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彪 唐, 钱福海
  • 公开日
    2009年7月8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9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9月28日
  • 申请人
    钱福海
  • 文档编号
    D04B15/06GK201268767SQ2008201651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导轨压板(10)、角尺座(14),拉动板(2)活动地安装在导轨压板(10)上,步进电机(12)与拉动板2联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上开设有滑槽(1A),内滑条(16)活嵌于底座(1)滑槽(1A)内,内滑条(16)一面安装有沉降三角(9),另一面安装有滑条底板(3),滑条底板(3)通过轴承(13)活动地安装于拉动板(2)上开设的滑动型腔(25)内2、 如权利要求l所迷的一种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滑动型腔(25 )的两端为直线段,中间为两斜线段与一直线段组成梯形状3、 如权利要求1所迷的一种沉降三角控制^,其特4iL^于在底座(1)上开设有四个滑槽(1A),四只内滑条(16 )活嵌于底座(I)滑槽(IA)内,内滑条(16)每两只为一组,共二组,内滑条(16 ) —面安装有沉降三角(9),沉降三角(9)相应设置有四只,每两只为一组,共二组,内滑条(16)另一面安装有滑条底板(3),滑条底板(3 )设置有四只,每两只为一组,共二组,四只轴承(13)每二只为一组,共二组,分别通过销子(7 )固装在滑条底板U )上,在拉动板(2 )上开设有二个完全封闭的滑动型腔(25A )、 ( 25B ),轴承(13 )分别活动地安装于拉动板(2 )上的滑动型腔(25A )、 ( 25B)内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滑动型腔(25A).的滑动^i^为AB、 BC、 CD、 DE、 EF线段,其中,AB、CD、 EF为直线段,BC、 DE为斜线段;滑动型腔(25B)的滑动抓逸为GH、 HI、 IJ、 JK、〖L线段,GH、 IJ、 KL为直线段,HI、 JK为在+线段,AB、 EF、 GH、 KL为具有相同高度的直线段,CD、 IJ为具有相同高度的直线段,BC、 HI为相同的斜线段,DE、 JK为相同的斜线段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上开设有二个滑槽,二只内滑条(16 )活嵌于底座(1)滑槽内,内滑条(16)每两只为一组,共一组,内滑奈(16)—面安装有沉降三角(9),沉降三角(9)相应设置有二只,每两只为一组,共一组,内滑条(16 )另一面安装有滑条底板(3 ),滑条底板(3 )设置有二只,每两只为一组,共一组,二只轴承(13)每二只为一组,共一组,分别通过销子(7 )固絲滑条底板(3 )上,在拉动板(2 )上开i殳有一个完4r^闭的滑动型腔(25A ),轴承(13)分別活动地安装于拉动板(2)上的滑动型腔(25A)内,其中,滑动型腔(25A)的滑动轨迹为AB、 BC、 CD、 DE、 EF线段,AB、 CD、 EF为直线段,BC、 DE为斜线段;AB、 EF为具有相同高度的直线段,CD为具有一定高度的直线段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上开i殳有六个滑槽,六只内滑条(16 )活嵌于底座(1)滑槽内,内滑条(16)每两只为一组,共三组,内滑条(16)—面安装有沉降三角(9),沉降三角(9)相应设置有六只,每两只为一组,共三组,内滑条(16)另一面安装有滑条底板(3),滑条底板(3)设置有六只,每两只为一组,共三组,六只轴承(13)每二只为一组,共三纽,分別通过销子(7)固^滑条底板(3)上,在拉动板(2 )上开设有三个完^#闭的滑动型腔(25A )、 ( 25B )及(25C ),轴承(13 )分别活动地安装于拉动板(2 )上的滑动型腔(25A )、 ( 25B)及(25C)内,其中,滑动型腔(25A)的滑动M为AB、 BC、 CD、DE、 EF线段,AB、 CD、 EF为直线段,BC、 DE为斜线段;滑动型腔(25B)的滑动4iii为GH、 HI、 IJ、 JK、 KL线段,GH、 IJ、 KL为直线段,HI、 JK为斜线段,滑动型腔(25C)的滑动轨迹为MN, NO、 OP、PQ、 QR, MN、 0P、 QR为直线段,NQ、 PQ为斜线段,AB、 EF、 GH、〖L、MN、 QR为具有相同高度的直线段,CD、 IJ、 OP为具有相同高度的直线段,BC、 HI、 NO为相同的斜线段,朋、JK、 PQ为相同的斜线段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角尺座(14 )固定在导轨压板(10 )上并与导劲^压板(10)形成一个型腔(15),拉动板(2)在角尺座U4)的定位下沿导轨压板(10)左右滑动8、 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种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其特#于在底座(1 )上设有中间垫块(5 ),中间垫块(5 )固装于底座(1 )上支撑拉动板(2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步进电机(12)通过电机底板(8)固定,过桥齿轮组(11)与步进电机(12 )联动连接,直条齿轮(4 )与过桥齿轮组(11)相啮合,拉动板(2 )与直条齿轮(4 )相固接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可应用于单系统、二系 统或三系统的电脑针织横机上,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中间三角、导轨压板、角尺座,拉动板活动地安装在导轨压板上,步进电机通过电机底板安装,与拉动板联动连接,在底座上开设有滑槽,内滑条活嵌于底座滑槽内,内滑条一面安装有沉降三角,另一面安装有滑条底板,滑条底板通过轴承活动地安装于拉动板上开设的滑动型腔内。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沉降三角机构的稳定性,提高了针织产品的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技术就显得实用可靠。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沉降三角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沉降片技术是继在横机上使用压脚技术后的又一大进步,两者虽 然都起牵拉线圈的作用。但压脚作用是一段区域,而沉降片则配置在每一^L针旁,能很好地控制每一枚针上的旧线團和新纱线,这样可以 生产有三维效应的立体织物,同时利于开袋、织门襟等全成形编织。 当前不少新机型上都配置了沉降片,而且配置方式M。如配置是可 控沉降片,其片踵受机头上的一个三角轨道控制,三角使沉降片向前 运动,在织物上升时握持织物,辅助退圈;或在织针下降时回退,为 脱圈做准备。现有的电脑针织^^大多M用二系统控制技术,即电 脑#三角系统具有4编织及接、翻针功能,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同 样具有_^控制功能,与三角系统相匹配。现有的沉降三角控制结构如图1所示,各零件M功能如下1,、 底座用来装配沉降三角、内滑M零件,底座上开有滑槽。2,、拉 动板在直条齿轮的带动下,可沿导轨压板左右移动。3,、滑条底板: 活装于底座上,与导轨压板配合,用来装配弹簧片及轴承。4,、直条 齿轮与拉动^L结合,可左右移动。5,、中间垫块固装于底座上, 用于支撑拉动板,增加拉动板的稳定性。6,、弹簧片活装在滑条底板与导轨压板之间,在拉动板左右移动时,弹簧片会随之变形。7,、 销子固装在滑条底板上,用来装配轴承。8,、中间三角固装在底 座上,稳定、过渡沉降片。9,、沉降三角在拉动板的带动下,可沿 底座上的滑槽上、下移动。10,、导轨压板固装在底座上,开有凹 槽,拉动板可在其间左右移动。11,、轴承可沿销子转动。12,、角 尺座(一) 一面固絲导轨压板上,另一直角面固^#机箱体上。 13,、角尺座(二) 一面固装在导轨压板上,另一直角面固^^^L 箱体上。14,、内滑条 一面固装滑^底板,另一面固装沉降三角, 可在底座滑槽内上、下移动。现有的沉降三角控制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缺点是直^轮在外力 作用下,带动拉动板作左、右往复运动,拉动板推动轴承上、下运动, 轴承与滑条底板、内滑条及沉降三角联动,^滑条底板与导轨压板 之间的弹簧片也随之反复变形。由于弹簧片在无数次反复变形后产生 蠕变,在一定时侯易产生断裂,当这种现象出现时,^在编织产品 时,会产生漏针,严重的会产生撞机事故。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枸 筒单、安装使用稳定的沉降三角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迷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沉降三角控 制M,包括M,以及安^jfe底座上的中间三角、导轨压板、角尺 座,拉动板活动地安装在导轨压板上,步进电机与拉动板联动连接, 其特M于在底座上开设有滑槽,内滑条活嵌于底座滑槽内,内滑条一面安装有沉降三角,另一面安装有滑条底板,滑条底板通过轴承 活动地安装于拉动板上开设的滑动型腔内。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角尺座固定在导轨压板上并与导轨压板形成一个型腔,拉动M 角尺座的定位下沿导轨压板左右滑动,
在底座上设有中间垫块,中间垫块固装于底座上支撑拉动板。
步进电机通过电机底板安装,过桥齿轮组与步进电M动连接, 直条齿轮与过桥齿轮组相喻合,拉动板与直奈齿轮相固接。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单系统、二系统、三系统的电脑针织横机上, 以二系统为例,即设置有两组沉降三角控制机构,相应的设置为在 ^上开设有四个滑槽,四只内滑条活嵌于;^滑槽内,内滑条每两 只为一组,共二组,内滑条一面安装有沉降三角,沉降三角相应设置 有四只,每两只为一组,共二组,内滑条另一面安装有滑条底板,滑 条底板设置有四只,每两只为一组,共二组,四只轴^^"^二只为一组, 共二组,分别通过销子固装在滑条M上,在拉动板上开设有二个完 全封闭的滑动型腔,轴承分别活动地安装于拉动板上的滑动型腔内。 其中,滑动型腔的滑动轨迹为AB、 BC、 CD、朋、EF线段,AB、 CD、 EF为直线段,BC、 DE为斜线段;滑动型腔的滑动轨迹为GH、 HI、 IJ、 JK、 KL线段,GH、 IJ、 KL为直线段,HI、 JK为斜线段,AB、 EF、 GH、 KL为具有相同高度的直线段,CD、 IJ为具有相同高度的直线段, BC、 HI为相同的斜线段,DE、 K为相同的斜线段。
以下结合附图和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二系统的沉降片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二系统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二系统的一种工作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二系统的另一工作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沉降片相配合的一编织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沉降片相配合的另一编织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与沉降片相g己合的又一编织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IO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以图2、國3为例,本实用新型沉降三角控制机构应用于二系统 电脑针织横机,包括底座l,以及安装在底座l上的中间三角6、带 滑槽的导轨压板10,角尺座14固定在导轨压板10上并与导轨压板 10形成一个型腔15,拉动板2活动地安装在导轨压板10上,拉动板 2在角尺座"的定位下沿导轨压板10左右滑动,中间垫块5固装于 底座1上,用于支撑拉动板2,以增加拉动板2的稳定性,步进电机 12通过电机底板8安^L拉动板2上,过桥齿轮组11与步进电机12 联动连接,直条齿轮4与过桥齿轮组11相啮合,拉动板2与直条齿 轮4相固接。由于本实施例采用二系统设置,因此在底座l上设置了 两组沉降三角单元,具体包括在底座1上开设有四个滑槽1A,四只内滑条16活嵌于底座1滑槽1A内,可沿底座1滑槽1A上、下移 动,内滑条16每两只为一组,共二纽,内滑条16—面安装有沉降三 角9,沉降三角9相应设置有四只,每两只为一组,共二组,分别标 记为(Pl、 P2组)、(Ql、 Q2组),可随内滑条16上、下移动,内滑 奈16另一面安装有滑条底板3,滑条底板3设置有四只,每两只为 一组,共二组,四只轴承13每二只为一组,共二组,分别通过销子 7固M滑条底板3上,可随内滑条16上、下移动,在拉动板2上 开设有完全封闭的滑动型腔25,在本实施例中,滑动型腔25相应设 置有二个,分别标记为25A、 25B,轴承13分别活动地安装于拉动板 2上的滑动型腔25A、 25B内。其中,滑动型腔25A的滑动抓逸为AB、 BC、 CD、腿、EF线段,其中AB、 CD、 EF为直线段,BC、 DE为斜线段; 滑动型腔25B的滑动私逸为GH、 HI、 IJ、 J〖、KL线段,其中GH、 IJ、 KL为直线段,HI、 JK为斜线段,AB、 EF、 GH、 KL为具有相同高度的 直线段,CD、 IJ为具有相同高度的直线段,BC、 fll为相同的斜线段, DE、 JK为相同的斜线段。这样,当步进电机12转动,带动过桥齿轮 组11,再带动直条齿轮4左、右移动,拉动板2与直条齿轮4固装 在^起,沿滑动型腔25A、 25B左、右移动。
结合图4、图5、图6、图7、图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机头沿图4箭头方向运动时,拉动板2在直条齿轮4的带动下,使 处于》位、J位的轴承13沿服、JK斜面上升,再后到达EF、 KL某 一位置,与此同时,轴承13通过滑条底板3及内滑条16带动沉降三 角9 (Ql、 Q2组)上升,如图4所示,沉降三角Ql、 Q2处于开启状态,而位于C位、I位的轴承仍处在CD、 IJ段范围内,位置高度没 有改变,沉降三角Pl、 P2处于闭合状态,当织针沿成圈三角(中山 三角)上升退圈时,与此相邻的沉降片18的4十踵19沿沉降三角Ql、 Q2上的9D斜面上升,到达9E位置高度,前后针床上的沉降片相对 运动,相互接触,由其片鼻下平面所形成的握持平面握^^住旧线團 20,防止其随针上升,协助其退圈,如图6所示;随后,沉降片18 针踵19沿着沉降三角9F斜面回退,前后针床上的沉降片张开,使新 纱线21垫到4|_钩里,如图7所示。在织针下降弯纱成團时,沉降片 用其片腹前部握持新线圈21的沉降弧,协助织针脱圈,如图8所示。 当机头沿图5箭头方向运动时,拉动板2在直条齿轮4的带动下,使 处于I位、C位的轴承13沿HI、 BC段斜面上升,再后到达GH、 AB 直线段某一位置,与此同时,轴承13通过滑条底板3及内滑条16带 动沉降三角P2、 Pl上升,如图5所示,沉降三角P2、 Pl处于开启状 态,而位于J位、D位的轴承仍处在LT、 CD段范闺内,位置高度没 有改变,沉降三角Q2、 Ql处于闭合状态,当织4十沿成闺三角(中山 三角)上升退圈时,与此相邻的沉降片18的针踵19沿沉降三角9上 的9I斜面上升,到达9H位置高度,前后针床上的沉降片18相对运 动,相互交叉,由其片鼻下平面所形成的握持平面握持住旧线圈20, 防止其随针上升,协助其退圏,如图6所示,随后,沉降片18针踵 19沿着沉降三角9G斜面回退,前后针床上的沉降片18张开,使新 纱线21垫到针钩里,如图7所示,在织针下降弯纱成圏时,沉降片 18用其片腹前部握持新线圈21的沉降弧,协助织针脱圈,如图8所示、这样,在多次集圈,局部编织,三维编织;^:针时,既使没有足 够的牵拉力,也可以在沉降片的协助下完成编织动作。
上述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二系统电脑针 织横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非常筒使_地,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只 需減少或增加沉降三角及相应组件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即可应用与单 系统或三系统的电脑针织横机中,如图9所示应用于单系统时,在底
座l上开设有二个滑槽,二只内滑条16活嵌于底座1滑槽内,内滑 条16每两只为一组,共一纽,内滑条16—面安装有沉降三角9,沉 降三角9相应设置有二只,每两只为一组,共一组,内滑条16另一 面安装有滑条底板3,滑条底板3设置有二只,每两只为一组,共一 组,二只轴承13每二只为一组,共一组,分別通过销子7固装在滑 条底板3上,在拉动板2上开i殳有一个完全封闭的滑动型腔25A,轴 承13分别活动地安装于拉动板2上的滑动型腔25A内。其中,滑动 型腔25A的滑动4*^为AB、 BC、 CD、 DE、 EF线段,AB、 CD、 EF为 直线段,BC、 DE为斜线段;AB、 EF为具有相同高度的直线段,CD
为具有一定高度的直线段。
如图10所示应用于三系统时在底座1上开设有六个滑槽,六只 内滑条16活嵌于底座1滑槽内,内滑条16每两只为一组,共三组, 内滑条16—面安装有沉降三角9,沉降三角9相应设置有六只,每 两只为一组,共三组,内滑条16另一面安装有滑条底板3,滑条底 板3设置有六只,每两只为一组,共三组,六只轴承13每二只为一 组,共三组,分別通过销子7固装在滑条底板3上,在拉动板2上开i殳有三个完M闭的滑动型腔25A、 25B及25C,轴承13分别活动地 安装于拉动板2上的滑动型腔25A、 25B及25C内。其中,滑动型腔 25A的滑动轨迹为AB、 BC、 CD、 DE、 EF线段,AB、 CD、 EF为直线段, BC、 DE为斜线段;滑动型腔25B的滑动轨逸为GH、 HI、 IJ、 JK、 KL 线段,Gfl、 IJ、 KL为直线段,HI、 JK为斜线段,滑动型腔25C的滑 动轨迹为MN。 N0-0P.PQ.QR,廳.OP.QR为直线段,NQ. PQ为斜线段, AB、 EF、 GH、 KL.MN.QR为具有相同高度的直线段,CD、 IJ.0P为具有 相同高度的直线段,BC、 HI.NO为相同的斜线段,DE、 JK.PQ为相同 的斜线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由于改进了结构,增加了沉降三角;M^ 的的稳定性,提高了针织产品的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 技术就显得实用可靠。
1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