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全自动藻类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全自动藻类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者
    姜松, 张东玲, 喻达辉, 邓正华, 李晓兰, 黄桂菊, 范嗣刚, 刘宝锁, 张博
  • 公开日
    2014年12月17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8月5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8月5日
  •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文档编号
    C12R1/89GK204022814SQ20142044268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 一种全自动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培养装置包括藻类营养盐供应 单元、消毒海水供应单元和藻类扩繁单元;所述藻类扩繁单元包括藻液输出管道(9)、养殖 桶(12)、纳米曝气盘(13)、空气输送管道、桶盖(14)和LED照明灯(15),所述养殖桶(12)为 顶部敞口的圆柱形桶,所述纳米曝气盘(13)安装在养殖桶(12)的底部,所述桶盖(14)开 设有四个通孔并盖合在养殖桶(12)的顶部敞口上,所述LED照明灯(15)安装在桶盖(14) 的内侧壁面上,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的进口连接有气泵、出口从桶盖(14)的第二通孔伸入养 殖桶(12)内并与所述纳米曝气盘(13)连通,所述藻类营养盐供应单元通过桶盖(14)的第 二通孔向养殖桶(12)内输送藻类营养盐,所述消毒海水供应单元通过桶盖(14)的第三通 孔向养殖桶(12)内输送海水,所述藻液输出管道(9)设有3号抽水泵(10),藻液输出管道 (9)的进口套装有过滤网布(16),该藻液输出管道(9)的进口从桶盖(14)的第三通孔伸入 养殖桶(12)内、并位于与养殖桶(12)的底部内壁相距1/3桶高的位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营养盐供应单元包 括藻类营养盐容器(2)和藻类营养盐输送管道(3);所述藻类营养盐输送管道(3)设有1 号抽水泵(4),藻类营养盐输送管道(3)的进口连通所述藻类营养盐容器(2)、出口从桶盖 (14)的第二通孔伸入养殖桶(12)内、并位于靠近桶盖(14)的位置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营养盐供应单元还 包括冰箱(1),所述藻类营养盐容器(2)放置在冰箱(1)内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营养盐供应单元还 包括流量控制计(5);流量控制计(5)与所述1号抽水泵(4)的控制端电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海水供应单元包括 消毒海水容器和消毒海水输送管道¢);所述消毒海水输送管道(6)设有2号抽水泵(7), 消毒海水输送管道(6)的进口连通所述消毒海水容器、出口从桶盖(14)的第三通孔伸入养 殖桶(12)内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海水供应单元还包 括压力传感开关(8);所述消毒海水输送管道(6)的出口位于靠近养殖桶(12)底部的位 置,压力传感开关(8)与所述2号抽水泵(7)的控制端电连接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扩繁 单元还包括电机保护开关(11);电机保护开关(11)与所述3号抽水泵(10)的控制端电连 接8.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网布 (16)为300目尼龙网
  •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藻类培养装置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培养装置包括藻类营养盐供应单元、消毒海水供应单元和藻类扩繁单元;所述藻类扩繁单元包括藻液输出管道(9)、养殖桶(12)、纳米曝气盘(13)、空气输送管道、桶盖(14)和LED照明灯(15)。本实用新型的藻类培养装置可用于室内大规模扩繁,实现藻类扩繁过程中的定量营养盐和海水供给、定量藻液收集及连续培养,可大大提高藻类的培养质量及扩繁效率,实现高密度清洁型扩繁,获得单一洁净的藻类,为水产动物苗种提供优质洁净的活体开口饵料,提局水广动物苗种的成活率,从而提局养殖效益;同时省时省工,可大大降低人工扩繁及收集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 专利说明
    一种全自动藻类培养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全自动藻类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0002] 在水产动物苗种繁育过程中,藻类由于其个体小、扩繁周期短、可进行高密度扩繁 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贝类及某些海水鱼虾类苗期的开口饵料。现阶段,由于技术所限,螺旋 藻及酵母菌不能完全取代藻类作为贝类的开口饵料,因此藻类在育苗车间的提供将决定贝 苗的成败。 [0003] 目前,国内藻类扩繁方法主要以开放式养殖桶或水泥池为主,此类扩繁方法通常 会产生污染,使得杂藻大量生长,影响扩繁藻类的质量。由于采用开放式扩繁方法,此类藻 类扩繁方法往往受到天气及光照强度的影响较大,如遇到连续阴雨天,则藻类生长繁殖困 难;如遇到光照强度不适宜,其他藻类就很容易成为优势藻类。不仅如此,开放的扩繁环境 还容易引入有害细菌、病原体等,这都将大大提高贝类及海水鱼虾育苗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藻类培养装置,以克服现有 技术中开放式藻类扩繁方法受到天气及光照强度的影响较大的问题。 [0005]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种全自动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类培养装置包括藻类营养盐供 应单元、消毒海水供应单元和藻类扩繁单元;所述藻类扩繁单元包括藻液输出管道、养殖 桶、纳米曝气盘、空气输送管道、桶盖和LED照明灯,所述养殖桶为顶部敞口的圆柱形桶,所 述纳米曝气盘安装在养殖桶的底部,所述桶盖开设有四个通孔并盖合在养殖桶的顶部敞口 上,所述LED照明灯安装在桶盖的内侧壁面上,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的进口连接有气泵、出口 从桶盖的第二通孔伸入养殖桶内并与所述纳米曝气盘连通,所述藻类营养盐供应单元通过 桶盖的第二通孔向养殖桶内输送藻类营养盐,所述消毒海水供应单元通过桶盖的第三通孔 向养殖桶内输送海水,所述藻液输出管道设有3号抽水泵,藻液输出管道的进口套装有过 滤网布,该藻液输出管道的进口从桶盖的第三通孔伸入养殖桶内、并位于与养殖桶的底部 内壁相距1/3桶高的位置。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藻类营养盐供应单元包括藻类营养盐容 器和藻类营养盐输送管道;所述藻类营养盐输送管道设有1号抽水泵,藻类营养盐输送管 道的进口连通所述藻类营养盐容器、出口从桶盖的第二通孔伸入养殖桶内、并位于靠近桶 盖的位置。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藻类营养盐供应单元还包括冰箱,所述藻类 营养盐容器放置在冰箱内。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藻类营养盐供应单元还包括流量控制计;流 量控制计与所述1号抽水泵的控制端电连接。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消毒海水供应单元包括消毒海水容器和 消毒海水输送管道;所述消毒海水输送管道设有2号抽水泵,消毒海水输送管道的进口连 通所述消毒海水容器、出口从桶盖的第三通孔伸入养殖桶内。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消毒海水供应单元还包括压力传感开关;所 述消毒海水输送管道的出口位于靠近养殖桶底部的位置,压力传感开关与所述2号抽水泵 的控制端电连接。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藻类扩繁单元还包括电机保护开关;电机保 护开关与所述3号抽水泵的控制端电连接。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的过滤网布为300目尼龙网。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桶盖盖合的养殖桶、纳米曝气盘和LED照明灯为藻 类提供了适于生产的可控环境,并且通过藻液输出管道的进口设置在位于与养殖桶的底部 内壁相距1/3桶高的位置,使得培养完成的藻类输出后养殖桶还能留有藻种,在无需破坏 藻类生存环境即打开桶盖的前提下即能持续不断的进行藻类培养,实现了藻类密闭空间的 高密度连续扩繁模式,使得藻类在扩繁过程中不会受到天气及光照强度的影响,扩繁过程 中也不会产生杂藻及引入有害病原体,且能连续提供藻液,为贝苗及鱼虾苗提供高质量的 纯净生物饵料;
[0016]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控制计和压力感应开关实现藻类营养盐和消毒海水的 定量添加,保持养殖扩繁桶内的藻液始终保持良好的活力,从而达到高密度、智能化培养藻 类的目的;
[001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藻类培养装置可用于室内大规模扩繁,实现藻类扩繁过 程中的定量营养盐和海水供给、定量藻液收集及连续培养,可大大提高藻类的培养质量及 扩繁效率,实现高密度清洁型扩繁,获得单一洁净的藻类,为水产动物苗种提供优质洁净的 活体开口饵料,提高水产动物苗种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同时省时省工,可大大降 低人工扩繁及收集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 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_冰箱;2-藻类营养盐容器;3-藻类营养盐输送管道;4-1号抽水泵;5-流 量控制计;6-消毒海水输送管道;7-2号抽水泵;8-压力感应开关;9-藻液输出管道;10-3 号抽水泵;11-电机保护开关;12-养殖桶;13-纳米曝气盘;14-桶盖;15-LED照明灯; 16-过滤网布。


[002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藻类培养装置包括:藻类营养盐供应单元、消毒 海水供应单元和藻类扩繁单元。
[0022]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藻类营养盐供应单元包括冰箱1、藻类营养盐容器2、藻类营 养盐输送管道3和流量控制计5 ;藻类营养盐容器2放置在冰箱1内,藻类营养盐输送管道 3设有1号抽水泵4,藻类营养盐输送管道3的进口连通藻类营养盐容器2,流量控制计5与 1号抽水泵4的控制端电连接,从而控制藻类营养盐供应的流量。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海水供应单元包括消毒海水容器、消毒海水输送管道6和压力 传感开关8 ;消毒海水输送管道6设有2号抽水泵7,消毒海水输送管道6的进口连通消毒 海水容器,压力传感开关8与2号抽水泵7的控制端电连接,从而控制圆桶12内的海水加 入量。
[0024] 本实用新型的藻类扩繁单元包括藻液输出管道9、电机保护开关11、养殖桶12、圆 形纳米曝气盘13、空气输送管道、桶盖14和LED照明灯15。养殖桶12为顶部敞口的圆柱 形桶,纳米曝气盘13安装在养殖桶12的底部,桶盖14开设有四个通孔并盖合在养殖桶12 的顶部敞口上;上述藻类营养盐输送管道3的出口从桶盖14的第二通孔伸入养殖桶12内、 并位于靠近桶盖14的位置,上述消毒海水输送管道6的出口从桶盖14的第三通孔伸入养 殖桶12内、并位于靠近养殖桶12底部的位置;空气输送管道的进口连接有气泵、出口从桶 盖14的第二通孔伸入养殖桶12内并与纳米曝气盘13连通,用以均匀的为养殖桶12内的 藻类提供氧气;LED照明灯15安装在桶盖14的内侧壁面上,该LED照明灯15用于为养殖 桶12内的藻类提供稳定的照明,其照明亮度根据培养藻类的种类而适应选择;藻液输出管 道9设有3号抽水泵10,藻液输出管道9的进口套装有过滤网布16,该藻液输出管道9的 进口从桶盖14的第三通孔伸入养殖桶12内、并位于与养殖桶12的底部内壁相距1/3桶高 的位置,用以收集培养完成的藻液;电机保护开关11与3号抽水泵10的控制端电连接,其 控制3号抽水泵10的电机在空转、缺相或者短路时自动跳闸。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养殖桶12选优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直径I. 0米、桶高1. 2米、最大容 积为850L的圆柱形桶,藻类营养盐输送管道3、消毒海水输入管道6、藻液输出管道9均为 PVC管,过滤网布16选优为300目尼龙网,藻类营养盐输送管道3的出口与桶盖14相距0. 1 米,藻液输出管道9的出口与养殖桶12的底部相距0. 4米。
[0026]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如下:
[0027] 通过人工操作或者外部计算机自动控制,流量控制计5控制1号抽水泵4的藻类 营养盐添加量,实现藻类营养盐的定量添加,气泵连接圆形纳米曝气盘13,提供气流,带动 养殖桶12内的水体流动,同时为其中的藻类提供氧气;消毒海水输入管道6连接2号抽水 泵7, 2号抽水泵7的电控制端与压力感应开关8相接,从而控制圆桶内的海水加入量;藻 液输出管道穿过桶盖14,伸入养殖桶12,并距尚桶底部0. 4米左右的距尚;藻液输出管道9 的进口套有300目过滤网布16 ;藻类输出管道9与3号抽水泵10相接,起到收集藻液的作 用;3号抽水泵10配有电机保护开关11,电机保护开关11可以使3号抽水泵10的电机在 空转、缺相或者短路时自动跳闸;桶盖14下方配有LED照明灯15,照明灯亮度的选择应与 培养藻类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0028] 操作时,对养殖扩繁系统进行消毒处理后,首先,打开2号抽水泵7开关,将经过紫 外灯消毒后的海水经海水输送管道6加入圆底养殖桶12内,待加水到压力感应开关8的预 设量时,压力感应开关8控制2号抽水泵7关闭,完成加水,其中,压力感应开关8的预设量 由养殖桶12内的藻种量所决定。然后,打开1号抽水泵4,藻类营养盐经藻类营养盐输送 管道3进入圆底养殖桶12,流量控制计5根据预设值控制加入藻类营养盐的量,其中,流量 控制计5的预设值由养殖桶12内的藻种量所决定,藻类藻种的初始接种密度应为3000? 5000个/毫升。接完藻种后,开启圆底养殖桶12底部的圆形纳米曝气盘13进行供气,并打 开LED照明灯15,使藻类得到生长扩繁适宜的光强度。待藻类生长扩繁至一定密度时,打开 3号抽水泵10开关,藻类输出管道9将藻液输出至育苗池,3号抽水泵10与电机保护开关 11相连,待圆底养殖桶12内的藻液抽吸到藻类输出管道9进口的高度时,3号抽水泵10的 电机就会空转,电机保护开关11就会控制3号抽水泵10停止工作,由此即完成了本次的藻 类培养,并且,藻类输出管道9抽吸后留下的藻液作为藻种,进行下一个培养流程。
[0029]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与上述,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 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