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可局部给药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可局部给药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曾秋棠, 刘福元, 毛奕
  • 公开日
    2006年3月1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月20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月20日
  •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文档编号
    A61B5/0408GK2761140SQ2005200949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可局部给药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它包括外管(1)、内管(2),所述外管(1)和内管(2)之间有空腔(8);其特征在于有三对电极导线(3、4、5)分别对称地分布在外管(1)和内管(2)之间的空腔(8)内和内管(2)的空腔(11)内,三根位于空腔(8)内电极导线穿过外管(1)管壁;另三根位于空腔(11)内的电极导线穿过内管(2)和外管(1)上的对应开口(12),在所述外管(1)和内管(2)的两端有封闭的电极尾端(7)、封闭的鞘管头端(10),所述外管(1)上有三通管(9),所述三通管(9)与空腔(8)相通,所述位于外管(1)外的电极导线(3、4、5)上有倒钩(13),所述内管(2)内有填充介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局部给药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外管(1)上同侧相邻的电极导线之间的距离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局部给药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导线(3、4、5)的为外涂绝缘漆的银丝,所述电极导线(3、4、5)直径为0.2mm,倒钩(13)长度为1.0mm,倒钩尖端(14)的导电部分长度为0.5mm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在体和离体大动物跨心室壁电生理特性研究的电位记录电极,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可局部给药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可局部给药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它包括外管(1)、内管(2),所述外管(1)和内管(2)之间有空腔(8);有三对电极导线(3、4、5)分别对称地分布在外管(1)和内管(2)之间的空腔(8)内和内管(2)的空腔(11)内,所述位于外管(1)外的电极导线(3、4、5)上有倒钩(13),所述内管(2)内有填充介质(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可满足在体和离体在动物跨心室壁电生理特性的研究,可准确地反映跨心室壁的除极顺序和复极特征;全部电极一次性放置到位,无电极脱落和出血的并发症。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可局部给药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的制作方法心室肌可分为电生理特性不同的内、中、外三层心肌细胞,同步记录三层心肌单向动作电位有利于心室肌电生理特性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经典的方法常采用心内膜接触电极或心外膜吸附电极;也有采用分三次放入三个电极或复合电极同步记录三层心肌单向动作电位的报导。这些方法存在以下不足①都是通过物理的外力产生损伤电流记录单向动作电位,由于心脏处于不停的跳动中,传统的方法记录的单向动作电位信号不稳定;②单向动作电位记录持续的时间短暂(约数分钟至半小时);③电极放置复杂,定位的准确性和固定的牢固性不确定;④中层心肌的电位只是局部单极电图,未能记录到局部双极电图;⑤不具备局部给药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局部给药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它能长时间稳定地同步记录三层心肌的单向动作电位;另外局部给药功能可用于研究局部因素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可局部给药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它包括外管1、内管2,所述外管1和内管2之间有空腔8;有三对电极导线3、4、5分别对称地分布在外管1和内管2之间的空腔8内和内管2的空腔11内,三根位于空腔8内电极导线穿过外管1管壁;另三根位于空腔11内的电极导线穿过内管2和外管1上的对应开口12,在所述外管1和内管2的两端有封闭的电极尾端7、封闭的鞘管头端10,所述外管1上有三通管9,所述三通管9与空腔8相通,所述位于外管1外的电极导线3、4、5上有倒钩13,所述内管2内有填充介质6,所述填充介质6为琼脂糖氯化钾凝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位于外管1上同侧相邻的电极导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极导线3、4、5的为外涂绝缘漆的银丝,所述电极导线3、4、5直径为0.2mm,倒钩13长度为1.0mm,倒钩尖端的导电部分14长度为0.5mm。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可满足在体和离体在动物跨心室壁电生理特性的研究,可用于①观察特殊的电生理现象(如后除极、2相折返、心室除极顺序等);②抗心律失常药物电生理特性和作用机理的研究;③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用于临床前期新药的开发研究。已完成的研究表明所记录的单向动作电位信号稳定,持续时间2小时以上;可准确地反映跨心室壁的除极顺序和复极特征;全部电极一次性放置到位,无电极脱落和出血的并发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位记录电极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倒钩部分、开口及内管空腔的结构说明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限制。
图中1为外管,2为内管,3、4、5为电极导线,6为填充介质,7为封闭的电极尾端,8为空腔,9为三通管,10为封闭的鞘管头端,11为空腔,12为开口,13为倒钩,14为倒钩尖端。
从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可局部给药单向动作电位记录电极,它包括外管1、内管2,外管1和内管2之间有空腔8;有三对电极导线3、4、5分别对称地分布在外管1和内管2之间的空腔8内和内管2的空腔11内,三根位于空腔8内电极导线穿过外管1管壁;另三根位于空腔11内的电极导线穿过内管2和外管1上的对应开口12,在外管1和内管2的两端有封闭的电极尾端7和封闭的鞘管头端10(一般采用环氧树脂封闭),外管1上有三通管9,三通管9与空腔8相通,位于外管1外的电极导线3、4、5上有倒钩13,内管2内有填充介质6,所述填充介质6为琼脂糖氯化钾凝胶。组装后电极外径1.67mm,三层心肌电极对之间等距离,内外层之间距离范围可为1.0-1.6mm,银丝直径为0.2mm,倒钩长度为1.0mm,倒钩尖端长度为0.5mm。
本实用新型电位记录电极在实验中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步骤如下①动物麻醉后前正中切口开胸,制作心包吊床,暴露左心室前壁;②首先穿刺心脏确定前壁心脏厚度,Seldinger法在穿刺部位放置软头导丝,用5F鞘管芯沿导丝扩张心室壁;③同时拔出鞘管芯和导丝沿原穿刺处放入适宜长度的本实用新型电位记录电极,有落空感后稍回提电极,其倒钩即牢固嵌入心室壁内;④附图中右侧电极为负极,左侧电极为正极,与多道电生理仪转线盒相联,即可记录到内、中、外三层心肌稳定的单向动作电位;⑤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可通过电极的三通管局部心肌应用药物,用于研究药物对三层心肌的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若干的改变或变形,这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