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电压力锅蒸汽集液冷却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电压力锅蒸汽集液冷却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建华, 黄允成
  • 公开日
    2010年7月21日
  • 申请日期
    2009年9月8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9月8日
  • 申请人
    刘建华
  • 文档编号
    A47J27/09GK201528995SQ20092019428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电压力锅蒸汽集液冷却装置,包括带有阀针(2)且顶部开有若干排气孔的限压阀(1)、固定在锅盖(3)上的阀座(5)以及与锅内连通的阀芯(4),限压阀(1)插套于阀座(5)内,阀针(2)正对阀芯(4)的通孔,在限压阀(1)外侧壁上设有转动拨块(6),限压阀(1)下端开有若干分别对应密封状态和快速排气状态的高缺口和低缺口,阀座(5)内设有与缺口相适配的凸起,其特征是在阀座(5)外围设有一圈凹槽(7),凹槽(7)内活动放置能完全覆盖限压阀(1)的蒸汽冷却罩(8),蒸汽冷却罩(8)内侧设有能与限压阀(1)上的转动拨块(6)发生干涉的凸块(9),蒸汽冷却罩(8)上固定有蒸汽排出管(10),锅盖(3)上固定有与电压力锅上的集液盒(12)连通的导管(11),导管(11)的开口与蒸汽排出管(10)的开口在限压阀(1)处于排气位置时对接在一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蒸汽集液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在阀座外围的凹槽(7) 上设有扣位(15),蒸汽冷却罩(8)下端外侧设有对应的扣块,扣块扣置在扣位(15)内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压力锅蒸汽集液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在蒸汽冷却罩(8)上 排出管(10)与导管(11)的开口对接处设有密封圈(16)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压力锅蒸汽集液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管(11)设置于 锅盖的面盖(31)与内盖(32)之间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蒸汽集液冷却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蒸汽冷却罩(8) 内蒸汽排出管的下方设置至少一层附有通孔(14)的隔板(13)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力锅蒸汽集液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蒸汽冷却罩(8) 为纵向设置,内部的隔板(13)可纵向设置或横向设置或倾斜设置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力锅蒸汽集液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蒸汽冷却罩(8) 为横向设置,内部的隔板(13)可纵向设置或横向设置或倾斜设置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力锅排气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快速排气卸压的电压力锅蒸汽集液冷却装置,属现有电压力锅的改进技术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压力锅快速排气装置,是在现有限压排气阀阀座外围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活动放置能完全覆盖限压阀的蒸汽冷却罩,蒸汽冷却罩内侧设有能与限压阀上的转动拨块发生干涉的凸块,蒸汽冷却罩上固定有蒸汽排出管,锅盖上固定有与电压力锅上的集液盒连通的导管,导管的开口与蒸汽排出管的开口在限压阀处于排气位置时对接在一起。当电压力锅烹饪结束,需要快速排气卸压开盖时,可以通过导管将蒸汽冷却罩与集液盒连通,将锅内的蒸汽及其带出的粘稠、油腻物和汤液快速收集到集液盒,而不会喷出外界造成烫伤和污染器具和环境,并迅速卸压,实现快速开盖。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适用各种烹饪食 物实现快速排气的,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电压力锅蒸汽集液冷却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阀针且顶部开有若干排 气孔的限压阀、固定在锅盖上的阀座以及与锅内连通的阀芯,限压阀插套于阀座内,阀针正 对阀芯的通孔,在限压阀外侧壁上设有转动拨块,限压阀下端开有若干分别对应密封状态 和快速排气状态的高缺口和低缺口,阀座内设有与缺口相适配的凸起,其特征是在阀座外 围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活动放置能完全覆盖限压阀的蒸汽冷却罩,蒸汽冷却罩内侧设有 能与限压阀上的转动拨块发生干涉的凸块,蒸汽冷却罩上固定有蒸汽排出管,锅盖上固定 有与电压力锅上的集液盒连通的导管,导管的开口与蒸汽排出管的开口在限压阀处于排气 位置时对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电压力锅烹饪结束,需要快速排气卸压开盖时,只需转动蒸 汽冷却罩,使蒸汽冷却罩内侧的凸块拨动限压阀上的转动拨块至排气状态即可,此时,蒸汽 冷却罩上固定的蒸汽排出管随之转动至与锅盖上固定的导管对接,将蒸汽冷却罩与电压力 锅上的集液盒连通,锅内的蒸汽快速从限压阀顶部的排气孔排出,进入蒸汽冷却罩减压、冷 却,蒸气带出的粘稠、油腻物和汤液也进入冷却罩,再由蒸汽排出管经导管流入电压力锅上 的集液盒,而不会喷出外界造成烫伤和污染器具和环境 为防止快速排气时,蒸汽压力过大将蒸汽冷却罩冲开,在阀座外围的凹槽上设有 扣位,蒸汽冷却罩下端外侧设有对应的扣块,扣块扣置在扣位内 为避免排气过程中,蒸汽从蒸汽冷却罩上排出管与导管的对接处漏出,在导管的 开口端设有密封圈,使蒸汽冷却罩上排出管转动至导管开口端对接处时,对接处被密封 上述导管设置于锅盖的面盖与内盖之间,以保证锅盖的结构整体性[0009] 为进一步提高减压、冷却的效果,将气体和粘稠、油腻物和汤液分离,在蒸汽冷却 罩内蒸汽排出管的下方设置至少一层附有通孔的隔板,实现分级减压、冷却、气体与食物分离 上述蒸汽冷却罩为纵向设置,内部的隔板可纵向设置或横向设置或倾斜设置 上述蒸汽冷却罩也可为横向设置,内部的隔板可纵向设置或横向设置或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现有电压力锅的限压阀外覆盖有蒸汽冷却罩, 并在蒸汽冷却罩上固定有蒸汽排出管,锅盖上固定有与电压力锅上的集液盒连通导管,导 管的开口与蒸汽排出管的开口在限压阀处于排气位置时对接在一起,将蒸汽冷却罩与电压 力锅的集液盒连通需要快速排气卸压开盖时,只需转动蒸汽冷却罩,使蒸汽冷却罩上固定 的蒸汽排出管与锅盖上固定的导管对接,锅内的蒸汽快速从限压阀顶部的排气孔排出,进 入蒸汽冷却罩减压、冷却,蒸气带出的粘稠、油腻物和汤液也进入冷却罩,再由蒸汽排出管 经导管流入电压力锅上的集液盒,而不会喷出外界造成烫伤和污染器具和环境由于蒸汽 冷却罩上的蒸汽排出管与导管不是固定连接,只是在电压力锅排气时,两者才对接,因此蒸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电压力锅蒸汽集液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电压力锅其锅盖上均设有限压排气阀,当限压排气阀处于密封 状态时,该阀起限压作用;当压力烹饪结束,拨动限压排气阀的提手至排汽状态定位,锅内 蒸气排出锅外,使锅内压力降为常压,以便打开锅盖取食。现有的限压排气阀有两个定位状 态,即密封状态和排气状态,使用较为方便。但开始排气时,由于锅内压力较高,排气速度较 快,当排气速度过快时,若烹饪粘稠、油腻和汤液等食物时,急速排出的蒸气会带出粘稠、油 腻物,容易烫伤和污染器具和环境,而如果不排气,则锅内压力下降速度过慢,需要很长时 间才能降至常压实现开盖取食。因此,现有限压排气阀存在的上述缺点,给使用者在使用过 程中带来不便。
汽冷却罩、集液盒等也可方便地拆开进行清洗,清洗后,重新安装也很简便;而且在烹饪结 束后如果无需减压、冷却排气时,也可将蒸汽冷却罩拿开,不影响电压力锅的正常使用。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无关的其他部件。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阀针2且顶部开有若干排气孔的限压阀1、固定 在锅盖3上的阀座5以及与锅内连通的阀芯4,限压阀l插套于阀座5内,阀针2正对阀芯 4的通孔,在限压阀1外侧壁上设有转动拨块6,限压阀1下端开有若干分别对应密封状态 和快速排气状态的高缺口和低缺口,阀座5内设有与缺口相适配的凸起,其特征是在阀座5 的外围设有一圈凹槽7,凹槽7内活动放置完全覆盖限压阀1的纵向设置的蒸汽冷却罩8, 蒸汽冷却罩8内侧设有能与限压阀1上的转动拨块6发生干涉的凸块9,在蒸汽冷却罩8上 固定有开口向左的蒸汽排出管IO,锅盖3的面盖31上固定有与电压力锅上的集液盒12连 通的开口向右的导管11,导管11的开口与蒸汽排出管10的开口在限压阀1处于排气位置 时对接在一起,将蒸汽排出管IO通过导管11与电压力锅上的集液盒12连通;而当限压阀 1处于密封状态时,蒸汽排出管10的开口与导管11的开口相互错开。在上述导管11向上 的开口端还设有密封圈16,使蒸汽冷却罩8上排出管IO转动至导管11开口端对接处时, 对接处被密封以避免蒸汽从蒸汽冷却罩8上排出管10与导管11的对接处漏出。生产加工4时,蒸汽冷却罩8可采用金属或塑料加工而成,导管ll可以是软管或硬管。为防止快速排 气时,蒸汽压力过大将蒸汽冷却罩8冲开,在阀座5外围的凹槽7上设有扣位15,蒸汽冷却 罩8下端外侧设有对应的扣块,扣块扣置在扣位15内。 本实施例使用时,当电压力锅烹饪结束,需要快速排气卸压开盖时,只需转动蒸汽 冷却罩8,使蒸汽冷却罩8内侧的凸块9拨动限压阀1上的转动拨块6至排气状态即可,此 时,蒸汽冷却罩8上固定的蒸汽排出管10随之转动至与锅盖3上固定的导管11对接,将蒸 汽冷却罩8与电压力锅上的集液盒12连通,锅内的蒸汽快速从限压阀l顶部的排气孔排
出,进入蒸汽冷却罩8减压、冷却,蒸气带出的粘稠、油腻物和汤液也进入冷却罩8,再由蒸 汽排出管10经导管11流入电压力锅上的集液盒12,而不会喷出外界造成烫伤和污染器具 和环境。同时实现迅速卸压,快速开盖。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为保证锅盖3的结构整体性,避免使 用过程中,导管被触碰而在对接处出现松动产生漏气,上述导管11设置于锅盖3的面盖31 与内盖32之间。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蒸汽冷却罩8上蒸汽排出管10的开 口向下,导管11的开口向上;在蒸汽冷却罩8内蒸汽排出管10的下方横向设置有两层附有 通孔14的隔板13,实现蒸汽分级减压、冷却、气体与食物分离,然后再经导管ll流入集液盒 12之中。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是,为保证锅盖3的结构整体性,避免使 用过程中,导管被触碰而在对接处出现松动产生漏气,上述导管11设置于锅盖3的面盖31 与内盖32之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