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绞边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绞边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钱志良
  • 公开日
    2009年10月21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12月26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12月26日
  • 申请人
    苏州大学
  • 文档编号
    D03D47/40GK201330309SQ2008201840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绞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箱体、安装轴、传动轴、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及导纱器组成;安装轴固定在织机两侧的墙板上,箱体固定在安装轴上,传动轴平行于安装轴;主动带轮安装在传动轴上,通过同步带驱使从动带轮转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带轮 通过轴套由箱体和箱盖支承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轴由 一个伺服电机驱动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绞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带轮为 中空环轮,二个带有导纱孔的导纱器对称安装在轮缘内侧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绞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根安装轴上可 等间隔或不等间隔的安装1 15个绞边装置,各绞边装置由同一根传动轴驱动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绞边装置,尤其是在织造 过程中使两经纱形成绳状结构的绞边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绞边装置,特别是一种织造过程中使两经纱形成绳状结构的绞边装置,属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它由箱体、安装轴、传动轴、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及导纱器组成;安装轴固定在织机两侧的墙板上,箱体固定在安装轴上,传动轴平行于安装轴;主动带轮安装在传动轴上,通过同步带驱使从动带轮转动,两个带有导纱孔的导纱器对称安装在空心从动带轮的内侧,随从动带轮一起转动,分别引导两根经纱运动并相互缠绕。该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维护方便;装置结构紧凑,厚度小,既可用作绞边机构,又可用作阔幅织物的分幅机构。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绞边装置的制作方法为增强织物边部抵抗外力的能力,防止印染等后处理使织物的边经纱松 散脱落,在用无梭织机织造织物的过程中,通常须用绞边装置形成比较稳定 的织物布边结构。目前,比较常见的织物布边有纱罗边、发夹边、折入边、 针织边及绳状边等多种,其中的绳状布边指由两边经纱相互缠绕形成的绳状 结构的布边。由于绳状布边易于实现,布边结构也比较稳定,所以是目前织 造中广泛采用的布边结构。目前,实现绳状布边的绞边装置主要有行星轮系绞边装置、同步带绞边 装置及德国DORNIER公司的MotoLeiio型绞边装置。其中,行星轮系绞边 装置和同步带绞边装置的尺寸较大,可用于织物绞边,但不能用于阔幅织物 的分幅;德国DORNIER公司的MotoLeno型绞边装置实质为一可编程电机, 靠电机转子的转动实现绞边,该装置尺寸紧凑,既可用于织物绞边,也可用 于阔幅织物的分幅,但该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另外,为了提髙织物的防滑性,或为了实现特定的织物结构,或为了提 高疏密纬织物中纬纱分布方式的稳定性,在织物的织造过程中,需沿织物的 纬向、等间隔或不等间隔地使相邻两经纱相互缠绕形成绳状结构。对于这种 要求,目前常用的行星轮系绞边装置或同步带绞边装置由于厚度较大而无法 使用,德国DORNIER公司的MotoLeno型绞边装置可满足上述要求,但相 应的代价较髙。由此可见,有必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维护 方便的绞边装置,以满足织物绞边、阔幅织物的分幅及上述要求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尺寸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安装 维护方便的绞边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绞边装置,由箱 体、安装轴、传动轴、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及导纱器组成;安装轴 固定在织机两侧的墙板上,箱体固定在安装轴上,传动轴平行于安装轴;主 动带轮安装在传动轴上,通过同步带驱使从动带轮转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从动带轮通过轴套由箱体和箱盖支承;所述的 传动轴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的从动带轮为中空环轮,二个带有导纱孔的导 纱器对称安装在轮缘内侧;在一根安装轴上可等间隔或不等间隔的安装l 15个绞边装置,各绞边装置由同一根传动轴驱动。在织造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绞边装置的传动轴由伺服电机驱 动,安装在传动轴上的主动带轮通过同步带驱使从动带轮转动,进而由从动 带轮上的导纱孔引导将相邻两经纱相互缠绕形成绳状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绞边机构,其厚度(即其在织机上的纬向尺寸) 取决于同步带的宽度,而所述绞边机构中的同步带传动主要以传动为主,需 传递的动力近于零,所以尺寸可以很小,能插在经纱之间,安装在织机的任 意纬向位置。
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绞边机构,采用同步带传动,对安装中心距不敏 感,安装维护方便,工作可靠。
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绞边机构,其同步带轮、同步带及轴等,易于制 造或市购,成本低廉。
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绞边机构,其传动轴由伺服电机驱动,易于通过 编程控制,使两经纱以纬纱为界交替改变缠绕方向,从而无需经纱的退绕装 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绞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安装蠊钉;2、箱体;3、安装轴;4、主动带轮;5、传动轴; 6、同步带;7、导纱器;8、从动带轮;9、经纱;10、织物;11、经纱;12、 联接蠊钉;13、轴套;14、紧定蠊钉;15、箱盖。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和附图2, 一种绞边装置,安装轴3固定在织机 的两侧墙板上,用安装蠊钉l将绞边装置的箱体2紧固在安装轴上,传动轴 5与安装轴平行安装,由伺服电机驱动;主动带轮4用紧定蠊钉14固定在 传动轴上,通过同步带6驱使从动带轮8转动,支承从动带轮的两个轴套 13分别固定在箱体3和箱盖15上箱体和箱盖由联接螺钉12连接;从动 带轮为中空环轮,两个带有导纱孔的导纱器7和9对称安装在轮缘内侧, 随从动带轮一起转动的导纱器分别引导经纱9和经纱ll运动,当导纱孔C1 和导纱孔C2分别位于点P3和点P4时,经纱9在经纱11上方;当从动带轮 转过180° ,导纱孔Cl和C2分别位于点P4和P3时,经纱9在经纱11下 方,两经纱沿某一方向缠绕了 180° ,即两经纱绞了一次,织物IO完成了一 次绞边;仿上,从动带轮再同方向转180° ,则两经纱又沿上述方向缠绕了 180° ,即又绞了一次。改变传动轴的转向,从动带轮的转向及两经纱的缠 绕方向也随之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二个绞边装置同时安装于织物两侧,共用一根传动轴, 织造过程中,适当编制伺服电机的控制程序,使两经纱以纬纱为界交替改变 缠绕方向,可省略织机后梁一侧两经纱的退绕装置。
实施例2:
按实施例l技术方案提供的绞边装置10个,沿织物纬向等间隔或不等 间隔的用安装蠊钉紧固在安装轴上,各绞边装置的主动带轮由同一根与安装轴平行的传动轴传动,传动轴则由伺服电机驱动;每个绞边装置的主动带轮 用紧定蠊钉固定在同一根传动轴上,通过同步带驱使从动带轮转动;每个从 动带轮上一起转动的两个导纱器分别引导相邻两经纱相互缠绕,形成绳状结 构。
本实施例所织造的织物中,沿织物的纬向,等间隔或不等间隔的相邻两 经纱相互缠绕形成绳状结构,实现了织物的特定结构,提髙了织物组成纱线 间的防滑性。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