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饲料作物起垄种植的方法南方地区多丘陵,草资源丰富,但适合于牛群采食的牧草相对较少,大规模放养牛群就需要种植一定面积的牧草,以缓解牧草紧张的局面。目前,牧草采用平作种植方式,牛群采食过程中对牧草的踩踏严重、近年来由于放牧强度的不断增大,牧草生长速度赶不上放牧的强度、牧草生长吸取了大量的土壤养分,土壤肥力下降,都严重影响着牧草的再生。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季节间降雨量分配不均,干旱时节缺水严重制约牧草的再生。因此,加强牧草种植过程中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补充尤为重要,使得牛群获得优质高产的牧草成为可能。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料作物起垄种植方法,通过改变饲料作物平作为垄作,在垄中铺设管进行渗灌,以及时补充牧草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肥料,提高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提高整个生产系统抗旱能力,促进牧草的再生,为解决南方饲养牛群的牧草短缺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饲料作物起垄种植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1)在耕地内施足基肥,然后起垄; (2)对PE管或PVC管进行前处理,在PE管或PVC管上开孔; (3)将PE管或PVC管铺设在垄中; (4)垄坡上种植多年生牧草;
(5)在垄田内实现轮流放牧或收割牧草;
(6)间隔性地对垄田进行渗灌作业。进一步地,步骤I)中,所述在耕地内施足基肥,然后起垄的具体步骤为
(1)耕地选择旱地或者坡地,起垄前施有机肥15.0-22. 5t/hm2,加占有机肥总质量1%。的尿素、占有机肥总质量1%的过磷酸钙,施肥时成条成线,随后打垄,肥料集中在垄底中间位置;
(2)采用起垄机起垄,垄间距离120-140cm,垄高30-40cm起垄。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对PE管或PVC管进行前处理是指在PE管或PVC管的两侧中央部位钻出一排直径为0. 3-0. 5cm的圆孔,孔间距离为5cm-50cm。当然,本发明也可以将其它塑料管铺设在垄中,如PP管、或PP-R管等。进一步地,所述将PE管或PVC管铺设在垄中是指在垄中开挖一条深5-10cm、宽5-10cm的沟,在沟内铺设直径为5-10cm的PE管或PVC管。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垄坡上种植多年生牧草是指通过直播或扦插或草皮移、栽的方式在垄坡上种植牧草。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在垄田内实现轮流放牧或收割牧草是指采用隔离装置将牧草分隔为若干区域,在指定区域内放牧或者对指定区域的牧草实行人工收割,晒干。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间隔性地对垄田进行渗灌作业是指
(I)利用水流或人为产生的水压,将水输送到铺设在田间的PE管或PVC管中,并从PE管或PVC管两侧孔渗漏出来,根据牧草的轮牧或收割情况和气候条件制定不同的灌溉时间间隔,灌溉时间间隔为2-15天,每次灌溉时间3飞天,灌溉时间选择在上午8:00-11:00或下午 4:00-6:00。(2)将肥料分批多次加入到灌溉水里,均匀的施入耕地中。 本发明所依据的理论依据是(I)PE管或PVC管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产品经久耐用;(2)利用水自上而下渗漏的特性;(3)肥料易溶于水的特性;(4)机械起垄技术成
熟、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与平栽牧草比较,牛在沟中行走,减少牛对牧草踏踩面积;(2)实现放牧区域内的轮流放牧或轮流收割;(3)PE管或PVC管的廉价、耐用,投入成本少;(4)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水肥耦合,按需按量为牧草供给水和肥料,有效的提高了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5)隔离装置取材可因地制宜,制作简单、方便;(6)有效改善丘陵地区坡耕地的浇灌条件;(7)坡地起垄能有效减低降雨的冲刷作用,缓解水土流失。
图I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的A-A剖视 图3是本发明所述PE管或PVC管的结构示意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在图中1_垄;2-PE管或PVC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料作物起垄种植方法,属于作物种植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耕地起垄前施足基肥、起垄;(2)PE管或PVC管的前处理;(3)垄中铺设PE管或PVC管;(4)垄坡上种植多年生牧草;(5)在放牧区域内采用隔离设施实现轮流放牧或收割牧草;(6)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渗灌作业,连续作业3-5天。本发明的优点(1)减少了牲畜对牧草踏踩面积;(2)实现了轮流放牧或轮流收割;(3)PE管或PVC管投入成本少;(4)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水肥耦合,提高了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5)有效改善丘陵地区坡耕地的浇灌条件;(6)坡地起垄能有效减低降雨的冲刷作用,缓解水土流失。
一种饲料作物起垄种植的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何福明蒋加文, 马清艳蒋加文, 马清艳蒋加文, 马清艳蒋加文, 马清艳蒋加文, 马清艳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蒋加文, 马清艳蒋加文, 马清艳傅志强傅志强秦升益, 陈梅娟秦升益, 陈梅娟
专利相关信息
-
张祖太张祖太张祖太张祖太张祖太张祖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