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者
    邹永英, 陆湖清, 马春梅, 曹少华, 曹惠雄, 苏宁
  • 公开日
    2014年8月20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5月23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5月23日
  • 申请人
    灵山县中医医院
  • 文档编号
    A61K36/9066GK103990068SQ20141022158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由A药物和B药物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A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乌20~40份、草乌20~40份、桂枝40~60份、白芷40~60份、威灵仙40~60份、独活20~40份、五加皮40~60份、姜黄20~40份、川断20~40份、川杜仲20~40份、牛膝20~40份、皂刺20~40份、玄胡20~40份、川弯20~40份、当归20~40份、木香20~40份、菟丝子20~40份、苏木20~40份、大黄20~40份、故纸20~40份; 所述B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桂枝20~60份、葛根20~60份、鸡血藤80~120份、威灵仙20~60份、白芷20~60份、冰片10~50份、五加皮20~60份、防风20~60份、独活20~60份、川断20~60份、川仲20~60份、大黄20~60份、丹皮20~60份、防已20~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 制成A药物的各原料的重量份为川乌30份、草乌30份、桂枝50份、白芷50份、威灵仙50份、独活30份、五加皮50份、姜黄30份、川断30份、川杜仲30份、牛膝30份、皂刺30份、玄胡30份、川芎30份、当归30份、木香30份、菟丝子30份、苏木30份、大黄30份、故纸30份; 制成B药物的各原料的重量份为桂枝40份、葛根40份、鸡血藤100份、威灵仙40份、白芷40份、冰片30份、五加皮40份、防风40份、独活40份、川断40份、川仲40份、大黄40份、丹皮40份、防已40份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A药物的各原料制成药熨包,将B药物的各原料制成药枕;所述药熨包是将各原料打成药粉后,用米酒拌湿,依次用棉布和塑料膜包裹后制得;所述药枕是将各原料打成药粉后,填充进枕芯内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米酒的度数为60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的长度为25~30cm,宽度为18~22cm,高度为10~15c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粉的粒度为40~120目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
  •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外用药物由A药物和B药物构成。A药物以川乌、草乌、桂枝、白芷、威灵仙、独活、五加皮、姜黄、川断、川杜仲、牛膝、皂刺、玄胡、川芎、当归、木香、菟丝子、苏木、大黄和故纸为原料,打成药粉后,用米酒拌湿,依次用棉布和塑料膜包裹后制成药熨包。B药物以桂枝、葛根、鸡血藤、威灵仙、白芷、冰片、五加皮、防风、独活、川断、川仲、大黄、丹皮HE防已为原料,打成药粉后,填充进枕芯内制成药枕。本发明治创造性地将药物分为单独使用的A药物和B药物两组药物,A药物制成药熨包,B药物制成药枕,结合了多种治疗手段,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的特点。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0002]腰椎间盘突出症,俗称“腰突”,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西方总发病率15.2%~30%,国内统计为18%。在广西,据统计,在常见病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仅次于感冒。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引起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不可抗拒地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困扰;而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在青少年人群中也开始激增,这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0003]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祖国医学“腰痛”、“痹证”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多由劳累过度或扭腰闪挫或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经络受损,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治疗不外乎祛风散寒除湿,益气活血,强腰补肾,以达“通则不痛”为目的。据统计85%~90%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经过积极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因此,将中医药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可对该病有显著的疗效。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经济实用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及该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由A药物和B药物构成,所述A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川乌20~40份、草乌20~40份、桂枝40~60份、白芷40~60份、威灵仙40~60份、独活20~40份、五加皮40~60份、姜黄20~40份、川断20~40份、川杜仲20~40份、牛膝20~40份、皂刺20~40份、玄胡20~40份、川弯20~40份、当归20~40份、木香20~40份、菟丝子20~40份、苏木20~40份、大黄20~40份、故纸20~40份;[0007]所述B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桂枝20~60份、葛根20~60份、鸡血藤80~120份、威灵仙20~60份、白芷20~60份、冰片10~50份、五加皮20~60份、防风20~60份、独活20~60份、川断20~60份、川仲20~60份、大黄20~60份、丹皮20~60份、防已20~60份。
[0008]制成A药物的各原料的重量份优选为:川乌30份、草乌30份、桂枝50份、白芷50份、威灵仙50份、独活30份、五加皮50份、姜黄30份、川断30份、川杜仲30份、牛膝30份、皂刺30份、玄胡30份、川弯30份、当归30份、木香30份、菟丝子30份、苏木30份、大黄30份、故纸30份。
[0009]制成B药物的各原料的重量份优选为:桂枝40份、葛根40份、鸡血藤100份、威灵仙40份、白芷40份、冰片30份、五加皮40份、防风40份、独活40份、川断40份、川仲40份、大黄40份、丹皮40份、防已40份。
[0010]本发明还提供该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即将A药物的各原料制成药熨包,将B药物的各原料制成药枕;所述药熨包是将各原料打成药粉后,用米酒拌湿,依次用棉布和塑料膜包裹后制得;所述药枕是将各原料打成药粉后,填充进枕芯内制得。其中,所述药粉的粒度为40~120目;所述米酒的度数优选为60度;所述枕芯的规格优选为:长度25~30cm,宽度18~22cm,高度10~15cm。
[0011]使用方法:将药熨包(含500g左右的药粉)摘去塑料膜,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加热I~5min,取出,在腰痛处进行来回烫疗,烫疗时的药熨包温度以50~60°C为宜,冷却后重新加热,每次烫20~30min,一天两次,每次使用完后重新用塑料膜包好,每个药熨包内的药粉可反复使用3天;同时辅助以药枕使用,即病人在中午休息和晚上休息时,将药枕枕在腰椎突出的部位,每次枕30min左右;治疗时,10天为I疗程,一般连续使用3个疗程即可见效。
[0012]上述各原料中,
[0013]川乌,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主根),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
[0014]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15]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常与补肝肾药、补气血药配伍,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肢冷脉微。
[0016]白芷,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库而白芷及杭白芷的干燥根,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
[0017]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等疾病。
[0018]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之效,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等。
[0019]五加皮,为五加科落叶小灌木细柱五加、无梗五加的干燥根皮,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抗肿瘤、抗疲劳、降低全血粘度、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功效。
[0020]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能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等。
[0021]川断,又名续断、川旦,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根,有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之效,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0022]川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种的干燥树皮,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浙、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0023]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水肿、头痛、眩晕、牙痛、口疮、吐血、衄血等。
[0024]皂 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有消毒透脓、搜风、杀虫之效,主治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0025]玄胡,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能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0026]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痈疽疮疡。
[0027]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0028]木香,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云木香、川木香的根,能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0029]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的种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的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
[0030]苏木,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的功效,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产后血晕、痈肿、跌打损伤、破伤风。
[0031]大黄,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0032]故纸,又叫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种子,有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的功效,主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尿频、遗尿、肾不纳气、虚喘不止、脾肾两虚、大便久泻、白癜风、斑秃、银屑病。
[0033]葛根,为藤本植物野葛的块根,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等多种功能,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疹、泄泻等多种疾病。
[0034]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有行血补血、舒筋活络、调经的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血虚萎黄。
[0035]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主要成分为右旋龙脑,可用于闭证神昏、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0036]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0037]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的功效。
[0038]防已,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木防己及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异叶马兜铃的根,有行水消肿、清利湿热、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水肿臌胀、湿热脚气、手足挛痛、癣疥疮肿。
[0039]本发明治创造性地将药物分为单独使用的A药物和B药物两组药物,两组药物均采用各类具有祛风散寒除湿、益气活血、强腰补肾的中草药原料;其中的A药物制成药熨包,借助药熨包的药物和热力的作用,以穿透力强的米酒为介质熨敷于患处或特定的穴位,使中药有效成份由毛孔有效渗入;其中的B药物制成药枕,携带方便,使用便捷,在用药熨包治疗的同时,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A药物和B药物协同作用,多管齐下,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的特点。

[0040]下面以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0041]实施例1
[0042]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由A药物和B药物构成。
[0043]A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乌30份、草乌30份、桂枝50份、白芷50份、威灵仙50份、独活30份、五加皮50份、姜黄30份、川断30份、川杜仲30份、牛膝30份、皂刺30份、玄胡30份、川弯30份、当归30份、木香30份、菟丝子30份、苏木30份、大黄30份、故纸30份。制备时,将A药物的各原料制成药熨包,即将各原料打成80目的药粉后,用60度的米酒拌湿,依次用棉布和塑料膜包裹后制得。
[0044]B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桂枝40份、葛根40份、鸡血藤100份、威灵仙40份、白芷40份、冰片30份、五加皮40份、防风40份、独活40份、川断40份、川仲40份、大黄40份、丹皮40份、防已40份。制备时,将B药物的各原料制成药枕,即将各原料打成80目的药粉后,填充进枕芯内制得,枕芯外可套有枕套。枕芯的长度为25cm,宽度为20cm(中间部分略窄2cm),高度为15cm。
[0045]实施例2
[0046]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由A药物和B药物构成。
[0047]A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乌20份、草乌30份、桂枝60份、白芷40份、威灵仙50份、独活40份、五加皮40份、姜黄30份、川断40份、川杜仲20份、牛膝30份、皂刺40份、玄胡20份、川弯30份、当归40份、木香20份、菟丝子30份、苏木40份、大黄20份、故纸30份。制备时,将A药物的各原料制成药熨包,即将各原料打成120目的药粉后,用60度的米酒拌湿,依次用棉布和塑料膜包裹后制得。 [0048]B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桂枝20份、葛根40份、鸡血藤120份、威灵仙20份、白芷40份、冰片50份、五加皮20份、防风40份、独活60份、川断20份、川仲50份、大黄60份、丹皮30份、防已40份。制备时,将B药物的各原料制成药枕,即将各原料打成120目的药粉后,填充进枕芯内制得,枕芯外可套有枕套。枕芯的长度为30cm,宽度为20cm (中间部分略窄2cm),高度为13cm。
[0049]实施例3
[0050]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由A药物和B药物构成。
[0051 ] A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乌40份、草乌20份、桂枝50份、白芷60份、威灵仙40份、独活30份、五加皮60份、姜黄20份、川断30份、川杜仲40份、牛膝20份、阜刺30份、玄胡40份、川芎20份、当归30份、木香40份、菟丝子20份、苏木30份、大黄40份、故纸20份。制备时,将A药物的各原料制成药熨包,即将各原料打成80目的药粉后,用60度的米酒拌湿,依次用棉布和塑料膜包裹后制得。
[0052]B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桂枝60份、葛根20份、鸡血藤90份、威灵仙60份、白芷20份、冰片40份、五加皮60份、防风20份、独活40份、川断60份、川仲20份、大黄40份、丹皮60份、防已20份。制备时,将B药物的各原料制成药枕,即将各原料打成80目的药粉后,填充进枕芯内制得,枕芯外可套有枕套。枕芯的长度为30cm,宽度为22cm (中间部分略窄2cm),高度为15cm。
[0053]实施例4
[0054]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物,由A药物和B药物构成。
[0055]A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乌30份、草乌40份、桂枝40份、白芷50份、威灵仙60份、独活20份、五加皮50份、姜黄40份、川断20份、川杜仲30份、牛膝40份、阜刺20份、玄胡30份、川芎40份、当归20份、木香30份、菟丝子40份、苏木20份、大黄30份、故纸40份。制备时,将A药物的各原料制成药熨包,即将各原料打成40目的药粉后,用60度的米酒拌湿,依次用棉布和塑料膜包裹后制得。
[0056]B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桂枝40份、葛根60份、鸡血藤80份、威灵仙50份、白芷60份、冰片20份、五加皮40份、防风60份、独活20份、川断40份、川仲60份、大黄20份、丹皮40份、防已60份。制备时,将B药物的各原料制成药枕,即将各原料打成40目的药粉后,填充进枕芯内制得,枕芯外可套有枕套。枕芯的长度为25cm,宽度为22cm(中间部分略窄2cm),高度为10cm。
[0057]实验例I
[0058]王某,女,70岁,广西灵山县农民。2011年6月15日,在劳作过程中突然感到腰部剧烈疼痛,左大腿麻痛,被迫弯腰、跛行,在当地治疗2天无好转前来就诊。检查:腰椎向左侧弯,腰3横突压痛,以左侧为重,L4/5、L5/S1棘突间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40°,右60°。CT:L3/4、L4/5椎间盘突出。用实施例1制得的外用药物进行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左60° ,右70°。CT:L3/4、L4/5椎间盘轻微膨出。3个月后回访,患者自觉腰部轻微胀痛,已无下肢麻痛现象。
[0059]实验例2
[0060]黄某,男,56岁,因腰及左下肢后侧疼痛5年,入院治疗。入院时查体:腰部活动度受限,前屈25°,后伸10°,左右侧弯15°,L3/4、L4/5、L5/S1棘间压痛,左臀大肌压痛,腰部叩击试验阳性,腰后伸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L50° (+),R70° (_),屈颈伸膝屈踝试验L(+)。CT:L3/4、L4/5椎间盘中度膨出,腰椎退行性变。根据患者病情和患者同意,用实施例I制得的外用药物进行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患者不适症状已无明显感觉,日常生活恢复正常。嘱患者带药枕出院继续治疗并做腰背肌功能锻炼,3个月内免做重体力劳动,日常配带腰围保护腰部。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或加重。
[0061]实验例3
[0062]谢某,女,23岁,就诊I年前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期间,腰腿疼痛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行走困难。加之平时缺少锻炼身体较胖,卧床一个月体重增加到150多斤,疼痛加上体重过重,让患者非常痛苦。四处就医效果不明显被迫住院,住院时采用实施例2制得的外用药物进行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三个疗程后,患者不适症状已无明显感觉,行走正常。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迹象。
[0063]实验例4
[0064] 杨某,男,42岁,广西灵山县某机关单位公务员,腰臀及右下肢麻痛近2个月,于2012年7月到我处就诊住院治疗。患者自述曾于4年前在某医院做过腰椎间盘手术,术后恢复良好,一个月前不慎扭伤,致右下肢疼痛麻木难忍,坐卧不安,行走困难,因恐惧手术痛苦而来我处求治。查体:L4/5、L5/S1棘突部压痛及叩击痛,右臀部压痛明显,膝腱反射减弱,跟腱反射减弱,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示:L4/5椎间盘、L5/S1椎间盘仍有突出物,生理曲度变直。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采用实施例3制得的外用药物进行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后,患者腰臀及右下肢麻痛症状消失,感觉良好,出院3个月、5个月随访无复发。
[0065]实验例5
[0066]刘某,男,26岁,2011年6月因用力不当导致腰椎损伤,腰部疼痛但未及时就医,2011年7月20日晨因受寒病情加重,左大腿麻木,有针扎感,当日下午感觉加重并向小腿延伸,小腿麻木无知觉,十分疼痛,立即住院治疗。检查:腰椎向左侧弯,腰3横突压痛,以左侦伪重,L4/5、L5/S1棘突间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50°,右60°,左小腿后侧及左足底部皮肤感觉减弱。CT示:L4/5椎间盘突出。采用实施例4制得的外用药物进行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指导患者床上作腰背肌功能锻炼,若下床活动嘱患者配带腰围保护腰部。经过一疗程的治疗,患者感觉腰部和左下肢麻痛减轻比较明显,小腿也恢复了知觉,连续两 个疗程后,腰部和大腿麻痛消失,小腿轻微麻痛,带药枕出院继续治疗。3个月后随访,小腿已无麻痛现象。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