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黄麻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食品制备的应用的制作方法黄麻属约有40个种。具有栽培价值的两个种为圆果黄麻(C. capsularis)和长果黄麻(C. olito-rius),染色体数均为2n = 14。黄麻主根入土深达1米左右。茎高2 5 米,粗1.5 2厘米,带有深浅不同的青、红或紫等色。长果黄麻品种均有腋芽;圆果黄麻多数品种有腋芽。叶卵圆至披针形,基部缺刻延伸成须状,而以长果黄麻的须状延伸较长。圆果黄麻的多数品种叶有苦味。聚伞花序,花黄色。长果黄麻的花比圆果黄麻的大,前者雄蕊 30 60个,后者20 30个。蒴果,圆果黄麻的为球形,直径1厘米左右,有纵棱和疣状突起,每果有种子30 50粒,种子褐色,千粒重3. 5克左右;长果黄麻的为圆筒形,长5 8 厘米,有棱,每果种子100 200粒。种子墨绿或灰黑色,千粒重2克左右。黄麻单纤维长度500 6500微米,直径10 30微米,纤维强力约为40千克力/克左右,圆果黄麻一般大于长果黄麻;纤维支数为300 500公支,一般长果黄麻大于圆果黄麻。长果黄麻,学名为长蒴黄麻(Corchorus olitorius L),又称香麻,菜用黄麻,是椴树科黄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国外有埃及帝王菜,番麻叶,莫洛海牙野麻婴之称。食用部位为梢部嫩茎叶,原产阿拉伯半岛、埃及、苏丹等地,是非洲、西亚地区人民喜食的一种营养成分极高的菜肴蔬菜品种。在我国华东、华南、华中和华北等地区也有野生菜用黄麻种群分布,而且广东潮汕和福建闽中南等地区已有百年以上的栽培与食用历史。菜用黄麻不仅含有高膳食纤维、高钙、高硒等营养成分,还含有植物多糖、黄酮、维生素、叶绿素、氨基酸和钾、镁、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麻茶及其制备方法,它可以用于加工从来没有利用作为加工食品的菜用黄麻而不损害它的有用成分,且使菜用黄麻经过加工后可以长时间存储并食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黄麻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摘长果黄麻茎叶,干燥;b、杀青;C、揉捻;d、干燥将长果黄麻茎叶放入烘烤设备内进行头烘,设置烘烤温度为90-130度, 烘烤时间20-25分钟;通风冷却至25-30度,重新恢复90-130度再烘烤20-25分钟;复烘 复烘温度为90-130度,烘烤至含水量小于5%。优选的上述的黄麻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a为a、采摘采摘前一天,喷湿黄麻田冲洗黄麻叶,采摘时间第二天露水干后采摘;3采摘部位长果黄麻的嫩茎叶;摊晾将采摘后的嫩茎叶放入容器内不挤压带回空调室内摊晾,摊叶量每平方米0. 25-0. 5kg,叶层摊放厚度5-7cm,温度25-30度,时间2_3小时。优选的上述的黄麻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b为杀青投入加热容器杀青,加热温度150-200度,加热时间为1-2分钟,倒出抖散,至长果黄麻茎叶温度至30-40度;重复杀青5-6次。优选的上述的黄麻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b为杀青采用电炒锅杀青,锅温 180-200度,投入摊晾过的长果黄麻茎叶5000g,高温热炒1-2分钟,倒出盖布闷10分钟,敲打3分钟,抖散,使叶温降低至30度,重新高温热炒1-2分钟,如此重复5-6次,摊开,至长果黄麻茎叶边缘微卷曲,无青草味。优选的上述的黄麻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c为C、揉捻用速包机按“轻重轻”原则先揉捻1-2分钟左右,拆开快速松散,摊开,抖散,温度降低至25-30度时,重复揉捻2-10次,造形。优选的上述的黄麻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d为d、干燥将长果黄麻茎叶放入烘箱内进行头烘,设置烘烤温度为130度,叶层摊放厚度l_2cm,烘烤时间20分钟;通风冷却至30度,重新恢复90-130度再烘烤20-25分钟; 重复d中的干燥步骤三次;复烘复烘温度为90-120度,烘烤至含水量小于5%。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上述黄麻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黄麻茶。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为提供上述黄麻茶在食品制备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针对黄麻生长季节性强,在生长旺季时产量高,菜用黄麻滞销的问题,以及保证一年四季均可食到营养丰富的菜用黄麻,提供了一种菜用黄麻加工的方法,本发明的黄麻经过加工后仍含有高钙高硒、高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可直接冲饮,适口清香,还可掺与稀饭、蛋糕、饼干等食品直接食用。食用后可达到健胃、润肠、降压、护肝、祛疲劳、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效。菜用黄麻茶是老少皆宜的健胃、润肠、保肝、降脂、排毒天然食品。可作为配方制作多种营养保健食品。实施例1本发明黄麻茶的制备本发明黄麻茶制作工艺包括长果黄麻嫩茎叶的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头烘、复烘、包装等工序。采摘采摘前一天下午,喷湿田间黄麻田冲洗麻叶,采摘时间第二天上午露水干后8点以后采摘;采摘部位长果黄麻的嫩茎叶,作为制茶原料,备用。制备工艺1 摊晾将采摘后的鲜叶放入竹盘内不挤压带回空调室内摊晾,摊叶量每平方米大约0. 25kg,厚度约5cm,温度25度,时间2小时(以叶片稍微卷曲为准)。杀青采用电炒锅杀青,锅温180度,投入摊晾过的菜用黄麻嫩茎叶0. 5kg,高温热炒1分钟,倒出盖布闷10分钟,敲打3分钟,抖散,使叶温降低至30度,重新高温热炒1分钟,如此重复5次,摊开,至嫩茎叶边缘微卷曲,无青草味,时间约60分钟(除草青味)。敲打是用布包好的茶叶放在一个简易的设备一上一下抛打。倒出盖布闷是根据高温杀青黄麻叶边缘有些会干掉的原因,用布闷可以缓解这种现象,闷的时间据黄麻叶边缘干的情况而定,较干时闷的时间较长些,大多数闷3-5分钟,不超过10分钟。揉捻用速包机按“轻重轻”原则先揉捻1分钟左右,拆开快速松散,(原因香麻茶会越揉捻越粘),如此重复数次,摊开,抖散,温度降低为为25度时,重复揉捻2次,造形 (经-次性揉捻1-5分钟试验,超过1分钟以上的香麻叶很难松散,以1分钟重复多次效果好)。直到外形圆结紧实。干燥将长果黄麻茎叶放入烘烤设备内进行头烘,设置烘烤温度为90度,烘烤时间20分钟;通风冷却至25度,重新恢复90度再烘烤2分钟;复烘复烘温度为90度,烘烤至含水量小于5%,时间大约120分钟左右。叶层摊放厚度2cm,直至完全干透。成品用内膜袋先装,再用外袋包装,即为成品。 (头烘和复烘之间没有冷却的间隔时间,烘出的样品太碎或茶叶有发酸味)。制备工艺2 摊晾将采摘后的鲜叶放入竹盘内不挤压带回空调室内摊晾,摊叶量每平方米大约0. 5kg,厚度约7cm,温度30度,时间3小时(以叶片稍微卷曲为准)。杀青采用电炒锅杀青,锅温200度,投入摊晾过的菜用黄麻嫩茎叶1kg,高温热炒 2分钟,倒出盖布闷10分钟,敲打3分钟,抖散,使叶温降低至40度,重新高温热炒2分钟, 如此重复6次,摊开,至嫩茎叶边缘微卷曲,无青草味,时间约60分钟(除草青味)。揉捻用速包机按“轻重轻”原则。第一次先揉捻1分钟左右,拆开袋子快速松散, 摊开,抖散,温度下降至30度。第二次重新包起来再揉捻2分钟,再拆开袋子快速松散,摊开,抖散,温度降低至30度时,如此重复揉捻5次,直到外形圆结紧实。干燥将长果黄麻茎叶放入烘箱内进行头烘,设置烘烤温度为130度,叶层摊放厚度l-2cm,烘烤时间20分钟;通风冷却至30度,重新恢复130度再烘烤25分钟;重复d中的干燥步骤三次;复烘复烘温度为120度。叶层摊放厚度2-3cm,直至完全干透,烘烤至含水量小于5%。成品用内膜袋先装,再用外袋包装,即为成品。制备工艺3 摊晾将采摘后的鲜叶放入竹盘内不挤压带回空调室内摊晾,摊叶量每平方米大约0. 4kg,厚度约6cm,温度观度,时间3小时(以叶片稍微卷曲为准)。 杀青采用电炒锅杀青,锅温190度,投入摊晾过的菜用黄麻嫩茎叶0. 8kg,高温热炒1-2分钟,倒出盖布闷10分钟,敲打3分钟,抖散,使叶温降低至30度左右,重新高温热炒1-2分钟,如此重复5-6次,摊开,至嫩茎叶边缘微卷曲,无青草味,时间约60分钟(除草青味)。揉捻用速包机按“轻重轻”原则先揉捻1分钟左右,拆开快速松散,(原因香麻茶会越揉捻越粘),如此重复数次,摊开,抖散,温度控制在观度,如此重复揉捻10次,造形, 直到外形圆结紧实。干燥头烘将温度调到125度的烘箱内进行头烘,叶厚度2cm,时间20分钟。通风冷却至30度左右重新复烘。复烘复烘温度调到90度,叶层摊放厚度3cm,直至完全干透烘烤至含水量小于5%。成品用内膜袋先装,再用外袋包装,即为成品。实施例2本发明黄麻茶的质量分析1、制得的黄麻茶在干燥低温下保存可以2年。在自然状态下,吸湿性较强,易变味。2、对实施例1制成的黄麻茶的感官检查外形外形圆结紧实。色泽色泽暗绿油润。汤色清黄明亮。香气焦甜味。滋味茶味带有黄麻特有的麻香味。叶底清黄色,带有部分多糖胶质。3、实施例1制成的黄麻茶的有益成分的含量测定,如表1 (福建省中心检验所测试报告,编号2008MJHY-1891G)所示。表
本发明涉及蔬菜加工领域,具体涉及菜用黄麻茶及其制备方法及用其在食品制备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麻茶及其制备方法,菜用黄麻经过加工后仍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利于储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黄麻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摘长果黄麻的茎叶,干燥;b、杀青;c、揉捻;d、干燥将长果黄麻茎叶放入烘烤设备内进行头烘,设置烘烤温度为90-130度,烘烤时间20-25分钟;通风冷却至25-30度,重新恢复90-130度再烘烤20-25分钟;复烘复烘温度为90-120度,烘烤至含水量小于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菜用黄麻经过加工后仍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可直接冲饮,适口清香,还可掺与稀饭、蛋糕、饼干等食品直接食用。
一种黄麻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食品制备的应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姚运法姚运法姚运法唐庆娟乔恩·B·索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乔恩·B·索河濑胜典, 石村尚文李春李春陈彪
专利相关信息
-
姚运法姚运法姚运法藤井宏之, 阿部智树藤井宏之, 阿部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