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制作方法通常,种植体是指,当丧失原有人体组织时帮助其恢复的修复体,而在牙科领域中,它表示移植人工牙齿的方式。种植体手术是为了能够替代已丧失的齿根(牙根),将使用对人体无排斥反应的钛(titanium)等材料制成的齿根种植于牙齿脱落的牙槽骨之后,固定人工牙齿来恢复牙齿功能的手术。通常的假体或假牙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后会导致周围牙齿和骨受损,但种植体不会·伤害周围的牙齿组织,其功能和形状与天然牙齿相同,并且不会产生蛀牙,从而具有能够半永久性使用的优点。如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固定器具(Fixture)经由骨密度高的坚硬的密质骨,向骨密度低的松质骨贯通而埋植。埋植的种植体固定器具,为了与原有的牙槽骨对齐,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组装人工牙齿。但完成种植体固定器具的植入之后,在等待的一段时间内,牙龈会再生并覆盖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在人工牙齿手术时,需要切开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再生的牙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位置,但手术医生无法获知它的准确位置,去除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再生的牙龈时,需要进行多次切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直以来对种植体结构进行了很多研究。例如,根据韩国授权专利公报授权编号第10-0817209号,公开了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固定器具,该牙科用种植体固定器具包括植入部,其在外表面上形成有螺纹,以能够植入于上述牙槽骨;平面部,其形成在上述植入部的上表面,以与牙槽骨的表面平行;螺丝孔,其从上述平面部的表面向平面部的内部贯通形成;以及盖用螺钉,其插入而紧固于上述螺丝孔,与上述牙槽骨的表面及上述平面部平行。根据韩国授权专利公报授权编号第10-67787号,公开了一种治愈基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其具有与埋植于牙槽骨的固定器具相结合时,与牙龈相接触的牙龈接触部位的至少一部分部位从上端到下端其外面的直径逐渐减小的倾斜的倾斜区间;以及结合部,其与上述本体部相结合,来以可装卸的方式将上述本体部与上述固定器具相结合。根据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授权编号第20-25432号,公开了一种在外周面上形成螺丝部之后埋植于患者的颌骨并在上部结合有人工牙齿的人工牙齿用固定器具,上述人工牙齿用固定器具在其上端设有六角头,沿着中心轴方向形成有用于使种植体固定螺丝紧固的螺丝孔lb,在上述螺丝孔Ib的上部,具有大于上述螺丝孔Ib的最小直径的相应直径的引导孔Ic与螺丝孔Ib同轴形成。根据韩国公开专利公报公开编号第1020090110136号,公开了一种具有愈合盖的种植体结构物的愈合基台,在埋植于牙槽骨的内部的固定器具与基台相结合的种植体结构物中,愈合盖通过插入于上述基台来实现结合,上述愈合盖的末端部在牙龈表面按照规定深度埋入并填充基台与牙龈之间的间隔。
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以往的种植体固定器具植入之后,在等待的一段时间内,牙龈会再生并覆盖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为了将人工牙齿固定在种植体的上部,需要切开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再生的牙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位置,但手术医生无法获知它的准确位置,去除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再生的牙龈时,需要切开大口,造成不可避免地形成皮瓣(切开牙龈并展开的状态)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有锋利的突起并插入于牙科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槽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根据上述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设置突起,在进行种植牙手术时,将种植体固定器具移植到牙槽骨内并经过规定时间之后,为了将人工牙齿固定在种植体的上部,在上部设置突起部并插入于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槽,以便在去除再生的牙龈之前,由手术医生通过对手术部位的牙龈进行压迫检查,准确探测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位置,无需形成皮瓣,只需去除所需的软组织。发明的效果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在进行种植牙手术时,将种植体固定器具移植到牙槽骨内并经过规定时间之后,为了将人工牙齿固定在种植体上部,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再生的牙龈进行切割手术时,由于手术医生无法查找种植体的准确位置,需要切开大口并形成皮瓣,而通过本发明,不仅能够解决去除种植体固定器具部位的牙龈时的操作不便,而且还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以准确的一次性牙龈去除手术来促进牙龈的快速再生。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整体图、立体图(1A)、俯视图(IB)和侧面剖视图(1C)。图2是表示种植体固定器具的植入状态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固定状态图。图4是表示基台固定在种植体固定部的上部的状态图。图5是表示人工牙齿手术的状态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固定状态图。图7至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其他例的图。手术方法与通常的种植体手术方法相同,但只是由于存在结构差异,将种植体固定器具植入于牙槽骨之后(参照图2),以螺纹形式将本发明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与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槽相结合(参照图3),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将牙槽骨和种植体固定器具一体化),为了将人工牙齿固定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去除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再生的牙龈之前,由手术医生通过对手术部位的牙龈进行压迫检查,检查时准确找到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锋利的突起的位置,然后,一次性去除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再生的牙龈,去除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后,将基台插入于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槽(参照图4),接着,将人工牙齿固定在被插入的上述基台的上部(参照图5),减轻患者的痛苦并缩短手术时间,简化种植牙手术。用于实施发明的实施方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该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包括头部I ;上部槽2,其在头部I的上部中央设有槽;下部3,其在上述头部I的下部表面设有螺纹;以及锋利的突起10、10-1、10-2,设置于头部I的上部。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上部具有锋利的突起的牙科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结构,上述牙科用种植体固定器具插入于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槽,并在科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设有锋利的突起,在进行种植牙手术时,将种植体固定器具移植到牙槽骨内并经过规定时间之后,为了将人工牙齿固定在种植体的上部槽,去除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再生的牙龈之前,由手术医生通过对手术部位的牙龈进行压迫检查,准确探测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位置,一次性完成所需的牙龈去除手术。根据本发明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结构,其中,锋利的突起可以是选自如图I至图6所示的设置于头部I的上部中央一侧的圆锥体形状的突起10、如图9所示的呈现锋利圆锥体形状的多个突起、如图7所示的将圆形的头部I的上部槽2的边缘形成为圆形的环状(圆形)突起10-1、如图8所示的将环状(圆形)突起的最上端形成为锯齿形状的突起10-2中的任意一种。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手术方法与通常的种植体手术方法相同,但只是由于存在结构差异,将种植体固定器具植入于牙槽骨之后(参照图2),以螺纹形式将本发明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与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槽相结合(参照图3),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将牙槽骨和种植体固定器具一体化),为了将人工牙齿固定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去除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再生的牙龈之前,由手术医生通过对手术部位的牙龈进行压迫检查,检查时准确找到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锋利的突起的位置,然后,一次性去除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再生的牙龈,去除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之后,将基台插入于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槽(参照图4),将人工牙齿固定在被插入的上述基台的上部(参照图5),减轻患者的痛苦并缩短手术时间,简化种植手术。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I是表示本发明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整体图、立体图(1A)、俯视图(1B)、侧面剖视图(IC);图2是表示种植体固定器具的植入状态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固定状态图;图4是表示基台固定在种植体固定部的上部的状态图;图5是表示人工牙齿手术的状态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固定状态图;图7至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其他例的图,可见,图7至图9表示头部I、上部槽2、下部3、突起10、10-1、10-2。如图I及图7所示,本发明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包括头部I ;上部槽2,其在头部I的上部中央设有槽;下部3,其在上述头部I的下表面设有螺纹;以及锋利的突起10、10-1、10-2,设置于上述头部I的上部。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突起10可以是选自如图I至图6所示的以锋利圆锥体形状设置于头部I的上部中央一侧的突起10、如图9所示的呈现锋利圆锥体形状的多个突起、如图7所示的将头部I的上部槽2的边缘形成为圆形的环状(圆形)突起10-1、如图8所示的将环状(圆形)突起的最上端形成为锯齿形状的突起10-2中的
任意一种。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入于牙科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槽的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在进行种植牙手术时,将种植体固定器具(固位钉)移植到牙槽骨内并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去除在种植体固定器具的上部再生的牙龈时,用于准确探测植入于牙龈底部的种植体固定器具(固位钉)的位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该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包括头部(1);上部槽(2),其在头部(1)的上部中央设有槽;下部(3),其在上述头部(1)的下部表面设有螺纹;以及突起(10、10-1、10-2),设置于头部(1)的上部。
种植体探测器盖用螺钉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李柏成初海滨李众利孙海飚孙海飚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孙海飚孙海飚孙海飚M.E.豪斯曼谢福广, 陈立梅杜春华, 王薇
专利相关信息
-
刘一李明, 徐荣明H·拉普H·拉普李全修, 蔡月艳张祖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