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高伯菘, 王坤池
  • 公开日
    2006年2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04年8月2日
  • 优先权日
    2004年8月2日
  • 申请人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C03B11/08GK1733631SQ2004100703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可用于将一玻璃硝材成型为一玻璃镜片,包含一下套筒、一上套筒、一下模仁,及一上模仁,其特征在于该下套筒,具有一第一周壁,及一由该第一周壁所围绕界定出的第一内孔,该第一周壁具有一第一抵接面;该上套筒,具有一第二周壁,及一由该第二周壁所围绕界定出的第二内孔,该第二周壁具有一内周面及一朝向该第一抵接面的第二抵接面,该第二内孔具有一由该内周面的一导引面部所围绕界定出的截头圆锥段,该截头圆锥段是朝向该下套筒,且该截头圆锥段的孔径是朝该下套筒递增;该下模仁,套接于该第一内孔,具有一朝向该上套筒的第一塑形面;及该上模仁,套接于该第二内孔,而可在一远离该下模仁的第一位置与一靠近该下模仁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上模仁具有一朝向该第一塑形面的第二塑形面,当该下、上套筒的第一、二抵接面互相抵接且该上模仁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塑形面、该导引面部、该第一塑形面相配合可界定出一可供该玻璃硝材成形为该玻璃镜片的成形模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套筒的第一内孔具有一朝向该上套筒的大孔径段,及一相反于该上套筒的小孔径段,该第一抵接面是界定于该小孔径段与该大孔径段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套筒的第二周壁更具有一相反于该下套筒的大径部,及一朝向该下套筒的小径部,该小径部的外径是对应于该第一内孔的大孔径段的孔径,该第二抵接面形成于该小径部朝向该下套筒的底端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套筒的第二内孔更具有一相反于该下套筒的第一套接段、一孔径小于该第一套接段的第二套接段、一界定于该第一、二套接段之间的第一肩部、一孔径小于该第二套接段且与该截头圆锥段具有最小孔径的一端连接的第三套接段、一界定于该第二、三套接段之间的第二肩部,及一朝向该下套筒且与该截头圆锥段具有最大孔径的一端连接的组接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模仁更具有一可套接于该第一内孔的小孔径段内并延伸至该大孔径段内的安装部,及一与该安装部连接而可抵接于该第一周壁的一底端面上的限位部,该第一塑形面形成于该安装部朝向该第二塑形面的一端上,当该下、上套筒的第一、二抵接面互相抵接时,该安装部更可延伸至该第二内孔的组接段内,而使该第一塑形面位于该组接段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模仁更具有一可套接于该第二内孔的第一套接段内的第一安装部、一与该第一安装部连接而可套接于该第二内孔的第二套接段内的第二安装部、一与该第二安装部连接而可套接于该第二内孔的第三套接段内的第三安装部,及一与该第三安装部连接而延伸至该第二内孔的截头圆锥段内的成形部,该第二塑形面形成于该成形部朝向该第一塑形面的一端上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套筒的第二周壁的内周面更具有一围绕界定出该第二内孔的第三套接段的套接面部,及一围绕界定出该第二内孔的组接段的组接面部,该导引面部连接于该套接面部与该组接面部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套筒有更具有一镀设于该内周面的套接面部、导引面部与组接面部上的保护膜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膜是由具耐磨耗性、低摩擦系数与高抗高温氧化性的材质制成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形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成形时可对镜片产生适当局限及在组立时可自动导正玻璃硝材的中心位置的玻璃模造成形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玻璃模造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如图1、2所示,为现有一种用于成形光学玻璃镜片的模具,包含一套筒1、一定位于该套筒1内而可供一玻璃硝材4置放的下模仁2,及一可移动地套设于该套筒1内的上模仁3。当该玻璃硝材4被放置于该下模仁2上后,在高温模造过程中该上模仁3可下移至与该套筒1、该下模仁2配合形成一成形模穴5,则该玻璃硝材4即可在该成形模穴5内被加压成形为一玻璃镜片6。虽然,利用此种模具即可供该玻璃硝材4在该成形模穴5内被加压成形为该玻璃镜片6,但是,由于在模造成形过程中,该玻璃镜片6的一斜周面601在该成形模穴5内并没有受到任何实质上的局限,而具有任意变形的自由度,因此在后续的冷却收缩过程中,该斜周面601即可能如图3所示而发生往该玻璃镜片6的一凹面602或一凸面603收缩的情形,甚而是两种收缩伴随发生的情形,如此,该玻璃镜片6即可能发生形成双重面或多重面的情形,或发生无法借由该上、下模仁3、2的表面面形来补偿成形为所需的表面面形的情形,而成为一不良品。再者,如图4、5所示,该玻璃硝材4在置放过程中或模具移载过程中(例如连续模的生产流程),均可能发生其中心位置偏离该套筒1的中心轴线位置的情形,然而,此种模具在将该玻璃硝材4成形为玻璃镜片的过程中,并无法将该玻璃硝材4的中心位置导正,因此,该玻璃硝材4不但往往会成形为一偏肉镜片7而成为不良品,且,该玻璃硝材4在成形过程中,也往往会发生与该套筒1黏着的问题,或受挤压而侵入该套筒1与该下模仁2之间,而导致咬模破坏模具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成形时可对镜片产生适当局限及在组立时可自动导正玻璃硝材的中心位置的玻璃模造成形装置。本发明的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可用于将一玻璃硝材成型为一玻璃镜片,包含一下套筒、一上套筒、一下模仁,及一上模仁,其特点是该下套筒具有一第一周壁,及一由该第一周壁所围绕界定出的第一内孔,该第一周壁具有一第一抵接面。该上套筒具有一第二周壁,及一由该第二周壁所围绕界定出的第二内孔,该第二周壁具有一内周面及一朝向该第一抵接面的第二抵接面,该第二内孔具有一由该内周面的一导引面部所围绕界定出的截头圆锥段,该截头圆锥段是朝向该下套筒,且该截头圆锥段的孔径是朝该下套筒递增。该下模仁是套接于该第一内孔,具有一朝向该上套筒的第一塑形面。该上模仁是套接于该第二内孔,而可在一远离该下模仁的第一位置与一靠近该下模仁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上模仁具有一朝向该第一塑形面的第二塑形面,当该下、上套筒的第一、二抵接面互相抵接且该上模仁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塑形面、该导引面部、该第一塑形面相配合可界定出一可供该玻璃硝材成形为该玻璃镜片的成形模穴。根据上述方案,本发明的玻璃模造成形装置,不但在玻璃镜片冷却收缩时可对玻璃镜片产生适当的局限作用,而可有效防止玻璃镜片产生无法控制的收缩变形,并可在套筒组立时自动导正玻璃硝材的中心位置,以避免玻璃硝材成形为不良的偏肉镜片,所以确实能达到发明的目的。

图1是现有一种玻璃成形模具与一玻璃硝材的组合剖视图。
图2是一类似图1的视图,说明该玻璃硝材被加压成形为一玻璃镜片。
图3是该玻璃镜片冷却收缩的变形示意图。
图4是一类似图1的视图,说明该玻璃硝材的中心位置偏离该模具的中心轴线位置。
图5是一类似图2的视图,说明该玻璃硝材被加压成形为一偏肉镜片。
图6是本发明玻璃模造成形装置一较佳实施例与一玻璃硝材的剖视图。
图7是一类似图6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上套筒下移而与一下套筒组接。
图8是一类似图6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上套筒下移而与该下套筒组接至定位。
图9是一类似图6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上模仁下移而将该玻璃硝材加压成形为一玻璃镜片。
图10是一类似图6的视图,说明该玻璃硝材的中心位置偏离该下套筒的中心轴线位置。
图11是一类似图10的视图,说明该上套筒下移至与该玻璃硝材的顶周缘接触。
图12是一类似图10的视图,说明该上套筒下移至将该玻璃硝材导正。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参阅图6,本发明玻璃模造成形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可用于将一玻璃硝材100成型为一玻璃镜片200(见图9),该成形装置包含一下套筒10、一上套筒20、一下模仁30,及一上模仁40。
该下套筒10具有一第一周壁11,及一由该第一周壁11所围绕界定出的第一内孔12。该第一周壁11具有一第一抵接面111,该第一内孔12具有一朝向该上套筒20的大孔径段121,及一相反于该上套筒20的小孔径段122,该第一抵接面111是界定于该小孔径段122与该大孔径段121之间并朝向该上套筒20。
该上套筒20具有一第二周壁21、一由该第二周壁21所围绕界定出的第二内孔22,及一保护膜23。该第二周壁21具有一内周面211、一第二抵接面212、一相反于该下套筒10的大径部213,及一朝向该下套筒10且外径对应于该第一内孔11的大孔径段121的孔径的小径部214,该内周面211具有一导引面部2111、一与该导引面部2111顶缘连接的套接面部2112,及一与该导引面部2111底缘连接的组接面部2113,该第二抵接面212是形成于该小径部214朝向该下套筒10的底端上而朝向该第一抵接面111。该第二内孔22具有一相反于该下套筒10的第一套接段221、一孔径小于该第一套接段221的孔径的第二套接段222、一界定于该第一、二套接段221、222之间的第一肩部223、一由该套接面部2112所围绕界定出且孔径小于该第二套接段222的第三套接段224、一界定于该第二、三套接段222、224之间的第二肩部225、一由该导引面部2111所围绕界定出的截头圆锥段226,及一由该组接面部2113所围绕界定出且朝向该下套筒10的组接段227。该截头圆锥段226是朝向该下套筒10,且该截头圆锥段226的孔径是朝该下套筒10递增,该第三套接段224是与该截头圆锥段226具有最小孔径的一端连接,该组接段227是与该截头圆锥段226具有最大孔径的一端连接。该保护膜23是镀设于该套接面部2112、导引面部2111与组接面部2113上,且在本实施例中,该保护膜23是由具耐磨耗性、低摩擦系数与高抗高温氧化性的材质制成。
该下模仁30是套接于该第一内孔12,并具有一可套接于该第一内孔12的小孔径段122内并延伸至该大孔径段121内的安装部31、一与该安装部31连接而可抵接于该第一周壁11的一底端面上的限位部32,及一形成于该安装部31朝向该上套筒20的一端上的第一塑形面33。
该上模仁40是可移动地套接于该第二内孔22,而可在一远离该下模仁30的第一位置(见图8)与一靠近该下模仁30的第二位置(见图9)之间移动。该上模仁40具有一可套接于该第二内孔22的第一套接段221内的第一安装部41、一与该第一安装部41连接而可套接于该第二内孔22的第二套接段222内的第二安装部42、一与该第二安装部42连接而可套接于该第二内孔22的第三套接段224内的第三安装部43、一与该第三安装部43连接而延伸至该第二内孔22的截头圆锥段226内的成形部44,及一形成于该成形部44朝向该第一塑形面33的一端上的第二塑形面45。
如图6、7所示,实际进行成形操作时,分别将该下套筒10与该下模仁30组立及将该上套筒20与该上模仁40组立,并将该玻璃硝材100放置于该下模仁30的第一塑形面33上,然后,如图7、8所示,即可以借由人工或机械夹爪(图未示)抓取该上套筒20的大径部213的顶端,而将该上套筒20的小径部214下移组入该下套筒10的第一内孔12的大孔径段121内,在此过程中,该上模仁40的第二塑形面45会抵止于该玻璃硝材100的顶面上,而使该上模仁40停留于远离该下模仁30的第一位置,而,当该上套筒20下移至该下、上套筒10、20的第一、二抵接面111、212互相抵接时,该下模仁30的安装部31会延伸组入该第二内孔22的组接段227内,而使该第一塑形面33位于该组接段227内,而该导引面部2111则会与该玻璃硝材100的顶周缘接触。此后,如图9所示,在进行高温模造的过程中,当该上模仁40从该第一位置被下压至靠近该下模仁30的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塑形面45、该导引面部2111、该第一塑形面33相配合可界定出一成形模穴50,如此,该第二塑形面45即可在该成形模穴50内将软化的玻璃硝材100加压成形为该玻璃镜片200。
此外,如图10、11、12所示,当该玻璃硝材100在置放过程中或模具移载过程中(例如连续模的生产流程),发生中心位置偏离该下套筒10的中心轴线位置的情形时,由于该上套筒20的内周面211形成有锥面状的导引面部2111,因此,在该上套筒20下移的过程中,该导引面部2111可与该玻璃硝材100的顶周缘接触,并借侧向力将该玻璃硝材100朝该下套筒10的中心轴线位置推移,而将该玻璃硝材100导正至该下套筒10的中心轴线位置上或极度接近该下套筒10的中心轴线的位置上,如此,该玻璃硝材100即可供在后续的高温模造过程中,被加压成形为如图9所示的玻璃镜片200。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发明的优点归纳如下一、本发明借由该第二塑形面45、该导引面部2111、该第一塑形面33可界定出具局限性的成形模穴50,因此,在高温模造过程中,当软化的玻璃硝材100受压而往外挤出时,该导引面部2111可迫使玻璃硝材100的周缘部份沿其锥度向下扩展而转印形成为该玻璃镜片200的一斜周面210(见图9),如此,在后续的冷却收缩过程中,由于该导引面部2111仍与该斜周面210保持接触,而使该斜周面210受到实质上的局限,因此,本发明不但可降低该玻璃镜片200冷却收缩的自由度,更可有效防止该玻璃镜片200在冷却收缩过程中产生无法控制的收缩变形。
二、本发明在该下、上套筒10、20的组接过程中,利用该上套筒20的导引面部2111可自动导正偏离该下套筒10的中心轴线位置的玻璃硝材100,而迫使该玻璃硝材100移动至适当的模造成形位置上,如此,即便该玻璃硝材100在置放过程中或模具移载过程中,发生中心位置偏离的情形时,本发明也可自动将该玻璃硝材100的中心位置导正,因此,本发明可有效避免该玻璃硝材100因成形位置不正而成形为一偏肉镜片,而大幅提高产品良率。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模造成形装置,包含一具有一第一周壁、一第一内孔的下套筒、一具有一第二周壁、一第二内孔的上套筒、一套接于该第一内孔且具有一第一塑形面的下模仁,及一套接于该第二内孔而可在一第一、二位置之间移动并具有一朝向该第一塑形面的第二塑形面的上模仁,该第一周壁具有一第一抵接面,该第二周壁具有一内周面及一朝向该第一抵接面的第二抵接面,该第二内孔具有一由该内周面的一导引面部所界定出的截头圆锥段,该截头圆锥段的孔径是朝该下套筒递增,当该下、上套筒的第一、二抵接面互相抵接且该上模仁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塑形面、该导引面部、该第一塑形面相配合可界定出一可供一玻璃硝材成形为一玻璃镜片的成形模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