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曹广美
  • 公开日
    2012年1月4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9月6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9月6日
  • 申请人
    曹广美
  • 文档编号
    A61K36/9068GK102302759SQ2011102623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壳8-12、白芍 5-8、郁金5-8、山楂10-15、太子参8-12、大血藤8-12、元胡5-8、川楝子8-12、白术5-8、干姜 8-12、玄参8-12、炙甘草8-12、莱菔子5_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壳10、白芍6、郁金6、山楂12、太子参10、大血藤10、元胡6、川楝子10、白术6、 干姜10、玄参10、炙甘草10、莱菔子6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属于中药领域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配比(单位克)枳壳10、白芍6、郁金6、山楂12、太子参10、大血藤10、元胡6、 川楝子10、白术6、干姜10、玄参10、炙甘草10、莱菔子6制备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实施例2 配比(单位克)枳壳8、白芍5、郁金5、山楂15、太子参12、大血藤8、元胡5、川楝子8、白术8、干姜12、玄参8、炙甘草12、莱菔子8制备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 配比(单位克)枳壳12、白芍8、郁金8、山楂10、太子参8、大血藤12、元胡8、川楝子12、白术5、干姜8、玄参12、炙甘草8、莱菔子5制备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 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粘膜丧失功能)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水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常常症状为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及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儿部委不固定,轻着间歇性隐痛或钝推、严重者为剧烈绞痛。目前,当患者胃部不适时,通常会服用治疗西药来治疗,大部分用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根除病症,而且长期服用西药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和抗药性,长期服用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大。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该药物以天然中草药为原料,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壳8-12、白芍5-8、郁金5-8、山楂10-15、太子参8-12、大血藤8_12、元胡5_8、川楝子8-12、白术5-8、干姜8-12、玄参8_12、炙甘草8_12、莱菔子5_8。单剂药量(单位克)枳壳8-12、白芍5-8、郁金5-8、山楂10-15、太子参8-12、 大血藤8-12、元胡5-8、川楝子8-12、白术5_8、干姜8_12、玄参8_12、炙甘草8_12、莱菔子 5-8。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壳10、白芍6、郁金6、山楂12、太子参10、大血藤10、元胡6、川楝子10、白术6、干姜10、玄参10、炙甘草10、莱菔子6。制备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各味中药的药理作用枳壳苦、辛、酸,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 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3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能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大血藤苦,平。归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 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元胡索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干姜辛,热。归牌、胃、肾、心、肺经。功能主治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病,白喉,痈肿疮毒。炙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牌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慢性胃炎,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价格低廉,标本兼治,疗效确切。该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经临床100例患者验证,治愈90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4. 0%。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一、临床资料1、临床数据选2009年1月 2010年12月慢性胃炎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5 例,女性35例;男性发病年龄25 71岁,平均为38岁,女性发病年龄沈 70岁,平均为 45岁;男性入院前平均病程为1.5年,女性为2年,总体为1.7年。2、诊断标准①粘液增多附着在粘膜上不易脱落,用水冲掉后,可见粘膜表面发红或糜烂剥脱, 需要和咽下的粘液或十二指肠返流粘液相鉴别。一般返流粘液含有气泡而且随蠕动而移动;②小斑片状或线状发红,有的地方充血,有的地方不充血,故呈斑状,发红的境界不很明显,色调鲜红。线状充血常见于皱襞隆起处;③红白相间或花斑,为散在均勻的小红点,红点与红点之间的粘膜略显苍白,有点象麻疹患儿的皮肤,一般粘膜比较平整;④水肿,粘液反光强,稍苍白,肿胀感;⑤糜烂者表层粘膜剥脱,常有白苔,又可分为三型隆起型,如丘疹状顶端有脐样凹陷;平坦型,不高出周围粘膜;凹隐型,比周围粘膜低。糜烂的周围粘膜常有炎症表现。3、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服用时间1个月。4、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1个级别以上,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减轻1个级别以上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或恶化者。5、治疗结果治愈90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4.0%。二、典型病例病例1 刘某,男,观岁,患有慢性胃炎5年多的时间,前后反反复复不断发作,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寻访过各大医院均未能治愈。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药物,服用10 天后,上述症状没有出现复发,继续服用10天加以巩固。半年后随访,病情无复发。病例2 王某,女,18岁,由于上学住校饮食不规律,导致经常出现胃痛、胃胀等症状,后经当地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经常服用西药治疗,但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药物5天后,胃痛、胃胀等现象均消失,继续服用10天加以巩固。半年后随访,病情无复发。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属于中药领域。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壳8-12、白芍5-8、郁金5-8、山楂10-15、太子参8-12、大血藤8-12、元胡5-8、川楝子8-12、白术5-8、干姜8-12、玄参8-12、炙甘草8-12、莱菔子5-8。本发明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慢性胃炎,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价格低廉,标本兼治,疗效确切。该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经临床100例患者验证,治愈90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4.0%。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