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静脉输液液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静脉输液液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者
    陈国经
  • 公开日
    2015年3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15年1月3日
  • 优先权日
    2015年1月3日
  • 申请人
    陈国经
  • 文档编号
    A61M5/172GK104436367SQ20151000015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静脉输液液滴检测装置,其为侧面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由内套和外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I)外圆面为阶梯状结构,中部为内套内孔(4),套壁有I个内套观察孔(2)、两个对称的传感器安装孔(5)、内套过线槽(3)和内套过管开口(6);所述的外套(7)内圆面亦为阶梯状结构,中部为外套内孔(9),套壁有I个外套观察孔(11)、外套过线槽(10)和外套过管开口(8);内套(I )和外套(7)通过相互对应的阶梯状结构紧密套接连接,形成一个组合体,二者的观察孔(2、11)中轴线重合配合,过管开口(6、8)边缘分别对准重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液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I)和外套(7)所含的观察孔(2、11),分别位于内套(I)中部和外套(7)上部,中轴线重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液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传感器安装孔(5)分别位于内套(I)的套壁两侧,与内套(I)中轴形成对称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液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I)和外套(7)套壁上有贯穿套壁的过管开口(6、8),边缘分别重合配合,并且形成开环结构
  •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对静脉输液液滴进行检测的装置
  •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液滴检测装置,其为侧面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由内套和外套组成。内套(1)中部为内套内孔(4),套壁有1个观察孔(2)、两个对称的传感器安装孔(5)、内套过线槽(3)和内套过管开口(6);外套(7)中部为外套内孔(9),套壁有1个外套观察孔(11)、外套过线槽(10)和外套过管开口(8);内套(1)外圆面和外套(7)内圆面为相互对应的阶梯状结构,二者紧密套接连接,形成一个组合体;二者的观察孔(2、11)中轴线重合配合,过管开口(6、8)边缘分别重合配合。本装置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操作简便、重心平稳、检测精准、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可以方便的与任何静脉输液检测控制系统组合,用于静脉输液液滴检测和其他特殊场合的非侵入性液滴检测。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静脉输液液滴检测装置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静脉输液液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0002]临床静脉输液输血是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是医院临床护理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住院病人输液比例高达90%以上。输液的快慢、液体的更换、有无堵塞、渗漏或输液反应等情况的观察,以往都是靠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者陪护来完成。输液引发的医疗差错事故时有发生,医疗纠纷不断。大量的陪客、陪护也造成了病房的混乱和管理的困难,增加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严重影响医院的医疗秩序及正常工作。 [0003]液滴检测属于小流量的非连续性的液体流量检测,精度要求很高,难度较大。以往大多采用叶形转子流量计、锥形管转子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方法检测,但其结构复杂、体积大、价格高,均不适用于静脉输液液滴检测。液滴检测的关键技术是液滴传感器的结构及性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简单实用的装置可以对输液液滴进行精确方便的检测。 [000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 2232761 Y中公开了本发明人设计的一种“医用夹持式红外液滴检测装置”。其包括夹持器和电子电路,夹持器具有以弹簧为支点的两组杠杆式结构,其内侧面分别有一个弧形面作为定位卡,在弧形面中部两侧分别装有侧射式矩形红外发射和接收管。此装置存在定位困难,不容易校准,重心不平衡,使用时会将输液滴管拉偏,导致检测误差加大,传感器引线不易固定及保护,影响使用寿命等缺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671037Y中公开了另一种“液滴检测计数器”,采用激光发射接收器,但是仅公开了电路部分,未涉及机械结构部分。 [0005]美国专利说明书US 3871229 (A)采用称重法检测液滴,此法装置复杂,精度较低。同样US 6640649 BI中公开的另一种液滴检测器,米用电极插入输液滴管的侵入性方法,需要消毒,校准困难,几乎难以临床应用。其后改进型,在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101132734 A中公开的液滴检测器,采用了光学发射和接收器检测液滴,但只涉及到电子电路部分,并未披露机械结构部分任何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外形美观、定位准确、重心平衡、操作方便、检测精准、使用寿命长的静脉输液滴速检测装置,而且重点在于解决其机械结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其为侧面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由内套和外套组成,二者紧密套接连接,内套外圆面为阶梯状结构,中部为内套内孔,套壁有I个观察孔及两个对称的传感器安装孔、下部有一条半圆形径向过线槽,及一条贯穿整个套壁的过管开口 ;外套内圆面亦为阶梯状结构,中部为外套内孔,套壁上部有I个观察孔、内壁下部有一条半圆形径向过线槽,及一条贯穿整个套壁的过管开口 ;内套和外套通过相互对应的阶梯状结构紧密套接连接,形成一个组合体,二者的观察孔和过管开口分别对准重合配合。
[0008]本装置为中空圆筒状结构,内套的内孔与输液滴管形状大小配合,解决了输液滴管定位不准,定位不便的问题。当然,内孔的形状不限于圆柱形,也可为方形或适合于各种输液滴管的其他形状。
[0009]内套和外套的观察孔各I个,分别位于过管开口的对面,装配时二者重合配合。观察孔为圆形,当然亦可为其他形状,如三角形、方形或其他适合形状,以方便对液滴的观察。
[0010]两个传感器安装孔分别位于内套的套壁两侧,与内套中轴形成对称结构,方便加工,定位准确,提高液滴检测精准度。
[0011]内套和外套套壁上有径向的贯穿整个套壁的长条形过管开口,使二者形成开环结构,使输液管进出方便,让临床上安装使用过程更为快捷简便。
[0012]内套过线槽位于内套外壁下半部,外套过线槽位于外套内壁下半部,径向设置,内套和外套配合固定后形成一管状结构,有助于固定和保护传感器引出线,延长使用寿命。
[0013]内套外圆面和外套内圆面为相互对应的阶梯状结构,有利于保护传感器及其引线,并使内套和外套紧密配合连接,形成一组合体。
[0014]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定位方便准确、操作简便快捷、重心平稳、检测精准、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有益于提高液滴检测的精准度并方便临床安装使用。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内外套装配图爆炸后的上下二等角轴测图。
[0016]附图2为本发明内外套装配图的左视图。
[0017]附图3为本发明内外套装配图的等轴测图。
[0018]图中:1、内套,2、内套观察孔,3、内套过线槽,4、内套内孔,5、传感器安装孔,6、内套开口,7、外套,8、外套开口,9、外套内孔,10、外套过线槽,11、外套观察孔。


[0019]图1示出了本装置装配后爆炸开的结构图,其为侧面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其包括:内套I和外套7。内套I外圆面为阶梯状结构,中部为管状内套内孔4,套壁中部有I个圆形内套观察孔2、套壁两侧有对称的两个传感器安装孔5,套壁外圆面有内套过线槽3,套壁有内套过管开口 6 ;外套7内圆面亦为阶梯状结构,中部为管状外套内孔9,套壁上部有I个圆形观察孔11,套壁内圆面有外套过线槽10,套壁有外套过管开口 8。
[0020]图2及图3示出了内套I和外套7通过相互对应的阶梯状结构紧密套接连接,形成一个组合体,二者的观察孔2和11分别位于内套I中部和外套7上部,中轴线重合配合;内套I和外套7套壁上有贯穿套壁的过管开口 6和8,边缘分别对准重合配合,形成开环结构。
[0021]内外套可采用塑料或其它金属材料制作,不影响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本实施例采用塑料制作。
[0022]本发明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如下: 本装置作为一个传感器部件,应与静脉输液检测控制系统配合使用。使用时将红外光发射、接收管分别安装于传感器安装孔中,其电极引线通过过线槽引出。外套与内套套接连接,二者观察孔和过管开口对准重合。临床应用时将输液器输液管越过过管开口后再将输液滴管从下往上插入内套内孔中。当操作者通过观察孔看到液滴时,即表明安装工作正确完成。液滴检测计数由其它电子装置完成。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