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法及其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法及其结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丁立中, 刘长清
  • 公开日
    2011年4月6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9月3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9月3日
  • 申请人
    利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D04C1/00GK102002812SQ2009101738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将纱线放入编织机中;步骤2 经过编织机直接将纱线编织成具有顶端网状表面层、中间支撑层及底端织布 层的立体织物,其中,该顶端网状表面层在编织过程中会自动形成具有两条线圈纱相搭接 的主线段及单条线圈纱的延伸段,且该中间支撑层在编织过程中,除作为顶端网状表面层 主线段与底端织布层间的支撑外,并会与顶端网状表面层的延伸段相搭接,由此补强延伸 段强度,然后,再于主线段与底端织布层间作上、下往复移动编织;步骤3完成三层立体织物2.一种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结构,包括底端织布层;顶端网状表面层,其包含有复数个端部相连的主线段及复数个延伸段,该复数个主线 段至少包含二条以上相搭接的线圈纱,而延伸段只包含单条线圈纱,使该顶端网状表面层 呈现网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支撑层,其具有垂直纱及水平纱,该垂直纱一端与顶端网状表面层的主线 段相连接,而另一端则与底端织布层相连接,以将顶端网状表面层支撑,而中间支撑层的水 平纱则与顶端网状表面层的延伸段相搭接,由此补强延伸段的强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网状表面层 为多角网状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层的垂 直纱只支撑至顶端网状表面层的主线段的接近前段处或接近后段处,而主线段前、后段处 及延伸段则与中间支撑层的水平纱相搭接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网状表面层 的线圈纱是由复数个线圈串接而成6.一种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结构,包括底端网状表面层,其包含有复数个端部相连的主线段及复数个延伸段,该复数个主线 段至少包含二条以上相搭接的线圈纱,而延伸段只包含单条线圈纱,使该底端网状表面层 呈现网状体;顶端网状表面层,其包含有复数个端部相连的主线段及复数个延伸段,该复数个主线 段至少包含二条以上相搭接的线圈纱,而延伸段只包含单条线圈纱,使该顶端网状表面层 呈现网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支撑层,其具有垂直纱及水平纱,该垂直纱一端与顶端网状表面层的主线 段相连接,而另一端则与底端网状表面层的主线段相连接,以将顶端网状表面层支撑,而中 间支撑层的水平纱则与顶端网状表面层及底端网状表面层的延伸段相搭接,由此补强延伸 段的强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网状表面层 及底端网状表面层为多角网状体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层的垂直纱只支撑至顶端网状表面层及底端网状表面层的主线段的接近前段处或接近后段处,而 主线段前、后段处及延伸段则与中间支撑层的水平纱相搭接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网状表面层 的线圈纱由复数个线圈串接而成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法及其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通过中间支 撑层的纱线与顶端网状表面层的延伸段相搭接,以达到补强顶端网状表面层目的的立体织 物表面层补强织法及其结构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的说明部分及图式意图,仅具示范说明性而非限制性本发明其它具体实例 可由谙于此技者从阅览本说明部分而明白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法流程图,其主要方 法为步骤1 (SlO)将纱线放入编织机中;步骤2(S11)经过编织机直接将纱线编织成具有顶端网状表面层、中间支撑层及 底端织布层的立体织物,其中,为将顶端网状表面层编织成网状体,导致顶端网状表面层包 含两条线圈纱相搭接的主线段及单条线圈纱的延伸段;该中间支撑层在编织的过程中,其 纱线在顶端网状表面层的主线段与底端织布层间作上、下往复式移动,使中间支撑层的纱 线一端与主线段连接,另一端则与底端织布层连接,而当中间支撑层纱线移动至延伸段时, 即会与延伸段相搭接,来补强延伸段强度,然后,再于主线段与底端织布层间作上下往复移 动编织;步骤3(S12)完成三层立体织物(成品)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包含底端织布层2 ;顶端网状表面层3,为网状体或多角网状体或蜂巢状,主要包含有复数个端部相连 的主线段31及复数个延伸段32,该主线段31与延伸段32在编织过程中一体成型制成,使 复数个主线段31至少包含二条以上相搭接的线圈纱,而延伸段32只包含单条线圈纱,该线圈纱为复数个线圈串接而成;若该顶端网状表面层3为多角网状体或蜂巢状时,将二条相 邻的线圈纱先搭接形成主线段31后,再从主线段31端部开始分离形成延伸段32,而待延伸 段32再度相搭接后,该两条线圈纱会再次搭接形成主线段31,如此持续编织,即可形成多 角网状体及蜂巢状,且该主线段31会保有二条线圈纱,而延伸段32只会有单条线圈纱;中间支撑层4,该中间支撑层4具有垂直纱41及水平纱42,该垂直纱41的一端与 顶端网状表面层3的主线段31相连接,而另一端则与底端织布层2相连接,以将顶端网状 表面层3支撑,而中间支撑层4的水平纱42则与顶端网状表面层3的延伸段32相搭接,来 补强延伸段32的强度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明另一实施示意图,其与图3差异处在于,该中间支撑层4 的垂直纱41只支撑至顶端网状表面层3的主线段31前段及接近后段处,而主线段31前、 后段处及延伸段32则与中间支撑层4的水平纱42相搭接,如此可加强补强延伸段32的效 果,而其它构造皆与图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发明又一实施示意图,其中该底端织布层2也可为底端网状 表面层5,该底端网状表面层5包含有复数个端部相连的主线段51及复数个延伸段52,该 复数个主线段51至少包含二条以上相搭接的线圈纱,而延伸段52只包含单条线圈纱,使该 底端网状表面层5呈现网状体;将中间支撑层4的垂直纱41 一端与顶端网状表面层3的主 线段31相连接,而另一端则与底端网状表面层5的主线段51相连接,以将顶端网状表面层 3支撑,而中间支撑层4的水平纱42则与顶端网状表面层3及底端网状表面层5的延伸段 32、52相搭接,来补强延伸段的强度,而其它构造皆与图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6所示,是本发明另一实施示意图,其与图5差异处在于,该中间支撑层4 的垂直纱41只支撑至顶端网状表面层3及底端网状表面层5的主线段31、51前段及接近 后段处,而主线段31、51的前、后段处及延伸段32、52则与中间支撑层4的水平纱42相搭 接,如此可加强补强延伸段32、52的效果,而其它构造皆与图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因顶端网状表面层3的延伸段32下并未直接受到中间支撑层4的支撑,所 以当顶端网状表面层3受到摩擦时,该延伸段32不易直接受到磨损,导致延伸段32不会轻 易断裂,以达到延长顶端网状表面层寿命的目的另外,发明人为证明本发明立体织物确实较现有立体织物更为耐用,故将本产品 与现有产品拿至耐磨机下进行磨损试验,现有立体织物的顶层13在耐磨机转动至150转 后,即经由延伸段132处断开反观本发明立体织物的顶端网状表面层3的延伸段32则在 耐磨机转动至300转后才断开因此,足以证明本发明经由中间支撑层4补强顶端网状表 面层3的延伸段32后,该延伸段32已不易断开虽然已经就特别具体实例及应用说明过本发明,不过谙于此技者,从本揭示可以 产生附加的具体实例,及修改而不违离所主张的本发明旨意或超过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 因此,要了解本申请的图式及说明部分是作为例子以帮助本发明的理解且不应该视为要限 制其范围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 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中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法及其结构的制作方法请参阅图1A、B所示,是现有立体织物示意图,其主要包含有底层(11)、中间层 (12)及顶层(13),其中,该顶层(13)为网状体或多角网状体,该网状体或多角网状体包含 主线段(131)及延伸段(132),为了将顶层(13)编织成网状体,故该主线段(131)上皆由两 条线圈纱搭接而成,而延伸段(132)包含单条线圈纱,该线圈纱是由复数个线圈串接而成, 并通过中间层(12)上、下往复移动于底层(11)与顶层(13)间,使中间层(12)的一端与顶 层(13)的主线段(131)与延伸段(132)连接,另一端则与底层(11)相连接,即可形成三明 治结构的立体织物。然而,现有立体织物的顶层(13)延伸段(132)只包含单条线圈纱,使 延伸段(132)的结构强度不足,且该延伸段(132)又受到中间层(12)的支撑;当顶层(13) 表面受到磨擦时,即会因为主线段(131)与延伸段(132)同时受到支撑的影响,导致主线段 (131)与延伸段(132)同时被摩擦,经长久磨耗后,结构强度不足的延伸段(132)即容易先 行断开,造成顶层(13)网状体受到破坏,丧失功用。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法及其结构,是在编织中间 支撑层时,将中间支撑层的纱线与顶端网状表面层的延伸段相搭接,由此中间支撑层达到 补强延伸段结构强度的目的。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法及其结构,具有制造 容易、高耐用性等特性,以达到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功效。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法及其结构,将纱线置入编织机 中,通过编织机同时编织三层织布组织结构,其中,所编织完成的三层结构由上而下依序为 顶端网状表面层、中间支撑层及底端织布层;其中,为将顶端网状表面层编织成网状体或多 角网状体,将使该顶端网状表面层区分成主线段及延伸段,该主线段为两条线圈纱搭接而 成,而延伸段则只包含单条线圈纱,该线圈纱是由复数个线圈串接而成;且在编织中间支撑 层的过程中,是将中间支撑层的纱线于顶端网状表面层的主线段及底端织布层间作上、下 往复式移动编织,使中间支撑层的纱线一端与顶端网状表面层的主线段连接,另一端则与 底端织布层相连接,当中间支撑层的纱在上、下往复移动至顶端网状表面层的延伸段时,即 会与延伸段相搭接,由此补强延伸段的强度,并使延伸段下方无中间支撑层的支撑,然后, 中间支撑层的纱线会再于主线段与底端织布层间再作上、下往复移动,直至完成所有顶端 网状表面层的支撑,并导致所有顶端网状表面层的延伸段皆会与中间支撑层的纱线相搭 接,以达到补强延伸段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法及其结构,与其它现有技术相互比较 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1.本发明是在编织中间支撑层时,将中间支撑层的纱线与顶端网状表面层的延伸 段相搭接,中间支撑层补强延伸段结构强度。2.本发明具有制造容易、高耐用性等特性,具有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功效。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发明 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图1A、B为现有立体织物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结构的另一实施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结构的又一实施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结构的再一实施示意图;附图标记11、底层;12、中间层;13、顶层;131、主线段;132、延伸段;2、底端织布 层;3、顶端网状表面层;31、主线段;32、延伸段;4、中间支撑层;41、垂直纱;42、水平纱;5、 底端网状表面层;51、主线段;52、延伸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织物表面层补强织法及其结构,主要是通过编织机将纱线编织成三层织布层,该三层织布层包含顶端网状表面层、中间支撑层及底端织布层;其中,该顶端网状表面层为网状体,该网状体是由复数条主线段及延伸段构成,该主线段由两条线圈纱搭接而成,而延伸段则只包含单条线圈纱,该线圈纱由复数线圈串接而成;在编织过程中,将中间支撑层的纱线在顶端网状表面层与底端织布层间往复移动,使中间支撑层的纱线一端连接顶端网状表面层的主线段,而另一端则连接在底端织布层,当中间支撑层的纱线移动至延伸段时,即会与延伸段相搭接,以进行延伸段的补强,然后,再于主线段与底端织布层间往复编织,即可达到补强顶端网状表面层的目的。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