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灌肠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灌肠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姜波, 张忠松, 曲新国, 尹修才, 李志壮, 李新成, 张军伟
  • 公开日
    2006年11月8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1月2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1月2日
  • 申请人
    姜波
  • 文档编号
    A61M3/00GK2834563SQ2005200887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灌肠器,包括管状的管体,管体的进液端上开有进液口,管体的插入端为封闭的导头,导头侧端面上开有侧孔,该侧孔与进液口之间由进液通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管体上设有一负压罩,在位于导头近端的管体上还设有一气囊,在管体的进液端处分别设有带自动锁止阀的抽气管、注气管,负压罩、气囊分别经导气通道与抽气管、注气管相连通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肠器,尤其是一种专门适用于结肠造瘘术形成人工肛门的灌肠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专门适用于结肠造瘘术形成人工肛门的灌肠器。包括管状的管体,管体的进液端上开有进液口,管体的插入端为封闭的导头,导头侧端面上开有侧孔,该侧孔与进液口之间由进液通道相连通,特点是在管体上设有一负压罩,在位于导头近端的管体上还设有一气囊,在管体的进液端处分别设有带自动锁止阀的抽气管、注气管,负压罩、气囊分别经导气通道与抽气管、注气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由气囊膨胀填塞人工肛门内肠道,负压罩吸附罩扣外部皮肤,可有效避免灌肠液及粪便外溢,并且使用方便,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病人痛苦,达到灌肠治疗目的。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灌肠器的制作方法灌肠器是治疗便秘、大肠疾病诊断与治疗等的辅助器械,其包括用橡胶或硅胶制成的管状管体,管体上开有进液通道,管体的插入端为封闭的导头,导头侧端面上开有侧孔,该侧孔与进液通道相连通。灌肠时需病人用力收缩括约肌,以保持灌肠液在大肠内停留一段时间,以软化粪块或与病灶充分接触,达到清洁或治疗肠腔的目的。此法对括约肌健全的病人尚可,但对结肠造瘘术形成人工肛门的病人进行灌肠时,会出现灌肠液及粪便外溢,污染床铺及护、患人员衣物等,部分病人经多次灌肠仍达不到治疗目的,还易造成腹胀、腹痛等症状,增加病人痛苦。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防止灌肠液及粪便外溢、污染衣物、无法达到灌肠治疗目的、增加病人痛苦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肠器,该灌肠器不仅能有效避免灌肠液及粪便外溢,而且使用方便,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肠器,包括管状的管体,管体的进液端上开有进液口,管体的插入端为封闭的导头,导头侧端面上开有侧孔,该侧孔与进液口之间由进液通道相连通,特点是在管体上设有一负压罩,在位于导头近端的管体上还设有一气囊,在管体的进液端处分别设有带自动锁止阀的抽气管、注气管,负压罩、气囊分别经导气通道与抽气管、注气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气囊膨胀填塞人工肛门内肠道,负压罩抽至负压后吸附固定于外部皮肤,可有效避免灌肠液及粪便外溢。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图中1.抽气管,2.注气管,3.导气通道,4.负压罩,5.导气通道,6.气囊,7.侧孔,8.管体,9.进液口,10.导头,11.进液通道。

在附图中,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医用硅胶制成管状的管体(8),管体(8)的进液端上开有进液口(9),管体(8)的插入端为封闭的导头(10),导头(10)侧端面上开有侧孔(7),该侧孔(7)与进液口(9)之间由进液通道(11)相连通,在管体(8)上设有一负压罩(4),在位于导头(10)近端的管体(8)上还设有一气囊(6),在管体(8)的进液端处分别设有带自动锁止阀的抽气管(1)、注气管(2),负压罩(4)、气囊(6)分别经导气通道(3)、(5)与抽气管(1)、注气管(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9)导头经人工肛门置于结肠内,采用注射器经注气管(2)向气囊(6)内注入气体或生理盐水,使气囊(6)膨胀填塞人工肛门内肠道,将负压罩(4)罩扣于外部皮肤上,采用注射器经抽气管(1)抽吸负压罩(4)与皮肤之间的空气至负压状态,使负压罩(4)吸附固定于外部皮肤。本实用新型由气囊(6)膨胀填塞人工肛门内肠道,负压罩(4)吸附罩扣外部皮肤,可有效避免灌肠液及粪便外溢,并且使用方便,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病人痛苦,达到灌肠治疗目的。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