的墙面为喷镀墙面,其窗帘采用聚乙烯窗帘。
[0005]所述蚊笼底层用水泥铺平,蚊笼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外层相隔14cm,外层蚊笼长18m、宽9m、高2.8m,屋脊高4.1m ;内层长17.5m、宽8.7m,内层的蚊笼高度和屋脊高度均与外层的蚊笼高度和屋脊高度相同;蚊笼内外两层入口都用0.25_孔径的网罩覆盖,所用网罩所用的铁丝直径0.09mm;蚊笼门口边上开有与通廊相通的垂直的门,并在通廊处采用细孔的聚酯纤维网帘遮挡住门以防止当门打开时蚊虫逃逸。
[0006]所述蚊笼的入口处设有防水罩,在蚊笼上有防水布罩住;在防水布外罩有90%遮光布,所述的蚊笼外层的顶部和侧面由带有不锈钢纱网罩的铝框架构制成,在蚊笼外层上方120cm处安装有铝安全纱网,所述蚊笼的内层中设有气流通道,一聚酯纤维布圆筒悬挂于蚊笼的内层的屋顶的横梁下,聚酯纤维布圆筒与气流通道一端联通,气流通道另一端与空调装置连接,通过空调装置和气流通道及聚酯纤维布圆筒控制蚊笼内的温湿度;所述带有不锈钢纱网罩的铝框架构由铁门架构支撑和固定。
[0007]所述蚊笼由A蚊笼和B蚊笼并排组成,实验室经通廊分别与A蚊笼和B蚊笼相连接;在A蚊笼内设有典型A建筑;在B蚊笼内设有典型B建筑。
[0008]在铁门架构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在停养蚊子后能对蚊笼进行消毒杀菌的紫外光杀菌灯。
[0009]在蚊笼内设有LED灯,外电源经声控开关一路连接LED灯、另一路连接紫外光杀菌灯。
[00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策略以及其他与蚊虫有关方面研究的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具体地说可以包括实验室、恒温蚊虫饲养室、通廊和半域系统蚊笼(以下简称蚊笼)以及空气调节系统等。
[0011]所述恒温蚊虫饲养室控温范围在20?30°C。
[0012]所述蚊笼通过真实模拟当地建筑和装饰习惯,保证整个装置能达到与自然环境下相同的光照、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等气象因子。
[0013]所述空气调节系统能将蚊笼环境温湿度分别控制在I °〇和5%范围内波动。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实用新型结构完整,有效解决了有关蚊虫研究受环境条件影响而无法在现场进行试验和评估的问题。同时,设计结构简单、细节考虑周全、安全措施保障、施工简便可行。且蚊虫成活率高,雌蚊成活率更高。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1中:1 一实验室,2 —恒温蚊虫饲养室,3 —通廊,4 一 A蚊笼,5 —典型A建筑,6 一空调装置,7 —典型B建筑,8 — B蚊笼,9 一防鼠墙。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域系统蚊笼(简称蚊笼)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中:10 —水泥砖墙,11 一防水罩,12 一 90%遮光布,13 一带有不锈钢纱网罩的铝框架构,14 一铝安全纱网,15 —聚酯纤维布圆筒,16 一防水布,17 一气流通道,18 一空调装置,19 一喷镀墙面,20 —聚乙烯窗帘,21 —典型建筑,22 —铁门架构,23 —水泥地面。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半域系统蚊笼(简称蚊笼)的铁门架构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在停养蚊子后对蚊笼进行消毒杀菌的紫外光杀菌灯的结构示意图。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2]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策略以及其他与蚊虫有关方面研究的恒温饲养蚊虫、测试和评估新型蚊虫防控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室、通廊、蚊笼和防鼠墙部分。
[0023]所述实验室I由不锈钢架支撑形成的开放区域,该区域用于标准试验工作,如:进行模拟试验、现场评估和研究等工作;
[0024]所述恒温蚊虫饲养室2与实验室I相连,控温范围在20?30°C,恒温蚊虫饲养室2内的饲养用的成蚊笼子仅用塑料包裹的湿润海绵保持高湿;
[0025]所述蚊笼由A蚊笼4和B蚊笼8并排组成,A蚊笼4和B蚊笼8分别用于释放蚊虫,所述通廊3将实验室I分别与A蚊笼4和B蚊笼8相连接,通廊3宽2.4m、长10.5m、高2.7m,由水泥浇筑,外层覆盖塑料板,入口装有墙镜,以便观察者能看到背后的蚊虫,连接蚊笼的门安装有鼓风装置,在门开启时向入口处鼓风,门锁具备激活功能,保证连接A蚊笼4和B蚊笼8的门无法同时打开;
[0026]所述A蚊笼4底层用水泥铺平,蚊笼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外层相隔14cm,外层蚊笼长18m、宽9m、高2.8m,屋脊高4.lm。内层长17.5m、宽8.7m,高和屋脊与外层同。蚊笼内外两层入口都用0.25mm孔径的网罩覆盖,所用铁丝直径0.09mm。A蚊笼4门口边上开有垂直的门,并在通廊3处用细孔的聚酯纤维网帘遮挡以降低当门打开时蚊虫逃逸。所述B蚊笼8结构与A蚊笼4相同。具体结构见图2;
[0027]所述典型A建筑5模拟庭院环境,其中建有特色建筑物,长5.0m、宽4.0m、高2.2m,有12根20cm见方的柱子,按每组3根排成4组,插入地下80cm,地上部分长210cm,柱子上用铁皮包扎,防蚂蚁和白蚁。木质支撑物(宽9cm,高7cm)架在每组3根柱子上,10根木质托梁(宽7cm,高4cm)用镀锌铁棒与木质支撑物固定。托梁上覆盖19mm厚的胶木板,并用防老化的密封剂密封。建筑物一半结构用木材固定墙体和用水泥粉刷墙面,其后门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现实性,用乙烯基塑料隔开建筑物前部,使得前部形成一个Ilm2的开放区域。同时,铺设水泥路面将建筑物与出口门连接。居住庭院地面上10?15cm厚的园艺护根覆盖物,四周摆放常见的装饰用开花植物,地面上摆放高24cm8L塑料桶,其上方有数据记录器,记录太阳照射情况以及空气调节情况。所述典型B建筑7结构与典型A建筑5相同;
[0028]所述空调装置6用于调节A蚊笼4和B蚊笼8的温湿度;
[0029]所述防鼠墙用于抵御老鼠入室,高60cm、宽20cm,上方有长100cm、宽1cm的厚板。
[0030]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半域系统蚊笼通过图1的通廊3与实验室I相连接,用于放飞蚊虫。其结构包括水泥砖墙10,入口处的防水罩11,90%遮光布12,带有不锈钢纱网罩的铝框架构13(顶部和侧面),I层的铝安全纱网14,聚酯纤维布圆筒15,罩在房屋上的防水布16,气流通道17,空调装置18,喷镀墙面19,聚乙烯窗帘20,典型建筑21,铁门架构22和水泥地面23,所述的典型建筑21可以是典型A建筑5或典型B建筑7 ;所述的空调装置18可以是图1中的一侧的空调装置6或另一侧的空调装置6 ;
[0031]所述入口处的防水罩11和罩在房屋上的防水布15,用于防止典型B建筑7、典型A建筑5、实验室I入口和气流通道17被雨淋;
[0032]所述90%遮光布12罩在蚊笼上,以便蚊笼在通风的同时,减少阳光照射;
[0033]所述带有不锈钢纱网罩的铝框架构13由镀锌铁面做成蚊笼壁,用于支撑屋顶,屋顶呈倒“Λ”形,两边各10条镶板组成;蚊笼后面有5条镶板,前面有水泥砖墙10 ;
[0034]所述铝安全纱网14安装于蚊笼外层上方120cm,用于防止被风扬起的碎瓦石进入蚊笼内;
[0035]所述聚酯纤维布圆筒15悬挂于蚊笼屋顶横梁下,高17m,直径55cm,筒上有4mm圆孔,从空调装置出来的调节空气经气流通道流经入设置于屋顶横梁下的聚酯纤维布圆筒15后能沿着圆筒流过进入蚊笼中,所述聚酯纤维布圆筒15能防止蚊虫通过空调装置逃离蚊龙;
[0036]所述空调装置17通过气流通道16控制蚊笼温湿度;
[0037]所述典型建筑21的侧面由喷镀墙面19和聚乙烯窗帘20构成;
[0038]所述铁门架构22用于支撑和固定带有不锈钢纱网罩的铝框架构13。
[0039]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铁门架构22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在停养蚊子后能对蚊笼进行消毒杀菌的紫外光杀菌灯24。
[0040]在蚊笼内设有LED灯,外电源的电经声控开关一路连接LED灯、另一路连接紫外光杀菌灯24。
[004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旨在说明具体实施方案的实现方式,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具备了蚊虫饲养和实验的全套装置,通过真实模拟当地的建筑和装饰,保证整套装置相关的气象因子与周围环境相一致,既解决了蚊虫试验和评估无法在现场开展的难题,也通过现场数据的采集,为今后现场研究蚊虫提供重要参考,从而进一步推进蚊虫的研究与防控。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