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衣物烘干机的制作方法图1是表示排放型衣物烘干机的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剖面线A-A的截面图。下面说明传统衣物烘干机。参照图1,传统衣物烘干机包括一个在前面具有输入开口1a的壳体1;一个开启和关闭壳体1的输入开口1a的门2;一个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壳体1内部、容纳衣物并在其内圆周表面上具有多个突出的导流板(没示出)的衣物桶3;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用于驱动衣物桶的驱动电机4和传动装置5;一个空气循环单元7,用于把流入衣物桶3之后的壳体1中的外部空气排放到壳体1外部;一个安装在上述空气循环单元7的吸气管道7A入口侧的加热器6,用来加热流入衣物桶中的空气。衣物桶3包括一个与驱动电机4和传动装置5连接并可旋转的桶身3A,以及在桶身3A两侧以可动方式与桶身3A组合在一起的侧板3B和3C。桶身3A具有圆筒状形状,上述多个导流板作为一个整体形成于桶身3A内侧的圆周表面上。上述侧板3B和3C都形成圆板状,与空气循环单元7的吸气管道7A连接的吸气孔3b形成于后板3B上,与下文将说明的空气循环单元7的排放管道连接的排气孔3c形成于前板3C上。驱动电机4是在同一方向并以同一速度进行单向旋转的电机,具有在两个方向延伸的驱动轴。传动装置5包括一个在驱动电机4的一侧与驱动轴组合在一起的皮带轮5a,以及一个连接皮带轮5a到衣物桶3的桶身3A的传送带5b,用于传递驱动电机4的旋转力。加热器6安装在吸气管道7A的入口侧,邻近或与入口侧组合在一起,一般采用电加热或燃气加热。
空气循环单元7包括引导壳体1内的空气进入衣物桶3的吸气管道7A;排放衣物桶3中的空气到壳体1外部的排放管道7B;以及一个位于排放管道7B中心的、用于使空气流动的风扇7C。
安装吸气管道7A来引导经由壳体1的空气循环口1b流入壳体内之后、经过加热器6加热的空气进入衣物桶3。其入口布置在或与加热器6后部组合在一起,并且其出口安装成与衣物桶3的吸气孔3b连接。
排放管道7B具有和衣物桶3的吸气孔3c连接的入口,并且其出口穿过壳体1的后壁而纵向延伸到外部。
风扇7C和驱动电机4的另一侧的驱动轴连接,所述另一侧是在排放管道7B中并在电机件5的相反侧。因此,风扇7C由分别带有吸入侧和排出侧的单入口离心风扇组成。
在图1中,标记数字3d表示衣物桶的放入衣物的开口,F表示一个过滤网。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造的传统衣物烘干机的操作。
当接通电源到驱动电机4时,衣物桶3在皮带5b驱动下旋转,在衣物桶3内的衣物被混合。随着风扇7C旋转并且外部空气被加热后,空气供给到衣物桶3中并烘干湿衣物。
即,风扇7C工作时,外部空气被吸取到壳体1内部,并且空气在通过加热器6时被加热,再通过吸气管道7A和吸气孔3b进入衣物桶3内部。流入到衣物桶中的热空气烘干湿衣物,然后经由排放口3c和排放管道7B排放到壳体1外部。
可是,在传统衣物烘干机中,由于衣物桶3的吸气孔3b形式为在后板3B上的简单的冲裁孔形状,因此吸取到衣物桶3内侧的热空气沿着衣物桶3的内圆周表面上部移动到前板3C一侧,然后排放掉。因此,热空气不能与在衣物桶3中部的衣物接触,这样衣物桶3中的衣物不能根据衣物在衣物桶3中的位置来均匀烘干,从而降低了衣物烘干效率和增加衣物烘干时间。
并且,在传统衣物烘干机中,当热空气经由吸气管道7A流入到衣物桶3中时,倾向流向桶的上侧。但如图2所示的那样,由于形成于后板3B上的吸气孔3b在上侧窄而下侧宽,因此空气流动阻力增加。因此,对于吸气孔3b的同样截面,流入的空气量减少,结果降低了烘干效率。
而且,在传统衣物烘干机中,由于吸气管道7A和排放管道7B布置在衣物桶3的前侧和后侧,因此与同样的壳体1体积相比,衣物桶3的体积减小。由于为烘干较大量的衣物必须增大衣物桶3的体积,这就存在增大壳体1的整个体积的缺点。
并且,为了有效地烘干衣物,衣物桶3的旋转方向和速度不规则改变时是有利的。可是,由于上述传统衣物烘干机是使用一个电机同时驱动衣物桶3和风扇7C,因此风扇必须沿着一个方向旋转。这样,衣物桶3只在一个方向旋转,从而降低了烘干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烘干机,它能够通过增加供给到衣物桶中的热空气的量来缩短烘干衣物的时间。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烘干机,它能够通过不增加壳体的大小而增加衣物桶的大小来增加烘干衣物的数量。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烘干机,它通过独立驱动衣物桶和风扇以及改变旋转方向和速度,能够提高烘干效率。
为获得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按照本发明的目的,如具体而广义地说明,这里提供一种衣物烘干机,包括一个旋转支承在壳体内部并具有容纳待烘干衣物的空间的衣物桶;一个与衣物桶的一侧连接,用于向衣物桶内部供给烘干衣物的空气的吸气管道;一个从吸气管道延伸到衣物桶的延伸管道,用于使来自吸气管道的空气流入衣物桶中;以及一个与衣物桶的另一侧连接,用于排放烘干衣物的空气的排放管道。
延伸管道延伸安装在衣物桶的纵向,并且延伸管道具有一个延伸到衣物桶中心部分的端部。
延伸管道为圆筒状形状,并在其圆周和底表面形成许多空气孔。
衣物桶具有两个与在后侧上的吸气管道连接的吸气孔。延伸管道与在两个吸气孔之间的一个吸气孔连接。
不与延伸管道连接的吸气孔,和衣物桶的旋转中心轴线间隔一定的距离。并且不与延伸管道连接的吸气孔沿着从旋转中心轴线到外圆周方向具有变大的面积。
与延伸管道连接的吸气孔布置在衣物桶的旋转中心线上。
衣物桶包括一个旋转形成圆筒形状的桶身,一个与桶身前侧和后侧组合在一起的、不旋转的前板和后板。一个排放管道的入口部分与前板连接,而吸气管道和延伸管道连接到后板上,彼此通风。
这里,排放管道连接到前板的前侧。
安装了一个在包括吸气管道和排放管道的空气循环通道内强制空气流动的风扇。风扇和衣物桶利用一个驱动电机旋转和驱动。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前板具有在桶身的纵轴方向、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延伸一定长度的圆筒部分,并且排放管道与形成于圆筒部分下侧的排放孔连接。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排放管道包括一个向壳体外面排放从衣物桶排出的空气的第一排放管道;以及一个从第一排放管道分支出来的第二排放管道,用于排放部分从衣物桶排出的空气到吸气管道的前侧。
安装了一个在包括吸气管道和排放管道的空气循环通道内强制空气流动的风扇。风扇和衣物桶利用每个驱动电机旋转和驱动。
并且,为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包括一个具有旋转支承在壳体内的桶身并具有与桶身前侧和后侧组合在一起的、不旋转的前板和后板饿衣物桶;一个与衣物桶的后板连接,并向衣物桶内部供给烘干衣物的空气的吸气管道;以及一个与衣物桶的前板连接,用于排放烘干衣物的空气的排放管道。其中,所述衣物桶的前板包括一个在桶身的纵轴方向、从其外圆周表面上延伸一定长度的圆筒部分,并且同时在其下部具有一个排放孔,所述排放管道与圆筒部分的排放孔连接。
并且,为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包括一个具有旋转支承在壳体内的桶身并具有与桶身前侧和后侧组合在一起的、不旋转的前板和后板饿衣物桶;一个与衣物桶的后板连接,并向衣物桶内部供给烘干衣物的空气的吸气管道;以及一个与衣物桶的前板连接,用于排放烘干衣物的空气的排放管道。其中,在所述衣物桶的后板是上形成一个吸气孔,以便吸气管道和后板连接,并且形成的吸气孔沿着从衣物桶的旋转中心轴线到外圆周方向具有变大的面积。
并且,为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包括一个旋转支承在壳体内部并具有容纳待烘干衣物的空间的衣物桶;一个与衣物桶的一侧连接,用于向衣物桶内部供给烘干衣物的空气的吸气管道;一个从衣物桶向壳体外面排放烘干衣物的空气的第一排放管道;以及一个从第一排放管道分支出来的第二排放管道,用于排放部分从衣物桶排出的空气到吸气管道的前侧。
从下述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会显而易见。
图1是一个纵向截面图,表示传统衣物烘干机;图2是沿着图1中剖面线A-A的截面图,表示衣物桶的后板的正视图;图3是一个纵向截面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衣物烘干机;图4是沿着图3中剖面线B-B的截面图,表示衣物桶的后板;图5是一个纵向截面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衣物烘干机;图6是一个立体示意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衣物烘干机;图7是一个横向截面图,表示在图6中的排放管道部分。
图3是一个纵向截面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衣物烘干机。图4是沿着图3中剖面线B-B的截面图,是表示衣物桶的后板的正视图。在图3和图4中,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标记数字表示相同标记零件。
参照图3,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衣服烘干机包括一个在前面具有输入开口11和在后表面具有空气流入孔12的壳体10;一个开启和关闭壳体10的输入开口11的门20;一个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壳体10内部、容纳衣物并具有多个在其内圆周突出的导流板(未示出)的衣物桶30;一个安装在壳体10内部并产生旋转力的驱动电机40;一个用于将驱动电机40的旋转力传递到衣物桶30的传动装置50;一个空气循环单元70,用于吸取壳体10的外部空气进入衣物桶30并将衣物桶30中干燥衣物的空气排放到壳体10外部;以及一个安装在上述空气循环单元70的入口侧的加热器60,用来加热流入到衣物桶中的空气。
衣物桶30包括一个桶身31,该桶身具有圆筒形状并与驱动电机40和传动装置50连接且能够旋转,以及具有组合到桶身31两侧面的、可相对移动的后板32和前板33。
参照图4,后板32为圆板形状,形成于板上的第一和第二吸气孔32a和32b与空气循环件70的吸气管道71连接。一个延伸到桶身中的延伸管道34,当其在第二吸气孔32a位置制造时,其与桶身构成一个整体或在制造后装配到桶身上。
这里,第二吸气孔32a为圆形,并与延伸管道34连接。第一吸气孔32b为倒梯形,从下部到上部逐渐变宽,以便经过吸气管道72上升的空气可以经由(吸气孔的)第一半部分流入到衣物桶30中。
此外,当考虑到衣物下落的时间点时,希望在吸气孔32a和32b中的一个吸取孔(第二吸气孔)形成在后板32的正中心部分,在其它图中的第一吸气孔形成于左侧和右侧的第一半部分或第二半部分,以通过增宽和衣物的接触分布来增加烘干效率。
在衣物桶的纵轴方向,延伸管道34延伸安装在衣物桶30的旋转中心位置。
延伸管道34从起始部分到端部具有相同的直径,它可以形成端部封闭的圆筒形状或具有从起始部分到端部直径逐步减小的锥形圆筒形状。
此外,在延伸管道34的圆周和端面上沿着径向规则或不规则形成,与第二吸气孔32a连接的空气孔34a和34a’,用于从衣物桶30的中心部分沿着径向供给空气。考虑到衣物烘干流程和衣物下落部分,空气孔34a可以在延伸管道34中改变直径。
前板33和后板32一样为圆板。与空气循环单元70的排放管道72和衣物桶连接的空气排放孔33a形成在前板上。
驱动电机40是在同一方向并以同一速度进行单向旋转的电机,具有在两个方向延伸的驱动轴。一个驱动轴和传动装置50连接,用于旋转衣物桶30。另一个驱动轴和空气循环单元70的风扇73组合在一起。
传动装置50包括一个在驱动电机40的一侧与驱动轴组合在一起的皮带轮51,以及一个连接皮带轮51到衣物桶30的桶身31的传送带52,用于从驱动电机40向桶身31传递旋转力。
加热器60为电加热器或燃气加热器,安装在吸气管道的入口一侧。
空气循环单元70包括一个使得流经壳体10的流入孔12的空气进入衣物桶的吸气管道71;排放衣物桶30中的空气到外部的排放管道72;一个安装在排放管道72侧表面上的吸气增强管道74,用于从壳体10内部向加热器60入口一侧强制供给空气;以及安装在排放管道72和吸气增强管道74中心的双入口风扇73,用来向两个方向吸取和排放空气。
吸气管道71的入口部分位于加热器60后面,而出口部分与衣物桶30的吸气孔32a和32b连接。
并且,在吸气管道71的入口部分,由于出口部分必须和各自的吸气孔32a和32b连接,因此本实施方案的入口部分可以是一个单个管,或者出口部分可以是具有与吸气孔32a和32b数目相同的多个支管。每个入口孔和出口孔可以是单管。
排放管道72具有一个与衣物桶30的排放孔33a连接的入口部分,以及一个穿过壳体10并膨胀安装到外面的出口部分。
这里,排放管道72在前板33的前侧与空气排放孔33a组合在一起。
风扇73和驱动电机40的另一侧的驱动轴组合在一起,以便其旋转时具有和传动装置50相同的方向和速度。
标记数字F表示用于过滤从衣物桶30排出的空气的过滤网。
图5是一个纵向截面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衣物烘干机。
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衣物烘干机具有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衣物烘干机相同的构造,只是衣物桶130的前板133以及排放管道172不同。
即,构成衣物桶130的前板133具有一个沿着桶身131的纵向在其外周表面延伸一定长度的圆筒部分133a;以及在圆筒部分133a的下部与排放管道172连接的排气孔133b。
在衣物桶130的后板132中心,延伸管道134的安装与第一实施方案情况相同。延伸管道134和吸气管道171相互连接,并且加热器106供给热空气。
考虑到吸气管道171的体积,后板132为简单圆板形式。
除了上述零件之外,具有上述构造的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衣物烘干机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上述构造相同。
图6是一个立体示意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衣物烘干机。图7是一个横向截面图,表示在图6中的排放管道部分。
在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衣物烘干机中,排放管道272具有多个排气孔272a和272b,并且其中一个排气孔能将空气排放到吸气管道271的入口部分的加热器260上。
即,在排放管道272的第一排放管道272A中,排放孔272a位于壳体(没示出)外面,并将空气排放到外面。
第二排放管道272B从第一排放管道分支出来,并布置在加热器260的前面,来排放空气到加热器260,并使得空气再次流动到吸气管道271。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中,布置第二排放管道272B,在衣物桶230中烘干衣物的部分空气经过加热器260和吸气管道271再次供给到衣物桶230,从而减少了加热空气的时间。同时,流入到吸气管道271的空气量增加,从而流入到衣物桶230中的空气量增加,这样缩短了衣物烘干时间。
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衣物烘干机具有多个驱动电机241和242,因此可以独立地旋转驱动风扇273和衣物桶230。
即,在驱动电机241和242中第一电机241中,驱动轴和传动装置250连接并旋转衣物桶230。在第二电机242中,驱动轴和风扇273组合在一起并旋转风扇。
因此,驱动电机241和242可控制衣物桶230和风扇273以不同方向和速度旋转,并根据衣物的种类和数量改变方向和速度,从而更有效地烘干衣物和缩短烘干衣物的时间。
除了上述零件之外,具有上述构造的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衣物烘干机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上述构造相同。
另一方面,如第三实施方案所述,若一个可以改变电机旋转方向和速度的联轴器和传动装置布置在与风扇或传动装置连接的一个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则衣物桶和风扇可以使用一个驱动电机按照不同的旋转方向和速度控制,而不必使用多个驱动电机241和242。
下面将主要围绕第一实施方案说明按照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的操作和效果。
参照图3,电源接通到驱动电机40时,通过传动带52旋转,衣物桶30混合在衣物桶30内部的衣物,风扇73旋转并吸取外部空气进入到壳体10内部。
随着被吸取的空气被加热器60加热,空气经过吸气管道71和吸气孔32a或者经过吸气管道71和延伸管道34流入到衣物桶30中,并烘干衣物。然后,空气经过空气排放孔33a和排放管道72排到壳体10外面。
此时,经过吸气管道71流入到衣物桶中的空气,经过位于衣物桶30后板上的吸气孔32a和32b供入。来自不与延伸管道34连接的吸气孔32b的空气在沿着衣物桶圆周表面移动,主要在外侧烘干衣物。
与延伸管道34连接的吸气孔32a和延伸管道34的空气孔34a供给的空气,通过吸气孔32a之后,从衣物桶中心向圆周表面移动,主要在衣物桶内侧烘干衣物。
因此,在按照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中,热空气通过吸气孔32a和32b供给到衣物的内侧和外侧,可以更有效和快速地烘干衣物。
并且,如果延伸管道34为锥形,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从开始到末端直径变小,则由于即使空气通过延伸管道34的开始部分形成的空气孔34a泄漏,也可以以一定的压力将空气排放到末端,因此位于衣物桶前侧和后侧的衣物可以得到更均匀地烘干。
并且,当通过具体增大空气孔34a的直径来使得流入的热空气量增加时,延伸管道34的空气孔34a对应衣物下落位置具有不同的直径。
而且,由于延伸管道34在衣物桶30轴向延伸形成,因此可以防止与衣物桶30一起旋转的衣物缠绕,从而提高了烘干衣物的效率。
由于被加热器60加热的空气可进一步供应到待烘干的中心部分的衣物,因此即使同时烘干大量衣物,热空气也可与衣物内侧和外侧均匀平均接触,显著提高了烘干性能。因此,衣物烘干时间降低,电消耗降低。
并且,如图4所示,不与吸气孔32a和吸气孔32b之间的延伸管道34连接的吸气孔32b,其上部较宽而下部较窄。吸气孔32b位于后板32的第二半部分,即位于延伸管道34的下侧。因此,可以增加吸取到衣物桶30的空气量,并增加与衣物的接触分布,从而提高了烘干效率。
然后,经过吸气孔32a和32b以及延伸管道34流入到衣物桶30中并烘干衣物的空气,通过位于吸气孔32a和32b相反一侧的空气排放孔33a和排放管道72而排放到壳体10外部。
这里,参照图5,在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烘干机中,由于空气排放孔133a形成于前板133的圆筒部分133a上,因此消除了排放管道围绕衣物桶30为中心在前侧上所占据的空间,结果增加了衣物桶130的总体积。因此,可以在不增加整个壳体体积的前提下增加烘干衣物的数量。
并且参照图7,在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烘干机中,排放管道272分支为多个,其中第一排放管道272A延伸排放到壳体外面。由于第二排放管道272B延伸到面对加热器260的入口侧,因此通过衣物桶230的部分热空气经过加热器260和吸取管道271重新循环到衣物桶230中。因此,在加热器260中加热空气的时间可以缩短,吸取到衣物桶230中的空气量也可以增加,从而提高了烘干效率。
另一方面,参照图6和7,在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的烘干机中,由于设有用于定位驱动衣物桶230的第一电机241和驱动风扇273的第二电机242,因此可以独立控制第一电机241和第二电机242,并可以控制它们具有不同的旋转速度和方向,这样降低了烘干时间和提高烘干效率。
例如,在初始烘干时,第二电机242在高速下驱动,然后通过降低速度,可均匀烘干衣物。而且,通过改变旋转方向,第一电机241可以可以防止衣物缠绕。
由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几种形式实施,所以应该理解,除非特别指出,上述说明的任何细节都不限制上述实施例,而应该在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概括地构造这些实施例。因此,各种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范围或其等价范围内的改变和修正都被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包括。
一种按照本发明的衣物烘干机,包括一个旋转支承在壳体内部并具有容纳待烘干衣物的空间的衣物桶;一个与衣物桶的一侧连接的吸气管道,向衣物桶供给烘干衣物的空气;一个从吸气管道延伸到衣物桶的延伸管道,用于使来自吸气管道的空气流入衣物桶中;以及一个与衣物桶的另一侧连接,用于排放烘干衣物的空气到壳体外面的排放管道。通过构造本烘干机能够直接向衣物桶中心部分传递热空气,使得烘干机可以均匀烘干放入衣物桶的衣物,从而提高了衣物烘干效率。
衣物烘干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明桓主朝见直A·施利策A·施利策孙颖莹, 董艳吴昶焄, 郑德俊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吴昶焄, 郑德俊吴昶焄, 郑德俊吴昶焄, 郑德俊吴昶焄, 郑德俊祁振杰
专利相关信息
-
敏 吴敏 吴敏 吴李东洙李东洙C·塞克尔曼李东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