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新型练泥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新型练泥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林纪斌
  • 公开日
    2013年6月12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1月9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1月9日
  • 申请人
    醴陵市天鑫瓷业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B28B3/22GK202985738SQ2012205892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练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机、变速箱、搅泥筒、搅泥轴以及回流管;其中,所述变速箱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电机通过变速箱和搅泥轴连接,并驱动搅泥轴转动;所述搅泥轴呈卧式结构,并收容于搅泥筒内;于所述搅泥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回流管连接搅泥筒的前端和后端,其上设有一回流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练泥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搅泥筒上靠近变速箱端设有一泥料喂入斗,远离变速箱的一端设有一泥料出料阀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练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泥筒设置于机架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练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泥筒呈圆柱状结构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练泥机,属于陶瓷成型机械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练泥机,其包括机架、电机、变速箱、搅泥筒、搅泥轴以及回流管;其中,所述变速箱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电机通过变速箱和搅泥轴连接,并驱动搅泥轴转动;所述搅泥轴呈卧式结构,并收容于搅泥筒内;于所述搅泥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回流管连接搅泥筒的前端和后端,其上设有一回流泵。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练泥机通过设置一回流管,从而能对泥料进行反复搅练,使泥料更细腻、密实,提高了陶瓷的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搅泥轴的数量,使设备结构简单,方便维护。
  •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搅拌充分且维护方便的新型练泥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练泥机,其包括机架、电机、变速箱、搅泥筒、搅泥轴以及回流管;其中,所述变速箱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电机通过变速箱和搅泥轴连接,并驱动搅泥轴转动;所述搅泥轴呈卧式结构,并收容于搅泥筒内;于所述搅泥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回流管连接搅泥筒的前端和后端,其上设有一回流泵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练泥机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搅泥筒上靠近变速箱端设有一泥料喂入斗,远离变速箱的一端设有一泥料出料阀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练泥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泥筒设置于机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练泥机还设置为所述搅泥筒呈圆柱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练泥机通过设置一回流管,从而能对泥料进行反复搅练,使泥料更细腻、密实,提高陶瓷的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搅泥轴的数量,使设备结构简单,方便维护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练泥机的制作方法练泥是陶瓷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加工工艺,其用于将泥料搅拌均匀,并将泥料中的空气排出,使陶瓷细腻、密实。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练泥机进行练泥。而练泥机根据轴数不同可分为单轴练泥机和多轴练泥机。单轴练泥机只对泥料进行一次练泥,造成搅拌不充分,影响陶瓷产品的质量。而多轴练泥机结构复杂,日常维护和清理麻烦。因此,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练泥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练泥机的原理图。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练泥机,其由机架1、电机2、变速箱3、搅泥筒4、搅泥轴5以及回流管6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变速箱3固定于机架I上;所述电机2通过变速箱3和搅泥轴5连接,并驱动搅泥轴5转动。[0014]所述搅泥轴5呈卧式结构,并收容于搅泥筒4内。于所述搅泥轴5上设有螺旋叶片51,从而能对泥料进行连续搅拌。所述搅泥筒4呈圆柱状结构,其设置于机架I上。于所述搅泥筒4上靠近变速箱3端设有一泥料喂入斗41,远离变速箱3的一端设有一泥料出料阀门42。通过所述泥料喂入斗41加入泥料,通过所述泥料出料阀门42来排出搅拌后的泥料。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练泥机的最大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回流管6连接搅泥筒4的前端和后端,其上设有一回流泵6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练泥机通过设置一回流管6和回流泵61,从而能对泥料进行反复搅练,使泥料更细腻、密实,提高陶瓷的质量。以上的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