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新型捻线机纱架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新型捻线机纱架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于传文, 尹延征, 王长青, 谢松才, 赵焕臣
  • 公开日
    2009年7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8月19日
  • 优先权日
    2008年8月19日
  • 申请人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D01H1/00GK201272845SQ2008201879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捻线机纱架装置,包括固定架(1)、筒纱支架(2)、导纱管道A(3)和导纱管道B(4),其特征在于,均匀横向排列的筒纱支架(2)固定在固定架(1)上,位于筒纱支架(2)中间位置的导纱管道A(3)呈均匀横向排列,其底端靠近固定架(1)底部的导纱管道B(4)呈均匀竖向排列,每个导纱管道A(3)均通过各自的管道连接件(5)与各自对应的导纱管道B(4)连接,每个导纱管道B(4)的底端位置处均固定有瓷头(6)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捻线机上的纱架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捻线机纱架装置,均匀横向排列的筒纱支架(2)固定在固定架(1)上,位于筒纱支架(2)中间位置的导纱管道A(3)呈均匀横向排列,其底端靠近固定架(1)底部的导纱管道B(4)呈均匀竖向排列,每个导纱管道A(3)均通过各自的管道连接件(5)与各自对应的导纱管道B(4)连接,每个导纱管道B(4)的底端位置处均固定有瓷头(6)。该装置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所纺出的纱线捻度均匀,质量稳定。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新型捻线机纱架装置的制作方法捻线是纺纱工艺的重要环节,捻线是将两股或三股纱线合并为一股, 再将这种合股线加上一定的捻度使之成为一根纱线。现有的捻线机纱架由 管纱支架、导纱杆和车顶板组成,采用这种结构的捻线机,断头后难以分 清,容易造成多股纱,捻度不匀率也较高;而且排列结构不合理,只能将 上道工序中纺制的筒纱纺制成0. 8kg左右小容量的的管纱,这样既造成了 浪费,同时纱线经过反复拉伸,造成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为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捻线机纱架装置, 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装置包括固定架、筒纱支架、导纱管道A和导纱管道B,均匀橫向 排列的筒纱支架固定在固定架上,位于筒纱支架中间位置的导纱管道A呈 均匀横向排列,其底端靠近固定架底部的导纱管道B呈均匀竖向排列,每 个导纱管道A均通过各自的管道连接件与各自对应的导纱管道B连接,每 个导纱管道B的底端位置处均固定有瓷头。筒纱经过经过各自的导纱管道A和导纱管道B从瓷头引出,经过合股 加捻形成股线。因为每个筒纱都有单独的通道,且瓷头可减少摩擦力,因 此不会因为反复拉伸影响质量,而且断头后容易分清。因此该装置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所纺出的纱线捻度均匀,质量 稳定。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多个均匀横向排列的筒纱支架2固定在固定架1上,导纱管道A3位 于筒纱支架2的中间位置,因此导纱管道A3也呈均匀横向排列,而与导纱 管道A3相对应的导纱管道B4呈均匀竖向排列,导纱管道B4的底端靠近 固定架1的底部,每个导纱管道A3均通过各自的管道连接件5与对应的 导纱管道B4连接,每个导纱管道B4的底端位置处均固定瓷头6。
筒纱7安装在筒纱支架2上,每个筒纱7的纱线依次经过各自导纱管 道A3、管道连接件5、导纱管道B4和瓷头6被引出,在捻线机上相邻的 两股或三股纱线合股加捻形成股线。当纱线出现断头时,可方便的依靠导 纱气枪将纱线引出。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