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眼科治疗受水袋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眼科治疗受水袋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罗嗣芸, 毛学勤, 邓汉军, 龙行菊, 胡玉华
  • 公开日
    2006年4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1月31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1月31日
  • 申请人
    罗嗣芸
  • 文档编号
    A61J1/00GK2774435SQ20052009512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眼科治疗受水袋,包括集液袋(2)和护面区(1),其特征在于护面区(1)上设有透眼孔(3),透眼孔(3)背面环绕透眼孔(3)设有粘贴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治疗受水袋,其特征在于集液袋(2)下部设有排液口粘贴处(4),集液袋(2)通过托袋(6)上的托袋开口(7)置于托袋(6)内,托袋(6)上设有系带(8),托袋(6)下部设有排液口(9)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治疗用设备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治疗受水袋,属于眼科治疗用设备。其主要包括集液袋与护面区,护面区上设有透眼孔,透眼孔背面环绕透眼孔设有粘贴层。集液袋下部设有排液口粘贴处,集液袋通过托袋上的托袋开口置于托袋内,托袋上设有系带,托袋下部设有排液口。本装置由于采用在集液袋上设置透眼孔,透眼孔后设有粘贴层的结构,可使集液袋紧贴与患者的眼部,冲洗液可全部流入集液袋中,不会流入病人健侧眼睛以及耳、鼻、颈内,浸湿病人衣服和头发,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不会增加病人的不适感。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眼科治疗受水袋的制作方法临床上若遇眼部酸碱烧伤,结膜囊内有脓性分泌物、异物等情况以及眼部手术前清洁结膜囊,通常都要采用结膜囊冲洗,它是临床眼科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同时,泪道冲洗用于诊断泪道以及内眼手术前的泪道清洁,同样也是临床眼科最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但冲洗时都需要病人或家属协助自持受水器,市售眼受水器均为搪瓷或硬质塑料制品,与病人眼部曲率不符,受水器与眼部的贴合欠佳。加之病人或家属自持受水器的方法不当、部位不准等情况时有发生,常常导致冲洗液流入病人健侧眼睛以及耳、鼻、颈内,浸湿病人衣服和头发,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增加病人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会产生漏液现象,操作简单的眼科治疗受水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眼科治疗受水袋,包括集液袋2和护面区1上设有透眼孔3,透眼孔3背面环绕透眼孔3设有粘贴层5。集液袋2下部设有排液口粘贴处4,集液袋2通过托袋6上的托袋开口7置于托袋6内,托袋6上设有系带8,托袋6下部设有排液口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眼科治疗受水袋,由于采用在集液袋上设置透眼孔,透眼孔后设有粘贴层的结构,可使集液袋紧贴患者的眼部,冲洗液可全部流入集液袋中,不会流入病人健侧眼睛以及耳、鼻、颈内,浸湿病人衣服和头发,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不会增加病人的不适感。以下结合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托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一种眼科治疗受水袋,包括集液袋2与护面区1上设有透眼孔3,透眼孔3背面环绕透眼孔3设有粘贴层5。集液袋2下部设有排液口粘贴处4,集液袋2通过托袋6上的托袋开口7置于托袋6内,托袋6上设有系带8,托袋6下部设有排液口9。
本装置可采用医用无纺布为材料制作,透眼孔3可根据病人局部情况作灵活适当的牵引调整,满足病人睑裂大小不一,眉睑间距不同的治疗需求,将粘贴层5粘在患者的眼部,使眼部通过透眼孔3露出,进行冲洗操作时,冲洗液会流入集液袋2中,并可通过排液口4排出,不会造成冲洗液的外流。当冲洗量较大而病人又采用坐位时可加用托袋6,集液袋2通过托袋6上的托袋开口7置于托袋6内,系带8带过颈部系结即可,若冲洗量过大时,可取用过后的输液管莫菲氏滴管下端5mm处以下处为排液管,从排液口9穿出后经过排液品贴处4穿袋而出,反转粘贴口粘牢排液管,下接污物桶即可。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