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回旋式冷却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回旋式冷却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庄锡发
  • 公开日
    2008年4月23日
  • 申请日期
    2007年5月16日
  • 优先权日
    2007年5月16日
  • 申请人
    庄锡发
  • 文档编号
    A43D11/00GK201048616SQ2007201425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回旋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回旋式冷却装置包含一个外壳单元,具有一个沿一高度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一与个该容置空间连通的入口、一个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出口,及一条绕该高度方向螺旋地设置的轨道,该轨道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入口的第一端部、一个对应于该出口的第二端部,及一段连接于该第一、二端部之间且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螺旋段,该螺旋段的一外轮廓在一长度方向上具有一最大长度,该螺旋段的外轮廓在一与该长度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小于该最大长度的最大宽度;一个冷却单元,具有一个冷却主机、至少一个装设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风机,及一个装设于该容置空间内的冷凝器;及一个输送单元,具有一条沿该轨道设置的输送带,及一个驱动该输送带沿该轨道移动的动力源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旋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出口在该高度方向上高于该入口,该轨道的第一端部是从该入口延伸出来,该轨道的第二端部是从该出口延伸出来,该螺旋段具有 20 —段与该第一端部连接的入口直线部、 一段与该第二端部连接的出口 直线部、 一段在该高度方向上介于该入、出口直线部之间的连接直线 部、 一段连接于该入口直线部与该连接直线部之间的第一半圆部,及 一段连接于该出口直线部与该连接直线部之间的第二半圆部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旋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轨道还具有二片呈间隔设置的限位轨板,该输送带是设置于所 述限位轨板之间,所述限位轨板分别具有一条朝内延伸的限位凸块, 该输送带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朝外延伸至所述限位轨板的限位凸块下 方的被限位块304.如权利要求i述的回旋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轨道还具有二片呈间隔设置的限位轨板,该输送带是设置于所 述限位轨板之间,所述限位轨板分别具有一条朝内延伸的限位凸块, 该输送带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朝内凹设的限位导槽,所述限位凸块是 分别延伸至该输送带两侧的限位导槽内5 .如权利要求1述的回旋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输送带是循环地沿该轨道移动,该动力源是邻近于该出口,该 动力源具有一个装设于该外壳单元上的马达、 一个与该马达动力连接 的减速箱、 一个装设于该减速箱的一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 一个装设 10 于该外壳单元上的第二链轮,及一条连接该第一、二链轮的链条,该 输送单元还具有一个与该第二链轮同轴装设于该外壳单元上并邻近于 该轨道的第二端部的驱动齿轮,及一个装设于该外壳单元上并邻近于 该轨道的第一端部的连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该连动齿轮分别与该输 送带啮合15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旋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输送单元还具有一个装设于该外壳单元上并邻近于该动力源的转向连动齿轮,该转向连动齿轮与该输送带啮合207 .如权利要求1述的回旋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单元还具有一个装设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集水盘,该冷却单 元具有多个沿该长度方向排列且装设于该螺旋段上方的风机,该冷凝 器沿该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风机的一边,该集水盘设置于该冷凝器与 该螺旋段之间
  • 技术领域
    回旋式冷却装置技术领域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冷却定型鞋件的冷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占空间的回旋式冷却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回旋式冷却装置,包含一个外壳单元、一个冷却单元及一个输送单元,该外壳单元具有一个沿一高度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一个入口、一个出口、一条绕该高度方向螺旋地设置的轨道,该冷却单元具有一个冷却主机、至少一个装设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风机、及一个装设于该容置空间内的冷凝器,该输送单元具有一条沿该轨道设置的输送带、一个驱动该输送带沿该轨道移动的动力源,该轨道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入口的第一端部、一个对应于该出口的第二端部,及一段连接于该第一、二端部之间且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螺旋段,该螺旋段的外轮廓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最大长度,该螺旋段的外轮廓在与该长度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小于该最大长度的最大宽度。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回旋式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如图l、 2所示,现有一种冷却装置,包含一个沿一长度方向X设置 10 的机台l、 一条沿该长度方向X装设于该机台1上而可输送多个鞋件4的 输送带2,及一个装设于该机台1内的冷却系统3,该冷却系统3具有-一 个冷却主机301、多个风机302,及一个沿该长度方向X设置于该输送带 2下方的冷凝器303。藉此,当该输送带2沿该长度方向X输送所述鞋件4 时,所述风机302可将经该冷凝器303降温冷却的冷空气吹送至所述鞋 15件4上,而使所述鞋件4被冷却定型。虽然,该冷却装置在该输送带2沿该长度方向X输送所述鞋件4时, 可使所述鞋件4被冷却定型,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此种冷却装置却具 有以下的缺陷为了可连续地输送大量的鞋件4,该输送带2是被设成沿该长度方 20向X延伸,然而,如此却也导致了该机台1需配合该输送带2的设计而沿 该长度方向X延伸,因此,在面积有限的厂房内,长度过长的机台l往 往会产生占用地坪的问题,而大幅影响厂房室内面积的使用效率。实用新型内容2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小的回旋式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回旋式冷却装置,包含一个外壳单元、 一个冷却单元, 及一个输送单元。该外壳单元具有一个沿一高度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间、 --与个该容置空间连通的入口、 一个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出口,及一 条绕该高度方向螺旋地设置的轨道,该轨道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入口的30第一端部、 一个对应于该出口的第二端部,及一段连接于该第一、二端部之间且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的螺旋段,该螺旋段的一外轮廓在一 长度方向上具有一最大长度,该螺旋段的外轮廓在一与该长度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小于该最大长度的最大宽度。该冷却单元具有 一个冷却主机、至少 一个装设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风机,及一个装设于5 该容置空间内的冷凝器。该输送单元具有一条沿该轨道设置的输送带, 及一个驱动该输送带沿该轨道移动的动力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但不占地坪,而可有效增进厂房室 内面积的使用效率,且可连续地输送大量鞋件进行冷却定型。10 图l是现有一种冷却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该冷却装置的橫截面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旋式冷却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示 意图;15 图4是图3中IV-IV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V-V线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图8是一类似图6的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回旋式冷却装置一第20 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条轨道与一条输送带的限位关系。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回旋式冷却装置进行详细说明25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二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明白。在提出详细说明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 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3、 4、 5,为本实用新型回旋式冷却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30 该回旋式冷却装置包含 一个外壳单元IO、 一个冷却单元20,及一个输送单元30。该外壳单元10具有一个沿高度方向Z延伸的容置空间11、 一与个该容置空间11连通的入口12、 一个与该容置空间13连通且在该高度方向Z 上高于该入口12的出口13、 二组沿该高度方向Z间隔地设置于该容置空 间11内的支架14、 一条绕该高度方向Z螺旋地设置的轨道15,及一个装 5设于该容置空间11内的集水盘16。所述支架14由下而上分别具有多支朝外延伸且在该高度方向Z上 高度渐增的支撑杆141。该轨道15是由二条呈间隔设置的限位轨板17 (见图5、 6)与二条 间隔地设置于所述限位轨板17之间的支撑轨条18 (见图5、 6)所构成。 io所述限位轨板17分别具有一条朝内延伸的限位凸块171 (见图5、 6)。 该轨道15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入口12且从该入口12延伸出的第一 端部15K —个对应于该出口13且从该出口13延伸出的第二端部152, 及一段连接于该第一、二端部151、 152之间的螺旋段153,该螺旋段153 是绕该高度方向Z螺旋地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1内,并装设于所述的支架 15 14的支撑杆141上。该螺旋段153的外轮廓在长度方向X上具有最大长度L,该螺旋段 153的外轮廓在一与该长度方向X垂直的宽度方向Y上具有小于该最大 长度L的最大宽度W。在本实施例中,该螺旋段153的外轮廓是大致呈 长圆形。20 该螺旋段153具有一段与该第一端部151—体连接的入口直线部 154、 一段与该第二端部152—体连接的出口直线部155、 一段在该高度 方向Z上介于该入、出口直线部154、 155之间的连接直线部156、 一段 连接于该入口直线部154相反于该第一端部151的一端与该连接直线部 156的其中一端之间的第一半圆部157,及一段连接于该出口直线部15525 相反于该第二端部152的一端与该连接直线部156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二 半圆部158。该冷却单元20具有一装设于该外壳单元10的顶端上的冷却主机 21、多个装设于该容置空间11内的风机22,及一个装设于该容置空间 11内的冷凝器23。如图3、 5、 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12是沿 30该长度方向X排列且装设于该螺旋段153的上方,该冷凝器23是沿该长度方向X设置于所述风机22的一边,该集水盘16是设置于该冷凝器23 与该螺旋段153之间。此外,该冷却主机21当然也可直接摆放于地面上。 如图3、 4、 5所示,该输送单元30具有-一条沿该轨道15设置的输送 带31,及一个可驱动该输送带31沿该轨道15循环地移动的动力源32。 5 该动力源32是邻近于该出口13,该动力源32具有一个装设于该外壳单 元10的周壁上的马达321、 一个与该马达321动力连接的减速箱322、 一 个装设于该减速箱322的一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323、 一个装设于该外 壳单元10上的第二链轮324,及一条连接该第一、二链轮323、 324的链 条325。io 该输送单元30还具有一个与该第二链轮324同轴装设于该外壳单 元10上并邻近于该轨道15的第二端部152的驱动齿轮33、 一个装设于该 外壳单元10上并邻近于该轨道15的第一端部151的连动齿轮34,及一个 装设于该外壳单元10上并邻近于该动力源32的转向连动齿轮35。该驱 动齿轮33、该连动齿轮34与该转向连动齿轮35分别与该输送带31啮合。15 在本实施例中,该输送带31是为履带式输送带,且,如图5、 6所示,该输送带31是装设于所述限位轨板17之间,并为所述支撑轨条18 所支撑,该输送带31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朝外延伸至所述限位轨板17 的限位凸块171下方的被限位块311 ,所述限位凸块171可限位所述被限 位块311,而防止该输送带31在移动的过程中翻起。20 藉此,如图3、 4、 5所示,当该马达321经该减速箱322、该第一链轮323、该链条325、该第二链轮324,驱动该驱动齿轮33转动时,该驱 动齿轮33配合该连动齿轮34与该转向连动齿轮35,即可驱使该输送带 31循环地沿该轨道15移动。当该输送带31沿该轨道15绕该高度方向Z输 送多个鞋件IOO (在图4中是以单一鞋件100作代表)时,所述风机22可25将经该冷凝器23降温冷却的冷空气吹送至所述鞋件100上,而使所述鞋 件100被冷却定型。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15是绕该高度方向Z螺旋地装设于该容置空间 11,因此,该输送带31大部份的长度在绕该高度方向Z螺旋的情形下,30 均可被收纳于该容置空间ll内,如此,相较于现有配合该输送带2的设 计而沿该长度方向X延伸的机台1,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单元10自然可被设计成沿该高度方向Z延伸,而不会过度沿该长度方向X伸展,因此, 相较于现有的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该输送带31在绕该高度方向Z转动时也可连续地输送大量鞋件100的优点外,本实用新型更可 有效减少所占用的地坪,而使厂房的室内面积可被更有效率地的使用。 参阅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类似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差异之处在于该输送带31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朝内凹设的限位导槽312,所述限 位轨板17的限位凸块171是分别延伸至该输送带31两侧的限位导槽312内。如此,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也可达到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 目的与功效。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回旋式冷却装置,不但不占地坪,而可 有效增进厂房室内面积的使用效率,且可连续地输送大量鞋件进行冷 却定型,所以确实能达到实用新型的目的。然而,以上所述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 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范围及 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 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