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病毒液纯化、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病毒的纯化、浓缩技术在当今生物技术领域越来越常用,以往的纯化设备是五花八门,有的采用高速离心法、有的采用化学试剂法,大多设备价格昂贵、操作不方便、纯化效率也一般;浓缩设备浓缩效率低、截留率低而且病毒损失大。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相关配套设备也必须不断发展,为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形势,需要一种高效、简单、便宜的纯化、浓缩装置。在生物技术行业中,由于传统分离工艺技术条件的限制,预处理中常带有大量的可溶性蛋白,大分子杂质被带入到下游工艺,增加了后提取工艺环节的负荷,或者浓缩的效率,影响产品质量及生产收率,生产成本较高。采用膜分离技术对病毒液进行浓缩及纯化,整个过程不加热,无相变,分离精度高,浓缩成本低,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收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病毒液纯化、浓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原料液储罐,2、微滤器,3、低压泵,4、流量计,5、免疫抗原储罐,6、超滤器,7、高压泵,8、高浓度免疫抗原储罐,9、压力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病毒液纯化、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液储罐1、微滤组件、免疫抗原储罐5、超滤组件和高浓度免疫抗原储罐8,所述原料液储罐1与所述微滤组件相连通,所述微滤组件与所述免疫抗原储罐5相连通,所述免疫抗原储罐5与所述超滤组件相连通,所述超滤组件与高浓度免疫抗原储罐8相连通,所述微滤组件包括含有微滤膜的微滤器2、低压泵3,所述微滤器2的一端通过所述低压泵3与所述原料液储罐1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微滤器2的另一端与所述原料液储罐1的另一端相连通,且,所述微滤器2的中间部位设有一开口,并通过该开口与所述免疫抗原储罐5相连通。所述超滤组件包括含有超滤膜的超滤器6、高压泵7,所述超滤器6的一端通过所述高压泵7与所述免疫抗原储罐5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超滤器6的另一端与所述免疫抗原储罐5的另一侧相连通,且所述超滤器6的中间部位设有一开口,并通过该开口与所述高浓度免疫抗原储罐8相连通。[0023]所述微滤组件还包括流量计4,所述微滤器2通过所述流量计4与所述低压泵3连接。所述超滤组件还包括流量计4,所述超滤器6通过所述流量计4与所述高压泵7连接。所述微滤组件还包括压力表9,所述流量计4与所述微滤器2的一端之间,所述微滤器2另一端与所述原料液储罐1之间均连接有压力表9。所述超滤组件还包括压力表9, 所述流量计4与所述超滤器6的一端之间,所述超滤器6另一端与所述免疫抗原储罐5之间均连接有压力表9。所述的微滤膜和超滤膜的分离材料可以是有机膜材料也可以是无机膜材料。主要包括陶瓷材料、金属材料及有机高分子材料。其中有机高分子主要有醋酸纤维素、磺化聚砜、磺化聚醚砜、聚酰胺、聚乙烯醇或聚哌嗪酰胺;无机氧化物材料主要有氧化铝、氧化钛、 氧化锆以及氧化铪。本实用新型的为如图1所示,原料液储罐1中的原料液经过低压泵3降压后,再通过流量计4及压力表9,进入微滤器2进行过滤,微滤膜孔径为IOOnm 220nm,得到渗透液和浓缩液,所述渗透液经过压力表9重新返回原料液储罐1,当原料液固含量大于或等于lg/L后,将原料液排出。所述已除去细菌、细胞碎片等杂质的浓缩液通过卫生级管道进入免疫抗原储罐5, 进行超滤操作。所述浓缩液从免疫抗原储罐5中出来,经过高压泵7增压,再经过流量计4及压力表9进入超滤器6进行过滤,得到进一步浓缩的病毒液,通过卫生级管道进入高浓度免疫抗原储罐8,剩下的渗透液则经过压力表9重新回到免疫抗原储罐5进行循环过滤,直到病毒血凝价(HA)达到28 213,停止浓缩。本实用新型病毒液纯化、浓缩装置的各个部件之间均设有隔膜阀对各个部件进行控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病毒液纯化、浓缩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峠真一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
专利相关信息
-
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徐东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