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蜂窝式蓄热体复合浇注模及其蜂窝式蓄热体制造方法 目前常见的蜂窝式蓄热体为长方体、正方体或柱体形状,其内部布有贯通两相对面的平行通道。通常蜂窝式蓄热体原料配比如下(重量计)骨料40-60份;基质料30-50份;结合剂7-12份;减水剂0.06-1.3份。上述骨料采用刚玉颗粒、高铝矾土颗粒、莫来石颗粒或堇青石颗粒,上述基质料采用烧结莫来石粉料、红柱石粉料或电燃锆莫来石粉料;上述结合剂采用纯铝酸钙水泥和高温氧化铝微粉或硅灰;上述减水剂采用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目前采取浇注法制造蜂窝式蓄热体的浇注模是钢模,钢模由底板和四侧板组成且底板和四侧板之间为可拆性连接,在四侧板的其中两相对侧板上均布有模芯孔,相对模芯孔之间插置材质为金属的管状模芯。采用上述钢模浇注蜂窝式蓄热体的工序如下将骨料、基质料、结合剂、减水剂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投入混合机中干混炼后,再经强制式搅拌机中加水湿混,形成浇注料,将浇注料逐渐加入至钢模中,浇注体脱模芯后需要在钢模中养护,再将钢模卸去,成半成品,经烘烤即成蜂窝式蓄热体成品。上述制造方法中由于浇注体需要在钢模中养护,占用钢模时间长,钢模周转率较低,提高了制造成本,加上模芯分布较密,脱模芯麻烦,不但化费的时间长而且还容易损坏刚浇注好的浇注体,在制造上不够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制造蜂窝式蓄热体方便且可降低制造蜂窝式蓄热体成本的蜂窝式蓄热体复合浇注模;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出一种利用上述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进行浇注的蜂窝式蓄热体制造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取复合浇注模具有由底板和四侧板可拆性连接而成的钢模,钢模内设有相匹配的且由底板和四侧板固定连接而成的可燃内模,可燃内模的其中两相对侧板上分布有模芯孔,每两相对的模芯孔中插置一可燃模芯。上述可燃内模的相邻侧板之间及侧板与底板之间粘接。上述可燃内模和可燃模芯的材料是塑料和/或橡胶和/或木材。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取以下步骤①分别制作可燃模芯和可燃内模,在可燃内模中插入可燃模芯,将插入可燃模芯的可燃内模安装到钢模中,紧固螺栓螺母,内外模固定,成为复合模,待用;②将蓄热体的原料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投入混合机中干混炼,待用;通常蜂窝式蓄热体原料配比如下(重量计)骨料40-60份;基质料30-50份;结合剂7-12份;减水剂0.06-1.3份。上述骨料采用刚玉颗粒、高铝矾土颗粒、莫来石颗粒或堇青石颗粒,上述基质料采用烧结莫来石粉料、红柱石粉料或电燃锆莫来石粉料;上述结合剂采用纯铝酸钙水泥和高温氧化铝微粉或硅灰;上述减水剂采用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③将经混合的原料投入搅拌机中加水湿混,形成浇注料;④采用边振动边加料的浇注方式将浇注料逐渐加入复合模的内模中,浇注完毕后即卸去复合模的钢模,养护至少1天,使内模中的浇注料成型而成为半成品;⑤将半成品连带内模一起放入高温烘烤炉中烘烤,烘烤炉温度从常温逐渐加温至1400~1500C°,加温时间为270~280小时,加温过程中,可燃内模和可燃模芯燃化,随炉冷却至常温即为蜂窝式蓄热体成品。
上述步骤②中的混合机为锥形双螺旋混合机,搅拌机为强制式搅拌机。
上述步骤④中的烘烤炉加温过程如下,从室温加温至150℃,时间为32小时,在150℃下保温32小时;从150℃加温至350℃,时间为24小时,在350℃保温68小时;从350℃加温至600℃,时间为24小时,在600℃保温28小时;从600℃加温至800℃,时间为20小时,在800℃下保温12小时;最后从800℃加温至1450℃,时间为20小时,保温3小时。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1、采取“模中模”即复合模,作为外模的钢模中设置可燃内模,在浇注完毕后即可卸去钢模,钢模可以马上进入下一模的浇注,钢模占有时间短,周转快,减少投资,便于扩大生产。
2、由于不需要人工脱模芯,缩短加工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降低因脱模芯不慎而造成的不合格率。
3、简化了工艺,方便制造。
4、由于钢模周转快、加工时间短,所以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图1为浇注模结构示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实施例1,复合浇注模)附图所示的实施例1具有钢模1,钢模1由底板1-1和四侧板1-2可拆性连接而成。所述可拆性连接采取四侧板1-2由榫头连接在底板1-1上,在其中两对侧边之间连接有螺栓4,由螺帽5紧固。钢模1内设有相匹配的可燃内模2,可燃内模2也由底板2-1和四侧板2-2组成,四侧板2-2与底板2-1之间及相邻侧板之间均粘接而成。制成可燃内模2和可燃模芯2-3的材料可以是塑料和/或橡胶和/或木材。可燃内模2的底板2-1和四侧板2-2可是以统一材料制成,也可以是不同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可燃内模2和可燃模芯2-3的材料均由塑料制成。可燃内模2的其中两相对侧板上分布有模芯孔2-2-1,每两相对的模芯孔中插置一可燃模芯2-3。
(实施例2,复合浇注模)实施例2的可燃内模2的四侧板中的两设有模芯孔2-2-1的侧板由橡胶制成,另两侧板由塑料制成,底板1-1由木材制成,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蜂窝式蓄热体制造方法,)实施例3的原料配方以重量计一般采取骨料40-60份;基质料30-50份;结合剂7-12份;减水剂0.06-1.3份。上述骨料采用刚玉颗粒、高铝矾土颗粒、莫来石颗粒或堇青石颗粒,上述基质料采用烧结莫来石粉料、红柱石粉料或电燃锆莫来石粉料;上述结合剂采用纯铝酸钙水泥和高温氧化铝微粉或硅灰;上述减水剂采用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本实施例骨料采用莫来石颗粒50份,基质料采用烧结莫来石粉料40份,结合剂采用纯铝酸钙水泥为5份和高温氧化铝微粉5份,减水剂采用三聚磷酸钠1份。将上述原料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投入锥形双螺旋混合机中,干混炼15分钟,出料备用;根据模具的大小计算出上述混合原料所需用量,将所需用量投入到强制式搅拌机中加水15份湿混5分钟形成浇注料;采取边振动边加料的方式将浇注料逐渐加入到置于振动台上的复合浇注模的内模中,复合浇注模采用上述实施例1或2结构的复合浇注模,浇注料中气体在振动过程逸出,使浇注体密实;浇注完毕后即卸去复合模的钢模,养护至少1天,使内模中的浇注料成型而成为半成品;养护时间没有严格的要求,养护时间长,半成品牢固一些。通常为7天。
半成品连同内模放入烘烤炉中烘烤,烘烤炉温度从常温逐渐加温至1400~1500C°,加温过程如下从室温加温至150℃,时间为32小时,在150℃下保温32小时;从150℃加温至350℃,时间为24小时,在350℃保温68小时;从350℃加温至600℃,时间为24小时,在600℃保温28小时;从600℃加温至800℃,时间为20小时,在800℃下保温12小时;最后从800℃加温至1450℃,时间为20小时,保温3小时,在加温过程中,可燃内模和可燃模芯燃化,随炉冷却至常温即成为蜂窝式蓄热体成品。
实施例4是蜂窝式蓄热体制造方法的实施例。
浇注料的原料配方以重量计如下电熔致密刚玉55份、电熔锆莫来石35份、纯铝酸钙水泥7份、硅灰3份、三聚磷酸钠1份。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投入锥形双螺旋混合机中,干混炼15分钟,出料。将混合好的原料投入到强制式搅拌机中加水10份湿混5分钟成浇注料,以边振动边加料方式将浇注料加入复合浇注模中。浇注完毕即可把复合浇注模的钢模卸去,浇注体在内模中养护7天后烘烤。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5也是蜂窝式蓄热体制造方法的实施例。
浇注料的原料配方以重量计如下高铝矾土为52份,堇青石为35份,纯铝酸钙水泥8份和高温氧化铝微粉3份,硅灰2份,六偏磷酸钠1.2份。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投入锥形双螺旋混合机中,干混炼15分钟,出料。将混合好的原料投入到强制式搅拌机中加水15份湿混5分钟成浇注料,以边振动边加料方式将浇注料加入复合浇注模中。浇注完毕即可把钢模卸去,浇注体在内模中养护7天后烘烤。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
一种蜂窝式蓄热体复合浇注模,具有由底板和四侧板可拆性连接而成的钢模,钢模内设有相匹配的且由底板和四侧板固定连接而成的可燃内模,可燃内模的其中两相对侧板上分布有模芯孔,每两相对的模芯孔中插置一可燃模芯。采用上述蜂窝式蓄热体复合浇注模制作蜂窝式蓄热体,在浇注完毕后即卸去复合模的钢模,浇注体在内模中养护。本发明由于采取“模中模”即复合模,钢模占有时间短,周转快,减少投资,便于扩大生产,采用模芯被烧化,简化了工艺,方便制造,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蜂窝式蓄热体复合浇注模及其蜂窝式蓄热体制造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魏家浩吕志伟吕志伟吕志伟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吕志伟吕志伟P·莫拉佐尼陈永德陈永德李会郎, 李承元
专利相关信息
-
芮秀明, 张秉文芮秀明K·罗杰斯, G·迪泽瑞嘉王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