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细纱机牵伸装置的制作方法伸装置是在纺纱中起主要作用的将粗纱牵伸为细纱原纤维的机构,经过牵伸 机构后纱股的纤维数减少,经过后续工序后就将粗纱纺为细纱。传统的细纱 机牵伸装置有前、中、后三根罗拉,利用罗拉之间的线速度差对纱线进行牵 伸。在三根罗拉之间有两个区,即位于前、中罗拉之间的主牵伸区和位于中、 后罗拉之间的后牵伸区。三根罗拉按纤维的不同长度,其中心距有不同的要 求,三根罗拉按工艺要求配制不同压力的皮辊,使粗纱通过两个牵伸区时变 成符合要求的细纱。在牵伸过程中由于纤维高速分离,变化很大,因此还设置了皮圈来协助控制纤维在分离中的均匀性。如浙江金鹰集团生产的FX502 细纱机中的牵伸装置,其结构是皮圈从后罗拉引过中罗拉并以用一张紧辊折转并将皮圈非工作面压在中罗拉上,使皮圈受中罗拉驱动而同步运转。皮 圈内有一前一后两个皮圏辊子,皮圈外有两个皮圈压辊与它们相压,使纤维从皮圈压辊与皮圈之间通过受到控制。同时靠近前罗拉的一只皮圈辊将皮圈 非工作面压在中罗拉上以提高皮圈与中罗拉之间转动的同步性。因纤维在牵 伸过程中会自由游离, 一般把牵伸过程中不受罗拉、皮圏控制的纤维路径距 离称为浮游区。浮游区越长,牵伸装置对纤维的控制能力越差,细纱条千的 均匀度也越差。而上述结构的细纱机牵伸装置中,皮圈内与中罗拉相压的皮 圈辊与皮圈外的皮圈压混之间的夹持线与前罗拉之间距离较长,导致该处浮 游区较长,同样另 一对皮圈辊与皮圈压辊之间的不良分子持线与后罗拉之间 的距离也较长,导致该处的浮游区也较长,因此在此区域内的纤维难受控制, 导致细纱条千的均匀度不能达到高的要求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就是提供一种浮游区较小的细纱机牵伸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纱机牵伸装置,有罗拉座、罗拉座上所安装的前、中、后罗拉和从后罗拉引过中罗拉的皮圈,有一张紧辊安装在皮圈内将皮圈折转并使皮圈背面包在中罗拉上,皮圈内有皮圈辊子,皮圈外有皮圏压辊; 所说皮圈张紧辊经皮圈与中罗拉相压而使皮圈由中罗拉和皮圈张紧轮夹持驱 动;在皮圈内有长度在前后罗拉之间的皮圈板,皮圈板有一平面衬在皮圈工 作面上,所说皮圈辊子安装在皮圈板前后端上,皮圏辊子的半径不足罗拉半 径的1/2;所说皮圈压辊有多个,安装在皮圈工作面外,皮圈压辊将皮圈压向 皮圈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纱机牵伸装置, 一是以中罗拉和张紧辊夹持皮圈运 行,从而可调整皮圈辊子的位置和大小而不影响皮圈的运行,二是在皮圏内 衬上皮圈板,使皮圈对纤维的控制作用由皮圈板和皮圈压辊实现,从而可调 整皮圈压辊数量和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皮圏的作用在前后罗拉之间都可 存在,并以较小半径的皮圈辊子使皮圈伸到前后罗拉的近侧,则纤维在前后 罗拉之间牵伸时几乎全部可受皮圈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缩小了浮游区, 使细纱条千的均匀度得到提高,相同支数测乌斯特条干CV值提高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纱机牵伸装置,所说皮圈压辊以两端放置在罗拉座 上所开的槽内,该放置皮圈压辊的槽近皮圏的一端低,使皮圈压辊依重力将 皮圈压在皮圈板平面上,使可灵活调整各皮圈压辊的重量及大小来控制纤维 的长度及纤维的分离度,进一步提高细纱条干的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纱机牵伸装置,上下罗拉通常按倾斜设置,因此所 说皮圈板的平面也是倾斜设置的,且皮圈工作面在上层,则放置皮圈压辊的 槽可按与皮圈板的平面垂直的方向开出,以简化加工工艺。
所说皮圈压辊根据纤维长度不同设计成多种重量,即纤维长度越长压辊 数量越少重量越轻反之纤维长度越短压辊数量越多重量越重,以保证纤维在 皮圈压辊和皮圈之间受到有效的夹持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细纱机牵伸装置,具有浮游区极短以使纤维在牵 伸区内始终受到控制,并可以通过改变皮圈压辊的重量及多少来适应纤维的 长度及纤维的分离度,使该装置适应纤维范围较大。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罗拉
座,2-上罗拉(喂入罗拉),3-喂入加压罗拉,4-摇架,5-皮圈辊子轴,51-皮圈辊子,6-皮圈压辊(图中共14件),7-皮圏,8-皮圈板,9-牵伸加压罗拉, 10-下罗拉(牵伸罗拉),11-中罗拉(皮圈罗拉),12-皮圈张紧辊;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部分剖除),图中l-罗拉座,2-上罗拉(喂入 罗拉),3-喂入加压罗拉,4-摇架,6-皮圈压辊,7-皮圈,9-牵伸加压罗拉, 10-下罗拉(牵伸罗拉),13-辅助罗拉座。
拉座1上安装了上罗拉2中罗拉11、下罗拉10和摇架轴,有摇架4一端铰接 在摇架轴上,另一端以活动扣扣在罗4i轴上,有上罗4i的加压罗4立3和下罗 拉的加压罗拉9安装在摇架上,当纤维前端引到罗拉牵伸区内后将摇架装妥 而使加压罗拉与罗拉一起控制纤维。上罗拉与其加压罗拉的压紧线和下罗拉 与其加压罗拉的压紧线在一与地面倾斜45°的平面上。在一平行于前述倾斜 平面的一个平面上,以四条皮圈辊子轴5安装了四支皮圈辊子51,皮圈辊子 外套有皮圈7,其中各皮圈辊子使皮圈的外表面在前述压紧线所在倾斜平面 上。皮圏辊子的直径各各相同并小于上下罗拉直径的1/3,其中最外端两只紧 靠上下罗拉,使它们所张的皮圈两端与上下罗拉上的压紧线距离在最短。有 中罗拉11和上罗拉一端的皮圈辊子作导向辊使皮圏折向中罗拉一侧,皮圈折 转后套在一皮圈张紧辊12上,中罗拉将皮圏压在皮圈张紧辊上以使中罗拉与 皮圈张紧辊夹持皮圏而驱动皮圈运动。即皮圈套在呈L形布局的皮圈辊子和 皮圈张紧辊外,由中罗拉在外部压在皮圈的折角内侧。四支皮圈辊以上下各 两只位置较近的方式安装,中间两支皮圈辊子之间有一皮圈板8,皮圈板有平 面托在皮圈内使皮圏保持其外表面在前述压紧线所在倾斜平面上。在罗拉座 和辅助罗拉座(图1中未显示)上还各等距开了 16只槽口,所说槽口与前述 倾斜平面垂直向上,且也按平行于前述倾斜平面,各槽底在前述压紧线所在 倾斜平面上。罗拉座和辅助罗拉座上之间各对应槽口是皮圈压辊6两端轴的 安装轴承,即皮圈压辊是以两端轴放置在所说槽口上安装的。皮圈压辊作为 备件,可有多种规格(本例为9种)和多件(本例使用了 14件),应纤维的 质量而定。
本例从图1的A向抽影看(图2),上下罗拉2、 10及其加压罗拉3、 9 各有两组分两列布局。摇架4是中间的一块纵向立板,加压罗拉挑在两侧。有辅助罗拉座13经安装杆在固定在罗拉座1上,皮圈7的皮圏辊子以轴安装 在罗拉座和辅助罗拉座上,皮圈压辊6平行地布置在皮圈外。
工作时,纤维在上罗拉处喂入,经过皮圈后在下罗拉处送出,而下罗拉、 皮圈和上罗拉之间的线速度是一个渐小的变化,使纤维在上下罗拉之间得到 一个牵伸力而被均匀分离,粗的纤维条干成为细的纤维条干。在上下罗拉之
间,纤维在皮圈和下罗拉的双重使用下,该处皮圈压辊所安装用的槽口是向 上的,因此皮圈压辊是以重力将纤维压在皮圈上,而皮圈又受皮圈板的衬托, 因此使纤维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其分离"变细"的过程是逐步、均匀进行 的,而不受控制的"浮游区"仅在皮圈受皮圈辊子限定的工作范围两端与上 下罗拉压紧线之间的空间,这样本实用新型对纤维的控制程度与现有技术相 比大大提高。
细纱机牵伸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吉田雅也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杉田守男
专利相关信息
-
徐东泌徐东泌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