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中药穴位退热贴及其使用方法

  • 专利名称
    中药穴位退热贴及其使用方法
  • 发明者
    刘昕, 王兴民, 龙苹, 张琴
  • 公开日
    2014年8月6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4月17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4月17日
  • 申请人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文档编号
    A61K9/70GK103961522SQ20141015351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穴位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知母I~1.2份,石膏I~1.2份,薄荷I~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穴位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药的重量为知母.0.3 ~0.35g,石骨 0.3 ~0.35g,薄荷 0.3 ~0.35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穴位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药的重量为知母.0.35g,石膏 0.35kg,薄荷 0.3kg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穴位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将知母、石膏、薄荷粉碎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再用醋调和成糊状,置于贴膜上5.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中药穴位退热贴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原料药重量为0.9~Ig的中药穴位退热贴同时贴敷在患者的涌泉穴和曲池穴,间隔2~3小时更换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儿及儿童的中药穴位退热贴及其使用方法
  •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儿及儿童的中药穴位退热贴及其使用方法。该退热贴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知母1~1.2份,石膏1~1.2份,薄荷1~1.2份,各原料药优选知母0.3~0.35g,石膏0.3~0.35g,薄荷0.3~0.35g。其制备方法为将知母、石膏、薄荷粉碎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再用醋调和,置于贴膜上。其使用方法为将中药穴位退热贴同时贴敷在患者的涌泉穴和曲池穴,间隔2~3小时更换。该退热贴采用薄荷、石膏、知母3味药物组成,在解表、退热、解毒配伍上相配合,使用过程在原来涌泉穴位的取穴基础上增加了双侧曲池穴位,更加充分发挥退热的作用,明显缩短了退热时间,临床疗效佳。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中药穴位退热贴及其使用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中药穴位退热贴及其使用方法[0002]体温,通常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I度。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C),称为发热。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体温不太高时不必急于用药,但是体温超过40°C (小儿超过39°C)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退热。[0003]常用于小儿和儿童退热的药物多为口服药,其不仅副作用多,且小儿喂药相当比较困难。目前也有采用穴位退热的退热贴,其仅采用吴茱萸I味药材,取双侧涌泉穴贴敷退热。由于该退热贴组方药物较少,仅I味药物吴茱萸;取穴较少,仅取涌泉穴位,故临床疗效不佳。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儿及儿童的中药穴位退热贴及其使用方法,该退热贴采用薄荷、石膏、知母3味药物组成,在解表、退热、解毒配伍上相配合,使用过程在原来涌泉穴位的取穴基础上增加了双侧曲池穴位,更加充分发挥退热的作用,明显缩短了退热时间,临床疗效佳。[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穴位退热贴,其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知母I~1.2份,石膏I~1.2份,薄荷I~1.2份。[0006]所述的中药穴位退热贴,其各原料药的重量为:知母0.3~0.35g,石膏0.3~0.35g,薄荷 0.3 ~0.35g。
[0007]所述的中药穴位退热贴,其各原料药的重量优选为:知母0.35g,石膏0.35kg,薄荷 0.3kg。
[0008]所述的中药穴位退热贴,其制备方法为:将知母、石膏、薄荷粉碎后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再用醋调和成糊状,置于贴膜上。
[0009]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穴位退热贴的使用方法,将含有原料药重量为0.9~Ig的中药穴位退热贴同时贴敷在患者的涌泉穴和曲池穴,间隔2~3小时更换。
[0010]本发明打破了过去退热贴通常只取I味药吴茱萸、且只取涌泉穴的传统,新组方采用薄荷、石膏、知母3 味药物组成,在解表、退热、解毒配伍上相配合,在原来涌泉穴位的取穴基础上增加了双侧曲池穴位,更加充分发挥退热的作用,明显缩短了退热时间,其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缩短了病人的退热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0011]2、避免了口服药物所产生的肝脏首过效应,提高药物利用度。
[0012]3、相对于口服药退热,副作用少,儿科病人更乐于接受退热贴,可以减少服药产生的困难,治疗更易接受。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中药穴位退热贴及其使用方法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实施例1: 一种中药穴位退热贴,其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知母0.1kg,石膏0.1kg,薄荷0.1kgo其制备方法为:将知母、石膏、薄荷粉碎后过100目筛,将粉碎好的药材混合均匀密封保存,每次取lg,再用醋lg,调和成糊状为佳,置于贴膜(贴膜是由厂家生产好的贴敷专用膜)上。
[0015]使用方法为:将中药穴位退热贴同时贴敷在患者的双侧涌泉穴位和曲池穴位,间隔2-3小时更换。
[0016]实施例2:—种中药穴位退热贴,其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知母0.35g,石膏0.35kg,薄荷 0.3kg。
[0017]实施例3:—种 中药穴位退热贴,其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知母0.32g,石膏0.35kg,薄荷 0.33kg。
[0018]实施例4:一种中药穴位退热贴,其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知母0.35g,石膏
0.30kg,薄荷 0.35kg。
[0019]本发明实施例2-4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方法为:将知母、石膏、薄荷粉碎后过100目筛,将粉碎好的药材混合均匀,再用醋0.9~lg,调和成糊状为佳,置于贴膜(贴膜是由厂家生产好的贴敷专用膜)上。
[0020]下面通过临床试验个案病例对本发明的疗效作进一步说明:
试验1、李某,女,6个月,肺炎发热,腋下体温38.8°C,使用本帖I次,2小时后测体温37.6 0C (低热)。
[0021]试验2、记某,女,I岁,肺炎发热,腋下体温39.8°C,使用本帖2次,4小时后体温36.9°C,恢复正常。
[0022]试验3、蓝某,男,I岁半,腹泻发热,腋下体温38.9°C,使用本帖I次,3小时后体温36.6°C,恢复正常。
[0023]试验4、韦某某,男,2岁半,感冒发热,腋下体温39.(TC,使用本帖2次,4小时后体温36.7°C,恢复正常。
[0024]试验5、张某某,男,3岁5个月,感冒发热,腋下体温38.6°C,使用本帖I次,2小时后体温36.4°C,恢复正常。
[0025]试验6、覃某某,男,6岁半,支气管炎发热,腋下体温38.(TC,使用本帖I次,2小时后体温36.8°C,恢复正常。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