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用来制造自捻线纱的方法和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用来制造自捻线纱的方法和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T·德格
  • 公开日
    2002年12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4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00年7月7日
  • 申请人
    汉莫尔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D02G3/28GK1386148SQ0180194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用本制造自捻线纱(1)的方法,其中首先至少两股粗纱(2,3)从至少一个假捻装置(4)之间通过,由此使粗纱(2,3)分别赋予周期交替的S捻区和Z捻区,它们通过无捻(0)区相互分开接着粗纱(2,3)这样地合并,使它们由于其固有捻转自动捻合,其中在捻合的自捻线纱(1)中无捻区(0)具有一相位差(Φ),其特征为为了得到相位差(Φ)粗纱(2)中的至少一股在通过假捻装置(4)之后通过至少一个转向辊(5)引导到纱辊(6)上,并且在导向辊(6)的导向面(6a)上进行粗纱(2,3)的合并引导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相位差(Φ)在90°至135°之间3.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两股粗纱(2,3)在假捻装置(4)区域内和在通过辊(5)引导之前基本上相互平行分布,一股粗纱(2)在改变原先的行进方向(c)的情况下通过一个转向辊(5)引导到导向辊(6)上,而另一股粗纱(3)不改变原先的行进方向(c)引导到导向辊(6)的导向面(6a)上,使粗纱(2,3)合并4.按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为不通过转向辊(5)引导的粗纱(3)通过一可旋转地支承的加压辊(9)引导到导向辊(6)的导向面(6a),以与另一股粗纱(2)合并5.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捻合的自捻线纱(1)沿纱线行进方向(c)在导向辊(6)之后通过一可旋转地支承的加压辊(10)引导6.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通过转向辊(5)引导的粗纱(2)在其导向面(5a)上贴合的角度区在70°至200°之间,尤其是80°至120°之间7.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通过转向辊(5)引导到导向辊(6)上的粗纱(2)在导向面(6a)上贴合的角度区在70°至200°之间,尤其是80°至120°之间8.用来制造自捻线纱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假捻装置(4),在此假捻装置内赋予至少两股粗纱(2,3)交替的S捻区和Z捻区,它们通过无捻区相互分开;还具有一捻合装置,在该捻合装置内至少两股粗纱(2,3)可以这样地合并,是它们自动捻合成一自捻线纱,其中在捻合的自捻线纱内粗纱的无捻区不在同一相位上,其特征为捻合装置由至少一个转向辊(5)和一个导向辊(6)构成,其中转向辊(5)使至少一股粗纱(2)偏离其原先的行进方向(c)并引导到纱辊(6)上,在其导向面(6a)上进行与至少另一股粗纱(3)的合并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导向辊(6)和一个或每个转向辊(5)具有一至少为捻合的自捻线纱(1)的交替的S捻区和Z捻区的周期长度(L)的10%的直径10.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一个或每个假捻装置(4)由两个基本上做成圆柱形的并且轴线平行地设置的搓捻辊(7,8)构成,它们绕其轴线(7a,8a)反向旋转,并沿轴向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相互相对往复运动11.按权利要求8至10之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导向辊(6)和一个或每个转向辊(5)可旋转地支承,其中其旋转轴垂直于由两股粗纱(2,3)确定的平面,并且导向辊(6)沿纱线行进方向设置在该转向辊(5)或每个转向辊(5)的后面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制造自捻线纱(Selbstzwirngarn)的按 1和权利要求11的前序部分的方法和装置由现有技术,例如根据英国专利GB1144614,德国刚开资料DE2637208和美国专利4279120,已知这种类型的方法和装置这里两或更多股粗纱首先借助于所谓的假捻装置交替地设置S捻和Z捻区,它们由无捻或带有较少捻转的区相互分开接着两股这类加捻粗纱这样地合并,使得两股纱由于其反向捻转倾向自动捻结成一所谓的自捻线纱(英语self-twist-yarn)其中两股粗纱的无捻或带有较少捻转的区域有利地相位偏移其次由现有技术已知一种这一类型的由Platt UK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用来生产这类自捻线纱的装置(例如见英国,Blackburn,Platt UK股份有限公司的888型“自捻线纺纱机”的服务手册)在这种装置中两股纱线的合并借助于结合环进行为了在两股纱线的无捻区之间产生一定的相位差,两股粗纱之一在通过假捻装置之后首先通过一转向环引导,接着偏转到结合环上,在结合环上与另一股粗纱合并一股粗纱通过转向环偏转证明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可以调整两股粗纱的无捻区或带较小捻转的区之间的任意相位差这里实际表明,形成的自捻线纱的强度与无捻区的相位偏移有很大关系为了达到高的线纱强度在Platt公司的所述手册中提出,优先选的相位差为30°但是在已知装置中经常导致粗纱线的断裂,因为它们由于在转向环和结合环上的摩擦经受剧烈的磨损这种磨损也导致捻合的自捻线纱强度的削弱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来制造自捻线纱的方法和装置,它可以达到自捻线纱的尽可能高的强度这个目的用权利要求1和11表示的特征来实现本方法优良的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2至10中得到装置的优良结构可以从从属权利要求12至14中得到下面借助于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较详细的说明附图表示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用来制造自捻线纱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图1一用来制造自捻线纱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一用来产生带有周期交替的S捻和Z捻区的粗纱的假捻装置的示意图;图3A两股图2中的粗纱以及一由这些粗纱通过无相位差的合并制成的自捻线纱的用作说明的图示;图3B两股图2中的粗纱以及由这些粗纱通过其具有无捻区之间的相位差的合并制成的自捻线纱的用作说明的图示;图4一用来制造自捻线纱的装置的俯视图;图5图5中装置的侧视图;图6按图4的装置的一种优良实施形式。图1示意表示一用来制造自捻线纱的装置。此装置主要包括一用来产生两股未捻转的粗纱2和3的拉伸装置11,一通过它使粗纱2和3赋予周期交替的S和Z捻的区域的假捻装置4,以及一加捻装置12,在该装置内两股捻转的粗纱2、3这样地合并,使它们捻合成一自捻线纱1。在图1的实施例中拉伸装置11做成具有两个拉伸辊的13、14的辊式拉伸装置。假捻装置4是一种已知的搓捻装置。它具有两个基本上圆柱形的,轴线平行地设置的并绕其轴线旋转的搓捻辊7、8。这里搓捻辊7、8相互反向旋转,并由此输送夹在它们之间的粗纱2、3。除了旋转运动以外两个搓捻辊7、8还附加地沿轴向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作往复移动。通过这个轴向往复运动使两股穿过的粗纱2、3捻转,从而得到加捻。在一个往复运动方向粗纱得到S捻,在相反的往复方向得到Z捻。因为搓捻辊7、8在反向点停止其轴向运动,粗纱在这一时刻没有得到捻转。因此交替带有S捻和Z捻的区域由无捻区或带有较小捻转的区域隔开。除图1中所示的带有搓捻辊7、8的假捻装置4以外也可以采用夹持型假捻装置,例如DE19827870中所述,或者采用通过喷气变形使粗纱得到加捻的假捻装置(如US4 279 120中所述)。在通过假捻装置4的后两股粗纱2之一通过一个转向环5引导到一个导向辊6上,另一股粗纱3在穿过假捻装置4之后直接引导到导向辊6上,在那里粗纱2、3在合并点13处合并。在两股粗纱2、3合并时表明,两股粗纱2、3的无捻区的相位位置对捻合的自捻线纱1的强度有很大影响。在图3A中表示一通过两股粗纱2、3捻合产生的自捻线纱,其中粗纱2、3这样地捻合,使得无捻区直接面对面,也就是说没有相位差。因此在捻合的自捻线纱1中无捻区分别位于相同的位置。因为粗纱在无捻区内具有较小的强度,自捻线纱在这个部位也具有较小的强度。由于这个原因,两股粗纱2、3这样地捻合,使得无捻区不重合,如图3B所示,是有利的。在那里无捻区具有一相位差Φ。这里相位差Φ可以为交替的S捻区和Z捻区的周期的几分之一,其中360°的周期通过两个具有同相捻转的区域的间距L确定。在图3B中相位差Φ约为90°。对比试验表明,在相位差Φ在90°到135°之间时达到最大的纱线强度。
为了将无捻区之间的相位差小正到希望的数值,按图1两股粗纱之一2通过一转向辊5引导到导向辊6上。通过转向辊5的引导促使,粗纱2在假捻装置4和合并点13之间走过比粗纱3长的路程,粗纱3在通过假捻装置4之后立即引导到导向辊6上。粗纱2比粗纱3多走的路程确定无捻区之间的相位位置Φ。
在图4和5中选择详细地表示辊子5和6的结构和布局。按照那里所示的实施例两个辊子5和6可旋转地支承,其中其旋转轴各自垂直于通过两股粗纱2和3确定的平面,转向辊5在图4的实施例中离假捻装置4比导向辊6远。粗纱2在通过假捻装置4以后首先通过转向辊5引导,接着引到导向辊6上。
由图4和5可见,辊子5和6做成盘形圆柱体,其中为了更好地引导粗纱2、3在圆柱体外壳面上做一导纱槽14。导纱槽14防止粗纱2、3从辊子5、6的导向面5a,6a上侧向滑落。
两股粗纱2、3的合并在导向辊6的导向面6a上的合并点13处进行。
通过辊子5和6旋转轴5b和6b的间距可以调整粗纱2在假捻装置4和合并点13之间比另一股粗纱3多走的附加路程。为此辊子5和6这样地支承,使它们的旋转轴5b和6b在由两股粗纱2和3确定的平面内可相对移动。
通过用不同尺寸的辊子的对比试验表明,可以用这样的辊子达到最大纱线强度,即其直径至少为捻合的自捻线纱1的交替的S捻和Z捻区的周期长度L的10%。
其次在所产生的自捻线纱1的纱线强度方面,如果两股粗纱2,3在假捻装置4的区域内和在通过转向辊5引导之前的区域内基本上相互平行分布,其中不通过转向辊5引导的粗纱3在假捻装置4和合并点13之间的区域内沿与捻合的自捻线纱1同一方向分布,证明是特别有利的。粗纱2和3在其合并前的这种分布使得可以这样地合捻,使得粗纱不承受应力,或者不会钩在导向辊6上,这促使在捻合的自捻线纱1中粗纱2和3的无捻区的间距保持不变。
如在图6中的实施例所示,捻合的自捻线纱1在纱线行进方向在合并点13之后可以通过一可旋转地支承的加压辊10引导。这使得可以整洁和无应力地引导捻合的自捻线纱1。同样不通过转向辊5转向的粗纱3沿纱线行进方向在合并点13之前也可以通过一加压辊9引导到导向辊的导向面6a上。由此保证粗纱3准确和无应力地引导到导向面6a上。粗纱2和3无应力地合并明显有利于自捻线纱1的纱线强度的改善,并此外造成的一在自捻线纱1长度上保持不变的无捻区间距。这又改善用这种自捻线纱1纺织的布料在其强度和在其视觉印象方面的性能。
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做成转向环和接合环的转向的合并装置相比,本发明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粗纱不会由于转向和合并而磨损或损坏。也就是在此时由于纱线在环上的摩擦在它们合并成自捻线纱前出现粗纱2,3的磨损。其次粗纱2,3可能在环内被钩住,因此在制造过程中经常导致纱线断裂,这导致在制造过程中的经常的和不希望的中断。此外粗纱2,3在环内钩住可能导致自捻线纱1内无捻区间距的不均匀性。这引起用这种自捻线纱纺织的布料不良的外观。
现有技术的这些缺点按本发明通过这样的方法来避免,即粗纱2和3在通过假捻装置4以后不通过环而是通过转向辊5和导向辊6引导并接着捻合,这里两股粗纱2,3的合并在导向辊6的导向面6a上进行,这保证整洁和无应力地合并粗纱2和3。这时两股粗纱2和3在合并时不会在结合装置中钩住。
用本发明的方法和按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制造具有比通常制造的高60%的抗拉强度的自捻线纱。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制造自捻线纱(1)的方法和装置,其中首先至少两股粗纱(2,3)从至少一个假捻装置(4)之间穿过,由此给粗纱(2,3)各自赋予周期交替的S捻区和Z捻区,它们通过无捻区(0)相互隔开,接着粗纱(2,3)这样地合并,使它们由于其固有捻转自动捻合,其中在捻合的自捻线纱(1)中无捻区具有一相位差(Φ),但是在这类方法和实施这种方法的已知装置中经常导致粗纱的断裂,并且制成的自捻线纱强度不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来制造自捻线纱的方法和装置,它可以达到所产生的自捻线纱(1)的尽可能高的强度。这个目的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实现,即为了赋予相位差(Φ)至少一股粗纱(2)在穿过假捻装置(4)后通过至少转向辊(5)引导到一导向辊(6)上,粗纱(2,3)的合并在导向辊(6)的导向面(6a)上进行。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