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经线张力控制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经线张力控制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钱建忠, 韩国华, 浦雪忠
  • 公开日
    2002年10月2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12月14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12月14日
  • 申请人
    张家港市攀峰纺机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D03D49/16GK2514011SQ012728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织机筒子架上的锭杆[1],依次套设在锭杆[1]上的筒子座[2]、套管[3]和筒子芯[4],筒子座[2]与筒子芯[4]之间通过套管[3]固定联接,在锭杆[1]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挡圈[5],限位挡圈[5]可与筒子芯[4]外侧的端面相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锭杆[1]上套设有中空的磨擦盘[7],在磨擦盘[7]内的锭杆[1]上固定设置弹簧座[8],扭簧[10]的一侧设置在弹簧座[8]上,扭簧[10]另一侧的扭簧脚[11]伸出端与固定设置在磨擦盘[7]内的限位凸块[12]相抵,磨擦盘[7]的端面与筒子座[2]的端面相对,在筒子座[2]内靠端面至少设置有一块磁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线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子座[2]上设置有筒子阻尼[14],所述的筒子芯[4]上设置有阻尼圈[15],筒子阻尼[14]与阻尼圈[15]均由弹性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经线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筒子座[2]内且靠近其端面处设置有一至二块磁块[13],该磁块[13]由永磁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经线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挡圈[5]和弹簧座[8]分别通过紧固螺钉[6、9]固定安装在锭杆[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经线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擦盘[8]与锭杆[1]之间还设置有衬套[16],该衬套[16]由耐磨的绝缘材料制成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帘子布织机上的经线张力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帘子布织机筒子架上的经线张力控制装置目前,在国内帘子布织机上一般都不设有经线张力控制装置,而在国外帘子布织机中,其筒子架上则设置有经线张力控制装置,该装置采用单锭拉簧式结构,主要包括水平设置在织机筒子架上的锭杆,锭杆上依次套设有筒子座、套管和筒子芯,筒子座与筒子芯之间通过套管进行紧配合固定联接,绕有纱线的筒子则套设在由筒子座、套管和筒子芯组成的组件外,在筒子座的下部通过皮带与一弹簧装置相连,该装置使用时,弹簧装置通过皮带对筒子上的经线进行张力控制但是,由于这种装置结构较为烦琐,且筒子上的经线由满筒到小筒时,需要对经线的张力进行人工调节,因此,操作使用较为不便,经线张力控制也不稳定;特别是在织机运转开始或停止时,其经线张力波动更为明显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经线张力控制稳定、可靠,操作使用简便的经线张力控制装置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经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织机筒子架上的锭杆,依次套设在锭杆上的筒子座、套管和筒子芯,筒子座与筒子芯之间通过套管固定联接,在锭杆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挡圈,限位挡圈可与筒子芯外侧的端面相抵,在所述锭杆上套设有中空的磨擦盘,磨擦盘内的锭杆上固定设置弹簧座,扭簧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弹簧座上,扭簧另一侧的扭簧脚伸出端与固定设置在磨擦盘内的限位凸块相抵,磨擦盘的端面与筒子座的端面相对,在筒子座内靠近端面处至少设置有一块磁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对经线的张力控制稳定可靠,用于织造帘子布时,可保证织物的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 专利摘要
    一种经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织机筒子架上的锭杆,依次套设在锭杆上的筒子座、套管和筒子芯,筒子座与筒子芯之间通过套管固定联接,在锭杆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挡圈,限位挡圈可与筒子芯外侧的端面相抵,所述的锭杆上套设中空的摩擦盘,摩擦盘内固定设置弹簧座,扭簧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弹簧座上,扭簧另一侧的扭簧脚伸出端与固定设置在摩擦盘内的限位凸块相抵,摩擦盘的端面与筒子座的端面相对,在筒子座内靠近端面处至少设置有一块磁块;用于织造帘子布时,可保证帘子布织物的质量。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经线张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图1为本实用新型经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结构图。1、锭杆,2、筒子座,3、套管,4、筒子芯,5、限位挡圈,6、紧固螺钉,7、磨擦盘,8、弹簧座,9、紧固螺钉,10、扭簧,11、扭簧脚,12、限位凸块,13、磁块,14、筒子阻尼,15、阻尼圈,16、衬套。如图1所示,一种经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织机筒子架(图中未画出)上的锭杆1,依次套设在锭杆1上的筒子座2、套管3和筒子芯4,筒子座2与筒子芯4之间通过套管3紧配合固定联接,绕有经线的筒子可设置在筒子座2、套管3及筒子芯4上,限位挡圈5通过紧固螺钉6安装在锭杆1的端部,与筒子芯4的外端面相抵,锭杆1上套设中空的磨擦盘7,在磨擦盘7内的锭杆1上设置有弹簧座8,弹簧座8通过紧固螺钉9安装在锭杆1上,扭簧10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弹簧座8上,扭簧10另一侧的扭簧脚11伸出端与固定设置在磨擦盘7内的限位凸块12相抵,磨擦盘7的端面与筒子座2的端面相对,在筒子座2内靠近端面处设置有一块磁块13,该磁块13由永磁材料制成,在筒子座2上还设置有筒子阻尼14,筒子芯4上则设置有阻尼圈15,筒子阻尼14与阻尼圈15均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另外,在磨擦盘7与锭杆1之间还设置有衬套16,该衬套16由耐磨的绝缘材料制成。当帘子布织机开始工作时,经线在织机的拉力作用下带动筒子旋转,筒子通过筒子阻尼14和阻尼圈15带动筒子座2、套管3及筒子芯4一起绕锭杆1转动,此时,设置在筒子座2内的磁块13因磁力作用于磨擦盘7,使筒子座2与磨擦盘7之间产生磨擦力,并带动磨擦盘7克服扭簧10的作用力一起转动,磨擦盘7在扭簧10的扭力作用下储存能量,直到扭簧10对磨擦盘7的扭力大于磨擦力时,磨擦盘7停止转动,而筒子座2则继续转动,从而使经线在织造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并对张力波动产生缓冲作用。当帘子布织机停止工作时,织机上的经线停止运动,由于设置在筒子座2、套管3和筒子芯4上筒子因惯性作用仍会继续转动,因此,在织机与筒子之间的经线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松弛,如果该张力得不到有效控制,便会影响到帘子布织机以后的织造质量;此时,设置在磨擦盘7内的扭簧10开始释放能量,扭簧10的扭力反向作用于磨擦盘7,设置在筒子座2内的磁块13通过磁力作用于磨擦盘7,使磨擦盘7与筒子座2之间产生磨擦力,并通过筒子座2、套管3和筒子芯4一起反向作用于筒子,使筒子反向转动,当该扭力与磨擦力平衡时,筒子停止转动,从而使筒子与织机之间的经线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在帘子布织机的正常生产中,如果帘子布的经线张力发生变化,该经线张力控制装置便能通过上述的工作过程,并对其进行自动调节,从而使帘子布织机的经线在织造过程中一直处于受控状态;因此,该张力控制装置能对经线的张力进行有效控制,且张力控制较为均匀,能有效保证帘子布织物的生产质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磁块13可以设置在筒子座2内,也可设置在磨擦盘7内,或同时对应设置在筒子座2与磨擦盘7内;磁块13的数量可以是一块或一对,也可以设置多块或多对。根据磁块13设置的位置,筒子座2与磨擦盘7的材料应采用可被磁块13吸引的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带直捻筒子架的帘子布织机的经线张力控制。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