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可拆装循环使用人居房框架的围护墙板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可拆装循环使用人居房框架的围护墙板结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唐晓霞
  • 公开日
    2013年7月24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2月13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2月13日
  • 申请人
    唐晓霞
  • 文档编号
    E04B2/56GK203080734SQ20122068886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拆装循环使用人居房框架的围护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立柱(2),所述立柱(2)上固定有一个以上的承力件(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循环使用人居房框架的围护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件(3)为立方体形状或三棱柱体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循环使用人居房框架的围护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墙板(4)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柱(2)外侧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循环使用人居房框架的围护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件(3)焊接在立柱(2)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拆装循环使用人居房框架的围护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墙板(4) 承接于承力件(3)上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装循环使用人居房框架的围护墙板结构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装循环使用人居房框架的围护墙板结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包含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有一个以上的承力件。所述承力件为立方体形状或三棱柱体形状。所述围护墙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柱外侧。所述承力件焊接在立柱上。所述围护墙板4承接于承力件3上。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工厂化生产、标准化制作、流水化安装,通过预装件安装横梁,方便快捷,并且可拆卸,连接稳固,可以多次使用,节省时间。
  •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搭建迅速,结构稳固的可拆装人居房框架结构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装循环使用人居房框架的围护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有一个以上的承力件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承力件为立方体形状或三棱柱体形状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围护墙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柱外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承力件焊接在立柱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围护墙板4承接于承力件3上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工厂化生产、标准化制作、流水化安装,通过预装件安装横梁,方便快捷,并且可拆卸,连接稳固,可以多次使用,节省时间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可拆装循环使用人居房框架的围护墙板结构的制作方法传统的钢结构人居房的支架大多是焊接,不可再次利用,很多结构因此被浪费。并且,在地面无法平整的情况下传统的围护墙板单独由螺钉固定,当维护墙板较重时螺钉就承载了太大的剪切力,时间长了构件容易损坏。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快装的结构,并可以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快速搭建的房屋结构。
图1为本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新型立柱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新型立柱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立柱;3.承力件;4.围护墙板。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结合图1、结合图2;一种可拆装循环使用人居房框架的围护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立柱2,所述立柱2上固定有一个以上的承力件3。所述围护墙板4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柱2外侧。所述围护墙板4承接于承力件3上。此时的围护墙板的重力不仅仅作用于螺钉,而是通过承力件3承担了很大的一部分,因此使得整体结构使用寿命更长。实施例1,结合图2;所述承力件3为三棱柱体形状。实施例2,结合图3;所述承力件3为立方体形状。所述承力件3焊接在立柱2上。当立柱的截面形状不同的时候,承力件3的个数可以发生改变,承力件3的个数优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2是位于外围的立柱,因为本新型重点介绍围护墙板4的连接结构。当然,所述承力件3也可以可拆卸安装于立柱2上,但是优选焊接在其上。很明显,实施例1-2无法穷举本实用新型所有的实施方式,类似的实施方式也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保护范围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