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发热体结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发热体结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陈文洲
  • 公开日
    2011年1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7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7月21日
  • 申请人
    陈文洲
  • 文档编号
    A47J36/24GK201719082SQ20102026910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发热体结构,包括发热结构和发热管(3),其特征是发热结构包括发热体A(4)、发热体B(7)两个半体,所述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相对面分别设有向外的凹陷面,由所述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两凹陷面形成一个腔体,所述腔体下端为密闭连接,在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任一下部设有贯通腔体的进水孔(6),所述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两侧对接面分别设有对应的固定孔(5),在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外部面分别至少设有一根紧密连接发热管(3),所述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上部面为平面且设有连接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结构,其特征是在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上 部面设有橡胶密封圈(2),所述橡胶密封圈(2)上设有对应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上部 面的螺孔的通孔(1)
  • 技术领域
    一种发热体结构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 实施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结合附图1中给出的发热体结构,包括发热结构和发热管3,发热结构包括发热体 A4、发热体B7两个半体,所述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相对面分别设有向外的凹陷面,由所述 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两凹陷面形成一个腔体,所述腔体下端为密闭连接,在发热体A4 和发热体B7的任一下部设有贯通腔体的进水孔6,所述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两侧对接 面分别设有对应的固定孔5,在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外部面分别至少设有一根紧密连接 发热管3,所述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上部面为平面且设有连接螺孔;在发热体A4和发 热体B7的上部面设有橡胶密封圈2,所述橡胶密封圈2上设有对应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 上部面的螺孔的通孔1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热体结构,将所述进水孔6联通管路或水源,将水引入 由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两凹陷面形成的腔体内,对发热管3接通电源并由发热管3对 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加热同步使腔体内的水加热,为了方便与其它结构连接,在发热体A4 和发热体B7的上部面设有连接螺孔;而且在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上部面设置的橡胶密 封圈2可有效的防止连接缝隙的漏水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体,尤其是涉及一种发热体结构,所述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相对面分别设有向外的凹陷面,由所述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两凹陷面形成一个腔体,所述腔体下端为密闭连接,在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任一下部设有贯通腔体的进水孔(6),所述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两侧对接面分别设有对应的固定孔(5),在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外部面分别至少设有一根紧密连接发热管(3),所述发热体A(4)和发热体B(7)的上部面为平面且设有连接螺孔;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克服了现有饮水机对水的烧烧停停产生千滚水的危害。
  •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热体结构,所述的发热体 结构通过直热式方式实现了使用即开始加热,关闭出水便会停止加热工作,不仅实现了节 约能源的目的,而且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克服了现有饮水机对水的烧烧停停产生千滚水的危害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热体结构,包括发热结构和发热管,发热结构包括发热体A、发热体B两个 半体,所述发热体A和发热体B相对面分别设有向外的凹陷面,由所述发热体A和发热体B 的两凹陷面形成一个腔体,所述腔体下端为密闭连接,在发热体A和发热体B的任一下部设 有贯通腔体的进水孔,所述发热体A和发热体B的两侧对接面分别设有对应的固定孔,在发 热体A和发热体B的外部面分别至少设有一根紧密连接发热管,所述发热体A和发热体B 的上部面为平面且设有连接螺孔进一步,在发热体A和发热体B的上部面设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上设有 对应发热体A和发热体B上部面的螺孔的通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热体结构,通过发热体A、发热体B的两凹陷面形成的腔体成 为加热腔,当水进入加热腔发热管便开始加热发热体A、发热体B并使水同步加热,到达设 计温度后由上部流出便可;本实用新型可设置在饮水机内、管道水管末端;其中设置在饮 水机内并配合现有技术的动态温控装置对出水流量、热度进行调控;其中本实用新型设置 在管道水管末端可作为洗手、洗碗等所用,并配合现有技术的动态温控、防溅水、防汽化、防 冻等技术,对出水流量、电路安全进行调控便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发热体结构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体,具体涉及一种水加热的发热体结构,尤其是涉及一 种用于饮用水加热的直热式发热体结构。目前市售的饮水机在方便人们饮用热水的同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设计的原因, 对于存在加热胆内的水反复加热,这是感应器发现水温达不到设计要求水温时便会自动对 温水加热,无人饮用时便会自然放凉加热胆内的水,周而复始形成所谓的“千滚水”;这种 “千滚水”会令水中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积累形成“不可溶微粒”;进而所述“不可溶微粒”便 会堵塞出水口使引水机内部积累水垢、细菌并且难以清洗。而且长期使用“千滚水”会将“千 滚水”内含有的重金属、砷化物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久饮会危害胃肠健康。而且饮水机正成为“耗电王”以制造1升热水为例,在不关机的状态下,功率为 0. 5千瓦的传统家用饮水机日均要耗电1. 8度,正是因为其“烧烧停停”的工作原理,无形中 造成了 90%以上的能源浪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通孔;2、橡胶密封圈;3、发热管;4、发热体A ;5、固定孔;6、进水孔;7、发 热体B。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