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张帅, 陈德学, 盛鹰, 齐宏
  • 公开日
    2014年5月28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3月10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3月10日
  • 申请人
    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E04G3/32GK103821342SQ20141008554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吊挂件(I)、主绳(9)、主绳转向装置(8)、移动吊挂件(10)和电动葫芦(4),电动葫芦(4)通过链条(5)与电动葫芦(4)的下吊升降端连接;所述电动葫芦(4)通过主绳(9)与移动吊挂件(10)相连接,所述主绳(9)的一端固定在电动葫芦(4)的下吊升降端上,主绳(9)的另一端穿过主绳转向装置(8)使主绳(9)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10)上;所述电动葫芦(4)的下吊升降端通过副绳(11)与移动吊挂件(10)相连接,所述副绳(11)的一端固定在下吊升降端上,副绳(11)的另一端穿过副绳转向装置(12)使副绳(11)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10)上,用于由副绳(11)与主绳(9)组成绳链环往复循环系统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4)的下吊升降端包括有下吊钩(6)和连接在下吊钩(6)下端的下吊钩连接件(7),所述链条(5)动力连接在电动葫芦(4)的主吊钩(3)与下吊钩(6)之间,所述主绳(9)穿过主绳转向装置(8)动力连接所述下吊钩连接件(7)和移动吊挂件(10),所述副绳(11)穿过副绳转向装置(12)动力连接所述下吊钩连接件(7)和移动吊挂件(10)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副绳转向装置(12)与下吊钩连接件(7)之间的副绳(11)上设有张紧装置(13)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绳转向装置(8 )由至少一个滑轮构成,该滑轮用于使主绳(9 )转向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绳转向装置(12)由至少一个滑轮构成,该滑轮用于使副绳(11)转向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吊挂件(I)通过重力传感器(2)与电动葫芦(4)的主吊钩(3)连接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在脚手架上的绳链环往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
  •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固定吊挂件通过重力传感器与电动葫芦的主吊钩连接,电动葫芦通过链条与电动葫芦的下吊升降端连接;电动葫芦通过主绳与移动吊挂件相连接,主绳的一端固定在电动葫芦的下吊升降端上,主绳的另一端穿过主绳转向装置使主绳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上;电动葫芦的下吊升降端通过副绳与移动吊挂件相连接,副绳的一端固定在下吊升降端上,副绳的另一端穿过副绳转向装置使副绳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上。本发明将链条、主绳、副绳构成了一个绳链环往复循环结构,电动葫芦在升降脚手架上一次性固定安装,同时可以自动实现移动吊挂件的上升或下降,提高了升降后绳链环装配的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安全隐患。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0002]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外墙脚手架多采用升降式脚手架,电动葫芦本体大多挂于建筑结构之上,电动葫芦的下吊钩拉住升降式脚手架的底部。每次架体升降之后都需要周转电动葫芦,即拆卸后上提一层或下降一层重新安装电动葫芦,为架体下次的提升或下降做准备。然而电动葫芦重量大,每台电动葫芦重量约为75公斤,甚至更重。每栋楼需要使用的电动葫芦数量多,约30-50台,所以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的大。加上现场工作环境较为复杂恶劣,电动葫芦的链条需要定期的涂抹润滑油进行保养,电动葫芦需要经常性的周转搬运,这样必然会导致工人的工作服装被润滑油污染弄脏,难以清洗,使得工人产生反感情绪。由于电动葫芦重量大,需要多人协同作业,即使多人协同作业的情况下依然经常发生电动葫芦被摔坏,工人被碰伤的事故。同时,移动吊挂件的上提或者下降均是靠人工来完成。这些无疑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和时间,并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将电动葫芦进行倒挂安装在架体上的方式对升降脚手架进行升降,但是此种方式倒挂电动葫芦要求始终绷紧链条,会产生在架体内形成内拉力的危险性;同时由于内拉力的不确定性,过小,则环链不能绷紧,链条容易卡阻;过大,则移动吊挂件安装到建筑物上困难或者无法安装,再者将倒挂葫芦的上下安装点损坏,也由于内拉力的不确定性,也必然影响荷载传感器受力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施工平台的超载、同步、平衡等控制,形成安全隐患。在目前的升降脚手架施工中尚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该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将链条、主绳、副绳构成了一个绳链环往复循环结构,电动葫芦在升降脚手架上一次性固定安装,同时可以自动实现移动吊挂件的上升或下降,提高了升降后绳链环装配的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安全隐患。[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0005]一种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包括固定吊挂件、主绳、主绳转向装置、移动吊挂件和电动葫芦,电动葫芦通过链条与电动葫芦的下吊升降端连接;所述电动葫芦通过主绳与移动吊挂件相连接,所述主绳的一端固定在电动葫芦的下吊升降端上,主绳的另一端穿过主绳转向装置使主绳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上;所述电动葫芦的下吊升降端通过副绳与移动吊挂件相连接,所述副绳的一端固定在下吊升降端上,副绳的另一端穿过副绳转向装置使副绳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上,用于由副绳与主绳以及电动葫芦的链条组成绳链环往复循环系统。[000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本发明的下吊升降端主要由以下结构构成:所述电动葫芦的下吊升降端包括有下吊钩和连接在下吊钩下端的下吊钩连接件,所述链条动力连接在电动葫芦的主吊钩与下吊钩之间,所述主绳穿过主绳转向装置动力连接所述下吊钩连接件和移动吊挂件,所述副绳穿过副绳转向装置动力连接所述下吊钩连接件和移动吊挂件。[0007]为了使得副绳在使用时的张紧效果更好,本发明在所述副绳转向装置与下吊钩连接件之间的副绳上设有张紧装置。
[0008]本发明提供一种优选的主绳转向装置结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绳转向装置由至少一个滑轮构成,该滑轮用于使主绳转向。
[0009]本发明提供一种优选的副绳转向装置结构技术方案是:所述副绳转向装置由至少一个滑轮构成,该滑轮用于使副绳转向。
[0010]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吊挂件通过重力传感器与电动葫芦的主吊钩连接。
[0011]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2](I)本发明将链条、主绳、副绳构成了一个绳链环往复循环结构,电动葫芦在升降脚手架上一次性固定安装,同时可以自动实现移动吊挂件的上升或下降,提高了升降后绳链环装配的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安全隐患。
[0013](2)本发明通过主绳、主绳转向装置、移动吊挂件、副绳、副绳转向装置和下吊钩连接件将主绳、副绳构成了一个循环的绳链结构,在升降脚手架升降时可以循环上升该绳链结构,无需更多的人工操作,并且上升或下降移动吊挂件将更加省力、便捷、自动化。



[00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在使用情况下的一种位置状态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在使用情况下的另一种位置状态示意图。
[0017]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0018]I 一固定吊挂件,2 —重力传感器,3 一主吊钩,4 —电动葫芦,5 一链条,6 —下吊钩,7 —下吊钩连接件,8 —主绳转向装置,9 一主绳,10 一移动吊挂件,11 一副绳,12 一副绳转向装置,13 一张紧装置,14 一架框,15 一墙体。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升降脚手架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包括固定吊挂件1、主绳
9、主绳转向装置8、移动吊挂件10和电动葫芦4,电动葫芦4通过链条5与电动葫芦4的下吊升降端连接。电动葫芦4通过主绳9与移动吊挂件10相连接,主绳9的一端固定在电动葫芦4的下吊升降端上,主绳9的另一端穿过主绳转向装置8使主绳9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10上。电动葫芦4的下吊升降端通过副绳11与移动吊挂件10相连接,副绳11的一端固定在下吊升降端上,副绳11的另一端穿过副绳转向装置12使副绳11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10上,用于由副绳11与主绳9以及电动葫芦4的链条5组成绳链环往复循环系统。
[0022]而更为优选的是,还可将上述的固定吊挂件I通过重力传感器2与电动葫芦4的主吊钩3连接。通过该重力传感器2,可与升降施工平台的电控系统相配合,完成平台上各个动力机位的同步动作控制。
[0023]如图1所示,电动葫芦4的下吊升降端包括有下吊钩6和连接在下吊钩6下端的下吊钩连接件7,链条5动力连接在电动葫芦4的主吊钩3与下吊钩6之间,主绳9穿过主绳转向装置8动力连接下吊钩连接件7和移动吊挂件10,副绳11穿过副绳转向装置12动力连接下吊钩连接件7和移动吊挂件10。
[0024]如图1所示,在副绳转向装置12与下吊钩连接件7之间的副绳11上设有张紧装置13,该张紧装置13可以让该段的副绳11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以使得副绳11的动力传输更加顺利。
[0025]如图1所示,主绳转向装置8由至少一个滑轮构成,该滑轮用于使主绳9转向,滑轮可以实现动力的转向传输作用,即在下吊钩连接件7与主绳转向装置8之间的主绳9的动力传输为向下运动传输,在主绳转向装置8的滑轮转向作用下,让主绳转向装置8与移动吊挂件10之间的主绳9的动力传输为向上运动传输。
[0026]如图1所示,副绳转向装置12由至少一个滑轮构成,该滑轮用于使副绳11转向。滑轮可以实现动力的转向传输作用,即在移动吊挂件10与副绳转向装置12之间的副绳11的动力传输为向上运动传输,在副绳转向装置12的滑轮转向作用下,让副绳转向装置12与下吊钩连接件7之间的副绳11的动力传输为向下运动传输。
[0027]图2为图1的自动往复循环系统应用在升降脚手架上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安装使用时,将自动往复循环系统的固定吊挂件I固定连接在升降脚手架的框架上,移动吊挂件10与使用时配合的墙体15固定连接,如图2所述,移动吊挂件10在墙体15的A层位置处。经过电动葫芦4为链条5、主绳9提供动力后,并且以移动吊挂件10为支撑吊点,于是整个框架14就升降,图3为上升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整个框架14上升完成后,需要继续上升时,就需要往上搬动移动吊挂件10,比如将移动吊挂件10安装移动到墙体的更高一层B层,拆装下移动吊挂件10,可以通过动力装置在副绳11的带动下移动上升至更高一层,通过副绳转向装置12就将副绳11循环至下吊钩连接件7。这样,整个绳链环就构成了一个往复循环的绳链循环结构,整个结构更加合理,操作也更加便捷。
[0028]本发明通过采用最常规、最合理的电动葫芦正挂安装方式,即电动葫芦主吊钩固定在上,电动葫芦下吊钩在下端,链条自由段靠自重下垂,无阻碍吞进或吐出,避免了电动葫芦倒挂,链条吞吐卡滞的危险;
[0029]并且采用主绳及其转向装置、副绳及其转向装置形成封闭的绳链环,绳链环的往复运动,带动绳链环上的移动吊挂件的往复运动,自动完成移动吊挂件到达需安装的楼层,无需人工搬运电动葫芦和吊挂件。
[0030]而本发明与现有的“倒挂葫芦”脚手架提升技术比较,减少了复杂的倒链装置和链轮,摒弃了超长的链条和笨重的伸缩连接结构,电动葫芦自重则轻很多。同时,避免了倒挂葫芦要始终绷紧链条,在架体内形成内拉力的危险性;由于内拉力的不确定性,过小,则环链不能绷紧,链条容易卡阻;过大,则移动吊挂件安装到建筑物上困难或者无法安装,再者将倒挂葫芦的上下安装点损坏。也由于内拉力的不确定性,也必然影响荷载传感器受力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施工平台的超载、同步、平衡等控制,形成安全隐患。
[0031 ]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32]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