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井上贵裕, 松仓豊继
  • 公开日
    2009年1月7日
  • 申请日期
    2008年3月12日
  • 优先权日
    2007年3月12日
  •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文档编号
    D06F39/00GK201176526SQ20082000842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滚筒式洗衣干衣机,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在水桶内设有旋转滚筒,在该旋转滚筒上形成有通孔,该旋转滚筒容纳洗涤物并被旋转驱动,所述水桶容纳在洗衣干衣机壳体中,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具有利用送风装置使所述水桶内的空气通过具有除湿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循环送风路径进行循环并且对向所述水桶内的供水、排水、所述旋转滚筒的旋转以及所述空气的循环进行控制来实施洗涤步骤、漂洗步骤、脱水步骤以及所述洗涤物的干燥步骤各步骤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将产生雾的雾生成装置和在所述洗衣干衣机壳体的内侧固定所述雾生成装置的部件的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洗衣干衣机壳体的与从所述循环送风路径向所述水桶内送入干燥后空气的导风口接近的上方位置上,将用于产生所述雾的超声波振子和使所述超声波振子振荡的振荡电路部接近地配置,并将所述振荡电路部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配置成与所述振荡电路部分幵预定距离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荡电路部配置成接近向所述循环送风路径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部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其特征 在于,将所述雾生成装置和所述振荡电路部连接起来的配线进行了静电屏蔽°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筒式洗衣干衣机,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具有雾生 成装置,将雾供给干燥后的衣物等洗涤物来减少衣物等产生的褶皱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中,将产生雾的雾生成装置和在洗衣干衣机壳体的内侧固定雾生成装置的部件的固定部,设置在洗衣干衣机壳体的与从循环送风路径向水桶内送入干燥后空气的导风口接近的上方位置上,将用于产生雾的超声波振子和使超声波振子振荡的振荡电路部接近地配置,并将该振荡电路部配置在固定部上。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制作方法以往,在干燥步骤中,使放入有衣物等洗涤物的旋转滚筒高速旋转。 在该干燥步骤中,由于洗涤物在贴附于旋转滚筒的内侧壁等上的同时被 干燥,因此无法避免干燥后的衣物等产生褶皱。将经过了这种干燥步骤 的衣物等挂在衣架等上进行晾干时,需要增加用于抻开褶皱的劳动,或 者还需要在此之后增加进行爽烫之类的劳动。于是,最近开发出了这样的洗衣干衣机具有产生由微小的液滴构 成的雾的雾生成装置,通过将雾导入到放入了衣物等的旋转滚筒中,从 而在干燥步骤中减少了衣物等产生的静电和褶皱。作为这样的一个示例,已知有日本特开2003-311067号公报所示结构的装置。图11是用于说明日本特开2003-311067号公报所公开的、具有现有 的雾生成装置的洗衣干衣机的结构的剖视图。洗衣干衣机40具有弹性 地支撑在壳体41内部的外桶42;和旋转自如地配设在外桶42内来容纳 洗涤物的内桶43。并且,洗衣干衣机40具有向内桶43内输送暖风的 送风装置(循环用送风机)44;对由送风装置44输送的空气进行加热的 加热装置(加热器)45;以及具有热交换器并使送风装置44输送来的暧 风循环的暖风循环路径(暖风供给路)46。另外,喷雾装置47设在暖风循环路径46的经过加热装置45后到达 内桶43的暖风供给口 48的附近。并且,在干燥步骤中,构成为向暖风循环路径46内喷雾。该喷出的 雾会除去在干燥步骤中搅拌衣物时产生的静电,从而消除静电带给人体的不适感,并且能够减少干燥完毕之后的衣物上的褶皱。另外,在日本特开2003-311067号公报所公开的洗衣干衣机40中, 控制装置49配置在洗衣干衣机40壳体的前面侧下方。并且,控制装置 49基于利用操作显示部50设定的设定内容来控制电动机(驱动装置)51、 循环用送风机(送风装置)44、加热器45、排水阀52、冷却用送风机(冷 却风导入装置)53、供水阀54等的动作,从而依次控制洗涤、漂洗、脱 水、干燥这一连串步骤。
然而,有关对构成雾生成装置的喷雾装置47进行驱动即对喷雾装置 47的超声波振子的振荡频率进行控制的振荡电路部并没有记载。如果将 该振荡电路部配置在控制装置49内,则从图ll可以看出,喷雾装置47 和控制装置49位于离得相当远的位置上。在将喷雾装置47和振荡电路 部像这样配置在分离的位置上时,在它们之间进行电连接的配线变长。 其结果是,电压因阻抗的增加而大幅下降,超声波振子所负载的阻抗分 量减小,从而使振荡频率偏离超声波振子的设定频率进行变动。
另外,在以预定的设定频率使超声波振子振荡时,必须增大输入到 振荡电路部的电力。这样,在将喷雾装置47和振荡电路部配置在分离的 位置上时,存在使雾生成装置的雾生成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维持较高的雾生成效率,将振荡电路部配置在喷雾装置47附近 即可,例如配置在外桶42的背面侧的空间或接近暖风循环路径46的位 置上。但是,由于外桶42和暖风循环路径46是在旋转滚筒进行旋转的 情况下进行振动的部分,因此可以想到在将振荡电路部配置在这些位置 上的情况下振动或热会破坏振荡电路部的电路元件的情况。
另外,在洗衣干衣机40中构成为送风装置44在加热装置45的上 游侧配置成与喷雾装置47对置,由送风装置44产生的暖风直接吹到喷 雾装置47上。
因此,虽然从喷雾装置47喷出的雾的一部分直接到达内桶43内的 衣物,但其他大部分会与暖风循环路径46的内壁面46a碰撞,很多在内 壁面46a冷凝而成为水滴损失掉之后,才到达内桶43。在洗衣干衣机40 中,借助雾与内壁面46a碰撞时的破碎效应产生负离子,从而能够提高
静电的除电效果,然而具有如下的情况从喷雾装置47喷出的雾的大部 分在中途消失而不会到达内槽43内的衣物,从而难以润湿衣物来有效减 少褶皱。


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在水桶内设有旋转滚筒,在该旋 转滚筒上形成有通孔,该旋转滚筒容纳洗涤物并被旋转驱动,水桶容纳 在洗衣干衣机壳体中,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具有利用送风装置使水桶内 的空气通过具有除湿装置和加热装置的循环送风路径进行循环并且对向 水桶内的供水、排水、旋转滚筒的旋转以及空气的循环进行控制来实施 洗涤步骤、漂洗步骤、脱水步骤以及洗涤物的干燥步骤各步骤的控制部, 在滚筒式洗衣干衣机中,将产生雾的雾生成装置和在洗衣干衣机壳体的 内侧固定雾生成装置的部件的固定部,设置在洗衣干衣机壳体的与从所 述循环送风路径向所述水桶内送入干燥后空气的导风口接近的上方位置 上,将用于产生雾的超声波振子和使超声波振子振荡的振荡电路部接近 地配置,并将振荡电路部配置在固定部上。
当成为这种结构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时,由于超声波振子和振荡电 路部接近地配置,因此在它们之间进行电连接的配线变短,能够将阻抗 的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其结果是,超声波振子所负载的电压的下降减 小,超声波振子所负载的阻抗分量减小,能够抑制振荡频率偏离超声波 振子的设定频率进行变动。
另外,由于将振荡电路部配置在洗衣干衣机壳体内侧的固定部上, 所以其不受旋转滚筒和送风装置的旋转所伴随的振动的影响,能够负载 给超声波振子以稳定的振荡频率,能够提高雾生成装置的雾生成效率。
另外,将雾生成装置配置在用于从循环送风路径向水桶送入干燥后 空气的导风口的上方位置上。因此,由雾生成装置产生的雾从位于导风 口的上方的雾生成装置和循环送风路径之间的连接口被送入到循环送风 路径中。然后雾因自重而下落,流入到位于其下方的导风口中,并从导 风口落入到水桶内,进而被导入到旋转滚筒内。
这样,由于从雾生成装置到导风口的移动路径短,而且雾因自重而 下落流到导风口,因此能够抑制在移动路径中途碰撞管壁等而脱落分离 的现象。并且可抑制雾相互凝聚的现象,能够将润湿性优良的雾导入到 旋转滚筒内,并使其充满旋转滚筒。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润湿衣物表 面,并且通过对这种状态下的衣物进行干燥,能够有效地减少衣物上产 生的褶皱。


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 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循环送风路径和雾生成装置 的配置的、从壳体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循环送风路径和雾生成装置
的配置以及连接结构的、从壳体背面侧观察到的切去一部分进行表示的 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该滚筒式洗衣千衣机的雾生成装置与水桶连接的连 接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剖 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的后视剖 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配置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雾生成装置的振荡电路 部的空气导入部周边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用于说明配置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雾生成装置的振荡电路 部的空气导入部周边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雾生成装置的振荡电路部的 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同的滚筒式洗衣干衣 机的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具有现有的雾生成装置的衣物干燥机的结构的剖视图。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最佳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而且,下文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为举例表示,不 应当将其看作限定性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是实施方式所公
开的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表示,而且应当理解为包括在等 同于权利要求书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首先,基于图1 图4详细说明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 雾生成装置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结构、动作。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图2是 用于说明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循环送风路径和雾生成装置的配置的、
从壳体背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
循环送风路径和雾生成装置的配置以及连接结构的、从壳体背面侧观察
到的切去一部分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并且图4是用于说明该滚筒式洗衣 干衣机的雾生成装置与水桶连接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如图1、图2所示,在滚筒式洗衣干衣机1中,水桶3在洗衣干衣 机壳体2内通过未图示的悬挂结构而配置成悬空状态。在水桶3内配置 有形成为有底圆筒形的旋转滚筒4,该旋转滚筒4使其轴心方向从正面侧 到背面侧向下倾斜。在水桶3的正面侧形成有与旋转滚筒4的开口端相 通的衣物出入口。并且,可开闭的盖5形成于洗衣干衣机壳体2的正面 侧,该盖5是设置在向上倾斜面上的开口部,打开该盖5,从而能够通过 衣物出入口而相对于旋转滚筒4内取出和放入洗涤物。由于盖5设在向 上倾斜面上,因此不弯腰就能够实施取出和放入洗涤物的作业,改善了 通常从横向的开口部取出和放入洗涤物的滚筒式洗衣机的作业性欠缺。
另外,控制滚筒式洗衣干衣机1动作的控制部19,配置在洗衣干衣 机壳体2内的水桶3的下方位置即前面侧下方。控制部19基于由操作面 板20设定的设定内容来控制电动机6、蒸发器IO、冷凝器ll、送风风扇
12和供排水用的各种开闭阀等的动作,由此依次控制洗涤步骤、漂洗步 骤、脱水步骤、干燥步骤各步骤。
在图4所示的旋转滚筒4中,在其周壁4a和底壁4b上形成有与水 桶3内相通的多个通孔4c。在底壁4b上,底面开口 4d形成在与形成于 水桶3上的导风口 18对置的、沿着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上。并且,如图 l所示,在周壁4a内表面上的多个位置上设有搅拌凸起4e。该旋转滚筒 4由安装在水桶3背面侧的电动机6向正转和反转方向旋转驱动。此外, 在水桶3上通过配管连接供水管道7和排水管道8,通过控制未图示的供 水阀和排水阀来向水桶3内供水和从水桶3内排水。
当打开盖5从开口部向旋转滚筒4内放入洗涤物和洗衣剂并使滚筒 式洗衣干衣机1开始运转时,从供水管道7向水桶3内注入预定量的水, 并由电动机6对旋转滚筒4进行旋转驱动以开始洗涤步骤。随着旋转滚 筒4的旋转,反复进行将容纳在旋转滚筒4内的洗涤物由搅拌凸起4e在 旋转方向上带起、并从被带起的适当高度位置落下的搅拌动作,从而对 洗涤物发挥敲打清洗的作用来进行洗涤。
在经过了所需要的洗涤时间之后,变脏的洗涤液从排水管道8排出。 然后,借助于使旋转滚筒4高速旋转的脱水动作来脱去洗涤物中所含的 洗涤液,然后,从供水管道7向水桶3内供水来实施漂洗、脱水步骤。 即使在该漂洗、脱水步骤中,也反复进行将容纳在旋转滚筒4内的洗漆 物通过旋转滚筒4的旋转而由搅拌凸起4e带起并落下的搅拌动作,从而 实施漂洗清洗。接着,在实施了漂洗清洗之后,再次借助于使旋转滚筒4 高速旋转的脱水动作来脱去洗涤物中所含的水,结束漂洗、脱水步骤。
在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1中,设有对容纳在旋转滚筒4内的洗涤物 进行干燥的功能,并设置有循环送风路径9,该循环送风路径9将水桶3 内的空气排出进行除湿,并将加热后的干燥空气再次输送到水桶3内。 在该循环送风路径9的中途,在洗衣干衣机壳体2内的低位位置上,设 有蒸发器10等除湿装置、冷凝器11等加热装置以及送风风扇12等送风 装置。循环送风路径9由以下部分构成从水桶3到送风风扇12之间的 循环空气导入管道13;和从送风风扇12到水桶3之间的干燥空气送风管
道14。并且,在循环空气导入管道13的上游端设有向循环送风路径9导 入空气的空气导入部9a。
如图3所示,导风口 18形成在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的下游端的水 桶3底面上,在接近导风口 18的上方位置上,雾生成装置30与干燥空 气送风管道14相连。
而且,振荡电路部37使在雾生成装置30中产生雾25用的超声波振 子32振荡。此处,振荡电路部37配置在洗衣干衣机壳体2内侧的位于 与雾生成装置30接近的上方位置的固定部(空气导入部9a)上。这样, 超声波振子32和振荡电路部37都配置成与洗衣干衣机壳体2的上方位 置接近。
如图2、图3所示,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在洗衣干衣机壳体2内的 后方(水桶3的背面侧)的空间中,从上游侧起依次由下部管道15、挠 性风道16和上部管道17构成。在上部管道17的下游端下方开设有连通 口 17a,该连通口 17a与设在水桶3背面的导风口 18相通。上部管道17 在其下方部分偏向洗衣干衣机壳体2的中央倾斜地立起。并且,上部管 道17的中途弯成大致90。,在其上方部分,朝水桶3的导风口18向下 方倾斜。挠性风道16使用具有挠性的管材构成,用来防止旋转滚筒4的 旋转或起动、停止所伴随的下部管道15的振动传递到送风风扇12侧。 被蒸发器10除湿并被冷凝器11加热了的干燥空气从该导风口 18经由干 燥空气送风管道14被送入水桶3和位于其内部的旋转滚筒4中。
通过驱动送风风扇12高速旋转,在循环送风路径9中产生空气的流 动,容纳有洗涤物的旋转滚筒4内的高湿空气经由在图4所示的周壁4a 上设置的通孔4c被排出到从水桶3到送风风扇12侧的循环空气导入管 道13中。然后,循环送风路径9的空气利用位于送风风扇12上游的蒸 发器10结成水分从而被除湿,并且借助于与冷凝器11的热交换而被加 热,从而成为高温的干燥空气。
该加热后的千燥空气被送出至从送风风扇12到水桶3的干燥空气送 风管道14中,并经由设在水桶3上的导风口 18而被送入到水桶3内。 被送入到水桶3内的高温的干燥空气通过设在图4所示的旋转滚筒4的
底壁4b上的底面开口 4d和通孔4c被导入旋转滚筒4内。然后,在衣物 等洗涤物之间流通,使它们干燥,同时变成湿润的空气从周壁4a上设有 的通孔4c排到水桶3中,再次被导入循环空气导入管道13中。通过在 这样的空气在循环送风路径9中的循环来实施千燥步骤。
此处,在滚筒式洗衣干衣机1中设有"褶皱抻平过程(course)",其 目的在于在使后述的雾生成装置30和旋转滚筒4旋转的同时,抻平干燥 后的衣物的褶皱使褶皱减少。在该"褶皱抻平过程"中,使蒸发器10和 冷凝器11停止,使旋转滚筒4和送风风扇12以低于通常的干燥步骤中 速度的旋转速度低速旋转。然后,起动雾生成装置30从而产生由微小的 液滴构成的雾25,该雾25落入在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中流通的干燥空 气流中。其结果是,存在大量微小湿雾和干雾的喷雾25被送入到水桶3 内的旋转滚筒4中。
这样,可执行这样具有褶皱减少效果的步骤使雾25充满到旋转滚 筒4内的各个角落,有效地润湿衣物表面,从而减少处于干燥状态的衣 物的褶皱。之后,使雾生成装置30停止,使旋转滚筒4和送风风扇12 的旋转速度上升到与通常的干燥步骤相同的速度。进而能够使蒸发器10 和冷凝器11工作来实施通常的干燥运转使衣物干燥,同时能够抻平该衣 物的褶皱。另外,在所述"褶皱抻平过程"中也可以不必使旋转滚筒4 旋转。
另外,在所述的"褶皱抻平过程"中,能够如上所述那样利用雾25 来减少褶皱,还能够基于以下原理实现除臭效果。通常,气味是气味成 分的分子附着在衣物表面上而形成的。例如,香烟、烤肉的气味等就是 这样,但是通过使雾25与该气味分子碰撞,将气味分子溶入到水分子自 身当中,从而使气味分子从衣物脱离。然后,在这种雾处理之后进行干 燥运转,利用高温低湿的空气使溶解有气味分子的水蒸发,从而能够防 止气味分子再次附着在衣物上来,这样就可以除臭。
下面,参照图5、图6和上述附图详细地说明雾生成装置30的结构 和"褶皱抻平过程"。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滚筒 式洗衣干衣机的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该滚
筒式洗衣干衣机的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的后视剖视图。
如图5、图6所示,雾生成装置30配置在与导风口 18接近的洗衣
干衣机壳体上方的位置上,由以下部件构成。雾生成装置30构成为具有
贮存作为雾产生源的水26的贮水容器31;对贮存在贮水容器31中的水 26施加超声波振动的超声波振子32;向贮水容器31中注入水26的注水 装置33;以及测量贮水容器31内水温的水温传感器35。而且,雾生成 装置30的贮水容器31配置在水桶3背面的与导风口 18相邻的上方位置 上,其经由导风口 18上方的连接口31e直接与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 (循 环送风路径9)的上部管道17连通。
贮水容器31与水桶3背面外侧相邻地固定。并且贮水容器31的与 水桶3对置的前方侧的侧壁31b,沿着水桶3的背面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 形成。忙水容器31的后方侧的侧壁31b沿着洗衣干衣机壳体2的背面面 板形成在垂直方向上,贮水容器31的底壁31a侧形成为宽度较宽。
在该贮水容器31中贮存有作为雾产生源的水26。在贮水容器31的 上部设有用于将水26从注水装置33注入的注水口 31c。而且,在与上部 管道17对置一侧的侧壁31b上设有开口隔挡31d。另外,在导风口 18的 上方部分的与上部管道17连接的部位上设有连接口 31e。
从注水口 31c注入到贮水容器31内的水26,从开口隔挡31d经由连 接口 31e而溢到导风口 18上方的上部管道17中。这样,能够通过简单 的结构将贮水容器31内的水26保持在一定的水位上。
另夕卜,从该开口隔挡31d溢出的水26经由连接口31e、上部管道17 和导风口 18被送到图1的水桶3中,并经由排水管道8被排出到滚筒式 洗衣干衣机l外部。
超声波振子32配置成使产生超声波振动的压电元件的振动面32a与 贮水容器31的底壁31a紧密接触。并且通过使压电元件工作,超声波振 动在垂直于振动面32a的方向即超声波发送方向32b上进行传递,从而 在贮水容器31内形成液柱27 。
另外,如图6所示,由于超声波振子32安装成使振动面32a以朝向 与连接口 31e相反一侧的方式倾斜,所以液柱27形成为朝向连接口 31e 的相反侧的侧壁31b的内表面方向。伴随着该液柱27的形成,如箭头所
示,在贮水容器31内产生沿着液柱27上升、沿着侧壁3ib的内表面下 降和上升的水26和空气的对流。与此同时,由该液柱27传递来的超声 波振动使水26的表面微小地振动,从而减弱了液柱27前端附近的表面 张力,产生了与液柱27的微小振动对应的微小液滴即雾(雾气)25。该 雾25被水26的对流运动推压而朝超声波发送方向32b放出。接着,雾 25随着水26和空气的对流而沿着侧壁31b内表面下降和上升,此后沿着 所贮存的水26的表面以及侧壁31b的内表面,经由连接口 31e被放出到 导风口 18上方的上部管道17中。被放出到上部管道17中的雾25立刻 从下方的导风口 18被送入图4的水桶3中,然后通过旋转滚筒4的底面 开口 4d导入到旋转滚筒4内。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在将雾25导入到图1的旋转滚 筒4内时,使送风风扇12以500rpm左右的旋转速度旋转。此时在循环 送风路径9内的空气流的送风量为0.07mV分,相对于通常的干燥步骤中 的额定运转时(使送风风扇12以5800rpm的旋转速度旋转,并向干燥空 气送风管道14送入风量为2.2mV分的干燥空气),在旋转风扇的旋转速度 上相当于1/10左右,在送风量上相当于1/30左右。通过使空气以这种弱 风量在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内流通,作用有将雾25从导风口 18推入旋 转滚筒4内的风压,从而能够适当地将湿雾导入到旋转滚筒4内。并且, 能够与湿雾一起将浮游性高的干雾也同时从导风口 18导入到旋转滚筒4 内。其结果是,在衣物的温度接近常温且雾25的温度高的情况下,水分 在衣物表面冷凝,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地润湿衣物。作为用于获得这种效果的循环送风路径9内的空气流的送风量为 0.05mV分 1.00mV分则较合适。如果送风量不足0.05 mV分,则在湿雾 被导入旋转滚筒4内时,位于旋转滚筒4内的衣物成为障碍,使得湿雾 无法充分地进入到旋转滚筒4内,湿雾的一部分有时还会流入到水桶3 与旋转滚筒4之间。而且,干雾的被导入旋转滚筒4内的量减少,从而 无法充分获得上述效果。
另外,如果循环送风路径9内的空气流的送风量超过1.00mV分,则
湿雾会与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 (上部管道17)的管壁碰撞,使湿雾的存 在比率减小。而且干雾也不会附着在衣物上,而是在旋转滚筒4内通过。
另外,如图3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在贮水容 器31的与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相连的连接口 31e的上方部附近设置有 作为整流装置的整流翅片(fm) 36。整流翅片36由如下所述的板状部件 构成该板状部件在从连接口 31e进入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侧的位置上 水平横穿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
如上所述,当在"褶皱抻平过程"中对送风风扇12旋转驱动时,在 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内产生空气的流动。在不设置整流翅片36的情况 下,在空气送风管道14内流通来的空气难以从连接口 31e进入到雾生成 装置30 (贮水容器31)内部。而由于设置了整流翅片36,如虚线箭头所 示,使一部分空气从整流翅片36的上方部分通过来进行分流。然后,空 气从连接口 31e的上方部被导入到雾生成装置30内,之后在雾生成装置 30内循环,从连接口31e再次返回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中。由雾生成装 置30产生的雾25随着上述的空气的流动而流入到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 中,并借助于其自重和空气的流动而朝导风口 18落下,被导入水桶3内, 进而被导入旋转滚筒4内。
另夕卜,液柱27由于如上所述那样形成为向与连接口相反一侧的侧壁 内表面倾斜,所以凭借液柱27而水26不会直接经由连接口 31e溢到上 部管道17内,从而能够防止贮水容器31内的水26过度地减少。
图5所示的注水装置33是用于补给在贮水容器31内因雾25的产生 而消耗掉的水26的装置。设在注水装置33下方的供水口和贮水容器31 的注水口 31c之间由注水软管34连接,在其间的适当位置具有开闭阀(未 图示)。在将雾生成装置30起动时,注水装置33打开开闭阀。然后从注 水装置33的供水口经由注水软管34输送预定时间的水26,该预定时间 是在贮水容器31内贮水所需的足够时间。过剩的水26从侧壁31b的开 口隔挡31d溢出,从而使贮水容器31内的水26保持在一定的水位上。 该起动初期的注水动作,用于对注水装置33停止过程中因蒸发等而减少 的注水容器31内的水26进行补充,使雾生成装置30始终在一定水位的
状态下进行运转。
水温传感器35使用热敏电阻等构成,用于测量贮水容器31内的水 温。在由水温传感器35测量到的水温超过预定温度(设定为超声波振子 32的使用上限温度或比其略低的温度)时,从注水装置33补给水26, 使水温下降,以使贮水容器31内的水温始终不超过上述的预定温度。
由雾生成装置30产生的喷雾25根据其粒径不同,浮游性和表面张 力(润湿性)等特性也不同。即,粒径不足10ym的超微小的雾也被称 为干雾,由于其极为微小,因此具有表面张力高、浮游性强、但附着在 物体上时的润湿性差的特点。粒径在10"m 50lim的微小的雾被称为 湿雾,与上述干雾相比较,其粒径相对较大,因而具有表面张力小、附 着在物体上时的润湿性强的特点。粒径超过50 P m的比较粗大的雾具有 接近水滴的性质。
并且,在雾生成装置30中产生的喷雾25在移动到导风口 18的期间 内会与贮水容器31的侧壁31b和上部管道17的管壁碰撞或者相互凝聚, 较大的喷雾会逐渐地脱落分离,从而微小的湿雾的存在比率增加。然后, 湿雾主体被导入到旋转滚筒4内。此处,所谓的以湿雾为主体的状态的 雾25是指湿雾在体积存在率方面超过整体的50%的状态。在利用应用激 光衍射散射法的测量装置所测量到的雾25的粒度分布中,意味着平均粒 径(介质直径Dso)在10um 50um的范围内的状态。
在喷雾25移动到导风口 18期间的路径长,或者在该路径中途存在 弯曲部时,即使是微小的湿雾也会凝聚而脱离分离。因而,雾25中的湿 雾的存在比率减小,从而成为将以干雾为主体的雾25,因此不是优选的。
但是根据上述的结构,由雾生成装置30产生的雾25从位于导风口 18上方的雾生成装置30 (贮水容器31)与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 (上部 管道17)之间的连接口31e,被送入到千燥空气送风管道14中。然后, 雾25因自重而下落,从导风口 18成为以湿雾为主体的状态落入到图1 的水桶3内,进而被导入到旋转滚筒4内。而且,由于送风风扇12配置 在洗衣干衣机壳体2内的低位位置上,并且从该送风风扇12将干燥空气 送入到干燥空气送风管道14中,所以在雾生成装置30的供雾25导入的
连接口 31e处,雾25被导入到干燥空气流中而不受来自送风风扇12的 风压(动压)的影响。
这样,由于构成为从雾生成装置30到导风口 18的移动路径短,而 且雾因自重而下落,因此能够抑制湿雾在移动路径中途的凝聚。因此, 能够将喷雾25在以润湿性优良的、粒径在10 u m 50ti m的湿雾为主体 的状态下导入到旋转滚筒4内,并使其充满旋转滚筒4,从而能够有效地 润湿衣物表面。另外,对表面被有效地润湿的状态下的衣物进行干燥, 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衣物上产生的褶皱。
另外,在"褶皱抻平过程"中,即使不一定使旋转滚筒4旋转也能 够得到减少衣物褶皱的效果,但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 是使旋转滚筒4旋转的。与位于旋转滚筒4内的衣物处在常温干燥后的 状态相对,贮水容器31内的水由于超声波振子32的振荡而其温度上升。 因此,所产生的雾25成为高温。
因而,由于干雾也能够在高温状态下导入到旋转滚筒4内,所以不 仅是湿雾,干雾也容易在温度低于雾的温度的衣物表面和旋转滚筒4的 周壁4a等上冷凝而结露。此时通过对旋转滚筒4进行旋转驱动,衣物被 搅动,含有干雾的雾25不被衣物阻挡地导入到旋转滚筒4内,从而能够 更加有效地润湿衣物整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将雾25从连接口 31e送入到干燥空气 送风管道14中,通过自重使其下落,并随着空气流从导风口 18导入到 水桶3内,进而导入到旋转滚筒4内。并且在导入雾时(起动雾生成装 置30时),使旋转滚筒4以能够搅动衣物的45rpm左右的旋转速度安静 地旋转。这样,通过使旋转滚筒4安静地旋转,能够使原来容易滞留在 旋转滚筒4内的底部附近的湿雾充满到旋转滚筒4内的各个角落,能够 利用润湿性高的湿雾更有效地润湿旋转滚筒4内的衣物。并且,通过对 这种状态下的衣物进行干燥,能够有效地减少衣物上产生的褶皱。
为了使这种湿雾充满到旋转滚筒4内的各个角落,使旋转滚筒4安 静地旋转时的旋转速度在15rpm 80rpm较为合适。如果该旋转速度不足 15rpm,则从导风口 18导入的雾25的一部分会滞留在旋转滚筒4的底部
附近,如果旋转速度超过80rpm,则雾25的一部分会由于离心力而被推 向旋转滚筒4的侧壁一方,与侧壁等碰撞,从而会使湿雾的存在比率减小。
下面,参照图7 图9说明使超声波振子32振荡的振荡电流部37 及其配置位置。图7是用于说明配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滚筒 式洗衣干衣机的雾生成装置的振荡电路部的空气导入部周边的结构的立 体图。图8是用于说明配置该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雾生成装置的振荡电 路部的空气导入部周边的结构的俯视图。并且,图9是用于说明该滚筒 式洗衣干衣机的雾生成装置的振荡电路部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振荡电路部37例如可以由图9所示的三元件型LC振荡电路构成, 利用与线圈L的阻抗分量对应的振荡频率来使超声波振子32振荡。此处, 为了高效地使超声波振子32振荡,使超声波振子32所负载的振荡频率 相对于设定频率不发生变动是很重要的。在实际的使用状态中,作为影 响图9的阻抗分量的因素,除了超声波振子32的阻抗之外还有将振荡电 路部37和超声波振子32连接起来的配线38的阻抗。特别是在配线38 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随着配线38阻抗的增加,电压会大幅下降,因此 使超声波振子32振荡时的效率会降低。
因而,为了使雾生成装置30高效地工作,重要的是尽量縮短雾生成 装置30 (超声波振子32)与振荡电路部37之间的距离并减小阻抗分量 的变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雾生成装置30配置于 在水桶3上形成的导风口 18上方的水桶3背面侧的上方位置。并且,将 振荡电路部37配置在洗衣干衣机壳体2内的与雾生成装置30接近的上 方位置的固定部(具体而言是循环送风路径9的空气导入部9a)上。因 此,雾生成装置30和振荡电路部37接近地配置,从而在它们之间进行 电连接的配线38变短,能够将阻抗的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
由此,超声波振子32所负载的电压的下降减小,超声波振子32所 负载的阻抗分量减小,从而能够抑制振荡频率偏离超声波振子32的设定 频率进行变动。
另外,由于将振荡电路部37配置在洗衣干衣机壳体2内的固定部上,
所以其不受旋转滚筒4和送风风扇12的旋转所伴随的振荡的影响。由此,
能够负载给超声波振子32以稳定的振荡频率,从而能够提高雾生成装置 30的雾生成效率。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将图1所示的振荡电路部37配 置成接近空气导入部9a,该空气导入部9a位于洗衣干衣机壳体2的接近 雾生成装置30的上方。并且,将控制滚筒式洗衣干衣机1的动作的控制 部19与振荡电路部37分离地配置在洗衣干衣机壳体2内的前面侧下方 (水桶3的下方位置)。这样,控制部19配置成与振荡电路部37分开预 定距离。即,控制部19被配置在滚筒式洗衣干衣机1的下端,振荡电路 部37被配置在滚筒式洗衣干衣机1的上端。
此处,控制部19基于由操作面板20设定的设定内容来控制电动机 6、蒸发器IO、冷凝器ll、送风风扇12和供排水用的各种开闭阀等的动 作。另外,控制板19用于进行这样的控制针对振荡电路部37进行的 振荡动作的控制;为了利用雾生成装置30所具备的水温传感器35将贮 水容器31内的水温保持一定而进行的控制;以及为了利用水位传感器39 将贮水容器31内的水位保持一定而进行的控制。
这样,将控制部19与振荡电路部37分离地配置在洗衣干衣机壳体 2内的适当部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水桶3的下方位置)上。因此, 能够防止由控制部19产生的噪音影响到振荡电路部37,从而能够稳定地 控制雾生成装置30。
另外,将振荡电路部37配置成接近循环送风路径9的空气导入部 9a,从而也能够获得振荡电路部37的冷却效果,不会由于振荡或热而导 致可靠性下降。
艮口,在使雾生成装置30工作并产生雾25来执行"褶皱抻平过程" 的吋刻,没有空气从空气导入部9a导入循环送风路径9。但是,在此之 前的干燥步骤中有空气导入,空气导入部9a在洗衣干衣机壳体2内部是 温度比较低的部分。另外,空气导入部9a是被固定在洗衣干衣机壳体2 上、不传递来自旋转滚筒4和循环送风路径9 (送风风扇12)的振动的 部分。
因而,通过将振荡电路部37配置在接近空气导入部9a的位置上, 还能够获得振荡电路部37的冷却效果,不受来自循环送风路径9的热的 影响,也不会由于来自旋转滚筒4或循环送风路径9的振动而导致可靠 性下降。
另外,空气导入部9a配置在与循环送风路径9共用的风道中,还由 于能够将雾生成装置30与振荡电路部37之间的距离设定得较短,因此 不会伴随有阻抗的增加。
此外,将雾生成装置30和振荡电路部37连接起来的配线38使用同 轴电缆,从外部形成静电屏蔽。由此,能够抑制由控制部19产生的噪音 的影响造成阻抗变动,雾生成装置30中用于产生雾25的振荡频率不变 动,就能够生成稳定的足量的雾25。配线38的静电屏蔽示出了使用同轴 电缆的例子,但也能够通过屏蔽电线外壳来实现。 (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贮水容器31的侧壁31b上 设有开口隔挡31d,在起动雾生成装置30时,自动地进行这样的动作 从注水装置33向贮水容器31内注入水26,使水从开口隔挡31d溢出。 图10是用于说明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同的滚筒式洗衣干衣机的雾 生成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如图10所示,除了开口隔挡31d之外, 还可以在贮水容器31的底壁31a或者其周边部上设置压力检测式等的水 位传感器39。并且,可以构成为在由水位传感器39测量到的水位从贮水 容器31的底壁31a起不足预定水位(例如10mm)时,从注水装置33向 贮水容器31内注入水26。其结果是,在起动雾生成装置30时,不进行 从注水装置33自动地向贮水容器31中注水的动作,而是仅在水位过低 的情况下执行注水动作。因此,能够将贮水容器31内的水位保持在预定 水位以上,从而能够防止超声波振子32变得容易劣化。
另外,在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水26作为雾生成装置 30内的雾产生源来使用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根据用途而使用Ag 离子电解液、洗涤剂液、除臭液、除菌液等,从而能够获得与各种液剂 (雾产生源)相对应的效果。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