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的制作方法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特别是施行冠脉支架植入术。但以往的动脉穿刺术普遍采用股动脉穿刺,由于股动脉穿刺技术费用高,病人舒适度差,术后病人6小时内不能下床,影响身体活动,术后穿刺点压迫要求高。近年来,临床医生多采用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节省费用,病人术后1-2小时可活动。而现有的普通医用夹板不能适应和满足治疗要求。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经桡动脉穿刺操作不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包括一定宽度和长度的矩形板材,而在背托板的一端与臂托板一端平面枢轴连接,而臂托板另一端两侧边对应设有约束带,臂托板上向约束带方向形成有逐渐增厚的坡面臂垫。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上臂与躯干的角度即肩关节位置可调,在病人前臂外展、手腕背伸,充分暴露腕部的桡动脉区域,臂托板柔软舒适,更加人性化,约束带防止病人手部乱动,确保桡动脉穿刺顺利进行。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背托板2.臂托板3.枢轴4.约束带5.臂垫6.弧面突起。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包括一定宽度和长度的矩形板材,而背托板I的一端与臂托板2 —端平面枢轴3连接,而臂托板2另一端两侧边对应设有约束带4,臂托板2上向约束带4方向形成有逐渐增厚的坡面臂垫5。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臂垫5的约束带4位置一体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弧面突起6。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向上突出的弧面突起6侧视呈半圆形。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坡面臂垫5侧视呈薄楔形。使病人手腕背伸后上肢舒适。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坡面臂垫5和弧面突起6是软质材料一体成型的,采用乳胶海绵,或泡沫塑料,或棉垫。所述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其约束带4是尼龙粘扣,或条形织物带。 使用时,病人仰卧在治疗床上,背托板I置于患者肩背部,压实,病人上肢置于臂托板2上,根据便于操作的肩关节位置,通过枢轴3调整背托板I与臂托板2之间的角度。病人前臂外展手腕背伸,使弧面突起6置于手腕背侧,并利用约束带如尼龙粘扣,绑缚患者手掌,避免病人手部乱动。这样,充分暴露腕部的桡动脉区域,进行穿刺治疗。
桡动脉穿刺治疗托架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张凤兰张凤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李海诚李海诚戚海波, 戚克有常林
专利相关信息
-
孔庆美, 王明珠孔庆美, 王明珠许继宗许继宗许继宗王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