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伟, 勾立新, 徐芳
  • 公开日
    2012年8月8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16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16日
  • 申请人
    刘伟, 勾立新, 徐芳
  • 文档编号
    A61G13/12GK202366106SQ20112052901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包括一定宽度和长度的矩形板材,其特征在于背托板(I)的一端与臂托板(2)—端平面枢轴(3)连接,而臂托板(2)另一端两侧边对应设有约束带(4),臂托板(2)上向约束带(4)方向形成有逐渐增厚的坡面臂垫(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特征在于臂垫(5)的约束带(4)位置一体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弧面突起(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经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特征在于向上突出的弧面突起(6)侧视呈半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特征在于坡面臂垫(5)侧视呈薄楔形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特征在于坡面臂垫(5)和弧面突起(6)是一体成型的乳胶海绵,或泡沫塑料,或棉垫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特征在于约束带(4)是尼龙粘扣,或条形织物带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上肢的支托,具体是一种经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属用于上肢的支托。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定宽度和长度的矩形板材,而在背压底托板的一端与臂托板一端平面枢轴连接,而臂托板另一端两侧边对应设有约束带,臂托板上向约束带方向形成有逐渐增厚的坡面臂垫和弧面突起。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上臂与躯干的角度即肩关节位置可调,在病人前臂外展手腕背伸,充分暴露腕部的桡动脉区域,臂托板柔软舒适,更加人性化,约束带防止病人手部乱动,确保桡动脉穿刺顺利进行。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的制作方法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特别是施行冠脉支架植入术。但以往的动脉穿刺术普遍采用股动脉穿刺,由于股动脉穿刺技术费用高,病人舒适度差,术后病人6小时内不能下床,影响身体活动,术后穿刺点压迫要求高。近年来,临床医生多采用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节省费用,病人术后1-2小时可活动。而现有的普通医用夹板不能适应和满足治疗要求。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经桡动脉穿刺操作不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包括一定宽度和长度的矩形板材,而在背托板的一端与臂托板一端平面枢轴连接,而臂托板另一端两侧边对应设有约束带,臂托板上向约束带方向形成有逐渐增厚的坡面臂垫。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上臂与躯干的角度即肩关节位置可调,在病人前臂外展、手腕背伸,充分暴露腕部的桡动脉区域,臂托板柔软舒适,更加人性化,约束带防止病人手部乱动,确保桡动脉穿刺顺利进行。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背托板2.臂托板3.枢轴4.约束带5.臂垫6.弧面突起。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包括一定宽度和长度的矩形板材,而背托板I的一端与臂托板2 —端平面枢轴3连接,而臂托板2另一端两侧边对应设有约束带4,臂托板2上向约束带4方向形成有逐渐增厚的坡面臂垫5。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臂垫5的约束带4位置一体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弧面突起6。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向上突出的弧面突起6侧视呈半圆形。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坡面臂垫5侧视呈薄楔形。使病人手腕背伸后上肢舒适。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坡面臂垫5和弧面突起6是软质材料一体成型的,采用乳胶海绵,或泡沫塑料,或棉垫。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约束带4是尼龙粘扣,或条形织物带。 使用时,病人仰卧在治疗床上,背托板I置于患者肩背部,压实,病人上肢置于臂托板2上,根据便于操作的肩关节位置,通过枢轴3调整背托板I与臂托板2之间的角度。病人前臂外展手腕背伸,使弧面突起6置于手腕背侧,并利用约束带如尼龙粘扣,绑缚患者手掌,避免病人手部乱动。这样,充分暴露腕部的桡动脉区域,进行穿刺治疗。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